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英莲不可怜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8章 平安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莫莲对医药只有粗浅的认识,不过她记得她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饱腹时吃药比空腹时风险更低,只有极少数药是在餐前服用的。

  她怕自己说的话没有分量,才特意去问常老先生。

  不过常老先生还有一句话她没告诉贾敏,他说,“要喂吃食,也得小公子吃得下。”

  贾敏听莫莲这样说,也没怀疑,“那便盛点粥来吧,也不知道琅哥儿吃不吃得下。”

  林琳现在是半昏迷状态,确实不好喂。

  莫莲闻言,麻利地拿起小碗盛了小半,趁人不注意往里面加了两滴灵露。

  一定要吃啊,不然我的灵露就白费了。

  莫莲在心里暗暗祈祷,面上还是一片沉静,将碗递给了贾敏。

  贾敏让嬷嬷扶起林琅,小家伙本就生得单薄,现在一病,就更是瘦得可怜,已经一整天没吃过东西了。

  莫莲看着都觉得可怜,心里忍不住叹息,只希望他能度过这次危机。

  “琅哥儿,来吃点东西,吃了就不难受了。”贾敏轻声哄他。

  林琅病得迷迷糊糊的,还是能听到外面的声音,听到母亲的话,动了动嘴巴,贾敏趁机舀了小勺送到他嘴边。

  林琅病着,并不想吃东西,牙关紧闭着,还忍不住伸手抗拒。

  贾敏早习惯了,并不气馁,又试了一次。

  “琅哥儿乖,吃了饭才能把病养好。”

  不知道是不是品到了滋味,林琅这次松了口,粥水便顺着进去了一点。

  以往只加一点点灵露,黛玉就能多用半碗饭,这次莫莲下了本,加了两滴,滋味更加不同,林琅在病中更敏感,不需要贾敏哄,剩下的他自己就吞下去了。

  贾敏见他终于吃东西了,差点喜极而泣。

  只要还能吃,就表明情况有好转。

  她连忙把剩下几勺喂给林琅,没一会儿就这小半碗粥便见了底。

  贾敏感觉琅哥儿喝了粥后,面色红润了些,问杨嬷嬷,她也说是。

  “好孩子,多亏有你在。”贾敏安置琅哥儿睡下,交给杨嬷嬷照看,自己过来拉着莫莲的手感谢她。

  她早知莫莲有些非凡的天赋,一样的食材一样的做法,她做的吃食就是比别人更可口,还特别养人。

  要不是情况不允许,她还真想一直把人留在府里。

  不过现在也好,这孩子是个记恩的,以后成了玉儿的伴读,自然会照顾玉儿。

  “夫人严重了,大人对我家有大恩,此时尽些绵薄之力是我应该的。”

  若是这次琅哥儿能挺过去,便算是还了林如海对她的救命之恩。

  “夫人照顾公子也辛苦,多少也吃点吧!”

  琅哥儿情况稍有好转,贾敏也多了些信心,便没拒绝莫莲的提议。

  又是半个时辰后,琅哥儿的药终于熬好了。

  虽然喂药的过程艰难了些,好在有先前的粥打底,药喝进去后也没吐出来。

  又过了会儿,常老先生给琅哥儿号脉,惊讶地发现他的脉搏居然比一开始稳健了许多,便跟林如海说,等熬过今晚,或许就脱离危险了。

  接着,他又重新写了个方子,今天情况凶险,不得已才用了虎狼之药,到底有伤根基,若是情况好转,自然得换药方。

  莫莲在林家待了一下午才回去,甄士隐和封氏自然要问她林府情况如何,毕竟对方帮他们找到女儿,就是他们的大恩人,理当过问。

  “林大人请了扬州最好的大夫来看病,我走的时候,听说公子已经有所好转,想必他吉人自有天相,应该不会有事。”莫莲说。

  “阿弥陀佛,这样再好不过。”封氏念了声佛。

  第二天,莫莲照例去规整铺子,快到晌午时又去了躺林府,果然看到林琅好了些。

  常老先生也说熬过这一劫了,这几天好生照料便无大碍了。

  林如海听了,镇定如他也忍不住要喜极而泣,当场就给常老先生包了个大红包。

  莫莲也沾了些光,被贾敏好生夸奖了一番。

  “常老先生说,还得多亏你做的粥,要不是琅哥儿吃了粥镇住了脾胃,光是吃药,效果肯定没现在好,我要好生谢你才是。”

  莫莲心里清楚并不是粥的功效,而是那两滴灵露的作用,但常老先生不知道,边以为是粥起了作用。

  她又谦虚推辞了几句,还是没拗过贾敏,被她塞了个白玉镯子。

  莫莲还不知道这个时代奢侈品的价格,不过看成色也不会差到哪儿去,至少得几十两甚至上百两都有可能。

  莫莲又不是真的孩子,她猜贾敏应该不仅仅是感谢她昨天熬的那点粥。

  她这样想着,就听到贾敏问:“老爷前儿已为玉儿寻了先生,本来这两天就要进学的,偏生琅哥儿又病了,等琅哥儿好了,上学的事就耽搁不得了,你可愿来陪玉儿一起读书?”

  这么快啊!莫莲心里感叹了一句。

  贾敏这么问,也是因为她听说莫莲现在每天忙着开铺子,怕她一直专营此道,没时间来上学。

  “幸得夫人垂爱,我才有机会跟姑娘一起读书明理,这样难得的机会,我怎会不愿?”莫莲说。

  不过这样的话,她就得好生协调上学和做生意的事了。

  铺子已经装修好了,柜子也订制装上,只等开业。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