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35章 剑舞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能再想下去了, 简直连童年都被污化。林若秋遂扯开话题,正襟危坐直视前方, “陛下觉得这些人舞艺如何”

  “不怎么样。”楚镇直白的道。他是皇帝,自然无须顾及任何人的面子。且宫里的歌舞已经极尽柔美, 眼前这些人却还要柔媚几分, 说一声靡靡之音亦不为过。

  甚至叫人昏昏欲睡。

  皇帝并未刻意压低声音,在场人自然都能听到, 田知府面上不禁显出尴尬之色实不相瞒, 他刚刚也打了个呵欠, 毕竟在他看来中规中矩的舞蹈,在皇帝看来却变成腻味了。

  这番评价虽有失公允, 但因出自皇帝之口, 并无人敢反驳半句,那领舞者却是个有气性的,当即轩起眉毛, 冷冷的站出来道“民女不才, 愿为陛下献上一曲剑舞, 还望陛下笑纳。”

  她名叫何妙灵,早些年亦是这瘦西湖上的魁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尤擅舞艺。原本已经半隐退,这回还是田知府求爷爷告奶奶请她出山, 她才肯赏这个脸。

  如今一听说她要舞剑, 田知府先吓得脸色白了三分, “姑奶奶,皇帝面前你也敢舞刀弄杖的,你想吓死我吗”

  楚镇反而来了兴致,“无妨,你且舞来一观,若名下无虚,朕自当重重有赏。”

  有才气的人多半也有几分傲气,这个皇帝很能理解。也只有身居高位者才能理解这份傲气。

  他捏了把林若秋的手,“你想不想看”

  林若秋含笑点头,她并不担心。毕竟不是霸道总裁文,一个好不做作的女人就能把皇帝引诱了去,真要吃起一个舞伎的醋,她得自卑到什么地步何况这舞伎并非年轻绝色,反而上了几分年纪。

  田知府见两人都点头首肯,只得将手一挥道“下去准备吧。”

  心里碎碎念万万别生出什么事来,说来皇帝的口味也真是独特,好好的歌舞不看,偏生爱好这样的,难道那些个达官贵人就喜欢有脾气的女人么他望了眼身侧,田夫人也纹丝不动杵着,哎,他可是受够这尊大佛了。

  约莫过了两盏茶的功夫,适才那帮舞伎已另换了装束齐齐上阵,先前是淡粉色的绢纱披裹,这会子却都换上了素练也似的白衣,皑皑如山间雪,清冷动人。

  田知府先就黑了脸,这群人的胆子也太大了,怎么敢在皇帝面前穿白的,亏得皇帝不计较。

  林若秋则留神观察她们手里持着的剑,剑身不长,似乎是软剑,大约考虑到女子气力有限,方便她们抖得笔直好看,且与林从武在家中拿来习练的武器不同,这些剑看起来并不锋利,顶端约莫是钝的,两侧则装饰有银粉,熠熠生辉。

  此物拿来表演则可,显然并非伤人的利器。

  林若秋于是稍稍放心,拉着皇帝坐下,转而专心致志的看这些人献艺。

  她只扫了几眼,便知何妙灵绝非夸下海口,而是确有真才实学,端看她手腕的转动,一手剑花都比别人抖得漂亮。那几个徒弟虽得她亲授,本领都有不及,无非年轻些、姿色出挑些而已。但何妙灵脸上虽已有几条皱纹,难得的是那股气韵,身躯盘旋转折间,倒比那些年轻姑娘更显动人。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若传说中的公孙大娘再世,大致也是如此吧。

  舞到酣时,田知府先赞了一声好,看多了婉约气象,难得见到女子做此豪迈之姿,当真耳目一新。其中一女大约为何妙灵亲传,姿态远胜旁人,一张脸亦俊俏无比,田知府不禁暗暗琢磨着,该用多少银两才能收服此人,将她纳为小星。

  田夫人眼见丈夫前倾着脖子,口水都快滴落到地上了,心下暗暗着恼,恨不得将他下巴合上,省得他做出这等丢人献丑的模样来。

  皇帝与林淑妃则只安安静静看着。

  何妙灵眼见看客尽皆着迷,心内虽然得意,却并不敢因此而懈怠,反而愈发全神贯注。她这套剑舞是分上下两式的,眼看气力将近,趁着中途换气的间歇,众人已变换了剑阵,起先是何妙灵起头,众女紧随其后,这会子却成了众星拱月式,何妙灵居于正中,其余人则团团簇拥,将剑招舞得水泄不通,恍惚间只见白光,不见人影。

  林若秋正看得出神,忽见眼前一道匹练也似的剑光袭来,直奔楚镇而去。她来不及思索,慌忙挡在皇帝身前。

  变故来得突然,众人都吓得呆了,亏得旁边值守的林从武反应迅速,硬生生以胳膊受了这一剑,那人去势受阻,不得不弃剑逃离。

  田知府此时才回过神来,连忙令守卫前往追赶,又狠狠瞪了何妙灵一眼。

  何妙灵忙率领众人跪下请罪,额头汗如雨下,她怎知今日会生出这样的意外,那混账真是害死她了

  林若秋来不及论罪,只忙忙抓着皇帝上下细看,“陛下您有没有事”

  楚镇苦笑道“朕倒是担心你呢,半点武功不通,怎么也敢救人亏得林侍卫替你挡了那一下。”

  林若秋这才注意到一旁站着的自家二哥,先谴责了一番自己见色忘义,方才细瞅着他道“二哥,你怎么样”

  林从武看着胳膊上的伤处,衣裳破了一块,露出鲜红的皮肉,好在伤口并不太深,因道“那剑钝得很,想必是不要紧的。”

  林若秋仍有些担心,遂让红柳请胡卓过来看看。谁知红柳还未出门,侍人便报胡太医乘着一叶小舟过来了。

  一进门他便大呼小叫嚷嚷着护驾,原来今日他虽没陪伴皇帝登船,却一直在岸边驻守着,为的就是怕有什么需要他效劳的地方,故而方才一听到有刺客就急急忙忙赶过来,如此忠心,着实值得表彰。

  林若秋一面惋惜黄松年为何为何会教出这样不着调的徒弟,一面又觉得这小子的运气真是好,还真是叫他遇上事了。

  林若秋先问他可有瞧见刺客,胡卓便摇头,他以为刺客已经被擒住了呢,这才敢来护驾。

  及至红柳告诉他,那刺客已从水路逃离,胡卓这才惊出一身冷汗,试想他方才若被刺客擒住作为人质,此刻焉能有小命在

  林若秋姑且不去理会他是否有做人质的价值,吩咐胡卓道“去看看林侍卫的伤势。”

  林从武只得将衣袖卷起让他查看,胡卓只匆匆扫了眼,便道“不妨事的,这样浅的伤处,敷点药就没事了。”

  伤口的血仍是鲜红,可见并未中毒。

  林若秋这才安心,还好那刺客没寻着趁手的武器,这样钝的剑不便发挥效力,否则她就算不失掉一个亲爱的丈夫,也会失掉一个亲爱的哥哥,真是不幸中之大幸。

  楚镇瞅着她青白面容却有些担心,唯恐她受到惊吓,遂让胡卓上前为她验一验脉。

  胡卓不敢不从,且到底得了黄松年几分真传,把脉相面这些功夫他做起来还是很轻车熟路的。

  这回他却收敛了轻浮的面色,十分谦虚的向皇帝道“陛下还是请古先生来一趟吧。”

  楚镇不知何意,但依旧命人照办。林若秋心中则猜出几分大概,但未得确实,亦不敢声张。

  不一时,大古跟在魏安身后前来,听说是为淑妃娘娘请脉,也无须准备,两指一伸就搭在她腕上,片刻后即放下道“娘娘脉象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该是滑脉。”

  林若秋先前从黄松年处听了不少类似的专业术语,自然很容易便能听懂,可仍是难掩欢喜之色,“你是说真的”

  胡卓假意咳嗽两声,跳出来道“自然是真的,因月份尚浅的缘故,才不好下定论,但既然古先生与微臣看法相同,那自是遇喜无疑了。”

  红柳恨不得在他那颗滑头滑脑的脑袋上掐两把,亏他还好意思说嘴,明明是医术不中用罢了

  楚镇今日接连遭遇一惊一喜,饶是他再有定力,也不禁被一连串的变数给弄懵,好容易恢复了清明,忙紧紧握着林若秋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不提这两人如何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那厢古先生的眼睛却锁定在林从武身上,二话不说扣住他的手腕诊起脉来。

  林若秋有些纳闷,却仍是耐着性子问道“古先生,我哥哥的伤势不要紧罢”

  “是不要紧,只是可能会死,而已。”大古平静说道。

  林从武正向妹妹投去安抚的眼色,闻言整个人呆如木鸡,他是不是听错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