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先生的屠夫娘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三娘家的团三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冬意渐浓, 沿着巷子边边做生意的露天市场已经没有多少人在了, 新鲜的蔬菜很少能够见到,萝卜白菜成了这个季节的主角。为了应对寒冬腊月, 家里面的坛坛罐罐已经装满了各种冬菜, 腌制的豆角咸菜,晒干的黄瓜茄子,三娘家还有着不少西红柿罐头。

  打开罐头倒进锅里,加上一两个鸡蛋, 即可以做西红柿鸡蛋汤, 又可以做西红柿炒鸡蛋,是冬天里难得的美味。

  这个冬天, 他们还有辣椒。不知道是品种问题, 还是古时候的辣椒就是如此, 暖房里种着的辣椒产量很高,味道香辣不呛口,一个个向上生长, 像是朝天椒,又比朝天椒的个头大。

  摘了新鲜的红辣椒和腊肉炒一盘, 逼出了腊肉里的脂肪, 腊肉变得晶莹剔透, 辣椒清爽滋味中也带上课肉香。

  除了两个孩子, 全家都喜欢。

  这一日,已经是腊月二十三,离着过年也就是几天的功夫了, 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眼间他们在古水镇住了小半年了。

  今儿个田一去水边渔家那儿买回了两尾大鲤鱼、一条乌鱼和三条巴掌大的小鲫鱼鱼,鲫鱼做汤,鲫鱼可以红烧,黑鱼滋补,做汤红烧都可以,是冬日里难得的鱼鲜。田一去和那些渔家打交道不是一两次了,颇为熟悉,已经和经常买鱼的渔夫说了,过年前打到了好的鱼,给他留着,他都要。

  过年怎么可以没有鱼呢,全鱼端上桌,象征着有头有尾,也寓意着年年有余。

  虽然头悬利剑,他们要时时刻刻提防着危险来临,但田一真觉在古水镇的日子很简单快乐,就和在安平镇一样。他踩着轻快的步伐回到家,推开院门,就看到南乔在扫地,青石的地上其实很干净,每天扫扫去去灰尘罢了。

  “南乔,我买了鱼回来。”

  南乔点点头,手上的动作不停,“放到厨房那边的水缸里养着,等我问问娘子怎么做再杀。对了,鸡没有买到吗”

  “我已经和那户人家说好了,他们正在抓鸡,等会儿给咱送过来。”

  融入到当地的生活,那肯定要事事都要妥帖,三娘不知道自己要带着孩子还要在古水镇住多久,索性放开了手脚装点这个简单的家,鸡养起来,隔三差五地收个鸡蛋给孩子们吃,瞧着也有趣。

  天气冷了,鸡就不爱下蛋,现在问人家买下蛋的母鸡就比较便宜,三娘真的是在过日子,不因为钱箱满满的就大手大脚的话,这不利于“大隐于市”的标准。

  田十六已经在后头的柴房里搭了鸡窝,就等着买来的鸡入住。

  南乔哦了一声,“你挑好的买的吧”

  “那是肯定的,我挑了最精神的小母鸡两只,小公鸡两只,公鸡可以留着过年杀了吃,刚刚好。”

  南乔,“那行,看他们也不敢送了别个来。”

  “敢”田一挥了挥自己的拳头,他看着是好惹的人嘛,本地人欺生,那也是要看欺负的对象的,像他这种年轻力壮,一看就不好惹的小伙子才不敢随便糊弄。“我记着挑的鸡长啥样,送来了要是不对,我就用拳头和他们说说理。”

  “动不动就用拳头是不对的。”南乔笑着收拾了笤帚簸箕转身。

  田一紧跟着她,“那你说说应该怎么办”

  南乔抿抿嘴,躲着田一,“我不知道。”

  两个人进了厨房,声音听着不是很清楚了。

  楼上的三娘笑着把窗户往里带了带,有些出神地看着外面的天空,今天瞧着天气不错,天空很蓝,白云一团一团地悠悠移动着。这是个没有雾霾的时代,也是个通讯不发达的时代,她和赵北晟的通信很难做到顺达,往往她送出了一封信,要隔半个月到二十天才能够收到回信,这还是好的情况。

  如果赵北晟行军途中,也许个把月都不能收到回信。

  彻底关上了窗户,两个孩子还在睡觉,睡的时候不老实,动不动就从暖和的被窝里出来,要有人看在旁边。三娘和做针线的田氏说了一声,“田婶,屋里光线不好,别做针线了。”

  “不要紧,我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走线,不会伤到眼睛。”

  三娘无奈,田氏对两个孩子真是疼到了骨子里,她手上正在做的小衣服就是要给大宝的里衣,线都缝在了外面,不会伤到孩子柔软的肌肤。

  三娘劝不动她,索性由她去了,又说了一声后三娘踩着有些老旧的楼梯下了楼,楼梯发出吱吱嘎嘎的不堪重负的声音。

  下楼后的三娘已经把对赵北晟的想念、担忧藏在了笑盈盈的表情下,不让所有人跟着自己一起忧虑,当家的夫人不高兴,整个家庭气氛都不会好。

  临近过年,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打扫屋子,三娘家也不例外,鱼蛋肉菜都开始准备起来。因为临近年关,手上有钱的古水镇人和经过此地的人不吝啬于买点儿好吃的卤味尝尝,也很慷慨地带点儿香肠回家,三娘与两个合伙人合作愉快,每个月收到的收益也从小钱钱成了大钱钱,让三娘时常感叹,乱世之中,有钱的人也是有的。

  生活在杭城脚边,古水镇中,真的很难感受到外面世界的民不聊生、饿殍满地,也感受不到普通人为了活着,付出了多少心力。

  三娘摇摇头,不去想那么多。

  进了厨房,小南乔已经做好了早饭温在锅中,简单的小米粥和开花糖馒头,吃着很暖身。

  “可以出师了。”三娘吃了一口宣软蓬松的红糖开花馒头,味道不错,给南乔竖起了大拇指,这孩子努力跟着自己和田氏学厨,现在有些菜已经做得像模像样。

  小南乔很高兴,“嗯哪,娘子,田一买了鱼,怎么做呀”

  三娘在楼上就知道田一买了鱼回来,也看到了,大鲤鱼一条就有手臂长,特别肥壮。乌鱼身材瘦长一些,但那是有鲤鱼做比较的,本身看着可不瘦。“把那条黑鱼杀了,其它鱼养着慢慢吃,一次性吃不完。黑鱼看着也就三斤多,片成鱼片,放酸菜和辣椒做酸菜鱼吃。”

  天气冷,吃这个正合适。

  “用小泥炉温着吃,吃完了鱼肉就下一些小菜。”

  三娘越说越想吃了,这就是酸菜鱼火锅呀。

  吃完了早饭就和南乔开始做准备,等两个孩子醒了,田氏照顾着他们吃完早饭后,南乔就换成了更加有经验的田氏来做。今天吃锅子,索性就热热闹闹地多准备一些下到火锅里的食材,各种能够弄到的蔬菜肯定不能少,蛋饺、肉丸、素菜丸子不能缺,像是古水镇这儿出产的绿豆粉丝、粉皮、水磨的年糕同样需要。

  有了辣椒,在寒冷的冬日里,吃上一口酸爽麻辣的鲜美鱼汤,浑身上下说不出的痛快。

  两个孩子就有些小可怜了,没法吃酸辣的鱼汤,三娘就做了鲫鱼汤。奶白的鲫鱼汤味道鲜美,里面是做成丸子状的乌鱼肉,撒上一把嫩嫩的小葱花,喝一口鱼汤,吃一口鱼汤泡得软烂米饭,这样的辅食小孩子也是非常喜欢的。

  正当一家子吃的热火朝天的时候,院子门吱嘎地打开了,一个身材修长、胡子拉碴的男人走了进来,男人眼神幽邃,深深地贪婪地看着三娘和两个孩子。

  三娘惊呆了,她的先生回家了。两个孩子也惊呆了,臭烘烘的怪叔叔竟然抱着他们娘

  大宝抡起小手在男人的腿上打,喝喝有声。小宝比较厉害,竟然迈着小短腿要去找工具打人。

  用力抱着三娘的赵北晟松开了心爱的人,他弯腰长臂一捞就把女儿抱了起来,用长着胡渣的脸亲着女儿,香香软软的小家伙竟然长这么大了

  大宝呆了呆,猛地大哭,哇哇哇,她被臭烘烘的怪叔叔弄得不干净了,也变得臭臭的了。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