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嫁给兄长的竹马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0章 南疆战火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次日, 兰尚书在朝堂之上提起三公主一事,皇上自称管教无方, 将三公主禁足三月。

  姜煜默默算了算, 三个月,岭南的消息也差不多该传来了。

  此后宁姒出门总有闺秀凑过来探问她是如何得罪了三公主, 问得宁姒烦不胜烦,干脆不出门了。

  离婚期仅有几月, 常氏为她选好了嫁衣缎子, 接下来宁姒有的忙了。绣嫁衣是个细致活, 有的女子一绣就是一年。

  幸而茶汤茶蕊女红都不错, 能帮宁姒分担一些。

  月底, 江临初翻身上马,身后跟了数十骑从。

  晨光熹微, 空中薄雾如纱,现在时辰尚早,大街上空空荡荡,江临初往后瞧了一眼, 也不知是在等谁。

  等到日头升起了些, 身后的随从一声不吭,马儿却不耐烦地打了个象鼻。

  江临初不再等,一夹马腹, 马儿撒开蹄子往前跑。

  “师兄江师兄”这时身后远远传来一道清甜嗓音, 大概追得急, 喊两声便喘了口气。

  江临初心中一动, 抬手示意身后随从停下,而后拉着缰绳调转了马头。

  宁姒身着浅紫色春衫,骑着雪白的马儿,整个人清新又妍丽,隔着半条街宽的距离,仿佛有晨雾蒙着她,轮廓朦胧柔软,叫江临初想起宁大学士带他们出去西山玩耍,山上一丛丛的乱子草。

  那时宁姒还不知道他的心意,现在乱子草后头肆无忌惮对他笑,招他过去一起玩耍。

  “师兄,爹爹上朝去了,不能为你送行,这是他送你的别礼。”

  江临初驭着马儿走近了些,见宁姒解下了绑在身后的狭长木匣。

  “这是他的亲手所作,师兄回去了再看吧。”宁姒伸手将匣子递给他。

  江临初又走近了些,接过匣子,垂眼瞧了瞧,猜测里头会是一副字还是画。

  “好,我会妥善收藏。”江临初抬眼看来,“你呢”

  “嗯”宁姒眨眨眼,而后反应过来,“这是我送给你的。”说着从荷包里取出一枚玉佩来,“多谢你在皇上面前为我说话。”

  江临初伸手接过,手指在细腻的玉质上摩挲了下。

  不经意一瞧,发现宁姒手指上有两个小痂,江临初微微皱眉,正要出声关心,却想起宁姒婚期在即,指头上的伤应当是绣嫁衣时不慎扎到的。

  他没有立场关心。

  宁姒还在辨别他到底是哪个江临初,就见他笑容温和地谢她,“我很喜欢,宁妹妹。”

  宁姒回以一笑,“师兄,一路顺风。”

  江临初调转马头离开了。

  一背对宁姒,面上那单纯和善的笑容一点点敛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沉与隐忍。

  忍着将她掳走的冲动。

  江临初出了城门,瞧见前头停了辆牛车,牛车上载满了新鲜蔬果,驾车的农夫见了他,吆喝道,“这位公子,可要看看小的这些蔬果可新鲜了,凌晨才摘的。”

  江临初眉头一皱,一般农户见他穿着非富即贵,是不会向他推销蔬果的。

  正因为觉得不对劲,江临初反而停下来,“都有什么”

  “公子自己来瞧瞧啊”那农户悠哉游哉地往牛身上一靠。

  农夫这话一出,江临初身后的随从立马斥道,“放肆”

  江临初抬手止住身后人的斥骂,当真翻身下马来,走到牛车旁边,伸手翻了翻。

  “怎么样,可有公子想要的”

  江临初摸到了一片温热,神色微变,而后出声,“这些我都要了,包括你的牛车。”

  天气渐热,人心也躁起来。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一封来自岭南的信件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南国已经与岭南正式开战,然而木家军中瘟疫四起,士兵们一个个倒下,木家家主下令救治。还未上战场,军饷先告罄。

  因而写信向朝廷求助。

  “皇上,战事方起,就出来什么瘟疫,这其中”

  另一位大臣厉声打断,“你什么意思木家难道会拿士兵的性命开玩笑”

  又有人说,“这是在向朝廷讨军饷呢,北边战事未歇,南边又不安分,这可怎生是好”

  “要不多派一些大夫过去”

  此人刚说完,便遭了白眼,“等大夫过去,南国都打进来了”

  乱哄哄的,各执己见。

  “够了”皇上一拍龙椅扶手,而后看向申老,“太傅,你可有什么高见”

  申老合手一礼,而后看向兰尚书,“皇上,老臣要先问问兰大人,国库支出了西北军饷之后,能否负担起南疆的军饷。”

  兰尚书整了整神情,出列,“皇上,除去皇室开支、官员俸禄、修路建桥等工程支出,国库剩余不足两千万两白银。”

  战事一起,万两白银眨眼就没了,军粮战马、武器盔甲,耗费起来哗啦啦如流水。

  且这两千万两不可能全部投入战事,至少要留一半下来以备日后支用。

  皇上在台阶上踱来踱去,“还有两三月便可征收秋税”

  “皇上”申老出声打断了皇上的思绪,“不可将军饷的负担压在百姓头上去年年初遭逢二十年难遇的寒冬,南方大片土地春耕推迟,百姓损失惨重,今年才稍稍缓过气来,加税万万不可”

  皇上皱了皱眉,辩驳道,“朕知道,朕并未想着加税,两月后照常征税,那时国库自然宽松一些,只要”

  只要岭南先撑一段时间

  站在后排的姜煜暗暗冷笑一声。

  他前头的户部侍郎转过头来小声问姜煜,“朝晔,这事不好办啊,我们户部接下来可没什么宽松日子过了。你怎么看”

  姜煜笑了笑,“赵侍郎,此事与户部干系颇大,无论怎么做都要承受皇上的怒火,若是可以不经由户部,便将战事平息了,自然是最好的。”

  “这怎么可能”

  赵侍郎唉声叹气,为首的申首辅又道,“皇上,等到秋收,岭南兴许已经沦为他国国土”

  若是别人说这话,皇上必定要训斥的,可说话的是申老,皇上半点脾气也没有。

  皇上看向兰尚书,“朕记得年初的时候国库尚且充盈,现在怎么只剩两千万两了”

  “皇上,二月底的时候,户部给姜大将军送去了五十万两白银,三月上旬,西山修建行宫,支出五万两白银,四月下旬”

  “停,停停。”皇上揉了揉眉心,“朕知道了。”

  此时有人抱怨,“皇上,大将军那里费得太多了去年就投进了数百万两白银,还没有将西凉拿下,若是今年还打不下来,不知又要耗费多少”

  闻言,姜煜出声道,“万大人,幸而家父正在战场为朝廷卖命,没有听见你这番说法,也不至于心寒。”

  申老立马维护姜煜,“皇上,老臣这学生年纪尚轻,不懂规矩,这才顶撞了万大人。”

  皇上摆摆手,“他说得没错,大将军征战西凉是朕的决定,军饷也是得了朕的批准。”

  万大人默默敛了怒色。

  这时赵侍郎出声提议,“皇上,是否可以另辟蹊径,和平解决南疆战事”

  皇上闻言看过来,“哦”

  赵侍郎身后的姜煜神色不变。他在温泉客栈招待赵侍郎之时,就假作无意地提起三公主年已十八还未婚配,不知皇上什么意思。

  只这么顺嘴一提。方才又对他说,若是有不经由户部的法子,便可解救户部。

  这赵侍郎此时想必灵光一闪,当即提议,“皇上,南国想要什么,无非是钱与粮,若我朝与南国达成和解,耗费的钱财必定比打一场硬仗要少得多。”

  朝中主和派立马活跃起来,一个个建言献策,一会儿说姜大将军正在征战,两头作战实在不理智,一会儿又扯来申老惠民变法的大旗,称此时大动干戈于百姓不利。

  “皇上,不如与南国和解”

  “对,最好两国联姻,结秦晋之好,可保大周南疆百年无虞。”

  皇上听见“联姻”二字,目光锐利地往阶下扫了一圈,“你们,要朕把女儿送去和亲”

  有臣子觉得皇上好战,其实他只是想为太子打下更大的基业,最好能有时期那样广袤的国土,另外,不至于叫自己的女儿落到和亲的地步。

  他儿时最喜欢的小姑姑,温柔美丽的馥阳公主,便被他的皇祖父送去北疆和亲,幼时的皇上哭了好久。

  丹陛之上,皇上一字一顿道,“不,可,能。”

  群臣一静。

  “还未开战,你们便先认了输”皇上冷笑,“不是还有两千万两白银为什么不打”

  见皇上动怒,底下哗啦啦跪了一大片,“皇上息怒”

  此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响起,“皇上,你忘了木家军的瘟疫了这仗谁打”

  姜煜一看,是那个骂起人来最难听的严阁老。

  谏议大夫出身的严老,那是连皇上都怼的人。

  宁大学士难得站了严老的边,附议道,“请皇上三思”

  群臣一齐道,“请皇上三思”

  莫大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在皇上的肩上。

  姜煜默默想,木家家主这一招瘟疫,可来得太狠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