返回

系统逼我考科举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58章 崔镇崔决口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崔镇决口这日、, 正好是四月初一。一月开头,本还是好日子, 却偏偏发生了这件事。

  被迁到山洞里头百姓, 已经在此地住了三四日了。带干粮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可是官府仍旧不放他们走。他们是可以在这边待着, 可是地里庄稼却等不及, 万一要是在这两日里头, 庄稼被风雨给弄倒了,回头他们吃什么再说了,他们都被弄到这个地方来, 家里头也没人看着,若是这会子有什么歹人进去了可怎么是好

  决堤那日上午,刚好有人再跟官差闹。闹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他们只想要下山,哪怕只下山看一眼也好啊。

  正闹得起劲呢, 外头忽然传来了一阵巨响。山洞里人都被吓了个结实, 正待要出去看呢, 前头忽然跑过来一个差役,手里拿着鞭子, 看到几个人站在山洞里外头, 上去就是一鞭子, 也不知是被吓得还是给气, 面色显得十分狰狞“混账玩意儿, 都给我进去”

  民畏官是天性, 哪怕这人只是个差役,可是他手上拿着鞭子,众人也不敢反抗,纷纷躲到了里头。

  那差役进来之后,仍旧神色未定,过了好一会儿才便跟其他几个差役道“崔镇那边决口了,就在方才。”

  “什么决口了”

  “可不是么,咱们躲在这儿,可真是万幸,要是还在底下话,只怕”

  他话没说完,只是众人都知道他意思,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

  小差役缓了一会儿,才跟他们说起了自己方才见到事。他站在山脊那边看得清清楚楚,说真,他这小半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吓人场面。洪水所到之处,摧枯拉朽,一样不剩。幸好他是站在山上,如若不然,这条命肯定都得折到里头了。

  几个差役说他们,旁边躲着人里头忽然都没了声儿了。

  他们可都是崔镇周围人啊。崔镇决口了,那他们家也就没了。只是眼下谁也没有哀嚎,比起房子,比起庄稼,那自然还是自己性命比较重要。众人都有些心有余悸,毕竟从早上到现在他们可是一直闹着要出去,这若是真出去了,丧命就是他们了。

  周围被迁走百姓可不只有这么些。

  闹着要下去也不只有他们崔镇,只是在知道河道决口之后,众人都是一致心虚起来。之前他们闹腾有多厉害,现在就有多虚。他们也不敢说话了,只一味地锁在山洞里头,听着外头响动,庆幸自己捡了一条命。

  如那小差役一般,洪水过来时候,顾邵与晋安先生也都站在山顶上望得清清楚楚。顾邵也是头一次看到这样情形,冷不丁有些头皮发麻。但是不可否认,这情况比他们想象中要好上许多。

  雨天视线并不清晰,顾邵费劲地朝着崔镇那个方向凝视了许久,才道“看来那堤坝还是起了些作用。只可惜,当初修堤时耽误了好些时候,否则堤坝早就修完了,眼下,也或许能免上一难。”

  “世事难料,许多事,并非人力所能改。”晋安先生见他如此,还安慰了一句。

  两人在山顶站了许久,快到中午时候才又下去了。

  陶知县自打出了事情之后,便一直窝在山洞里头,谁叫也不出来。好在这山洞里头都是当官,那些人也不敢怠慢,所以虽然住差些,吃得差些,但是比一般百姓却又不知好了多少倍。

  就着锅吃了一顿热腾腾午饭之后,陶知县才看到晋安先生和顾邵从外头回来。一见人进来,陶知县忙让下头人再换一个锅,腾出点儿给他们两人坐,脸上笑得要多灿烂便有多灿烂,要多殷勤便有多殷勤

  “委屈你们二位了,昨儿来得急,只准备了这些东西,两位将就着吃些吧。”他道。

  晋安先生本也不在意吃是什么,至于顾邵,在外头折腾了这么久,他也就只想吃一口热。

  陶知县在边上坐着看他们吃,本来他还觉得这两个人有点太小题大做了,不仅把桃源县百姓都迁到了山上,连他们衙门里头人都一道被赶到了这里来。可如今瞧着,幸好他们听了话躲到了这里,要不然在底下还能有命留

  暗暗欣喜过后,陶知县又想到了一会儿崔镇决口事,这毕竟是天灾,与他这个做知县又能扯上什么关系,可是将底下人迁走,却是他这个当知县下得命令,这功劳么,自然也该记载他陶知县头上了。功劳多了可不压身啊,想到这里,陶知县对他们二人态度又殷切了几分“这回真是多亏了晋安先生和顾大人了,倘若没有您二位,我们桃园县可不知要遭多大罪。如今这儿也没有什么酒,我便只以茶代酒,替我桃园县百姓敬晋安先生与顾大人一杯。”

  顾邵听着这话心中好笑,这陶知县若正经起来,倒也真像一回事。

  敬茶之后,陶知县又自言自语道“这天灾,还真是说来就来,叫人防不胜防。”好在他英明神武,早早地将人给弄走了。

  说着,陶知县又看向顾邵“原先听说顾大人是带着妻子一块儿来淮安府,如今桃园县一带遭了大难,也不知淮安府那边情况又如何了。”

  顾邵听罢,眉间也染上一丝忧色。

  “顾大人担心家中妻子”陶知县贼兮兮地问了一句。

  顾邵看他这样子,实在不想搭理他了。

  系统也知道顾邵在担心,破天荒地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放心吧,这回虽然河道决口,但是前面有两个大堤挡着,淹得范围并不大,淮安府那边离这里比较远,淹不到那块儿去,顶多,不过是洪水进了屋子,淹不死人。”

  顾邵听来微微有些诧异“你怎么”

  怎么说得还挺贴心。

  而且态度这么好,好到让顾邵有些惶恐了。系统对他从来都是非电即骂,少人对他如此关心照顾时候。顾邵脑子一热便道“你不是一向小气得很,只有我求你时候你才说吗”

  这回自己也没求它啊,顾邵琢磨着。

  本来看着顾邵这段时间表现不错想要给他点好脸色系统“”

  看来它往后都不必给这人好脸色了,这欠收拾性子,还真是改不了。

  系统遁了回去,只是因为有它话,顾邵心里倒是安心了不少。

  桃源县这边百姓差不多都转移了地方,至于桃源县周边县,晋安先生也都派人传个消息过去,让当地官府有所动作。只是他们人不在那边,也不知那些县令有没有着手去办。至于淮安府,顾邵也是写了信过去,虽说淮安府离桃园县这边还算远,可顾邵还是挺担心,毕竟秀娘还在那儿。

  他走不开,不能回去叮嘱什么,只能靠着写信吩咐几句。顾邵不确定贺知府会不会信他话,所以他又单独写信给了秀娘,不管别人走不走,反正他是一定要叫秀娘先躲起来。

  好在,收到顾邵信之后,秀娘确是带着红香避了避。离开之间,秀娘还将家里东西能收拾都收拾到了高处,那些家具什么,也请了陈锋和几个差役帮忙,都给架了起来。

  将这些弄完了之后,秀娘才带着红香离开。当初顾邵写信给贺知府时候,贺知府也将这件事说与了几位官吏听了,只是当初谁也没有当做一回事,更不愿意听顾邵话去别处躲一躲。等他们回头说与自家夫人听了之后,那些夫人也在背地里嚼舌根,说顾邵闲话。

  秀娘将这些都听在了耳朵里,所以走时候,也是悄无声息,懒得跟她们多说。

  等洪水到时候,秀娘已经带着红香在山中寺庙里头躲着了。这一躲,便是五六日,等到淮安府府城里头水退得差不多时候,秀娘才又带着丫鬟回了官舍。

  如今官舍里头可不算好。

  原本整整齐齐各家,因为一场洪水,变得不成样子。这五六天功夫,再结实家具也泡软了,粮食什么也发霉了,更别说里头被子衣裳什么,更是脏没眼看。这天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放晴呢,若再不放晴,这屋子都得毁了。别倒也算了,可那家具什么都是官府里头东西,弄坏了可都是要赔,这一赔,又不知要花多少钱了。

  各家都是唉声叹气,恨不得回到前些日子回头再来。若再来一次,她们肯定不会再嘲笑陈氏了。

  秀娘一路走来,对院子里各种抱怨声恍若未闻,打开了屋子之后,秀娘跟红香才再次收拾了起来。万幸,东西都没有倒,也没有损伤什么。有陈锋几个人帮忙,秀娘两人收拾起来也便利。

  屋子大门敞开着,从外头也能一眼看出里头情况。

  顾家这里一点儿都没坏什么,更衬得别人家凄凄惨惨了。这外头,张夫人和府衙里头一位推官家黄夫人便盯着这儿看了许久,等看到顾家什么也没缺,什么也没少时候,两个人心里都有些不平衡。张夫人还清醒一些,因她家老爷在顾邵手里吃了几次闷亏,上回还差点将乌纱帽都作丢了,这些日子一家人都是谨慎小心,不敢再招惹顾家。可黄夫人不一样,她性子直,向来兜不住话。

  上回因为年礼事被顾邵当众下了脸面,已经让黄夫人对顾家有了十二分不满,这回又让她看到了这个,便更加忍不住了。

  不多时,秀娘便听到了外头传来一声声阴阳怪气抱怨。这声音,还挺熟悉,秀娘一想便想到了这人是哪个。

  她没理会,外头声音却渐渐高了起来“瞧瞧咱们家,屋子里被毁得差不多了,你再瞧瞧人家,准备得倒是齐全,什么东西都没坏呢,还真是比不上。”

  秀娘抿了抿嘴角,没有吱声。

  不料这黄夫人竟然还说上瘾了“有些人啊,就是天生小气,只顾着自己家,将咱们都忘到一边儿了,也不管咱们是生是死”

  “还说去治水呢,结果水都治到自家门口来了,这水,是不是他引过来还不一定呢。”

  黄夫人嘴巴没把门,一秃噜就把心里想得全说出来了。还没等到她想起来接下来要说什么时候,屋子里突然冲出来一个人,直直地朝着她冲过来。

  “你要作甚”黄夫人被逼退了好几步,看着秀娘面无表情地看着她,黄夫人心里一慌,不过嘴上还是不服输“怎么,我哪里说错了不成”

  “错不错,自有知府大人来做个公断。”秀娘扯住了她手,将她往贺知府住处带。

  “你放手,放手”黄夫人猛地挣脱了她,“我什么也没说,自是不需要去,你少给我扣什么帽子。”

  “有本事说,没有本事应是吧也好,反正这周围多是人听到,等到了知府大人那边,自然不缺证人。”

  证人之一张夫人弱弱地后退了一步,生怕自己再招来什么事端,她可不敢再得罪顾家了。

  秀娘又抓住了黄夫人手,这回没等她挣扎,便拼力将她往前带“我家相公在桃源县治水,功劳如何大家都看在眼里,他劳心劳力尚且没有一句怨言,你又有何资格在这里指手画脚”

  “今日若是不将这事说清楚,回头我便收拾包袱去桃源县,请晋安先生回来跟你们这淮安府几位官老爷分说分说若是晋安先生治不了你们德高望重几位,自有京城众位大人替我们一家做主”

  几句话说得掷地有声。

  黄夫人急着挣脱,已经想不出什么反驳话了,可她刚挣脱了陈秀娘,却见那边贺知府和知府夫人已经听到动静出了屋子,好巧不巧,正好听到了陈秀娘那最后两句话。

  黄夫人看着贺知府迅速变黑脸,暗道一句糟糕。

  事情处置也不出秀娘所料。她家相公别不说,这回功劳却是实实在在,谁都看在眼里。贺知府就算不看在京城几位大人面子上,也得看在这回治水有功面子上。

  那黄夫人,贺知府没有说一句,只是转头便将黄推官叫了过来,骂了个狗血喷头,还夺了他差事,直接将他赶回了家。至于以后怎么着,还能不能在这府衙里头安稳过下去,贺知府却一个字儿都没说。

  当日中午,黄家里头便传来一阵阵责骂和哭诉声,声音大整个内衙里头都能听见。

  众人听得心中惴惴,有些后怕,又有些庆幸。

  秀娘坐在屋子里头,听着这动静心里却并丝毫不觉得内疚。她家相公在外头没日没夜辛苦,这些人却在这儿说风凉话,若是不给些教训,回头谁还会将她相公放在眼里

  傍晚时候,黄夫人和黄推官便亲自登门了。来时候,黄夫人脸色憔悴地不像话,一点儿没有上午骂人时趾高气昂。

  他们道歉是他们事儿,秀娘一点没给什么反应,只由着他们在那儿干着急。

  这么晾了两日,晾得黄夫人天天睡不着觉,吃不好饭,生怕自己一个不对又招来丈夫怨怼,生怕丈夫一个不如意就真将自己休会娘家。谁能受到了这份罪啊,最后黄夫人心一横,也舍了面子,直接奔去顾家,门一掩,便直接对着秀娘跪了下来。

  “顾夫人,您大人有大量,便饶了我们一家吧。您再不松口,我就要被休会娘家,我家老爷官帽子也得丢了”

  秀娘与红香对视一眼,知道这回算是让她们长了教训了。

  崔镇决口消息,不多时也传到了京城。第二日刚好是大朝会,正好京城里头没有什么事,众官闲着也是闲着,这回黄河决口一事,便成了重中之重。

  有关心,有漠不关己,也有强行找事儿。

  上回弹劾顾邵无果那位石御史,这回总算是找新借口了。,,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