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她从末世来[50年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2章别打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好歹也是被青梅亲手打了好几顿的人,赵三明一个哆嗦打完, 立马意识到危险即将逼近。

  求生欲旺盛的他连忙把手里的大麻袋放到地上。

  关上门, 把头钻进麻袋里, 摸出个东西来, 扯开布袋朝青梅晃了晃, 让青梅能看清里面是啥,而后嘿嘿讨好地笑“青梅,这次我出去可不是去玩的, 我兄弟带我入了个特别来钱的门道, 你看, 这是我给你买的, 喜欢不”

  不得不说, 赵三明这人虽然是大岗屯有名的懒汉,可小聪明还是有点的, 特别是关键时刻,脑子灵光一闪,常常能够歪打正着。

  看见赵三明拿出来的东西, 青梅不断压缩却一点没少的怒气噌的一下, 减少了一点。

  不为别的, 只因为赵三明拿出来的东西竟然是一袋白面馍馍

  虽然色泽没有几十年后的精磨白面,带着点暗黄色, 可来自小麦的纯澈香味, 却只多不少。

  青梅的第一反应就是默算自己多久没吃过白面馒头了, 这么一算, 居然已经有八年多了。

  最后一次吃白面馒头还是在末世后一年多的时候,那时候她父母还活着,一家四口途径某个村子,在一家村民家里发现了有些生虫的白面。

  她爸爸就拿白面给蒸了馒头,还放了一点同样在村民家找到的白糖。

  刚蒸出来的时候那味道好极了,等放冷放硬了,用水泡一泡,同样是很好的食物,至少真的能填饱肚子。

  因为陷入久远以前的记忆中,青梅不自觉露出了怔怔的表情,身上冷冽待发的杀气都松软了些许。

  直觉敏锐如狗的赵三明第一时间接收到空气中释放的信息,忙趁热打铁又从大麻袋里接连拿出了红糖糕饼等吃的,最后甚至还摸出了一个装糖果的铁盒。

  青梅视力好,一眼就看见了铁盒上写着的“上海米广果”四个字,青梅视线在“米广”这个字上顿了顿,怀疑自己太久没看书,居然不认识字了。

  赵三明看青梅视线停在铁盒上,以为青梅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胆儿也肥了,兴致勃勃的凑到青梅身边,指着上面的四个字,挨个挨个念“上海糖果,这玩意儿老稀罕了,我可是花了大价钱才弄到的,抢手货”

  赵三明把一盒糖果说得是天上有地下无,吹得很是卖力,着重突出自己把糖买回来给青梅是如何如何用心。

  事实上对于这年代的人来说,这么一盒糖也确实特别稀罕,拿去镇上都是让许多铁饭碗羡慕的。

  铁饭碗们虽然吃公家饭,可也不是人人都舍得花半个月工钱去买这吃不饱的玩意儿。

  青梅从“米广”与“米唐”的自我怀疑中回过神来,赵三明已经手脚利落地打开盒子,给青梅取了颗糖出来,巴巴地送到青梅手上。

  要不是怕挨打,赵三明都恨不得亲手将糖拨开喂进青梅嘴里。

  据多个有见识的“大哥”说,女人家就喜欢吃糖,再生气,一吃糖就笑了。如果真的这么有效,那他以后就再也不会挨打了吧

  赵三明包含期待的眼神专注地落在糖果上,随着糖果又落到了青梅嘴巴上。

  也不知道怎么地,看见青梅把糖塞进嘴里,赵三明居然觉得有点口渴。悄咪咪咽了口口水,赵三明赶紧弓腰驼背,让青梅看不清他吞口水的动作。

  没别的原因,就怕青梅觉得他要抢糖吃。

  那样的话,铁定得挨打,赵三明出去一趟涨了些见识,居然越来越有自知之明了。

  糖是加了花生碎的牛奶糖,其实很普通,三十多年后都是没多少人吃的那种,剥开包装纸就能看见裹在半透明米纸里的乳白色糖块。

  放进嘴里就是牛奶的醇香,用牙齿一咬,里面花生碎的香味也碾碎了冒出来。

  青梅觉得挺好吃的,伸手把糖盒整个收了,看了看赵三明脚边并没有瘪下去太多的麻袋。

  不用她说,赵三明立马狗腿地将里面的东西都一一捡了出来,给家里的老大过目。

  这次赵三明为了讨好青梅避免挨打,也算是拼了,买回来的东西居然都是十分靠谱有用的。

  比如说里面有件给青梅的棉衣,新的,棉花也软得很。比如说最大的一件就是扎得结结实实的一床棉被,刚好过冬需要用到。

  青梅都没想到赵三明竟然能贴心顾家到这个程度,看了看摆满桌子凳子木墩的东西,埋头一声不吭地收了。

  赵三明在心里掐指一算,嘿,从跨进门槛到现在,怎么着也已经过了十几分钟了,这娘们儿都没动手,现在看起来也很平静。

  赵三明剩下的那半口气也缓缓吐了出来,看青梅乖乖把东西都收进里屋整理好,心情倍儿好地左右看了看,而后双手一扯裤腿,大马金刀地往灶膛前的木墩上一坐,很是意气风发,说话的声儿都洪亮了“青梅,锅里煮的啥好了没有赶紧给我也舀一碗,哎呀为了不让人看见,我愣是在村口林子里淋了大半天的雨,又冷又饿又累。”

  没得到回应,赵三明也不以为然,继续说到“等吃完了饭我可要好好睡一觉,你是不知道我在外面过的啥日子嚯干哈嘞”

  说着话,赵三明扭头往里屋看了一眼,结果回头就发现青梅不知啥时候无声无息地站在了他身后。

  一开始赵三明也就是惊了一下,可视线下滑,看见青梅手上居然捏着两根格外眼熟的麻绳,原本还很嘚瑟的赵三明浑身一软,一屁股就从木墩上滑到了冰凉的地上,说话也打起了结巴“咋、咋咋回事我我我呜呜我错了,青梅我错了你别打我”

  甭管错没错,错在哪,求生欲让赵三明秒怂认错,人都要跪地上了。

  青梅转着手上的两根麻绳,围着赵三明转了一圈,最后站定,居高临下地对赵三明说“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赵三明一听,脑子疯狂回忆,今天是啥日子这婆娘的生日她娘家的啥日子

  可平时赵三明根本就没关心过这些,此时此刻再努力还是一点都想不起来。

  这下子,赵三明是真要哭了,急哭的赵三明恨不得给自己两嘴巴子,叫你平时不注意叫你平时不关心

  青梅不管赵三明如何瑟瑟发抖,语气平缓地继续说“今天是屯子里发口粮的日子,而我,青梅,辛辛苦苦挣了一年的工分,却只分到了三十多斤杂粮。你说这是为什么”

  说到这份儿上,赵三明终于懂了,可他也委屈啊。

  就扣点粮食嘛,他今天不是带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吗难道还不够补上的明明你都收了我带回来的东西了,干啥还要因为这个打我

  赵三明在心里狂喊不服,面上却只能哆嗦着努力保持安静,希望青梅能看在他这么乖的份上打轻点。

  青梅也确实没准备像一开始计划的那样狠狠收拾他,吓唬了一番,青梅就把绳子挂到了墙上,回头就看见跪坐在地上的赵三明松了口气的样子。

  青梅皱眉,冷冷地看着他“被你霍霍的口粮今年就算了,要是明年你还这样,哼,那就打断你的腿,听说现在公社上面对失去劳作能力的残疾人有优待政策,情况严重的还能给工分补贴。”

  未尽之言吓得赵三明又狠狠哆嗦了一下,小媳妇似的对着青梅连连点头,也不管自己答应后能不能做到,反正最重要的是现在别挨打。

  想了想,青梅补充了一句“这次你出去干了些什么,老老实实给我说清楚,免得给我惹祸。你刚回来恐怕不知道,前段时间咱们龙凤山里抓到三个偷猎的,今年都过了不了冬了,已经被判要喂炝子儿了。”

  一听到喂炝子儿,原本还琢磨着如何编谎话糊弄人的赵三明神魂一震,眼睛都瞪大了,迫切追问“啥喂炝子儿到底咋回事就偷偷进山打个猎,还能喂炝子儿”

  娘哎,也太凶嘞吧

  那他跟着大哥干的这事儿,是不是也要被公安逮了喂炝子儿

  想想当时他们都是东躲西藏跟搞地下工作似的,大哥还一直强调让他们把尾巴夹紧了,回家了连媳妇孩子都不能说这事儿。

  越想,赵三明心里越没底,此时站在他面前脸色“威严”的青梅在他心目中形象就越发高大起来。

  不自不觉间,赵三明对青梅产生了些许依赖,连忙噼里啪啦,倒豆子似的说了自己这次出去干了些啥,完全把回来之前他“大哥”拎着他们耳朵千叮咛万嘱咐交代的那些话给忘到天边去了。

  原来赵三明一开始确实是想要去哪个兄弟家随便蹭两天吃喝,他怕青梅怕得不行,躲出去一来是逃避,二来也是想看看能不能从哪个兄弟那里得点收服家里恶娘们儿的办法。

  在外面挨个蹭了两三天,也是赵三明走运,凑巧就通过兄弟的兄弟的兄弟,认识到了如今的“大哥”,人称海哥的张大海。

  张大海在县城里有些门路,也说不清是搞什么的,反正就是特来钱,想要啥都能弄到啥。

  这可羡慕坏了一帮兄弟,赵三明也羡慕得要死,暗想海哥这么有本事,家里的娘们儿怕是听话得很。

  这么想,赵三明私底下也就跟自己兄弟这么说了。

  也不知怎么,这话就传到了张大海耳朵里,张大海看赵三明,越看越觉得顺眼,于是就通过两道弯跟赵三明接触上,表示愿意带他以及他兄弟一起发财。

  居然遇到这么慷慨豪迈的大哥,赵三明跟他兄弟感动得稀里哗啦,当场就认了张大海做大哥,还煞有其事的喝了酒拜了天,反正就是瞎搞那么一套。

  “之后大哥就带我们进了县城,专门给人倒腾东西转手。大哥在海城那边有认识的人,时不时还能从那边搞到稀罕货。”

  赵三明说完,垂着脸抬着眼,可怜巴巴地等着青梅发话。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