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妇产圣手

报错
关灯
护眼
那就送回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余秋大脑一片空白。

  她当然知道子宮脱垂的病人应当怎样处理, 连手术指征她都能一条条地背出来。

  这种典型的重度脱垂患者,毫无疑问应当选择手术治疗。

  但这都应当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她应当怎么办

  明明这位产妇还是第一次生孩子,明明整个产程进展的非常顺利, 明明她们没有动用任何助产技术, 明明孩子也很小, 按道理来说应该没事的, 偏偏她就子宮脱垂了。

  而且还脱得这么彻底。

  哦不, 漏掉了一条, 这是位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妇女, 属于子宮脱垂的高发人群。

  余秋真忍不住想要哀嚎, 可现在她首先要做的是赶紧处理掉下来的子宮。

  妈呀,无论如何, 都先将子宮塞回头再说吧。

  可要命的是, 这人一动, 子宮会不会再度掉下来毕竟整个产道恢复需要时间 。

  胡奶奶要比余秋沉静多了, 她直接抓着掉下来的子宮就塞回头, 沉声吩咐“好好躺着,不许往下用劲,知道吗”

  产妇只觉得先前有个东西掉下去了, 现在又被放了回头。她懵懵懂懂的, 只会连声称是。

  余秋心惊胆战,生怕她一个咳嗽,子宮又掉下来了。现在任何可能用到腹压的动作, 都是巨大的灾难啊。

  好在产妇最近并没有感冒受凉,近来排便也正常,不然真是麻烦中的麻烦。

  余秋将她的丈夫喊进屋,直接交代情况“你老婆怀孕的时候没少干活吧身体吃大亏了,生孩子的时候,子宮就掉下来了。子宮知道吗就是娃娃在她肚子里头待着的那个地方。这回生完了孩子,她必须得好好休养。”

  那男人也不知道听明白没有,只连连点头“我晓得的,生过娃娃要坐月子。”

  余秋现在听到坐月子这三个字就头皮发麻,赶紧强调“坐月子也得开窗通风换气,不能大夏天的给人盖大棉被,大棉袄。不然会热出毛病来的。”

  男人笑了起来“我家也没大棉被大棉袄啊。”

  他头回当爸爸,看老婆好好的,孩子也健健康康,高兴的很,只惦记着问胡奶奶买鸡蛋,好给老婆补身体。

  余秋头痛,再度强调“卧床静养,你也不要想着上班了,必须得好好养着。”

  产妇跟她丈夫全都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他们得去农场干活呀,这是不能入了工期的,不然生产队肯定扣工分,说不定这份工作也会丢了。

  余秋没办法教训他们到底是工作重要还是健康重要因为在这里,在这个时代,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

  这对夫妻在农场虽然没有工资拿,但跟农场职工吃同样的伙食。

  现在的农场职工生活其实也不好,什么都要限量供应,但比起农民已经好很多。

  最起码的,他们能够顿顿吃上白米饭,汤里头是有油花的,因为食堂大师傅每天都拿剃干净了肉的大骨头熬汤。

  谁不会用脚底投票啊,他要了是误了工时,明儿就有消息灵通的人顶了他的位置。

  产妇留下来休养也不行,休养包括休息跟营养两个部分。他之所以要把妻子带过去,主要想的就是能够让妻子也能够吃点儿好的。

  余秋叹了口气,只得赶紧抱来稻草,临时打成地铺,躺着教授产妇盆底肌修复操。

  她年纪还这么轻,才生了第一个孩子,手术治疗未必适合她。

  只好先保守试试,再看她后面恢复的情况。

  “生了没有”

  房门被敲响了,何东胜伸进脑袋来,笑着道,“他们还等着听小秋大夫唱歌呢。”

  再看余秋躺在地上做骨盆运动,他忍不住挑起眉毛,“哟,小秋大夫这是打算跳舞”

  跳你个大头鬼余秋没好气“这是产后恢复操。”

  胡奶奶一见何东胜就眼睛发亮,立刻伸手把人拉进门来“快快快,东胜,也别藏着掖着了,给人家扎针。”

  何东胜看着趴在产妇身旁的孩子,满头雾水“怎么了这是孩子都生下来了,扎什么针啊”

  “子宮掉下来了。”胡奶奶满脸一言难尽的表情,“年纪还这么轻,你赶紧扎几针吧。”

  何东胜连连摆手“我那三脚猫的功夫还是算了吧。听小秋大夫的。”

  “我也没办法。”余秋叹气,“这儿什么都没有。要是你知道怎么扎针的话,就试试看吧。”

  产科教科书上倒是说针灸对于治疗子宮脱垂有用,但实际上除了治疗产后尿潴留他们会请针灸康复科会诊之外,基本上产科不会劳烦中医的。

  何东胜看了看产妇,仔细问了一通平常身体状况,又让人伸出舌头来,还抓着人的手腕子,搭了会儿脉象,这才勉为其难地点点头“我跟你说实话,我也不是什么正经大夫。自己从草药书上看来的,扎了未必有效,说不定你就是白挨针。”

  产妇倒是不怕扎针,她做工时伤到腰,农场的大夫就给她扎过针,一点儿也不疼。

  她丈夫听说又来了个大夫要给扎银针,立刻高兴的不得了,还连声夸奖“你们杨树湾医疗站真不错,大夫都是顶呱呱的。”

  何东胜拿酒精棉球给扎针部位消毒,闻声就是笑“我这叫死马当成活马医。正经的,你就应该上县医院去。”

  产妇连连摆手“不去不去,我生个娃娃而已,去什么医院啊。”

  农民都是这样,小病忍着大病等死。多少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迈进医院的大门。因为他们没钱看病。

  余秋也猜出来了。

  大肚子第一胎生孩子,肯定疼了不少时间才生下来。这中间船明明经过了公社卫生院,他们却坚持要到杨树湾才生,其实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省钱。

  何东胜身上没有带银针,而是问余秋借的。

  余秋的这盒银针,又是卫生院的丁大夫送的,只是她除了在自己身上又扎了几回委中穴来缓解腰痛外,并没有在其他病人上试过。

  何东胜让产妇屈起腿,事先让人做好思想准备“这其实治疗程度轻的情况比较管用。你这样的挺严重的。下次要是再怀孕生娃娃,必须得先去医院看看情况。不然怀上了搞不好也得流掉。”

  他给余秋指了位置,示意余秋跟他一块儿双侧扎针。

  长芒针尖沿着产妇腹股沟朝耻骨联合方向透刺。

  余秋感觉到针被吸住,有了所谓的得气之感后,何东胜吩咐她“捻吧,跟着我的速度转。”

  扎进人体内的银针捻转幅度由小到大,频率由慢渐快,到最后余秋都怀疑产妇会吃不消了。

  产妇果然喊了一声“哎哟哟,抽起来了。”

  何东胜笑了“那就代表有效果了。就是这样的抽动感。感觉到有东西往上面升了吗”

  产妇立刻表示肯定。

  余秋十分怀疑这是心理效果,不过良好的心理暗示总不是什么坏事。

  何东胜拔出了针,问余秋借了纸笔写下穴位的名称,交给产妇丈夫“行了,连着扎10天,隔一个礼拜以后,再持续10天。要是还没效果的话,那就真没效了。”

  那男人小心翼翼“不能埋线吗”

  何东胜挑挑眉毛“先试试这个方法再说吧。”

  余秋赶紧补充“我教你的方法每天都要做。不要怕麻烦,这个做好了,比你打针吃药效果都好。”

  何东胜看了她一眼,脸上的笑容加深了,十分肯定地点头“对,要听小秋大夫的。”

  产妇跟她丈夫连连点头。

  余秋莫名有些沮丧,总觉得他们夫妻俩像是看在何东胜的面子上,勉为其难才答应的。

  明明她才是这个医疗站的医生。

  何东胜抬头看了眼桌上的闹钟,笑着示意余秋“去看表演吧,他们今天唱红灯记。”

  余秋摇摇头,即使产妇跟她的丈夫似乎并不太相信她,她还是得在边上看着“我要写产后观察记录。你跟胡奶奶去看吧。”

  何东胜笑了起来“红灯记我看了好多回,还是坐在这儿歇会儿吧。祠堂的蚊子实在太多了。”

  “你们这么多人,身上全是汗,蚊子不找过去才怪。”胡奶奶笑道。

  余秋眼珠子一转,赶紧催促胡奶奶“奶奶,那你给他们送几把扇子过去吧。”

  胡奶奶一拍大腿“哎哟,这还真是的,我给他们拿几把扇子。”

  屋子里头又安静下来。

  产妇的丈夫喂妻子吃糖水炒米荷包蛋。因为产妇暂时不能坐起来,所以那一碗糖水炒米似乎永远都见不了底。

  余秋每隔半小时过去看一看她下面出血的情况,然后又重新回到竹椅上,就着煤油灯光翻看那本赤脚医生手册。

  何东胜看她手捏成空心拳捶着腰,突然间站起身道“我给你扎两针吧。你这腰是不是被撞过有一阵子了吧”

  余秋点点头“来的那天,船在渡口翻了,砸到了我的腰。”

  “难怪呢。你这是受了伤以后又没调理好,所以一累一变天就老犯。”何东胜走到了余秋身旁,在她后腰位置按了按,微微皱眉,“你才这点大的年纪,怎么有个老腰啊”

  余秋浑身僵硬。

  干产科医生的基本上没有腰好的,手术台接生台上多了,多半都会落下腰腿方面的毛病。

  可这些症状从哪方面讲都不应该出现在一个15岁的小姑娘身上。

  余秋急中生智,含含糊糊道“有人踢了我的腰,一直没好。”

  何东胜反应过来,她家都被抄,父亲下牛棚,母亲被逼的自杀。

  覆巢之下,岂有安卵估计这孩子没少受罪。别看那些小姑娘小小子一个个都细条条的,闹起革命来下手真是一个狠准稳,折磨起人来花样百出。

  何东胜微微皱眉。

  他拿了银针过来,安慰了余秋一句“没事,我给你多扎几次,以后好好养养就好了。”

  余秋绷紧的身体这才放松下来,感觉这一天实在过得太刺激了。

  何东胜将她额头上的刘海往后梳,吓得余秋不轻,本能地往后仰“你干什么呀”

  开什么玩笑多少姑娘就靠刘海拯救脸型了。头脸比得多好,发际线要多优越才敢肆无忌惮的大光明啊。

  发型可是女人的第二张脸。

  何东胜点着她额头正中的位置,笑道“这里,这里有个腰痛穴,别翻你手上的书了,那上面很多穴位都没有讲到的。”

  他手往下按,疼得余秋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连着脚后跟都感觉一阵酸胀。

  何东胜笑了起来“这就对了,没事多按一按。”

  他一边说话,一边拿酒精棉球消毒额头正中的位置,然后抓起银针扎了下去,扎到一定深度之后,就用往上提针,如此反复震荡,差不多一秒钟一次,持续了足有分钟之后,他才松开手“晕不晕的慌”

  余秋举起手指头晃了晃,感觉还好,就是又麻又胀的。

  何东胜点点头“那就留针一个小时吧。”

  余秋想点头表示同意,又怕上下晃动脑袋会让扎进去的针掉下来。于是她只好又伸起手指头,屈指勾了勾。

  何东胜扑哧笑出声来,觉着这孩子实在是好玩。

  余秋可没有取悦生产队长的意思,她悻悻地抓起赤脚医生手册,准备继续。

  何东胜伸手按住了书,摇摇头道“你还是直着脖子吧,最好别弯,省得头晕。”

  他翻开书,找到针灸那一章,“我来念,指给你看穴位。”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今天又是学习的一天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今天又是学习的一天 20瓶;燕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新网址: :,网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