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升职
那日,我在提督府接到了升职文书。
郭渊一案破的迅速,牵出郑琦与傅明礼的案中案,更是办的漂亮。圣上下旨此案一应人等按功封赏,义父升任北镇抚司镇抚使,凌越升任千户。就连我,也升成了总旗。可我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北镇抚司镇抚使的位子,很是不好做。只效忠陛下一人,得罪所有朝臣。历来坐上这个位置的人少有善终,陛下要通过北司来控制朝臣。朝臣们自然是对这个位置的人又怕又恨,稍有不慎行差踏错便是群臣弹劾。又或者办的案子多了,得罪的人多了,做事过火了,引得群情激奋,陛下为安抚臣便会毫不犹豫的抛弃这个位置的人,以平众怒。
郑琦便是最好的例子,他在时人人恭敬奉承。如今他下了狱,群臣弹劾,罗列的罪名足够他死上百次。
义父此次的升职,我觉得并没有这么简单。从案子一出,便被委任指派。义父本就快调职去北司,这案子本不该轮到他。案子也查的顺利,不仅破了郭渊的命案,还揪出了私盐的案子。
一瞬间,我忽然想明白了一切。吴提督在江南视察盐税,他应该在那是便查出了郑琦、郭渊、傅明礼的私盐案。他回京之后在春芳院约见户部尚书和英国公便是为了做这个局。虽被我撞到,他们没有见成,但一定另约了时间面谈。我当时好奇为什么这件差事会被派到南司来,现下想想应是郑琦的有意安排。他怕自己的北司已经被盯上,所以才将这事,派到了南司。我没有查到什么,交上去的资料自然也没有什么。这或许使得郑琦放松了警惕。之后郭渊被杀,凶手不是郑琦,但当夜郑琦一定去了郭渊府上。直至郑琦离开后,凶手才杀了郭渊。至于杀死郭渊真正的凶手,恐怕是东厂派去的人。这一局做掉一个锦衣卫指挥同知,一个北镇抚司巡抚使,一个户部尚书。这样大一个局,操纵的人从户部侍郎到英国公。从锦衣卫指挥使到义父。一环扣一环,真是精彩。而这一切的操盘手吴衍,他做这一切,是为了朝堂之争还是巩固势力排除异己?我不知道。
整局中,我唯一不解的便是为何义父要相助吴衍。且十分信任。
我的伤已经好的差不多,该是回锦衣卫的时候了。在提督府呆了这么久,也该去和吴提督道谢辞别。
他常常都不在府中,今日我特地问了方圆知道他下午会在府中。
他在书房办公,我站在书房外由方圆通报了声,方圆示意我进去。我跨入书房,发觉原来好像他一直都这样忙,案头上堆着高高的公文。政事上的事大多交在吴提督和首辅张启正手里。所有决策由首辅带领内阁票拟,再交由司礼监由吴衍批红。他总兼内外事物的确权势滔天,可也确实操劳的很。
我试探着开了口“今日来,是向吴提督辞行的。这段时间在府上多有打扰,我的伤已经大好。吴提督的救命之恩,我谨记在心,来日定当报答。”
他久不回声,我悄悄抬眼瞧了瞧吴提督,他仍旧埋首在堆得高高的公文中。我想着也不便再打扰他,就俯身行了礼,准备离开。
正当我开门时,背后的吴提督发了话“我只说一句,若你再将自己置于如此险境,我便将你收入东厂。可听明白了?”
我知道他定是说到做到,心里不由有些发慌。想着自己一身飞鱼服成了小太监的服饰,不由抖了抖。我缓缓回头,见他并未抬头,仍旧是在批阅公文。怂怂的道了声“听明白了。” 遍即刻跑了出来。我隐隐觉得自己这遇事爱凑热闹的性子,总有一天要栽在吴提督手里,成个东厂小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