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如果云知道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0章 都督心事(下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他欠赵云一支曲。

  他从不曾忘记,再度坐在琴前,却不知该从何曲弹起。

  赤壁一役之后,不仅赵云远去,连那鬼也再没出现。

  原本以为胸口的大石是鬼魂不怀好意的恶作剧,熟料压迫感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整个人越来越难受,时不时地就会咳出血来。

  于是,他突发奇想,也许之前那鬼喊着自己的名字每晚死缠着他,难不成是在替他扛着无形的大石。

  一无是处的小霸王,只剩下力气大这个不得不承认的优点……

  周瑜披着厚厚的外袍,悄弯起嘴角。

  “嗡——”

  桌案上的琴突然低吟。

  明明手指不在弦上,周瑜怔了半晌,回神道:“怎么?没舍得去投胎?”

  “噔噔——”

  琴音又兀自响起,琴弦震动不已,只是看不见拨动琴弦的手。

  “哈哈哈,”周瑜突然仰天大笑,“看来我在病死前注定要先发疯!否则怎会觉得纵使阴阳相隔,但感觉近在咫尺呼吸相闻?”

  琴弦被大幅拨动,发出急乱的杂音,焦躁急切之意不言而喻。

  “伯符,”周瑜按住琴弦,却抓不住那双看不见的手,“仇都帮你报了,我只是累了,醉了,倦了……呵,还疯了。”

  “你说我留得住他吗?”

  “啪!”琴弦自断。

  孙权听到周瑜的计谋时有点吃惊。

  世上能令他吃惊的事已经不多。

  周瑜的计谋够狠够绝,实行起来却颇有难度。

  国太想见见刘备,所以把刘备召来吴地,然后杀了他……

  结果的确是孙权想要的,但首先刘备肯不肯来,其次是用什么理由杀。

  “刘备此人不除,将成为我江东大患。”周瑜恭敬道。

  有什么比倾慕之人为自己着想时的神情更动人的呢?

  孙权的脸上难得地露出真挚的笑容,可惜根本没有人看到。

  周瑜早已敛眸退了出去。

  孙权琢磨整整一晚,完善了整个计划,更不惜贴上自己的妹妹。

  当他迫不及待地告诉周瑜,周瑜淡定地回答道:“跟我不谋而合,地方我都选好了,喏,就甘露寺吧。”

  孙权强迫自己放弃去注意某些微妙的错觉,两人一起针对细节部分进行讨论布署。

  直到刘备和赵云渡江而来,孙权才顿悟周瑜的如意算盘。

  “刘备死后,他就归你了。”一贯的噱笑挂在孙权嘴角。

  周瑜依旧恭敬:“如果他愿意留下的话。”

  “他想逃走,我就要他的命。”

  “好,我会这么劝他的。”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孙权内心挣扎许久,终于妥协道:“他可以归你,而你必须是我的。”

  “哼,白费心机。”

  孙策突然出现的时候,周瑜正在调弦。

  “你终于想弹琴了,”孙策不满意地嘟着嘴:“是赵云要来听?”

  “嗯,”周瑜抬起头,“怪不得这么长时间都不出现,原来是去捏脸了。”

  “我的脸……?”

  “功德圆满的奖励,还是其他什么?”

  “我竟然……”孙策双眉紧锁,“难道真的是时间到了?”

  “什么时间到了?”周瑜站起,缓缓向孙策走近,两人距离越来越接近,彼此惺惺相惜的注视中,周瑜继续说,“你……你别坏我的好事啊。”

  孙策火冒三丈,心里拼命安慰自己这才是他所熟悉的那个气死人不偿命的周公瑾。

  火气终于降下来后,孙策叹了口气,开口道:“冬天的赤壁江上真冷啊。”

  周瑜闻后若有所思。

  甘露寺的布署败露,刘备顺势成了江东国太的女婿。

  “我放刘备回去,你留下来。”孙权试探。

  赵云答:“主公在哪,我便在哪。”

  “你唤我‘主公’就成了。”

  “我家主公健在。”

  “这是你在逼我杀你家主公。”

  赵云无所畏惧:“想动他的人很多,但是他仍然活得好好的,还刚办了喜事。”

  国太打乱孙权周瑜的计划,孙权骑虎难下出送了妹妹,心里不好受。但赵云的态度证明周瑜并没有驯服他,小小的窃喜宽慰着孙权受伤的心。

  “去吧,他在院里等你。”

  赵云帮周瑜寻到毒箭的渊源,他按照约定来听周瑜弹奏一曲。

  杏花春雨后的江南小院,清幽雅致的景色中,周瑜和孙策对坐,却不见琴。

  赵云一愣。

  “琴没法再弹,”周瑜无奈地开口,“弦断了。”

  赵云对乐器不甚了解,名贵古琴的琴弦绝非普通,也许花上三五年都寻不到相称的制弦材料。

  孙策不好意思地抿抿嘴。

  “都督安好便已足够。”赵云担心的是赤壁大火仍未能烧掉周瑜的心结。

  周瑜招手道:“来,喝茶。”

  赵云见桌上已放着两只茶杯,不免奇怪,于是在另一边落座。

  周瑜替他倒茶,轻放下第三只茶杯。

  “我啊,曾常常梦到孙伯符,梦里的他总是在问为什么我还没去陪他。”

  孙策拼命摇头:“绝对不是我托的梦。”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都督多虑。”

  周瑜点头,赞同两人的话,道:“那的确都是胡思乱想,真正的伯符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孙策点头如捣蒜。

  “正是。”赵云附和。

  “真正的伯符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孙策和赵云同时心头一凛。

  “我终于想通了,我知道,你就是真的。”

  周瑜毫不避讳地直盯着孙策。

  赵云看不见鬼魂,但猜到周瑜的眼里,孙策就坐在这里。

  周瑜的心结丝毫没有解开,反而越系越紧,纠缠的羁绊跨越生死。

  心甘情愿编成的心结为什么非得要解开呢?

  只要真切地随心活着,有何不可?

  赵云这才意识到,自己从一开始就错了。

  看不见并不代表不存在。

  “孙将军,幸会!”赵云抱拳敬道。

  第一次有人对着看不见的鬼魂打招呼。

  孙策笑吟吟回应:“彼此彼此。”

  接着孙策借周瑜为传话筒,与赵云从天下局势到武功招式,足足聊了大半天,相谈甚欢意犹未尽。

  赵云终究还是要随刘备离开,孙权、周瑜和孙策在江边送行。

  眼看小船载着赵云、刘备、孙尚香缓缓远去,孙权不解,为何周瑜舍得让赵云走。

  “只要你一个眼神,我可以派人把船摇翻。”孙权轻声说。

  “为避免你会错意,我决定闭上眼。”周瑜淡定道。

  孙策笑出声来。

  “怎么?你改主意不想留下他了?”

  “刘备没死,谁也留不住他。”

  孙权咂嘴,道:“刘备不能死,现在已经是我的妹夫。”

  周瑜点头:“的确是一场白费心机。”

  孙权眼眸转暗,道:“对刘备来说,是福是祸还不好说。”

  “莫非你还藏了后招?”

  “藏是藏了,有没有用我就算不准了。”孙权阴恻恻笑道,“我连我自己的事都无法把握,更别说旁人。”

  “何事?愿替主公分忧。”周瑜毕恭毕敬道。

  “为何我兄长可以,那赵云可以,我就不行?我哪点比不上他们?”

  竟是此事……

  周瑜大笑,指着孙策道:“你兄长此刻就站在你身边,你想听听看他的说法吗?”

  孙策刚要说话,孙权汗毛倒竖跳开两步,冲周瑜嚷道:“公瑾,别再开这种玩笑!”

  周瑜止不住嗤笑:“单凭这点你就及不上子龙!话说回来,就算比得上子龙又怎样?我这一生还能逃得开你哥吗?你哥做鬼还不放心天天跟着我!不过呢,我喜欢!”

  “都督病了,赶紧扶回房休息!”孙权命令道。

  当晚孙权做了整整一晚恶梦。

  周瑜的确病了,严重到卧床不起。

  隔年初秋的一个早晨,阳光淡淡地透过窗户照亮整个房间。

  孙策照旧守在病榻前,寸步不离。

  见周瑜醒了,美得格外动人,两人相视而笑。

  周瑜抬起双手作抚琴姿,手指于空中拨动看不见的琴弦。

  孙策恍如迷醉在优美动听的乐曲中。

  “伯符,你弟弟专于权术,江东无恙,大可放心。”

  “我知道。”

  “所以别再这么熬下去了,带我走吧。”

  是时候了……吗?

  孙策犹犹豫豫地伸出手,进退两难,不知该期待怎样的结果。

  谁料猛地被周瑜一把握住。

  倘若人鬼之分,两人不可能触碰得到。

  “公瑾……你!”孙策吃惊不已。

  周瑜起身心满意足地抱住了他:“之前赵子龙的事是故意气气你的。”

  “我知道。”

  我一直都知道。

  自孙策死后,周瑜总习惯于在别人身上寻找当年小霸王的影子。

  可是,谁都不是另一个孙策,没有人能够替代心上之人。

  “真的是你。”

  “真的是我。”

  “我没有疯。”

  “我们该走了,”两人携手而行,孙策补上吐槽,“我看过几年,会疯的是仲谋。”

  周瑜笑道:“我猜也是。”

  赵云盯着虫茧看了一个上午。

  虫茧被慢慢咬出一个洞,蝶从里头挤出来,振翅而飞。

  作茧自缚,成蛹化蝶。

  耳边微风阵阵,突然传来琴声。

  峨峨泰山洋洋江河尽在曲中,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一定是周都督的弹奏!赵云心想。

  “的确,他欠你一首曲子,今日送到。”

  赵云虽然与孙策聊过天,但不曾听过孙策的声音,洒脱豪爽的语气,如他快意耀眼的人生。

  孙策如约把周瑜的乐曲送抵赵云的耳边。

  长久以来周瑜的臆想来自执念,不愿相信孙策会轻易而死。

  周瑜不断追查,用想象丰满因果,编造一场仅属于自己的游戏。睿智聪颖的周郎怎会不明真相?他只是完全不能接受孙策被普通人杀死这个残酷的事实。

  面对命运,世人皆是这般无能为力,纵是英雄亦如此。

  生死两界,人鬼殊途,孙策死后仍徘徊在江东,只为苦等一人。活人与鬼魂间的交流条件是大限将至与真心牵挂。孙策曾见过无数游荡于世间不肯离去的游魂,那些游魂被薄情者遗忘,却又不肯认命,终日四处悲泣。他虽心中矛盾,但希望周瑜能够忘掉过去,想等着看周瑜年老发白,子孙满堂。如果周瑜欣赏爱慕赵云,他也认为很不错,可以试着忍忍。打从第一次周瑜能够看到他的鬼魂起,他便明了接下去已不用再等多久。一切偏偏快得出乎意料,渐渐靠近生死边界的周瑜,每近一步,便看得真切几分。周瑜看得清楚他的脸,触碰得到他的手,令孙策悲喜交加情难自禁。

  孙策明白,周瑜最后的琴曲为谁而奏。他对赵云唯有满腹感激之情。正是赵云顺水推舟的帮助,才使周瑜寻得验证的方式,圆满长久以来所能认同的答案,从仇恨中走出获得真正的解脱。

  曲终。

  而弹琴者远在江东,已阴阳两隔。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