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叶烬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章 暂别青冥山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青冥山山脚,两白衣少年郎一前一后走在山路上,其中一人身量略矮,眉眼清秀,一手持剑一手拎食盒,另外一人虽背着背篓,却是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双手背在脑后,闲庭信步,时不时吹口哨,哼小曲,突然间兴致来了又窜上树梢摘些野果,惊起林中飞鸟阵阵。

  “恩~甜,清和,你也尝一个。”那人轻轻一跃,从约十丈高的枝丫下来,却是毫发无损,“喏”说着又咬一口自己手里的果子。

  “你安分一点,可以吗?”另一位少年将递过来的果子挡了回去,依旧往前走。

  “唉,暴殄天物啊。”那少年摇了摇头,将被拒绝的果子丢到草丛里,追了上去,“诶等等我啊清和。”

  “你的流云追月不是很厉害嘛,怎么会追不上。”

  “嘿嘿嘿,这不是师傅让我们两个一起走嘛,咱们要齐头并进呐!”说着顺势搭右手搭到清和肩头,挑了挑眉。

  “我给你两个选择,放开你的手或者——咱们比划比划。”叶清和似笑非笑,还未起势,肇事者已经逃之夭夭,瞬移到两丈之外摆了摆手。

  “开个玩笑嘛,莫要当真,不过吧说真的,你扮起男人来还挺俊的,玉树临风少年郎,仅次于我啊。”

  “那你还真是有自知之明啊。”可惜某人听到这样的溢美之词貌似并不领情,更加快了脚步往前走。

  “清和别走这么快啊,这平素在山上不是打坐练功就是读经挑水的,无趣得很,何必急着回去呢?”

  “分明是你自己心浮气躁,不静心修习,怪得了谁。”

  “诶,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我得好好跟你讲讲人生的乐趣,这个人生在世啊……”

  ……

  终于回到了青冥山顶的岚音阁,叶清和觉得下次最好还是不要和楼澈这个家伙一起出去了,居然喋喋不休了一路,有时候偏偏还无法反驳他的歪理。

  稍作整理之后,叶清和换好衣裳便提着食盒去见师傅纪尘子。

  “叩叩”她轻手轻脚敲了敲门,怕打扰到师傅休息。

  “进来吧。”

  一进入室内,便是扑鼻而来的檀香,静心凝神,是师傅平日最喜的香味,师傅正坐在榻上闭目休憩。清和将食盒放在案几上,浅笑着说,“师傅,你要的芙蓉糕来了。”

  “拿一个我尝尝。”纪尘子欣慰地捋了捋胡子,从榻上下来,坐到门厅的椅子上。

  “好——”叶清和熟练地打开食盒,将品相最好的一块芙蓉糕递给了师傅,“师傅,生辰快乐!”自己也从盒中拣了一块吃了起来。

  “乖徒儿。”那鹤发长者接过芙蓉糕,却只咬了一口,便不再继续,将芙蓉糕放在案几上,站起身背对叶清和长叹一声。

  “师傅缘何叹气?是这芙蓉糕不合口味吗?我吃着好像还行。”叶清和见状,也赶紧放下手中的糕点,拍了拍手。

  “非也非也。这芙蓉糕香糯甜滑,是难得的佳品。只是和我记忆里的滋味截然不同罢了。过了今日,为师就步入耳顺之年,想来为师自入岚音阁,在这青冥山中竟是度过了五十余年,难免与尘世脱节,连儿时最爱的芙蓉糕都已面目全非。”偶有风声穿廊而过,纪尘子看向窗外的远方,目光深邃,似在回忆着什么。

  叶清和一时疑惑不解,在师傅背后蹙着眉。

  “也罢,也罢。”纪尘子又转过身来,“你长大了,是时候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可不能像为师一样困于一隅。”

  “师傅,怎么了?”清和不明白今日师傅缘何说这样莫名其妙的话。

  纪尘子从袖中拿出一个锦囊,递给叶清和。“这是你娘亲的遗物,原本应该在你及笄之礼那天就送到你手上,唉,为师私心作祟,又多留了你在身边三年,惭愧惭愧啊。你应该有你自己的一方大道,如今为师也没有什么可以传授于你的了,剩下的许多事情,都要你去尘世慢慢体悟了。往后命数如何,皆看你的造化了。”

  “师傅,你要赶我走吗?”叶清和扑通一声跪下,纪尘子赶紧伸手扶起她,“诶你这孩子,起来说话。”

  “清和从小父母双亡,是师傅您处处照顾,教我武艺和做人的道理,我还没好好孝顺您,怎么如今就要赶我走呢?”

  “为师知道你一向乖巧,但总归你是红叶山庄的后人,这岚音阁始终是留不住你的,如今你长大成人,也学有所得,相信你爹娘在天之灵也会欣慰的。世间人生百态,自有一番精彩,为师年事已高,只怕再也无法离开这青冥山了,你不一样,你还能有更多的选择,更广阔的道路。”

  “师傅……弟子明白了……”

  “嗯,你一向聪慧,不曾让为师失望。你爹的故友赵鸿将军在扬州,为师已经去信告知他你的身份,你可以暂且先投靠他。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遇事太过意气用事,以后要改。嗯?”

  叶清和点点头。

  “为师相信你。”

  “嗯!”师傅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她,叶清和笑了。

  “更深露重,早点休息吧,明日你——且下山去吧。”纪尘子转过身背对着清和,缓缓闭上双目。

  叶清和内心五味杂陈,又跪下给师傅磕了三个头,声音有些哽咽:“弟子——拜别师傅,多谢师傅十年的养育之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外弟子必当谨记教诲,扬我岚音阁之名,他日结草衔环,以报师傅大恩。”

  夜凉如水,星河缱绻,漫天流光。走廊中的叶清和,脚步缓缓,仿佛要把这阁中各处景象都望个遍,那房檐上随风摇曳的宫铃,那练武场中不知疲倦地立着的木桩,那不远处微微波澜的镜湖,咦,院中那几日前才初绽的腊梅,因为一场雨的欺凌,竟都服软零落,真是可惜……当真“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今晚,注定无眠。

  灯下,叶清和踟蹰再三,忐忑地打开了锦囊,里面有一封书信,一个长颈瓶,还有一枚通体淡粉的半月形玉佩,刻着叶字。

  叶清和慢慢展开书信:

  清和吾儿,家逢巨变,颠沛流离。然则上苍眷顾,幸得赵将军相助,得以苟活于世。奈何病痛缠身,药石无用,娘自感命不久矣,故手书此信,惟愿吾儿明智知礼,磊落为人。

  君子之道,不强人之所不能,不藐他人之所成,不许无法践行之诺,不求非己之所得。除此,江湖险恶,人心难测,有君子亦存小人,汝当小心行事,切莫错信他人。“神闲气静,智深勇沉”八字,汝当牢记于心,乃能成事。

  安郎少时有义兄,同生共死,为刎颈之交,虽自其入大内谋职,见次无多,常以书信往来。汝六岁重病,义兄苦心煞费寻得良医,以是好转,此恩不可忘。今突逢磨难,再施援手,此二恩也。冰花芙蓉玉一分为二,是为还恩之信物,待汝岚音学成,持此玉,寻扬州赵府,以报其大恩。

  望吾儿万分珍重珍重,未尽母责,诚不得已也,娘心甚愧,无以言表。唯盼汝一生平安喜乐,达成所求,清欢度日,吾心慰矣。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