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给暴君续命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1章 第31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薛老贼这是要打苦情牌了, 薛妍穗踱着步,理着思绪。她之所以断薛骏手脚, 既是因他行事歹毒,欺压百姓, 权势能让他为所欲为,比他有权势的人也能对他做同样的事,譬如她, 也为了激怒薛成、崔氏让他们陷入疯狂,不再隐忍。

  崔氏那里,她已经达到了目的,薛老贼得知消息竟然没有丧失理智, 果然, 他的心比崔氏还要硬。

  至于前朝非议她不孝、心狠手辣这些, 薛妍穗毫不在乎,她是个什么样的人,早在陛下面前暴露无遗了。

  只是, 她皮厚不在乎, 陛下会不会也不在乎前朝议论汹汹, 陛下会不会觉得没了面子,生了她的气才不让她进紫宸殿

  薛妍穗越走越快,裙摆转成了一朵花, 直到头晕了她才停下, 双手撑在几案上, 幽幽叹了口气, 心里在乎了人就会在乎他的看法。

  不行,她绝不能让薛老贼得逞,离间她和陛下。

  瞬间,薛妍穗打起了精神,斗志昂扬,怎么样才能让陛下消气呢

  “张云栋”薛妍穗吩咐了一番,“今晚能做成吗”

  张云栋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贵妃娘娘不仅独得圣宠,还出手大方,待底下人从不苛刻,不知多少宦官宫女指着为娘娘做事呢。

  “你立即去办。”

  薛妍穗则带着人去了尚膳监。

  “求陛下给老臣一个公道。”薛成踉跄入殿,匍匐在地,哭声悲戚。

  薛成年轻时是出名的美男子,虽出身寒门,但容姿俱美,又有才华,有一次他骑马入朝,先帝在阙楼上瞧见,赞不绝口,从此不断提拔重用。

  如今到了这般年岁,薛成仪容仍在,颤颤巍巍的俯地痛哭,极易引人同情。

  皇帝神色淡淡,非为国事,多了几分忍耐,耐心的听了一阵,才打断他,“贵妃教弟,卿要什么公道”

  薛成情绪激动,“老臣与老妻尚在,犬子自有父母,还不需贵妃出面。”

  皇帝把一本奏章扔到他脚下,“你自己看看,欺压百姓,为非作歹,这就是你教的”

  薛成看完,面上悲色更浓,阿骏有分寸,不该犯的事他一个没犯,这些事情,算得了什么那孽女就是故意的。

  皇帝还是要护着那孽女,薛成忽的寒意顿生,皇帝是不是容不得他了,才会如此纵容那孽女。借着拭泪的动作,薛成仔细打量皇帝,这个念头一生出来,他越看皇帝越心惊,皇帝的气色竟如此好了

  薛成惊骇得险些喘不上气,三四个月前太医令秦幕秘密出京,暗探一路跟着追查,秦幕去往南疆以求南蛮巫术,南蛮巫术如同鬼神一般莫测,秦幕却将希望寄托于此,只能说明皇帝病入膏肓,无药可医了。

  可现在皇帝看着哪里像将死之人

  面对这个惊吓,薛成顾不得为儿子讨公道了,若皇帝不死,不,只要皇帝多活几年,他所有的谋划布局都将付之流水,甚至他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薛成手捂着胸口,面色铁青,韩道辉瞧见以为他受刺激太过又犯了病,“薛相,可要召御医”

  “不,”薛成打了个寒颤,脸颊僵硬的抽搐,“不用。”

  他一副丢了魂的模样,显然是遭到了重大打击,“老臣告退。”

  韩道辉让一个宦官扶着他退下。

  皇帝回到紫宸殿,宫门宦官忐忑的禀报将贵妃娘娘拦在了殿门外,娘娘回了承嘉殿,皇帝没理会,径自进了书房。

  韩道辉进来请陛下用膳的时候,见他手里握着一卷书,呃,一卷拿倒了的书。

  皇帝顺着他的眼神一看,面不改色的放了书,“摆在这里。”

  晚膳摆进了书房,皇帝没什么食欲,韩道辉手上捧着只盖着银盖的托碗,上前弯腰,“陛下,这道菜是贵妃娘娘亲手所做,请陛下揭盖。”

  皇帝挑了挑眉,凝目看了片刻。

  也不知道这道菜是什么验菜宦官验了后,就盖了盖子,神神秘秘的,什么山珍海味陛下都不稀罕,薛贵妃怎么就那么肯定她一道菜陛下就消气了,韩道辉正暗自琢磨着,皇帝已动手揭了银盖。

  听到陛下笑了几声,韩道辉敏锐的觉出陛下心情好了许多,忙低头看。

  竟然只是一碗蛋羹。

  稀奇的是蛋羹上摆了五枚红芦菔片,雕得怪模怪样的,看了就想笑。还真别说,天青色的碗,嫩黄的蛋羹,红红的芦菔片,放在一起,还挺好看。

  “你看这像什么”

  皇帝接了碗,拈起一枚红芦菔片,笑问。

  正面仔细看,韩道辉也笑了,“瞧着像是皱着眉头认错的小脸。”

  “数她刁钻。”皇帝黑眸漾笑。

  韩道辉心里想他没看错,薛贵妃是个机灵懂事的,这才多久,就摸透了陛下的脾气,懂得主动哄陛下。

  皇帝笑了一阵,“让她进来吧。”

  侍膳宦官得了令,连忙出去传话,片刻后垂着脑袋进来,“贵妃娘娘没来。”

  皇帝面上的笑淡了,但还是将那碗蛋羹吃完了,咸味正合他的口味。

  用完晚膳,皇帝又捡起那本书翻看。

  “韩监正。”守门宦官飞跑着报信,“承嘉殿来人了。”

  韩道辉皱着眉头正要骂他没有规矩,听了他的话,眼睛一亮,“贵妃娘娘来了快请进来。”

  守门宦官话还没说完,就见韩监正疾步而去。

  此时,天色已黑,月亮半圆,几颗星子忽闪忽闪,韩道辉在前走着,面上带着几许失望,张云栋带着人抬着个盖了绸布的大东西跟在后面。

  “奴参见陛下。”张云栋等人紧张得心口砰砰跳,没有娘娘在身边,面对陛下他们害怕。

  皇帝大马金刀的坐着,撩了下眼皮。

  书房里燃着数个烛台,一片通明,张云栋咽了口唾沫,他可不敢在陛下面前要求熄灭几个烛台,看向韩监正求救。

  韩道辉让他看得心软了几分,这又是贵妃娘娘宫里的人,笑着解释“陛下,娘娘送来的这物件要在暗处看才好,不如熄了几个烛台”

  皇帝抬了抬手。

  熄灭了一半的烛台,书房里暗了下来,张云栋急忙掀了绸布,原来是一盏走马灯。张云栋点亮灯内的蜡烛,轮轴转动,灯面上不停的转动着一个宫装女子的图画,她屈膝弯腰,背上背着一捆荆条。

  “负荆请罪。”

  韩道辉一眼就认出了这灯面的意思,觑了眼陛下,暗暗叹服,先是芦菔片,又是走马灯,甭说陛下没真生气,就算真发怒了,被薛贵妃这么一哄,也不气了。

  “薛贵妃人呢”皇帝淡声问。

  “回陛下,慈云寺主持法智禅师赠了娘娘几本佛经,为求祛病消灾、祈福求子,虔心抄写经书,颇灵验。娘娘在抄经。”陛下问话,张云栋不敢欺瞒,实话实说。

  “都下去。”

  退出书房,张云栋才敢擦面上的汗,他带着腼腆的笑,“韩监正,陛下这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韩道辉睨了他一眼,“若是不高兴,你还能囫囵个儿出来”

  第二日午后,烈日当空,花草树木都晒得蔫蔫的。

  薛妍穗沾了一下笔,发现研好的墨汁用完了,宫女都让她打发出去了,便将手上这页抄好的经文放在一边晾墨迹。

  她也没叫人,倒了清水,手握着墨锭,自己研墨。她昨夜翻腾了半夜没睡好,白日天又长,不由得犯困,一个接一个打呵欠,眼睛也睁不开了。

  薛妍穗浑然不知外面已跪了一地的人,皇帝负手走进来,快走到了她身边,发现她闭着眼研墨,脑袋一点一点,下意识的放轻了脚步。

  这是皇帝第一次踏足后宫,第一次进承嘉殿,这里和他住的紫宸殿迥然不同。一进来就能闻到一股幽香,珍珠帘、轻纱幔,半酣佳人,皇帝忽然想起五个字,安乐温柔乡。

  只是这佳人太不通风情,闭着眼研墨,手上沾了墨汁都不知道,打呵欠时,伸手捂嘴,皇帝眼睁睁的看着她嘴角上多了一点墨渍。

  皇帝眼角抽了抽,手抬起又克制的放下,最后强迫自己转了眼睛,再看下去,他就忍不住要上手了。

  目光落在了一旁抄好的经文上,皇帝想起她宫里宦官说的话,祛病消灾、祈福求子,她是为了哪个

  自从答应了那鬼神精怪的条件,他的精气神越来越好,而他也确定了薛贵妃对此一无所知。

  无论她做什么,皇帝都随她,这些日子他也看出来了,她看似凶悍,其实心慈手软,与人争斗,从未想过斩草除根。

  皇帝没生她的气,他不满的是她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不成气的纨绔沾了血,脏了手,落人话柄。

  暗叹了口气,皇帝又忍不住看向她脸颊上的墨渍,终于忍不住伸手去擦。

  薛妍穗迷迷糊糊中,突然感觉嘴角上一痛,眼前有个东西在晃,惊吓之下张嘴就咬。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