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后只想混吃等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1章 第 111 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初三那天, 一人冒着风雪从沪州赶到京城, 得知消息后萧珏亲去宫门前迎接。

  漫天飞雪里,只着了一身褐色短布衫的汉子拱手作揖,他身形魁梧似一座小山, 黝黑的脸上有着愧疚“陛下, 末将归迟了。”

  他身旁的战马哼哧哼哧喘着大气,鼻孔里呼出一片白气。

  萧珏眼底有欣慰也有欣喜。

  他重重一巴掌拍在郭将军肩头,像当年郭将军要交出虎符时, 拍在他肩头的那一巴掌一般。

  “不迟。”没有多余的话, 君臣情谊,尽在这二字当中。

  郭将军出山, 委实又鼓舞了一波士气。

  萧珏跟李太傅谈了一宿,还是没有打消御驾亲征的主意。

  不是不信郭将军的统帅能力,而是这一仗, 大翰当真是输不起了。

  郭将军挂帅, 他亲自督战,这胜算总会多一些。

  满朝文武这个年都过得不安生, 朝会虽免了, 可每天都有一的人从御书房出来, 又有另一波人从御书房进去。

  萧珏一走, 朝政还是交给李太傅代为打理。

  被点名出征的武将得准备出征,充当智囊团的文官们也开始收拾行李。

  留下来的官员身上担子也不轻, 萧珏并没有取消这一年的春闱, 甚至还让负责出考题的几个官员尽快把考题列出来。

  官员们这个新年是走亲访友的空子都没了, 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各大书院收到消息,得知今年的科举考试如期举行,也是半点不敢放松,早早的开学授课。

  到萧珏出征的那天,皇城里外皆是一片素白。

  昭阳宫院子里的积雪被宫人们扫干净了,树枝上还是压了白皑皑一片。

  窗前的梅树恣意舒展枝丫,掩在枝干的积雪下的红梅骨朵儿倒显得愈发可人。

  叶卿一早起来,穿戴整齐后,才亲自给萧珏更衣披甲。

  在扬州的时候,她就帮他穿过战甲,倒是并不陌生。

  “关外苦寒,臣妾命人赶做了几件鹅绒内衫给陛下,已经收进行李里了。”叶卿一边给萧珏扎护腕的带子一边道。

  萧珏打开双臂方便她更衣,闻言只是点头“昨夜你带着人清点行李的时候我瞧见了。”

  他越是平静,叶卿反而越是担忧,把自己能想到的都嘱咐一遍“还有鞋子,军中不比宫里。听说你们此番前去少不得翻山越岭,镶了绒的鹿皮靴臣妾也命人多备了几双。都是用双线压了两遍的,比一般的鞋子耐穿些”

  叶卿绑完护腕又给他整理领口,她怕自己一旦停下来就会忍不住哭,便一直絮絮叨叨的说着这些。

  萧珏一直微垂着眸子看着她,“阿卿”

  叶卿没有应他,狼狈抹了一把眼角试图掩盖泪痕,给他穿好战甲后,又取了第一世他去关外时,她赠与他的那枚玉佩给他佩上。

  “平平安安的去,再平平安安的回来。”她拍着他胸前的战甲轻声道。

  怕叫萧珏瞧见自己哭的样子,叶卿都没敢再看他一眼就转过身往内殿走“时辰不早了,陛下该去军营了,臣妾就不送了。”

  “阿卿”

  萧珏一个箭步上前,用力把人箍进怀里。

  这个短暂的拥抱,谁都没有说话。

  叶卿哽咽了一声,一滴热泪砸在萧珏手背上,像是热油溅在了他心口,心脏也跟着一阵抽疼。

  真的不是第一次出征了,可是这是第一次他心底有了沉甸甸的感觉,很多年以后,他才知道那是牵挂。

  “等孩子出生,朕许它一个太平盛世。”他捧起叶卿的脸,在她额间落下一吻。

  这一次转身,萧珏没有再回头。

  叶卿拨开珠帘往内殿走,萧珏踏出殿门的刹那,她眼泪就夺眶而出。

  怎么能不怕呢

  战场凶险,刀剑无眼,那个西羌国师又邪门得很,从知晓萧珏要御驾亲征的那一天起,她就没睡过一天好觉。

  说是不去送他,叶卿又哪里能真的坐得住。

  知道御驾亲征的大军会从东城门出发,但在此之前萧珏还得去朝会上交代文武百官一些事,她换了常服,带上几百个身着便装的禁卫军,想直接去东城门那里等着。

  天已经放晴,冬日的太阳只是一个亮得耀眼的白影,从惨淡的云霭里洒落几丝没有温度的阳光。

  东城门外绵亘起伏的山峦官道间,可见黑压压如潮水的军队向远处延伸。

  红底黑字的大翰军旗在寒风里猎猎作响,着了重甲的将士们,行军整齐划一,脚步声带着沙场的沉闷和威严,行动间,仿佛整片山河都因为他们的步子而在震荡。

  帝王亲征,这阵仗非同凡响。

  全京城的百姓都涌上街头,愣是把从皇宫直通东西两大城门的兴和长街挤得水泄不通。叶卿她们抵达东城门便花了不少时间。

  瞧着大军已经开始往官道上走,应该是已经点将完毕。

  点将台下,一队黑衣黑甲、连座下战马都包裹了黑色铁甲的军阵巍然不动,他们像是一只潜伏着的巨兽。

  透过城楼上的垛口,叶卿一眼便瞧见了站在那军阵前方的萧珏。

  他是一匹通体乌黑的战马,四蹄却耀白如雪,战马的身形比一般马匹高大许多,看样子是不可得多的名马。

  不知是不是心有灵犀,在叶卿望过去的时候,萧珏也抬头往这边看了一眼。

  可能是北风吹得太狠,叶卿突然就红了眼眶。

  军中有军中的规矩,她没敢叫他。

  前面的军队走完,这只骑兵也跟着队列开始往官道上走。

  隔着三丈高的城楼,二人目光短短交汇,很快就错开。

  她看见萧珏似乎启唇说了什么,距离太远她听不清,但叶卿从唇形辨出他说的是“回去”。

  大军已经在蜿蜒的官道上彻底看不见时,墨竹也扭头劝叶卿“娘娘,回宫吧。”

  叶卿努力掩去眼中的泪意,抬手摸了一下自己凸起明显的肚子,轻声应了一句“好,回去。”

  萧珏出征后的两天,叶卿一直处于伤春悲秋的状态,还跟太后借了一册佛经,每天抄佛经给萧珏祈福。

  第三天的时候,叶卿就伤春悲秋不起来了。

  李太傅带着一摞奏折前来拜访“娘娘,陛下出征前,特意交代老臣,这些奏章留给您批。”

  叶卿看着那堆了一大桌子的奏折傻眼“这这不合规矩吧”

  李太傅笑呵呵道“董贵妃帮高祖皇帝处理奏章曾传为一段佳话,没有什么不合规矩的。陛下说了,娘娘先前就批过。老臣也看了,娘娘处理得的确稳妥。”

  叶卿想起之前被奏折支配的恐惧就一阵后怕,她看了一眼自己的肚子,试图推迟“太傅,本宫如今有孕在身,怕是”

  “咳咳咳”叶卿话还没说完,李太傅就狠咳起来。

  吓得叶卿赶紧叫墨竹“快请太医来。”

  李太傅摆摆手“多谢娘娘关心,都是老毛病了。老臣这身子骨,也不知还能为陛下效几年力。”

  萧珏让李太傅代理朝政,奏折自然也只能给李太傅代批。

  瞧着李太傅一把年纪还这么操劳,叶卿嘴边那婉拒的话就再也说不出口。

  她甚至怀疑萧珏是不是知道李太傅身子骨不好,才给李太傅说让自己帮着批奏折的。毕竟平时朝臣们递上来的折子,萧珏经常都得批到深夜。

  叶卿只得道“那本宫就先批阅,批完了太傅查看一遍以保稳妥。”

  李太傅点头“也好。”

  自此以后,叶卿别说抄佛经,就连看话本的时间都没了。

  送到叶卿手上的都不是什么要紧的奏折,这刚过了年,各地官员都得写封奏折,为自己上一年的工作做个总结。没什么功绩都得写几分功绩出来,用词当然得诚恳又谦虚,最后再表露一下自己愿意为君分忧为民谋福的志向,以及对皇城的向往毕竟春闱之后,会有新一批进士入仕,届时各地官员都有变动。

  这类折子看多了,叶卿都能理出一个模板出来。

  她批不过来的时候,心底把萧珏骂了个千百遍。

  那混球就见不得她清闲。

  想起自己当初那混吃等死的心愿,再看自己这一年里做的事情,叶卿只想抹一把辛酸泪,她就没真正清闲过。

  上半年被萧珏忽悠去扬州,降安王,修河道,救灾民。下半年西羌细作开始折腾,自个儿肚子里揣了一颗包子,包子他爹又打仗去了。如今还得被奏折支配,等一开春,估计河道又有大大小小的问题

  说好的混吃等死呐

  常言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嫁了个皇帝,也得变成个劳碌命么

  叶卿摸了摸肚子,突然就明白萧珏之前被政务缠身,愁得头大时,为何会感慨说希望她肚子里的孩子快些出生。

  快点出生,再快点长大,他也好早早的卸任,过养老生活。

  叶卿被自己这个想法弄得摇头失笑。

  这一忙起来,时间倒是过得飞快。

  叶卿收到萧珏家书的时候,已经是两月之后。

  他一贯的惜字如金。

  “吾妻阿卿,行军已至雁门关,三战两胜,归期不定。望妻珍重,善养身,勿念。夫字。”

  “娘娘要给陛下回一封信么”紫竹帮叶卿研磨时也瞧见了这信,不免笑道。

  叶卿摩挲信纸许久才收至一边“不回,他就写这么几个字,也不嫌这千里之遥,信差劳苦。”

  墨竹当即就道“这信是和军情一并送回来的,明日暗卫就得从李太傅那里拿了密信前往雁门关,娘娘若要回信,可得趁早写了。”

  写什么呢

  心中自有千言万语,万般难说,可一旦提笔,却是一字难落下。

  当晚叶卿是把那封信压在枕头底下枕着睡的。

  她原先入睡不喜留灯,但因为萧珏,如今也习惯了留着屋角的一盏宫灯。

  半夜她爬起来,又摸出那封信一字一句的看,用手指描摹纸上的字迹,想象萧珏在军帐中写这信的情形,鼻子又有些酸酸的。

  索性披衣起身,点燃外间的宫灯,还是决定研磨给萧珏回一封信。

  絮絮叨叨写身边这些琐事她觉着太啰嗦,想写点煽情的话又怕他回来后笑话地上的纸团已经扔了一堆,叶卿瞧着,不禁莞尔。

  萧珏在的时候,她从没觉得牵肠挂肚,二人一直都是老夫老妻一般相处。如今相隔千里,仅凭纸上传音,倒跟情窦初开似的。

  两页信纸都快写满时,叶卿正想收笔,腹部突然轻微的动了一下。

  她哑然一笑,摸着小腹道“你也想你父皇了那母后在信里告诉你父皇,你已经会动了。”

  叶卿本以为这封信寄出去后,能很快收到萧珏的回信,但半月都过去了,回信还是连个影儿都没有。

  她不由得又担心是萧珏出了什么意外,还是信没能送到。

  李太傅来宫里取折子的时候,她也问过关外战况如何,李太傅言西羌军节节败退,萧珏亲率大军直捣西羌王庭,估计再过一月大军就能班师回朝了。

  战事顺利叶卿自当高兴,只是想起自己那封石沉大海的回信,心中不免有些黯然。军情三天两头又往京城送来,他家书倒是吝啬再写一封。

  随着她月份渐大,送到昭阳宫来的奏折也少了。

  如今围着她转的不止几个丫鬟和房嬷嬷,还有一群稳婆和奶娘,太医院院首隔天又会进宫来给叶卿把一次脉,根据叶卿的身体状况开各种最适宜的汤药给她调理。

  除了之前叶建南给她找的人,萧珏走前也备了稳婆和奶娘,叶夫人也寻了人进宫来。

  这些稳婆奶娘不仅被房嬷嬷敲打过,还时不时的被太后敲打。

  稳婆间少不得较量,但她们都知道这次的差事稍有不慎就会掉脑袋,万不敢拿叶卿和她腹中孩儿冒险,一个个谨守本分。便是意见有了分歧,也会跟太医商量,以确保叶卿生产时能顺利。

  天气早就回暖,叶卿换上春装后,悲催的发现自己站着,低头压根就看不到脚尖。

  叶卿第一次希望萧珏晚点回来,她觉得自己都快胖成一颗球了,现在只满心盼着生下孩子后能清减下来。

  可能是每天都盼着早点生包子,叶卿这晚就做了一个梦,梦里她卸货成功,正躺在床上,太后抱着一个襁褓走到床边,喜笑颜开道“卿姐儿,你快看看,这是你生的包子。”

  叶卿探头一看,襁褓里真的是一个韭菜猪肉馅的包子。

  她顿时就给吓醒了,醒来发现是个梦,想翻个身却因为肚子太重翻不动。她也不知自己是怎么了,突然就开始嚎啕大哭,还是停不下来的那种。

  紫竹和墨竹她们听见哭声都吓坏了,忙进来问叶卿怎么了。

  她们一直追问,叶卿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因为翻不动身,委屈哭的,随便找了个借口搪塞“我想吃枇杷”

  这答案叫几个婢子哭笑不得。

  前两天叶卿去太后宫里请安,瞧见了太后那里有一盘枇杷,以往叶卿过去了,太后是把什么东西都紧着叶卿吃的。

  这次太后见叶卿眼神一直往枇杷盘子里瞟,直接道“太医说你这几日有些脾虚,枇杷性凉,你不能食,哀家特意吩咐了内务府没给你宫里送。”

  那天下午叶卿就眼巴巴瞧着太后一人吃了半盘枇杷。

  这消息传到太后耳朵里,太后也是哭笑不得,道“那傻孩子,又不是一直不让她吃,怎还哭上了。”

  叶卿心里苦,但她不能说。

  日子就这么飞快的过着,转眼又是半月,叶卿身孕都有八个月了。

  也在这桃花落尽的时节,大军凯旋,比李太傅预期的还早了半月。

  西羌王战死,西羌拥立了新王,新王主动求和,愿意让西羌成为大翰的附属国,并承诺年年朝贡。

  班师回朝后论功行赏,除了一同出征的有功文臣武将得了封赏,西陵第一茶商黎家也得了个皇商的封号。

  这一战大获全胜,可委实也是一场苦战,大军粮草不够的时候,是黎家在商会中带头义捐银两,从河西四郡一带买粮草运往关外,解了大军断粮的燃眉之急。

  叶建南算是一战成名,他单枪匹马追杀厉无相,取回了厉无相的人头。

  郭达都说他是个可塑之才,只是从军时间尚短,资历经验都还不够,还得再磨两年。

  作为一名将才,只要勇就行了。

  但若想成为帅才,不仅要勇,还得要智。这智不是那些小聪明,而是能把控全局的大智慧。

  郭达是三军统帅,在给萧珏报功劳时,就对叶建南赞不绝口“叶建南是个好小子,多磨他两年,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有老将叹道“上一个被郭元帅这般夸赞的,还是顾将军家那小子。”

  而今论功行赏,功臣却已不在,顾家的境遇,让这群沙场搏命的人不免也唏嘘。

  最终萧珏封了叶建南从三品的云麾将军。

  当日叶建南在御书房前求见萧珏。

  “陛下,末将有罪。”叶建南跪地不起。

  萧珏有些意外抬起眸子“爱卿何罪之有”

  叶建南道“厉无相并非末将一人所杀。”

  萧珏眉峰微蹙“此话怎讲”

  叶建南将自己当日追杀厉无相的事如实说了一遍“末将当时被蝙蝠围攻,眼见厉无相要逃放了三箭,因被蝙蝠伤了眼睛并未看清是否射中厉无相。后来援军赶到发现厉无相身中两箭而亡,郭元帅给末将记了头功。但末将眼能视物后,发现那日亲兵捡回来的箭有四只,末将同元帅提过此事,元帅言末将许是记错了那日射出的箭数。可末将当真只射了三支箭。”

  听完这番话,萧珏也陷入了沉默,片刻后他问“那日追杀厉无相的只有你一人”

  叶建南点头。

  这凭空多出来一支箭,委实就离奇了。

  最终他道“不管多没多那只箭,你都射杀了厉无相,这军功你并未冒领。”

  叶建南还是没起身。

  萧珏挑眉“还有何事”

  叶建南道“末将自请前往雁门关守关。”

  萧珏眼中的意外愈多了些,他问“想好了”

  叶建南点头“想好了。”

  萧珏唇角似乎弯了弯“准奏。”

  叶夫人得知叶建南当了个从三品的官,那是乐得做梦都给笑醒。

  如今说亲的媒婆快把叶家门槛都给踏破了,叶夫人收到的各类请帖也空前绝后的多。她还没在贵妇们跟前神气够,突然就得知叶建南入秋后又要前往雁门关守关,叶夫人自是不想让儿子再去关外,叶家又是一片鸡飞狗跳。

  叶夫人拧不过叶建南,又告状告到太后和叶卿跟前来了,不过这次叶卿和太后奇迹般的统一了战线,她们都觉得叶建南既然志在疆场,在关外历练两年也好。毕竟这天底下哪有什么都不干就免费领的肥缺。

  被太后斥了一顿,叶夫人索性转移注意力,一心扑在给叶建南娶亲上,寻思着儿子是留不住了,孙子总得给她留下一个。

  作为萧珏的身边的总管太监,安福近来日子不怎么好过。

  因为萧珏自从回宫以后,叶卿晚上就没让他进过寝殿的大门,理由是叶卿觉得自己胖了,不想让萧珏看到自己发胖的样子。所以萧珏被迫歇在了偏殿里,当主子的满腔怒火没处发,身边伺候的人就遭殃了。

  安福也机灵,觉着叶卿平时吃饭都是跟萧珏同桌的,不让萧珏进房,肯定是有别的原因。

  他是宫里的老人,权势也大,想要跟昭阳宫的下人打听些关于叶卿的消息还是容易的。很快就打听出来萧珏出征的日子里,叶卿都有哪些不顺心的事。

  他跟紫竹相熟,最先问的就是紫竹,紫竹想了想叶卿这些日子里最反常的举动,道“前些日子娘娘脾虚,想吃枇杷太后娘娘没许,后来做梦都给馋哭了。”

  安福把这事告诉萧珏的时候,萧珏很是纳闷“还能被几颗枇杷给馋哭了”

  安福点头哈腰道“奴才也是听娘娘身边伺候的紫竹说的。”

  于是第二天内务府就送了几大箩筐的枇杷到昭阳宫。

  叶卿站在寝殿门口,看到萧珏手里还端着一盘枇杷站在箩筐跟前,想起自己那夜闹的笑话,她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偏偏萧珏还一脸纯良道“听说你想吃枇杷”

  “砰”

  叶卿寝宫的大门无情合上。

  萧珏扫了一眼抱着拂尘努力降低存在感的安福,安福赶紧自打两巴掌“都是奴才蠢笨,奴才出的馊主意”

  这夜萧珏躺在偏殿的床上辗转反侧,越想越不是滋味。

  他从收到叶卿的回信,听说孩子会胎动了,就尽全力缩短战期,追着西羌蛮子往死里打。就为了能早些回来见她,如今叶卿竟然连房都不让他进了。

  他干躺了半响,一想到心心念念的人跟他只有一墙之隔,他却抱不到也摸不到,就烦躁得想杀人。

  最终恶胆边生,他在半夜做贼似的潜入了叶卿的寝殿。

  外间两个守夜的小宫女在打盹,里间的大床上,叶卿盖着一床薄被呼吸绵长。

  屋角留了一盏灯,所以他可以清晰的看到叶卿的睡颜。

  叶卿没胖多少,就是肚子太大了,她平日里穿的衣服又都是宽松的,看起来臃肿罢了。

  一张小脸倒是又恢复了之前的婴儿肥,粉雕玉琢,真跟个孩子似的,叫人看着就想上手捏捏。

  萧珏打算躺到叶卿边上的时候,才发现了不对劲儿。

  床上那东一只西一只、以各种姿势躺着的,是叶卿养的那窝猫

  因为一只花猫压到了被子,萧珏想掀开薄被摸摸叶卿的肚子都没敢动手。

  他瞧着叶卿恬静的睡颜,不解气在她唇上啃了两口“你不让朕回房是想跟这些猫睡”

  叶卿吃痛拍开他的脸,却也没醒,只半梦半梦间听见一句“你不让朕回房”。

  她吸了吸秀气的鼻子,嘴里咕隆着什么,一张小脸皱巴巴的,怎么看怎么委屈。

  萧珏凑近了几分,只听见她咕隆“回信”什么的。

  因为叶卿是侧躺着的姿势,萧珏眼尖发现她手下压着一封信纸。

  他轻手轻脚取了出来,打开一看发现是自己之前写的那封家书。

  萧珏心底一软,他突然就知道她在别扭些什么了。

  她恼自己没再给她回信。

  他真是不知怎么心疼这个小傻子,俯身在她脸颊上吻了吻,“对不起,阿卿”

  孕妇起夜频繁,叶卿内急想去净房,乍一睁眼就发现自己跟前立着一个黑影,吓得她一双大眼瞪得溜圆。

  看清是萧珏才松了一口气,不过马上又凶巴巴吼道“谁准你进来的”

  瞧见他手上拿着那封信纸,叶卿更是又羞又恼,不知是急得还是委屈的,眼眶都隐隐发红了。

  萧珏心口软得一塌糊涂,又在她眼睑上吻了吻“不是朕不给你回信,朕是不知道该回什么,才想着干脆早些结束战事,回来见你。”

  他不是个会解释的人,搜肠刮肚,想说些叫她开心的话,但话一出口,自己都不知说了些什么“从知道朕要出征,你就没露过一个笑脸。朕走的前一晚,你借口起夜,出去偷偷哭了好久,你以为自己掩饰得很好,可你不知道自己一双眼都是肿的”

  萧珏有些说不下去了,坐在床沿上,单手抱着她,一下一下轻拍着她后背“那时候朕想着,只要你开口让朕不去关外,朕就不去了。但一直到天明,你都没开口。阿卿也长大了,知道皇室的担子不好挑。你说不来送我,后来又跑去东城门,傻不傻”

  他低低叹息一声“朕当时真想把你一并带去关外算了,只要朕还有一口气在,就不会让你有分毫闪失。但朕不敢冒险,你怀着身孕,留在京中才是最安全的。暗卫来信说你每天郁郁寡欢,朕怕你把自己闷坏了,才让李太傅把那些奏章拿给你批”

  这句话说完萧珏就挨了一锤。

  叶卿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你让我批那么多”

  萧珏又是心疼又是好笑“是朕考虑不周,叫你受累了。”

  每次让李太傅送多少去,他都是盘算好的,一开始送那么多周章到昭阳宫,纯粹是想让分散叶卿的注意力,免得她胡思乱想。

  后面她情绪稳定了,还会逮着空溜猫看话本,他让李太傅送去的周章就少了。

  “你啊,自从有孕后就跟个哭包似的。”萧珏帮叶卿擦干眼泪,又刮了一下她鼻子“暗卫说你收到信的那晚,就整宿没睡。朕怕你收到信徒增感伤,还不如早日班师回朝见你。”

  可能孕妇本身情绪比较敏感,叶卿这隐晦的别扭和心结就这么被萧珏解开,她也知道自己有些矫情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干脆把整颗脑袋都埋进萧珏怀里“我不管,你个闷嘴葫芦,你得写一百封情书赔我”

  “好。”一口应下后,萧珏才觉着不对劲“情书是什么”

  叶卿给他解释“就是写夸我,想我的信。”

  萧珏回过味来“那不就是情诗么”

  叶卿挠挠后脑勺,觉得让这家伙给她写一百首情诗也行,隧点头“写诗也要一百首。”

  萧珏这辈子执笔批得最多的就是奏章,早年写诗也是在雁门关有感而发作下的,叫他写那些吟风弄月的情爱诗篇,委实是为难他,往往得冥思苦想天才能作出一首。

  叶卿收到后,倒是喜滋滋的收起来,还说要攒起来等老了再拿出来看,告诉孙子们,当年他们祖父就是这么把祖母给哄到手的。

  萧珏打趣“你这胎都还没生下来,就想着抱孙子了”

  叶卿瞪他一眼“总有那么一天不是”

  萧珏失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倒是真盼着那么一天了。这情诗,他一写就是一辈子,早超过了一百首,后来叶卿宫里的笼箱都装不下,不过这是后话。

  六月底的时候,叶卿诞下一名男婴,取名萧景行。萧珏第二日就在朝会上封了嫡长子为太子,百官朝贺。

  天子虽没有遣散后宫,但大臣们心底都门清,宫里那些妃嫔一个个都跟花瓶物件没甚区别。虽说叶尚书中风之症一直不见好,如今在家养老,但叶家如今有叶建南撑着,他年纪轻轻就坐到从三品的官职上,叶家将来也只会蒸蒸日上。

  有大臣觉得叶家这还是借了皇后的势,也想送自家女儿进宫,只是还没来得及付诸行动,帝王就撤销了三年一度的选秀。朝臣们倒是想抗议,可萧珏手段一贯的雷厉风行,闹得最凶的太原王家,不仅被查出贪墨,还牵连出数十桩强抢民女的命案,王家上下全都锒铛入狱。

  这一波杀鸡儆猴,果然让朝臣们闭上了嘴。毕竟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他们中有的在朝为官数十载,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干净的底子。皇帝不追究便罢了,真要追究起来,个个都是吃不了兜着走。

  聪明些的,看出来萧珏这摆明了是想独宠叶氏皇后,上赶着给萧珏塞女人,不触他霉头才怪。反正储君已经有了,他们也犯不上咸吃萝卜淡操心,后宫有多少人,谁得宠谁不得宠,那都是帝王的家务事。为官之道在于忠君为民,又不在裙带关系上。

  叶卿听说萧珏废了选秀制,还很是吃了一惊。彼时她正在内殿给孩子喂奶,萧珏在外间看奏章,叶卿感慨“你废除选秀,我这善妒的名声怕是跑不了了。”

  萧珏一挑眉头“宫里还有几个喘气的妃嫔呢,你怎么就善妒了”

  叶卿失笑,嘴上说着不想搭理他,可心底还是暖暖的。当日太后同她说的那些话,他看似只醋了一回,可却是往心上去了的,不然也不会废除选秀。

  萧珏以为叶卿在生闷气,放下奏章进往内殿走来,调笑道“而今是你夫君我当政,将来也是咱们儿子治理这天下,再往下也还有你孙子,哪个史官敢写你半句不好的话”

  叶卿嗔他一眼“油嘴滑舌。”

  却见他一手掀着珠帘,两眼发直望着这边。

  意识到自己还在给孩子喂奶,叶卿嫩脸暴红,赶紧斥道“你过来作甚,快出去”

  萧珏狼狈转过身,身后珠帘撞击,发出清脆的响声,他心跳比这珠帘的响声还乱。

  想到刚才看到的画面,他鼻头还是有些发热,“不是有好几个奶娘么你怎么还亲自喂。”

  “我自己儿子,我想自己喂喂不成么。”叶卿脸上的红晕还没退下去,她又是尴尬又是羞恼“你问的都是些什么话”

  她这边刚抱怨完,抬起头就见萧珏不知何时又转了过来,他鼻下挂着一抹可疑的红“难怪你昨夜说涨奶”

  “萧珏”

  皇后寝宫里传出这样直呼帝王名讳的大吼,宫人们已是见怪不怪。

  叶卿本以为太后听说了萧珏废除选秀的事,可能会数落自己两句,但她这天带着孩子去请安的时候,太后压根就没提这事。

  孩子乳名叫十五,也是萧珏取的,原因是叶卿在八月十五那天晚上诊出喜脉的。叶卿一度怀疑萧珏就是懒得取名字了。

  十五很会讨太后欢心,有时候哭起来叶卿都哄不住,但太后一抱,他准不哭。因为这个,太后一直把十五当眼珠子疼。

  叶卿以为太后还不知道萧珏废除选秀制的事,想着挨骂反正是早晚的事,就主动给太后说了,但太后逗着小十五头都没抬,只道“你啊,真是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他都为你做到这份上了,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太后的回答叫叶卿大为诧异“母后不怪儿臣”

  太后嗔她一眼“哀家怪你什么能拴住皇帝的心,是你自己的本事。卿姐儿,你且记着,哪怕是在皇家,但这日子也是自己过的。他是这天下的皇,也是你的夫。”

  姑侄难得说些推心置腹的话,叶卿叹道“母后说的儿臣都明白,只是儿臣也担心陛下在朝堂上难做。”

  太后望着叶卿,眼神里含了太多不可言说,最后只道“不管难不难做,他都为你做到了。你体贴他是好事,但他这般大费周章无非是想博你一个安心,你高兴了,他才觉着值得。男人呐,有时候就跟个孩子似的,也想要人哄着夸着。”

  太后一番话叫叶卿心里大为触动,她笑道“儿臣受教了。”

  萧珏知道叶卿今日要去太后宫里请安,下朝后就直接往长寿宫来了。

  太后留他们在长寿宫用饭,结果萧珏一抱十五,十五就尿了他一身。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每次他一抱这兔崽子,准被尿,萧珏脸色黑得跟锅底有一比。

  太后也很是诧异“这孩子刚才还好好的,也没见他哭啊。”

  十五不耍浑的时候,只有饿了或是要尿才哭,这信号特别准,叶卿就是根据他哭不哭来确定要不要换尿布的。

  但是孩子一到萧珏手上,信号就不灵了。

  叶卿憋笑憋得辛苦,怕萧珏揍儿子,赶紧把儿子抢过来“肯定是你冷着一张脸吓到孩子了。”

  十五被叶卿抱在怀里,咧嘴笑得可灿烂了。

  萧珏“”

  儿子什么的,就算了吧,他想要个女儿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