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锦绣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章 寒冬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今年冬天格外寒冷,方入冬不久,一场大雪便覆盖了上京。

  落雪数日,一朝骤停,天上的云层撤个干净。

  夜静谧,月盈盈,天地共一色。

  匆匆脚步踩碎了夜的宁静,带起一地碎雪,穿过东门街,拐入光耀巷,停在红漆金钉的将军府大门前。

  急促的拍门声乍起,把守门人从半梦半醒间惊醒。

  “谁?”

  “春姑姑?”

  守门人提灯照脸,认出来人是静妃身边的大宫女春姑。

  春姑行色焦急,一路借着雪光行来,甚至没有打灯笼,带一身寒气挤进门内。

  “我家主子有急事找陆将军,耽搁不得!”

  不等守门人通报,春姑径直朝内门走去。

  “姑姑您不要为难小人,将军大约已经歇下了,不若等明日再说?”

  守门人一行说一行阻拦春姑,却不敢触其衣袂。

  春姑充耳不闻,这会儿功夫已经过了垂花门。

  “姑姑!实在不行您稍候片刻,待小的通报后……”

  “何事吵闹?”

  前方传来淡淡的质问声,将守门人未说完的话压回口中。

  守门人闻声一看,正是将军府的主人,陆裴荣。

  “小人参见将军!”

  守门人不顾满地霜雪,双膝下跪以额触地,毕恭毕敬。

  他面前这个男人,一身皮肉筋骨经多年战争锻造,受无数胡人鲜血浸染,是从万千枯骨里走出来的战神,是当今圣上御笔亲封的镇国大将军,也是百姓眼中的救世主。

  “免礼罢,你且退下。”

  陆裴荣遣退守门人,看向春姑,“姑姑何事深夜造访?”

  春姑从怀里取出一方染有斑斑血红的兰色丝帕,递到陆裴荣手上,“是静妃娘娘,深宫险恶,静妃娘娘遭了小人暗算,已是弥留,临了想见将军一面,还请将军务必应允!”

  陆裴荣看着手上的丝帕沉默不语,这丝帕他曾日日贴身摆放,不用打开也知上面的花色纹理。

  可惜,不过一夏时光,便物归了原主。

  原来,她一直留着。

  “静妃娘娘终究是后妃,我身为外男不便相见,姑姑请回吧。”

  陆裴荣缓缓递回丝帕,心脏缩成一团,他当初无力阻拦锦儿入宫为妃,如今无力护她周全。

  自入了那深宫高墙,一切便都成了定数。

  终生遥望宫墙,生死不由自主,临了无法坦然。

  “将军!”

  春姑将丝帕攥在手里,直直跪在了地上,竭力嘶鸣,“您知道小姐当初入宫是身不由己,她知您情意懂您难处,可奴婢怎忍心看她抱憾而终?奴婢已经打点好了一切,不会有人发现的,将军!奴婢求您了,再晚就来不及了!”

  静默半晌,陆裴荣长长叹一口气,“走吧。”

  在这世上,他本就没有太多牵挂,既然锦儿想要见他,那他便无所顾忌。

  陆裴荣没有告知府上任何人,随春姑从偏门出,朝皇宫去,只在雪地留下一串杂乱的脚印。

  知道的人越多,后患便越多,难免牵连无辜之人。

  路上畅通无阻,行至外围一处冷清偏殿,隐约能见屋内摇曳的昏黄烛光。

  “将军请进,老奴在门口望风。”

  陆裴荣推门而入,端坐榻上的女子抬头,艳丽的容颜刹那撞入陆裴荣眼帘。

  陆裴荣皱眉,“为何是你?”

  眼前的女人美得张扬,如盛放的火红牡丹,仿佛看一眼都能灼伤眼睛。

  但这女子并非他陆裴荣要见的人。

  他要见的,本是静妃林锦华,此刻见到的却是丽妃蔺清婉。

  蔺清婉是当朝首辅蔺文榷的独女,本人与她的名字大相径庭,不仅外貌张扬艳丽,性格也颇为乖张。

  陆裴荣素来不喜欢太鲜艳太锐利的东西。

  蔺清婉看到陆裴荣,猛从榻上起身,削瘦的身体颤了颤,堪堪支撑大氅的重量,几欲跌坐回去。

  她快要死了,太医说她中了慢性.毒.药,药石无医,时日无多。

  她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圣旨临门,进宫为妃,在朱红高墙圈起来的一小片天地里,被迫与一众可怜可悲的女人争斗得你死我活。

  她斗不过的,从一开始就知道了结局。

  生死对她来说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只是临了满腔的遗憾。

  蔺清婉眼神描摹着陆裴荣深邃的轮廓,目光里是丝丝缕缕化不开的缱绻,这个男人,是她的救命恩人……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原打算将这处缺憾藏一辈子,可人之将死胆大如斯,脑子也变得不清不楚,她临死前还想见陆裴荣一次,便让贴身嬷嬷带了口信出宫给陆裴荣。

  她其实没有任何希冀,陆裴荣似寒梅似苍竹,一身傲骨豪情,与她以礼相交,怎能奢望他越礼有所回应?

  陆裴荣许是可怜她,回应并定下约见地点,但万万没料到,他见到她脱口而出的是“为何是你?”。

  所以他是来见谁的?

  思及此处,蔺清婉瞬时面色惨白,整个人摇摇欲坠,恐怕她认为是心腹的嬷嬷早已被人收买,口信根本没送到陆裴荣耳中。

  “你快走!”

  蔺清婉催促陆裴荣,沙哑的声音里满是迫切,可惜为时已晚。

  平时人迹罕至的偏殿外火光冲天,禁卫军铿锵的脚步声迅速由远及近,将不大的偏殿围个水泄不通。

  陆裴荣脸色微变,他方踏进这偏殿内,禁军随之而至,天底下哪有这般凑巧之事?

  他们中计了,此番明显是为了将他与蔺阁老拉下马。

  不及多想,门被人推开,一股冷风灌入殿内,夹杂着点点碎雪,吹得蔺清婉一个趔趄。

  陆裴荣下意识伸手护住蔺清婉,面无表情看向来人。

  打头是年过五十的丰元帝,手捧暖炉,有宫人躬身撅腚打着灯笼簇拥周围。

  身后跟了大太监和禁军统领,以及,静妃林锦华。

  “臣陆裴荣,叩见陛下。”

  陆裴荣不卑不亢,虽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他问心无愧,如今的局面,若是慌张便显得心虚,只能添乱。

  “陆裴荣!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朕的眼皮底下与后妃私通!”

  丰元帝怒不可遏,浑浊的双目布满血丝。

  户部尚书林柏云多次进谏,指陆裴荣在民间威望极高,于朝野拉帮结党,恐有谋反之心,这根刺扎在他心中多日,何曾想陆裴荣竟还和他最喜爱的妃子半夜幽会!

  若是任其发展,只怕这大晋的江山是要易主!

  “来人,将二人拿下!”

  陆裴荣没有反抗,任由禁军将他扣住,蔺清婉则病弱不堪,无力反抗。

  “陛下,臣与丽妃并无苟且,还望陛下细查,莫要姑息奸人。”

  丰元帝冷冷看着陆裴荣,“你当朕是无知孩童不成?且不说你与丽妃深更半夜孤男寡女同处一室,就说你身为武将无诏入宫,其罪当诛!”

  “臣没穿盔甲未带佩剑,今日进宫另有原因,遇见丽妃实属巧合,陛下可将静妃身边的春姑叫来与臣对质,彻查到底。”

  陆裴荣一双朗眸看着静妃林锦华,这个本该与他相见的弥留宫妃,此时气色红润,完全不像遭人暗算命不久矣的模样。

  春姑是林锦华的贴身大宫女,手拿林锦华曾经送他的手帕找上门,告诉他林锦华已是弥留,下跪求他来见林锦华最后一面,结果林锦华完好无损跟在皇帝身后来“捉奸”。

  如果春姑不是被别人收买,就是受她的主子林锦华指使。

  陆裴荣不愿相信林锦华会如此害他。

  林锦华素丽的面容清清浅浅,像初春微绽的梨花,目光清澈依旧,只是不去看跪在地上的陆裴荣。

  见陆裴荣直视林锦华,丰元帝气得浑身发抖,“你不仅染指朕的妃子,觊觎朕的子民,收买朕的臣子,如今还妄图指使朕如何处事,是不是觉得朕已经老眼昏花你可以肆意妄为取而代之!”

  “臣,不敢。”

  陆裴荣收回目光,他原本只是一介农夫,战火纷飞时被抓壮丁参了军,能镇守国疆官拜将军已别无他求,从未生过不轨之心。

  奈何朝堂之上风起云涌,总有奸臣谗言惑众无中生有。

  蔺清婉低低喘息几口,抬眼看向对面几人,“我与陆将军清清白白,陛下不如问问静妃,我为何会中毒?陆将军为何出现在这里?”

  她大概是嫉妒林锦华的,嫉妒林锦华能得陆裴荣一颗赤忱之心。

  林锦华脸上积满伤悲,泫然欲泣,“陛下,陆将军是大晋朝的功臣,是民族的英雄,求陛下宽宏大量彻查此事,还清白人一个清白,否则只怕难平众怒,臣妾也不想平白遭人污蔑。”

  这一句话将丰元帝的愤怒推向穹顶,丰元帝怒极反笑,“很好!难平众怒是吗?朕乃天下之主,整个大晋都是朕的,处置一个欺君罔上的乱臣贼子需要平谁的怒!”

  话毕,丰元帝反手抽出禁军统领的佩剑,架在陆裴荣颈上,锋利的剑刃透着寒气,划破肌肤,渗出丝丝血红。

  陆裴荣眼也没眨,“请陛下彻查到底。”

  如此经不起推敲的陷害,只要皇帝想查,定能查个水落石出,惩治奸人,还他清白。

  如若皇帝不想查……

  那他如何挣扎也是徒劳。

  事到如今,他只想知道,林锦华为何要如此待他?

  看着陆裴荣渗血的脖颈,林锦华有些慌乱,猛地跪在丰元帝跟前,“请陛下三思!陆将军镇守大晋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求陛下饶陆将军一命!”

  一旁蔺清婉不知哪来的力气,猛然挣脱束缚,徒手抓住剑刃,“陛下要杀就杀我吧!”

  陆裴荣心头一紧,担心蔺清婉纤瘦的手指会齐齐掉落。

  看着两个为陆裴荣求情的妃子,丰元帝怒火中烧,杀意更浓,竟连他的妃子也逃不过陆裴荣的蛊惑,断然是留他不得!

  陆裴荣是威望极高手握兵权的大将,哪怕多留一刻,丰元帝都害怕他会触底反弹。

  丰元帝一脚将蔺清婉踢倒在地,手起剑落,剑刃嵌入了陆裴荣颈侧,顿时血溅三尺,明黄的衣摆晕开朵朵红梅。

  “裴郎!不——!”

  蔺清婉一声悲鸣,只觉头脑轰鸣,喉头涌上一股腥甜,再听不见任何声音。

  林锦华愣愣盯着一地血红,神情恍惚不知动弹,她以为此番下来死的只有蔺清婉和蔺老贼,从未想过丰元帝会亲自动手,当场要了陆裴荣的命。

  丰元帝完全不念过往,陆裴荣累累战功竟不能保全一命?

  那日后就算她父亲荣登首辅扶持她为后又能怎样?该如何自持如何心安?

  陆裴荣眼前寒光闪过,感觉颈侧一凉,满身温热,而后体温飞速流失,通体寒凉,不由得笑了笑。

  何为忠孝仁义礼智信?何是为君之道?何是为臣之道?何是为人之道!

  他与人为善,退让守礼一辈子,没得到一点善报,最后不得善终,至死不知是不是他赤诚相待的人利用他一腔热情算计于他。

  他刀口舔血,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躲过了胡人的铮铮铁蹄和斧戟刀剑,躲过了朝堂上的诡计阴谋,却躲不过君王的猜疑。

  丰元帝不信他,也不在乎真相,只是想要一个能名正言顺除掉他的借口罢了。

  他尽忠半生以命守护的君主,亲手持剑冷眼看他血染满襟。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可悲可笑。

  风好像更大了,莹白月光映照大地,冬雪幽幽呼应,为京城镀上一层微光。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