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年超级学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31章学术歧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岳立忠本来是揣着一肚子打算来, 结果听了孙主任的话后, 他知道自个儿的那些打算都白做了。

  孙主任这一瓢凉水给他兜头浇下来,让他清醒了许多。

  “老孙,所以你的意思是,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这事儿必须等苏娇杨拍板做决定,如果她不拍板, 那我就只能一直等着, 还什么都不能做, 对吧。”

  孙主任看着岳立忠,无语地点头, “就是这样。老岳, 我知道你现在心里不好受,同你透个底儿, 我心里也不好受。错误是咱自己犯下的,苏娇杨也不是那种揪着错误记你一辈子的人, 如果她给你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你就把自个儿那一套经验主义全都丢掉, 踏踏实实地搞地质,你搞地质的基础很好, 静下心来, 少走那些自以为是的捷径, 肯定不会出错。”

  “到了我们这一步, 其实做多少项目, 赚多少钱,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保住自个儿的晚节,想往上爬一爬,难如登天,可如果想要往下滑一滑,呲溜一下就下去了。我现在就这样,刚刚没同你说,我其实也被降级了,连降三级,虽然苏娇杨说原有的职位保留,但福利待遇这些都切切实实地掉下去了。”

  “如果按照别人的想法,我自个儿做的项目又没出错,我凭什么担这个责任我凭什么为别人的事情背黑锅但在苏娇杨看来,我是数学地质研究组的组长,我没有当好这个组长,没有尽到监督的责任,所以我也应该罚,并且同所有人比起来,我是罚得最很的。一般研究员只降一级,我连降三级,你觉得我这个处分怎么样”

  岳立忠都惊呆了,“你同苏娇杨的关系那么好,她还能这么狠的罚你这女人的心可真是又冷又硬。”

  孙主任摆手,“不能这么想,她指派给我的事儿,我没有做好,就该罚,所有人都得这样要求自己。你是不知道她怎么要求自个儿的,可比这个狠多了。况且,我觉得她对我挺好的。”

  岳立忠用一种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孙主任,“她直接给你降了三级,你还觉得她好老孙,你是不是脑子糊涂了”

  孙主任站起身来,取出茶叶和暖水壶,给岳立忠泡了一杯茶,也给自己泡了一杯,这才摆着手手,“话不能这么说,我们也不能这么想。老岳啊,你现在只看到了苏娇杨对我的罚,没看到她对我的奖。”

  “如果真按照国重的规章制度来罚,我这老脸一分都保不住,可如果不按照国重的规章制度来罚,国重这么大的团队,她该怎么带”

  “将心比心,站在她那个位置上,管着将近一千人的研究团队,她就算想要讲情面,也不敢讲。她自个儿带头违背了自个儿立下的规章制度,往后还怎么带团队”

  孙主任手里捧着茶杯,笑得一脸满足,“其实啊,背这个处分,我心甘情愿。”

  “我自个儿没有带好团队,对不起自个儿拿的那份奖金,依照规章制度来罚,我有脸说自个儿不高兴么再说了,苏娇杨这不是还保全了我的脸么虽说给我降了三级,但只有她知道,我知道,现在还得加一个你知道。”

  “难道你觉得,我这张脸不比那点儿钱重要扣点钱没问题,但要是被人知道了,见面就问一句,孙院士,听说您从一级研究员降成四级研究员了您手下的研究员好多都二级了呢你说我还不得心肌梗塞,被活活气死”

  “自个儿犯的错,自个儿承担结果。苏娇杨愿意多给我这一分情面,我就愿意念着她的好。人总不能太过贪心。”

  岳立忠垂头耷脑地走了。

  办公室里,苏娇杨看着国重最新一个月的科研成果报表,眉头拧的都快拧成太行山了。

  “这成果发表的数量怎么掉的这么厉害质量也掉的太多了吧”

  苏娇杨将近三年的科研成果报表都拿出来,一份一份排列整理好之后,将其中的关键信息全都捋了出来,画了好几幅折线图看。

  “这阶梯式下降曲线还真是规整,都快成等差数列了。”

  苏娇杨拿着那一沓报表和自个儿画的折线图,去了唐玉环教授课题组。

  唐玉环教授还在加班,见苏娇杨进来,还挺诧异的。老太太鼻梁上的老花镜有点下滑,她用手指网上推了推,问苏娇杨,“你怎么来了整顿完数学地质研究组,又准备整顿我们研究组了正好,你来当这个恶人,给下面那些人都敲敲警钟,我才不愿意当恶人呢”

  “你要啥材料,文书资料我们一份都没落下过,就在文件袋里装着,你现在想看的话,我现在就能找人给你搬过来。”

  “还有财务流水什么的,我知道你肯定会查这个,所以特意花我们课题组的经费招了一个财会系的小姑娘,专门用来做财务的事儿,可比我们这些血外行来干这个活儿轻松多了,人家不费什么力气就能把财务的事儿给整理得井井有条。不过现在这小姑娘下班了,明早让她把材料送到你办公室去,成不”

  苏娇杨拉了个椅子坐下,将材料递到唐玉环教授面前,正色道“我今天来的目的,不是要查你们研究组的材料,也不是要查你们研究组的账。就是想问问,唐教授,咱这发表文章的数量怎么掉的这么厉害还有这质量我记得前几年咱发表的都是顶尖学术期刊,影响因子都是大几十的,现在怎么都跑到这些又小又破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去了是不是因为这种小破刊物上容易发表文章,大家都集体走邪路去了”

  唐玉环教授嗤笑,“你现在才发现我和你说,不是大家伙都走上邪路,专门盯着这些小破刊物去发表文章了,而是那些顶级期刊好像达成一个什么协定,大致就是遏制我们这边的学术成果,重点扶持其他人。就拿你之前特别爱让研究员们发表的应用数学那个期刊举例,咱这边巅峰时候,一刊上能出四五篇文章,现在呢两三刊都不一定能够见着一篇。你以为是咱这边的研究员做出来的成果质量差了”

  一听到协定与遏制,苏娇杨的脸色就有些变化了。

  “不是咱这边的成果质量差了,难道是他们的门槛都抬高了不应该啊”苏娇杨纳闷。

  唐玉环教授一说起这个事儿就气不打一处来,“他们的门槛什么时候提高了分明就是他们的门槛降低了原先还算公平竞争的时候,咱这边的成果哪次不是那本期刊上最精华的现在没了咱发表的那些文章,他们期刊的质量还能看吗倒是那些你口中的小破期刊,因为没遏制咱这边的成果,所以整本刊物的论文质量提升了许多的。”

  苏娇杨不明白,“你说他们这样搞,是图了个什么西方人不是一直都讲究学术自由吗这就是他们说的学术自由自由个屁啊”

  唐玉环教授给苏娇杨倒了一杯半温的水过来,拍了拍苏娇杨的肩膀,安慰道“你先别急眼,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西方那些国家现在看咱们国家的崛起势头太猛,有心遏制一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咱生气没什么用,与其有这个时间生气,不如好好想想,我们该怎么打破这个僵局。”

  一杯半温的水喝下去,火气稍微消了消,苏娇杨同唐玉环教授道“这有什么好想的遇到掰手腕这种事情,谁都不能低头。我不在你这儿待了,回办公室草拟一份通知去,这些洋鬼子真的是脑子里有病,有这个心思,好好搞科研不行吗非要作妖,还一茬接着一茬地作妖。”

  见苏娇杨杀气腾腾地就要走,唐玉环教授吓了一跳,“你打算干啥苏主任,冷静冷静冷静冲动是魔鬼”

  “我的冲动,是他们的魔鬼。”

  苏娇杨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抱着头想了一会儿,一个大致的主意就成形了。

  她首先理顺的是科研成果与学术期刊的关系。

  唐玉环教授都说了,因为国重这边的成果现在都朝着那些比较冷门的小破刊物上发表,所以导致那些比较冷门的小破刊物的影响力都拉上来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真正被学术圈认可的,还是科研成果的分量。

  学术圈的研究人员吹捧一本学术期刊,他们吹捧的不是这本学术期刊的装帧有多么好,不是这本学术期刊的封面有多么精美,不是这本期刊的主编有多么英俊潇洒亦或者是温柔漂亮,被他们所追求的、所吹捧的,是刊登在这本学术期刊上的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与学术期刊的关系,就如同是饭菜与碗筷的关系。

  如果饭菜够好,色香味俱全,人们肯定喜欢,哪怕仅仅是用个塑料袋兜着,人们都不会讨厌那些饭菜,顶多是觉得用塑料袋兜着饭菜有些埋汰东西,如果能用顶好的碗筷装那些饭菜的话,便算是锦上添花了。

  可如果碗筷足够好,里面却盛了一坨屎,人们会因为喜欢精致美好的碗筷就爱屋及乌地青睐那一坨屎吗

  不会。

  非但不会,还会有很多人因为被那精致碗筷中盛着的屎给恶心到,然后连那碗筷都被一并判处死刑。

  科研成果与学术期刊的关系亦是如此。

  一个优秀的科研成果能够为学术期刊增色不少,一大堆优秀的科研成果便能够为一本学术期刊立住口碑。

  但反之,一个口碑较好的学术期刊,并不能将一群平平无奇的科研成果捧红。

  学术圈里最是现实。

  搞学术的人之所以追求顶刊,并不是因为顶刊有什么奇特之处,而是因为顶刊站得较高,更容易受到大众科研团体的信赖,有更多的人往顶刊投稿,所以顶刊的录稿要求水涨船高,竞争力度更大,最后能够发表在顶刊上的文章,绝大多数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但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科研人员都喜欢顺藤摸瓜式阅文献,当他们找到一个研究方向相近或者是类似的研究员,就会忍不住将那些研究员的文章全部看一遍,了解人家的思路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在国际上早就拥有了足够多的拥趸。

  事实上,因为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在很多领域都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他们早已成为国际科研领域中不可分割的一份子,全世界的同行都在盯着他们的研究成果看,有些人是为了学习模仿,有些人是为了挑刺,目的虽然不同,但结果却殊途同归。

  那些所谓的国际顶刊将很多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文章都拒之门外,反倒是将很多属实一般的文章录用了进来,这样的骚操作已经变成了学术圈内最顶级的迷幻行为,不过好在还有期刊会刊登这些来自华国的科研成果,是以那些科研人员才没有搞事。

  科研是无国界的。

  就算科学家有国界,但现在是他们想要学华国的先进科学理论与技术,他们脑子里装的又不是蒸汽机,怎么可能会排斥那些优秀的科研成果

  只不过这些科研人员没有想到,得知这个消息的苏娇杨生气了。

  苏娇杨当天就拟好了通知,她先是陈述了这种学术不公的现象对于华国科学界融入世界科学主流的打击,然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她将退出数学纪年数学科学数学年刊应用数学材料科学高分子材料全球经济学数学经济学等国际顶刊的审稿人团队,不再担任这些期刊的审稿人,并且将对这些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进行严格的审查,杜绝一切学术疏漏点,要将所有存在问题的文章全部指出,追寻更为纯净、更为无暇的学术象牙塔。

  苏娇杨还说,国重将着手创办属于自己的学术系列期刊,名字暂定为研究,子分类包括但不限于数学研究、材料学研究、经济学研究、计算机技术研究等,该系列学术期刊讲义全中文的形式呈现,仅仅在论文摘要部分英文翻译,面向全世界发行,接受全世界科研人员的投稿。

  最后,苏娇杨还留了个后手她声称,国重内所有研究员在研究母刊上发表的文章,均以自然科学等这两本国际顶刊的评分标准来核定分数,所有在研究子刊上发表的文章,均以国际一线学术期刊的评分标准来核定分数。

  此外,国重将不再为研究员发表国外学术期刊经济支持。

  苏娇杨这一手接着一手,简直损的不能再损,她等同于是直接给国外的期刊来了个釜底抽薪。

  有苏娇杨起带头作用,这份通知发下去的第二天,国重内的研究员就纷纷响应,那些承担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的研究员也公开发布了退出审稿人团队的声明,并且严正谴责这种学术不公与学术歧视的行为。

  各大研究组、项目组、课题组的领导也纷纷约束手下的研究员,让他们之后重点考虑自家国重创办的期刊,并且要一致对外,同仇敌忾,共度难关。

  苏娇杨最近数年都没怎么发表过文章,就算她想发表,有诺贝尔奖得主的光环在头上笼罩着,任何一个国际顶刊都不可能拒绝她,所以她没有切身感受过学术不公与学术歧视的痛,但国重里的那些研究员每天都在做研究、写论文,因为国重更看重国际性成果,所以很多研究员还得抽时间学英语,日子过的那叫一个累,最糟心的是,国际学术期刊对他们的文章越来越严格,很多质量明显不如他们的文章都能够登刊发表,而他们却被屡屡拒稿,只能退而求其次地找一般学术期刊发表文章。

  为什么不找国内的学术期刊

  因为国内的学术期刊质量实在一般,很多期刊打开一看,那简直就是水汪汪的一片,丁点儿干货都没有,被国重列入评分标准的期刊一共也没有多少本,评分标准里给出的分数也不高,同那些比较差的国际学术期刊相差不多,但国际学术期刊好歹带了国际俩字,说出去更有面子一些。

  如今苏娇杨振臂一呼,声称要创办中文期刊,不知道多少研究员都激动得抹起了泪。

  本以为这件事只是国重内的家务事,没想到发布通告的当天,这一则消息就顺着电话线传遍了华国大半个学术圈,那些同国重有项目合作的研究组纷纷响应,也自发地退出了国际期刊的审稿人团队,并且加入了捉虫大军。

  若是放在以前,华国的基础学科没跟上国际水平,这些研究员哪有胆子出去捉虫,他们拿到一篇发表在国际顶刊上的文章,那几乎就是用朝圣的心理去虔诚拜的。

  可如今早已今非昔比,国重的强势崛起,不仅为华国学术界亮出了一块金字招牌,还给华国学术界的科研人员打开了一片新的视野,最重要的是,增长了科研自信与学术自信。

  天底下哪有什么十全十美的论文

  写一篇论文容易,作者本人觉得自个儿的论文简直就是精品中的精品,逻辑过程无缝,可对于水平对等的同行来说,这篇论文就极有可能是漏洞百出的。

  审稿人的工作,就是将那些明显的漏洞挑拣出来,让作者去修改。

  如今几乎整个华国科学界的研究员都加入到了挑刺大军中,今天加州大学的山姆教授写的论文有明显的逻辑缺陷,明天就对慕尼黑大学托太教授的论文数据造假,后天把剑桥大学艾伦教授带的整个课题组都给安排上了学术上寻仇,那简直不要太容易,一旦开始撕逼,那就是一场暗无天日的混战,最终必将会倒下一方,也有很大的可能是两败俱伤。

  在苏娇杨的英明领导下,华国科学界的研究员一通操作猛如虎,那些涉嫌学术不公与学术歧视的期刊就沦为了重灾区。

  又不是只有华国科学界的研究员受到了学术不公与学术歧视,所有曾被这些学术期刊拒稿过的研究员都觉得自个儿受到了歧视,也自发的加入到声讨大军中来事件持续发酵了一个月,那些期刊的编辑部原先想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事件降温之后再行处理,可是他们每等到降温,反倒是等到了信誉危机。

  好端端一个国际顶刊,被密集地爆出了刊登的论文存在问题的新闻,这个国际顶刊还想好

  关键在于,这种新闻是没办法辟谣的。

  华国科学界的人带头来挑刺,肯定不是挑一些无中生有的刺,那些问题要是不存在,华国科学界的人也不可能凭空编造出一堆的问题来去刁难人家。

  这些国际顶级期刊编辑部的人都懵了,打算给他们期刊投稿的科研人员都疯了,尤其是那些个引用了错误文献的作者,他们引用的论文已经被证实存在明显错误他们利用错误的观点证明自己的观点,自个儿的论文能正确吗

  一时间,国际科学界掀起了惊涛骇浪,很多人都回想起当年黑德尔猜想被证明的时候,国际数学界就这样清洗过一次,仔细算算时间,貌似过去也就十来年。

  数学纪年编辑部的主编收到苏娇杨发出的公开声明时,整个人都是懵的。

  他们编辑部从来都没有搞过学术歧视,怎么他们也被针对了真的是天降一口锅啊

  至于应用数学编辑部,他们与国重刚好对口,故而承受的火力最大

  苏娇杨在应用数学内做出的贡献实在无法忽视,现如今整个应用数学领域的基础架构就是苏娇杨搭建好的,很多先进的数学理论也是苏娇杨提出来的,国重的研究员接受的都是一手熏陶,对苏娇杨那些理论的领悟程度自然比一般人要高。

  而应用数学又是学术歧视的重灾区,国重这些被气急的研究员怎么会放过

  国重这些研究员险些将应用数学的皮都给扒了,但凡是存在丁点儿问题的文章,全都被翻出来鞭尸,应用数学在数学领域内的声明一落千丈。

  据说,应用数学编辑部的主编当天就辞职不干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