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妇产圣手

报错
关灯
护眼
稻田捕鱼忙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众人跑到打谷场的时候, 村里头的老人孩子们已经先动了起来,正忙着搬石头给防雨布压阵脚。

  “挖排水沟”胡杨扯着嗓子喊,“在打谷场周围挖排水沟。这样就是雨下大了,水也会很快淌走。”

  这一个收割季, 胡杨风头无两, 不仅河对岸的石桥口大队派人过来学习如何制作新式农具, 就连附近的白子乡公社革委会主任都亲自上门取经。

  他一声令下, 旁边的村民全都动了起来, 用铁锹挖, 用锄头钉耙锄, 迅速挖出好几条排水沟来。

  还有人拿来了大扫帚站在硬土夯成的打谷场上, 往外头一下下地扫着积起来的雨水。机灵的孩子则赶紧跑回家,拿来蓑衣让扫水的大人穿上。

  一群人忙了半天, 等到暴雨停歇, 大家才安排好值班的人, 各自回家休息。

  余秋扯着嗓子在后面大喊“回去洗热水澡啊, 喝碗姜茶驱寒, 不要感冒了。”

  众人全都挥挥手“晓得了,小秋大夫。”

  大队多了个爱操心的小赤脚医生,还怪有意思的。

  下了这么场暴雨, 天气倒是凉快了不少, 暑热一扫而空,十分舒爽。余秋他们都睡得分外香。等到早起听说夜里又断续下了两场雨的时候,知青们都惊讶的不行。他们完全没感觉到。

  胡奶奶乐了“你们这年纪要是还睡不好的话, 那都要不长个子的。只有到我这个年纪才舍不得睡觉。多睡一刻钟就少一刻钟。”

  郝红梅放下喝玉米糊糊的勺子,非常认真地跟胡奶奶强调“奶奶,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正稳步快速提高。”

  余秋扑哧笑出声,快被这姑娘给逗死了。

  吃过早早饭后,大家照旧下田干活。临出门前,秀秀带上了家里的鸡笼。

  杨树湾人家的鸡笼有点儿像饭罩子,也是倒扣的半球形,用竹篾编织而成,只顶端也挖了个圆形的口,刚好方面人用手抓着,直接将鸡当成菜扣住。

  其实就目前一家两只鸡的数目,这么大的鸡笼做窝已经有浪费的嫌疑。但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习惯,大家还是保留到了今天。

  田雨好奇地问小姑娘“秀秀,你今天还要去抓野鸡啊”

  她听说杨树洼山上有野鸡的,农闲的时候,有人逮了回家跟酸菜还要笋子烧,好吃得很。

  “罩鱼。”秀秀咧开嘴巴笑,“今儿田里头肯定有鱼。”

  果不其然,一场暴雨让河水倒灌入田中。亏得昨晚大家将最后收割下的稻子全都脱了粒,否则泡在田里头,才真是要哭死个人呢。

  不少跟秀秀差不多大的孩子都手里拿着鸡笼,在还没有来得及插秧的稻田里头跑来跑去,寻找随着河水流淌进来的鱼的踪影。

  生产队长们嘴里头骂着,说要放水耕田插秧了。实际上却只指挥大人们赶紧给插上秧的稻田放水,省得灌进来的水太多,秧苗被淹没了晒不到太阳会死掉的。

  社员们也是一边忙碌着查看秧田,一边笑着骂自家的子侄辈们,也不阻止孩子。忙了这么多天,现在只剩下最后一部分秧田要插秧也该让娃娃们松快松快了。

  胡杨他们有手电筒,当然比连马灯都舍不得用,只凭借水面波动判断鱼位置的孩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他们靠手电筒寻找田里头的鱼,然后秀秀出手如电,提着鸡笼就冲过去,直接罩上。

  余秋看着她将胳膊从顶端的圆口伸进鸡笼中,一顿拼命地搅,等里头的鱼都转晕了的时候,她再捞起来,直接用茅草穿着鱼嘴,丢进背篓中。

  众人全都脱了鞋袜,冲过去看战利品。等看到黄颡鱼的时候,田雨高兴地大喊“我们可以煮汤喝。”

  “加豆腐。”陈媛也激动得不行,“跟豆腐一块儿煮汤特别好喝。”

  胡杨的手电筒往边上晃了下,立刻连声喊“快快快,这儿,大鱼,绝对是大鱼。”

  秀秀赶紧拎起鸡笼过去,直接往上面一罩,果然是条大鱼,鸡笼都差点儿被大家伙给撞翻了。

  余秋慌忙奔上前帮着摁住鸡笼,秀秀再伸手进去搅和了半天,好不容易趁着大鱼晕了的时候抓住鱼,却悲惨地卡在了鸡笼口。

  鱼太大,又在本能地挣扎,根本捞不出来。

  “快快快,从下面出来。”郝建国急得不行。

  余秋立刻反对“不不不,往田埂上挪,到岸上再拿走鸡笼。不然鱼肯定跑了。”

  韩晓生也支持她的观点,于是一群知青就七手八脚地抓着鸡笼,护着秀秀集体往田埂边上挪。

  好不容易脚踏实地了,陈媛赶紧招呼大家团团围住鸡笼。这样就是掀开的瞬间,秀秀没有抓到鱼的话,大家也能从四面八方加以补救。

  旁边秧田里正在撅口子放水的村民都笑得厉害,一个劲儿给这群大孩子打气“加油啊,看动静起码有十斤重呢。”

  田雨小心翼翼地掀开鸡笼的一角,示意秀秀缓缓往下放大鱼。郝建国已经抓着茅草根,准备直接穿过鱼嘴。

  众人静声屏气,十几道目光全都盯着大鱼。等到鱼下放到缝隙口的时候,郝建国出手如电,一举穿住了鱼嘴巴。

  知青们齐齐伸出手去,帮忙摁住拼命扑腾的大鱼,一个劲儿地催促郝建国“快快快。”

  只要扎紧了草根,鱼被抓住了命门,就可以丢进鱼篓当中了。

  结果郝建国扎好大鲤鱼,手刚往上提,草断了。

  大鱼猛的摆动,以跃龙门的决绝姿态翻身而起,直直扑向前方,鱼嘴重重地冲向拿着手电筒的胡杨,将他撞翻在地。

  胡杨大喊着“手电筒”,直接一屁股坐到了田埂上,扑腾的大鱼被他连着手电筒一并抱在了怀中。

  他嗷嗷叫着,嘴巴呸呸呸。刚才这鱼亲了他一嘴。

  天色已经发灰,旁边农田里目睹了这一切的村民全都笑得前俯后仰。

  何东胜赶紧冲过来,帮忙制服了这条还被小知青死死抱在怀里头的大鲤鱼。

  他笑着调侃满脸懵的小胡会计“怎么,人家有田螺姑娘,你还指望这鲤鱼变成个美娇娘,给你当媳妇不成,搂得这么紧。”

  旁边的农民们都喊了起来“哎哟哟,鲤鱼精变成了个金牡丹,给张生当媳妇。”

  胡杨闹了个大红脸,赶紧从田埂上爬起来。

  鲤鱼太大,竖起来都有小半个人高了。杨树湾的百姓也鲜少见这么大的一条鲤鱼,纷纷过来看热闹,佩服小胡会计好运气。

  红鲤鱼呢,鱼跃龙门,可不是好大的运气。

  胡杨连连摆手,这鱼不是他抓的,是秀秀逮到的。

  大队书记刚好下田看秧田的状况,笑着点头“你就好好拿着吧,这是杨树湾的土地送给你的。没看到大鲤鱼是往你怀里头钻的嘛。”

  边上农民笑得更加厉害了。

  胡杨脸红得快要滴血,赶紧拎着木桶放边上去了。

  来来往往干活干活的农民全都过来瞧胡会计的收获。他羞得厉害,赶紧跑下田去帮六队挖水沟了。

  因为是头回尝试做稻鸭鱼共生种养殖,六队只拿出了二十亩地做试验。社员们收了稻子后就铲掉稻田之间连接的田埂,然后再四周挖出水沟来。

  因为材料的限制,胡杨最终还是没人制作出人力挖土机。

  不过锐意进取的胡会计并不愿意放弃,他很快另辟蹊径,决定采用更科学有效的办法解决问题。

  他设想过利用杨树湾的乌篷船,在床底侧边装上刀片,然后田里灌满水,船往前开,刀片就直接划开了田埂。

  余秋严重怀疑这孩子家里头是不是有车,车身还被熊孩子如此划过。

  可问题的关键是,乌篷船要如何开进田里头更尴尬的是,乌篷船能在田里开起来吗再说乌篷船前进时的动力有这么大吗

  于是这个计划胎死腹中。

  不甘心的胡会计又推出了第二套方案。

  相形之下,这个方案比较接地气,就是一根柱子底下装齿轮上面连着风车,然后利用通车转动时的力量,齿轮旋转达到切割田埂的目的。

  理论角度来讲,这个方法很巧妙,但实际上风车带动的力量太小,根本就没办法让齿轮飞速旋转,于是这个计划又泡汤了。

  思前想后,胡会计决定还是脚踏实地,好歹自己也得动动铁锹。

  于是他设想一排田埂都平着地面插上铁锹,田埂下面铁锹头向着的方向接木桶。然后田里头蓄满水,利用水的冲击力使得被挖断的土方往下倒,刚好落入木桶当中。

  接下来木桶就可以沿着水,直接被运到边上用垒砌水沟的外围。

  但问题的关键是,既然铁锹都已经挖了田埂,为什么不直接将土掀木桶当中,还非得依靠水冲呢

  胡会计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感觉自己的想法的确有点儿傻。

  好在生产队长觉得有必要鼓励知青同志的积极性,折中采取了他用木桶走水路运土的方案,充分满足了胡会计聪明才智得以发挥的被需要感。

  余大夫很想翻白眼,感觉胡杨的确白长了张聪明面孔。这分明是因为今儿田里头已经被淹了,所以人家才顺水推舟而已。

  胡会计可没有如此复杂的心思。

  直到太阳下山,六队男女老少齐上阵,藏完了最后20亩水田的秧之后,胡杨还在琢磨着如何改进挖水沟的工具。

  郝建国奇怪“他们还要挖什么水沟呀不是都已经弄完了吗”

  胡杨责备地看了他一眼,认真地强调“明年,明年肯定所有的田都会养鱼养鸭子,到时候平田埂挖水沟得需要多少人手啊”

  周卫东忍不住笑出声,调侃拎着木桶的同伴“哟,你这是真准备娶个金牡丹,在杨树湾安家落户了。”

  胡杨气得拎起水桶,作势要让周卫东要好好亲一口大鲤鱼。

  周卫东赶紧往前跑,嘴里头还嚷嚷着朋友妻不可欺,君子不夺人所好。

  胡杨都快气疯了,直接将木桶推给女同胞们,追着周卫东破口大骂。

  不知死活的周卫东仗着自己是全校长跑冠军,居然还敢回头朝胡杨做鬼脸。

  两人一前一后谁都不肯放弃,看的边上陆续结束农忙任务回家的村民全都叫好,还分成两派分别给胡杨跟周卫东加油。

  余秋跟在后面囧囧有神,感觉广大人民群众还真是活泼呀。

  周卫东一直跑到知青点才停下,不是因为他跑累了,而是门口站着熟悉的身影。

  半大的孩子欢快地奔过去,一把抱住自己大哥“大哥,你怎么来了你们高中来我们这儿学农吗那你可晚了一步,我们杨树湾今儿刚结束双抢。”

  周卫东的大哥很是心疼地看着弟弟“不,省里头组织了慰问团,我就是过来看看你。”

  当着人家大哥的面,胡杨当然不好对同伴动用武力,他赶紧满脸堆笑“周大哥,你来啦。正好,我们今天有大鱼,吃烤鱼。”

  他转过头,招呼了一声余秋“快快快,你们收拾了鱼,咱们烤了了招待周大哥。”

  “余秋”周大哥惊讶地抬起头,转头问弟弟,“是咱们八中的余秋吗她也在杨树湾插队呀。”

  走在队伍尾端的余秋浑身一个激灵,突然间反应过来,周卫东的这位大哥很可能认识这个时代真正的余秋啊。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臭宝他胖妈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九节菖蒲 10瓶;泉水 5瓶;郭星星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新网址: :,网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