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先生的屠夫娘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三娘被嫌被弃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古水镇不过是南来北往、许多人暂时停留的地方, 什么时候都不会缺少机遇主义者, 天子脚下机遇最多,自从朝廷北迁南下, 无所人蜂拥而至, 杭城热闹了起来,杭城周边的大小城市跟着热闹了起来,古水镇不过是诸多受益的小镇之一。

  每天来这儿的新面孔又消失的新面孔不知凡几,三娘一家子悄无声息地搬走了, 好像没什么要紧的。

  三娘错估了自己的影响力, 确切地说她做出来的好吃的,给太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要离开古水镇这么大的事儿, 哪里能做到悄无声息。

  他们家刚打包了行礼, 就有人过来问了,等他们一家子要离开时,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的街坊邻居全都出来送了, 竟然比离开安平镇时还要热闹。

  和送行的人挥手道别,等人影见不到了, 三娘才收回头坐进了车里, 感叹着, “大家真是太热情了, 好多人我都不认识。”

  三娘不认识他们,可他们都认识三娘做的美味,生活在他们家左右的邻居格外心酸一些, 每逢一日三餐总会在香味中饥肠辘辘,对着自家色香味皆无的饭菜,实在是有些难以下咽。

  邻居街坊们就算是过去十年半载也不会忘了三娘的,忘了她的脸,也忘不掉萦绕在鼻尖的味道。

  “我们去杭城真的不要紧吗”三娘挪到赵北晟的身边,有些小小的担忧。虽然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可杭城是朝廷的大本营,危险性也太高了,作为造反头头及其家属,胆子是不是太肥了“杭城里的勋贵认出你怎么办想想就有些小刺激,也有些好害怕,我们带着两个孩子呢。”

  “别怕。”赵北晟握着三娘的手,让她不要担心,“我不会置你和孩子们于险地。”

  “嗯,我知道。”赵北晟是个有担当的男人,遇事前可以不顾自己,但一定要安置好家人,嫁给他,非常有安全感。

  赵北晟可以不解释,只需要让三娘知道自己已经安排妥当就好,但他选择尊重三娘,让她心中有个底,凑到三娘的耳边,他轻声说,“本可以把你们送到北方,但一路危险重重,那人惯会做一些暗杀的事情,防不胜防,我没法放心你们单独上路。”就算是布下了天罗地网,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那索性反其道而行,不北上,他们南下,不待在穷乡避壤,去最繁华的杭城。

  杭城内有他布置的诸多手段,有错综复杂的勋贵关系越是天子脚下,越是各种势力相互角力,光明正大地待在杭城里,远比待在封闭的穷乡避壤强。小地方,来个陌生人就是大新闻;大城市,遇到熟人那叫做他乡遇故知。

  赵北晟将其中的利害关系一一和三娘说了,三娘彻底放下了心中忧虑,对现如今的“天子脚下”有了些许期待,也许可以发展出更多的生意伙伴呢。

  三娘笑眯眯地回想着着临走前常老板和张老板说的话,她选的合作伙伴的都不错,很有生意头脑,常老板已经靠着卤味方子在杭城开起了店铺,张老板也在过年期间靠着卖香肠赚了很大一笔。他们都希望与三娘保持联系,可别三娘换了住处,就把生意给忘记了,尝到了赚钱的甜点,谁都不想就此停手。

  装满的钱箱就在三娘的手边,她在上头点了两下,期待着更大的市场。她来到这个世界,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府城,不知杭城的繁华程度怎么样,她有些期待呢。

  古水镇作为杭城边缘的小镇,出了镇子就有直通杭城的官道,道路夯得很平实,牛车行于其上没有半点儿颠簸,走走停停,他们上午出发,晚上第一缕晚霞出现时来到了杭城的城门口,中午就是在路上吃的简餐,提前做好的饭菜放在炉子上温一温就好。

  孩子们感觉很新奇,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的饭菜却吃出了以往没有的津津有味。

  本以为赵北晟会做一些伪装,没想到他们堂而皇之就走到了城门楼,随着人流排队过关进城。

  杭城城墙高大,看着巍峨,城门前守卫森严,一一检查过后才能够通关进入城内。

  三娘看了眼赵北晟,赵北晟笑着安抚,示意她没事儿。事实就是如此,不需要任何担心,作为朝廷头一号关注对象,又不是所有人都认识他,要脸的那位还没有把同父兄弟的画像贴得满天下到处是的程度。

  而且,按照一般思路,赵北晟应该待在安全的后方,而不是深入敌后。赵北晟偏偏就来了,还带着家眷一同来了。

  “来了杭城,有时间了我们就去看看几个店铺,店里面都卖着你教导的菜谱。”赵北晟掀开竹帘,推开窗户,冷冷的风就吹了进来,但抑制不住一大两小的热情,大家很热闹地看着外面的街巷、看着鳞次栉比的房屋、看着街上走来走去的人

  赵北晟在大宝脸上点了一下,嫩嫩的脸颊咕叽咕叽地动了动,他轻笑着说,“我们不住自家的房子,借住于镇国公家的柿子园。”

  “有很多柿子咩”大宝想到了吃。

  赵北晟说,“只有两颗柿子树,有些年头了,应该有挺多柿子吧。”

  大宝和小宝对视了一眼,有好吃的啦。

  小孩子们关心着吃的,三娘想的比较多,“镇国公是我们这一边的”

  赵北晟,“中立。”

  三娘,“不,给我们打掩护的才不是中立。”

  赵北晟笑了,意味深长地说“有些人就是嘴巴上不肯承认的,嘴上不说清楚,就能够两边捞好处。”

  三娘捏着女儿肉乎乎的小爪子,“我们住进去,他就算起嘴巴上不说,行动上也倒戈了。”

  “镇国公徐泰,与我外租有旧,是个滑不溜秋的老好人,但能做到国公,风雨飘摇中护着全家老幼,就不是个任人揉捏的人物。”赵北晟给三娘介绍着这位镇国公,让三娘放心,心有丘壑的镇国公看着像是骑墙派,实际上已经押宝,三娘和孩子们住在柿子园的这段时间内,这位国公会倾尽全力保护他们。

  离开热闹街巷,远离喧嚣人群,走过小桥便是幽静,很快牛车就靠近了一座精巧的园林,柿子园格局不大,承江南园林的一惯精巧,从大门、影壁就能窥出一二。

  “在门口停车,我们慢慢走进去。”三娘旅游的时候看过很多园林,但那不是住人的,是供人旅游参观的,缺少了味道。

  两个孩子也认同娘亲的选择,反正娘亲说什么,他们都是赞成的。

  在正堂等候的镇国公夫妻听说了秦王领着妻儿门口就下车了,面面相觑。

  “秦王在乡间娶的妻子,应该难登大雅之堂。”

  镇国公瞪了儿子一眼,“慎言。”

  “我说的没有错啊,一个乡下女人怎么就入了秦王的眼。”

  “你也是快有孙子的人了,怎么不知道谨慎二字怎么写,能直呼那人封号吗”

  镇国公儿子年过四十,他发现自己理解错了父亲的意思,父亲是怪自己说话不谨慎,而不是怪自己非议秦王妻子。“儿子知道了。”

  镇国公夫人摇了摇头,“那人娶了就证明这女子有过人之处,乡野之人怎么了,开国功勋有多少是大富大贵的,娶的妻子门当户对,不是照样荣华富贵。”就连太宗的皇后不也是草根出身,后来怎么滴,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女子领着兵马驰援,这才把围困的太宗给救了,不然哪里来他们的大齐朝。

  “夫人说的是。”

  镇国公儿子,“”父亲倒戈的真快。

  收到消息他们就往门口去迎接,全家只有他们三人知道何人入住柿子园,谨慎是应该的,恭敬也是很有必要的。

  他们口中不登大雅之堂的三娘穿着素雅,正领着两个孩子慢慢走,不时停下看看假山乱石,有些嫌弃呢,这个季节万物凋零,也就看看枯枝败叶了。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