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凰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93章 统一(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与杨坚,随着意气风发的大军一同凯旋入大兴,献俘于太庙。陈叔宝与陈朝诸王俘虏以及高熲所收集的所有书籍在大隋铁骑的严密看护下,于次日进京。

  我与杨坚与广阳门设宴,接见大军。

  杨英官拜太尉,高熲拜上柱国,进爵齐国公,杨素封爵越国公,贺若弼封宋国公,韩擒虎封上柱国。

  论功行赏,想必众人该心满意足才是。

  但愿贺若弼能满意。

  我们于广阳门接见了陈叔宝以及太子诸王功二十八人。

  陈叔宝面色苍白,意兴阑珊。跟在他身后的陈深,则是一脸的绝望。而那些陈朝诸王,则是一个个胆战心惊。

  陈叔宝走在最前面,神情有些恍惚,见了我与杨坚,竟是不知道要下跪。

  何泉见状,立刻上前,声色俱厉到,

  “见到皇上还不跪下?!”

  陈叔宝一愣,缓过神来,立刻双膝一软,跪倒在地。

  我冷笑了一声,而杨坚却是面无表情,不知喜怒。

  他起身,朝陈叔宝走了去,走到他身边。

  陈叔宝看到眼前有一双精致的鞋子出现,抬起了头。

  对上杨坚的眸子的一刹那,先是一惊,后立刻重新低下了头,好似甚是恐惧。

  “你就是陈叔宝?”杨坚低沉的声音响起,陈叔宝惶恐道

  “是……”

  “你怕朕?”

  “怕……不……不怕…… ”陈叔宝点点头,又摇摇头。

  杨坚蹙眉不言,何泉道

  “你这是何意?”

  “你儿子杀丽华的时候,朕……不……我就在一旁看着……你那儿子手起刀落,模样冷酷不已。我想着,有其父必有其子。儿子都这么狠,那他父皇,怕是比他狠绝百倍……因此惧怕……”

  一旁的杨素,听到陈叔宝如此说杨坚与杨英,怒斥道,

  “大胆!你胆敢欺君犯上?”

  而杨坚却不甚在意,这样的评价他与我听的都太多了,只要是我们的敌人,有谁会觉得我们仁善呢?

  我用眼角的余光扫视着众人,却唯独看到了杨英眼里闪过的一丝痛心。

  我有些晃神,觉得自己好似是眼花……可是……

  我向来不会看错的……

  我正疑惑着,却听见杨坚问

  “那为何又不怕呢?”

  “皇上杀我,已是注定的结局。丽华已经去了,若是这个时候我也死了,想必黄泉路上,应该还能追的上……”陈叔宝的声音有些颤抖,我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了无尽的依赖于思念,

  “她怕黑,黄泉路上又那么多冤魂,她肯定吓得直哭,我得赶快追过去,要不她一个人怎么办呢……”

  陈叔宝喃喃自语,手背上滴落了一滴泪珠。

  我的注意力却一直集中在杨英那里,他神色有些恍惚,目光游离,我竟是看到他眼睛好似红了……

  难道……

  本以为陈叔宝只是一时激动,却没想到接下来,他竟是伤心的啜泣起来,用袖口不停的擦拭着眼角,嘴里不住的呼唤着

  “丽华……丽华……”

  一旁的陈深听到父亲如此,也不免的掉眼泪,渐渐地,俘虏们哭成一团,颇为哀切。

  杨坚在一旁站着不说话,而我却被他们的哭声弄得异常烦躁。

  尤其是那一声声的丽华,喊得我心肝疼。

  我的面色冷了下来,斜眼不屑的看着陈叔宝。

  杨素似乎是发现了我的变化,转了转眼珠,突然笑了出来,

  “哈哈哈哈……”

  贺若弼见杨素突然的笑声,蹙着眉头问道

  “越国公这是怎么了?有什么好笑的?”

  杨素笑着摆摆手,到

  “在下只是想到因果报应的说法,现在终于明白为何陈国会灭亡了。”

  杨坚听到,抬起眼看向杨素,到

  “说说。”

  杨素见状行礼回禀到

  “这陈叔宝的诗,在下度过几篇,满篇华丽辞藻,极尽奢华。可是到了陈宫,虽是华贵,但是和纣王酒池肉林比,却也算不上穷奢极欲。于是臣就不明了,这陈叔宝到底是为何亡国的呢?现在臣是明白了,他们陈朝的皇帝,只会儿女情长。这也不小的年岁,满脑子都是自己的女人,根本没有家国天下。”

  “是!我就不该当这个皇帝!”陈叔宝听到杨素如此说,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道

  “当时我就跟父皇说过!我只想当个藩王,和自己喜欢的女人游山玩水,不问政事。可父皇他偏要让我当皇太子!孔子曰因材施教,这当皇帝也是要有天赋的!你看你们大隋的皇后,都如此端庄大气,更不用提天子天威。我跟你们比,哪里像个皇帝!我就是个付不起的阿斗!”

  陈叔宝说着说着,好似是无尽的委屈,越发的哭的伤心。

  我被他这一番话逗得忍不住笑了出来。这陈叔宝也三十六了,竟是还如同个孩子一般,需要哄着劝着,才肯罢休。

  而杨坚眸子中那高深莫测的一丝警惕却渐渐的消失了,见了如此模样的陈叔宝,他应该也是放心了。

  他转身回到了位子上,看了我一眼,我掩面偷笑,对他点了点头。

  “平身吧。”

  杨坚说道,

  “既是自比阿斗,朕还真是杀不得你了。”

  陈叔宝压根不理杨坚说了什么,只是卯足了劲开始哭。

  这股子劲儿,让在场的人都略微有些尴尬和想笑。

  陈深见到自己父亲失态,急忙擦了擦眼泪,凑到陈叔宝身边,低声到

  “大隋皇上宽恕您了,我们快些称臣谢恩吧……”

  陈叔宝看了陈深一眼,止住了眼泪,可是仍是忍不住抽泣。

  他慌忙擦了擦眼泪,匍匐到杨坚脚边,俯首道

  “多谢皇上开恩,皇上万福。”

  杨坚垂目看着匍匐在他脚边的,昔日的一国之君。面色淡然,眼里却是一副胜利者的傲气。

  他冷凝又骄傲的抬起头,扫视了一圈跪在陈叔宝身后的陈朝诸王众臣,嘴角微翘,摆了摆手,道

  “虽是死罪可免,但是活罪难逃。你毕竟是亡国之君,待在京城恐朕终会动杀机。你还是去东都洛阳吧。”

  “罪臣……谢皇上恩典……”

  陈叔宝泣不成声,被陈深搀扶着,踉踉跄跄的离开。

  杨坚看着他的背影,有感而发

  “朕听闻,此次伐陈,当贺若将军度京口之时,他竟是还在饮酒,醉的不省人事。甚至当时前线的加急文书都丢在一边,未曾打开过。此等人,如何能成大事?朕不惧他,但却要引以为戒。”

  “父皇所言甚是。”杨英听罢,回禀到。

  我朝远处看了一眼,低声道

  “不见见那个忘恩负义之徒么?”

  杨坚看了我一眼,点点头,对何泉挥了挥手。

  何泉立刻心领神会,上前一步,宣到

  “宣罪臣司马消难。”

  司马消难一身狼狈,见到杨坚时,更是不敢抬头看一眼。

  何泉蹙眉道

  “见到天子,为何不跪?”

  司马消难听罢,立刻跪了下来,声音微颤道

  “罪臣……拜见皇上,娘娘……”

  杨坚的眼里,流露出厌恶,他到

  “可是还记得当年情谊?”

  “……臣……记得……”司马消难到,

  “当年……是随国公冒着生命危险……去齐国接的罪臣……”

  “朕的父皇曾与你兄弟相称,朕自己也把你当叔父一样敬重。却不曾想,当朕任前朝左丞相之时,你却是第一个出来造反的。”杨坚的声音平静,却是氤氲着怒火,更让人毛骨悚然。

  “罪臣……罪臣贪恋权位……一时起了歹意……罪该万死……”司马消难到。

  “本宫曾见过你于邺城的发妻,听闻在邺城之时,你们相敬如宾。然而你一朝叛逃,便就弃之如敝履。她说你生性狡诈多变,需谨防才可。本来本宫与皇上不信,可是你竟是也背叛了我们,后又对陈朝’忠心耿耿’,本宫才相信了你妻子的话。”我冷冷道。

  “罪臣……自知罪无可恕……只求速死……绝不苟活!”司马消难闭上了眼睛,好似下了毕生的决心一般。

  而至于我对于他的评价,他不可置否,好似是默认了一般。

  司马消难的反应让杨坚不悦,总感觉他好似想英勇就义一般。

  “怎么,你可是不服?”我质问。

  司马消难不言,一时冷场,显得有些尴尬。

  高熲等人一旁看着,却不敢多言。

  然而此时,站在一旁的杨雄毕竟与司马消难也有些交际,不忍他如此,便禀明道

  “虽是叛逃,但是毕竟此次伐陈,他颇为尽力,对待新主,还算忠诚。如此,到不至于真的给他扣上顶见异思迁的帽子。”

  我看了杨雄一眼,没有多话。毕竟我与他并未有太多交集,他不是我的人,我没有那么放心他。

  “皇后所言不错,威惠之言也在理。只可惜,司马将军好似并不领情。”杨坚略带讽刺的说。

  我见状,对站在一旁的海秀使了个眼色。

  她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偷偷离去。

  我凑到杨坚耳边,悄悄说,

  “给你看出好戏。”

  杨坚微微蹙眉,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爹……”

  没过多久,不远处的人群之后,传来了一声颤抖不已的声音。

  司马消难身子一僵,猛地回过头,只见一身朴素装扮的司马令姬,在海秀的带领下,来到了广阳门下,手里还抱着个襁褓。

  “小婵……”司马消难震惊之余,眼里满是激动与不信。

  司马令姬扒开腿就跑了上来,犹豫过于激动,不小心摔了一跤,怀里的孩子差一点掉出来,引得孩子哇哇大哭。

  “小婵,小婵!!”司马消难激动的不管礼仪,起身便朝司马令姬而去。

  何泉见状,便想呵斥,而杨坚却抬手阻止了他。

  杨坚的默认,让守在一旁的禁卫军给司马消难让出了路,他冲过去,一把抱住了司马令姬。

  二人相拥而泣,那哭声中,隐藏了太多的东西。

  半生的颠沛流离,父女分离。

  离别时,是位高权重的重臣与皇后;重逢之时,却以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爹……女儿不曾想……这辈子还能见到您……”司马令姬哭的伤心。

  司马消难轻柔的帮她将眼泪拭去,到

  “为父也不知会有这一日……都是为父对不起你……”

  “爹你不要这样讲……只要从今往后,您能留在女儿身边,女儿定会尽心竭力的侍候您……尽女儿的一份心……”司马令姬坚定说道。

  “这些年……你过的可还好?”司马消难问道,

  “这孩子是?”

  司马令姬见司马消难如此问,擦了擦眼泪,眼里流露出了一丝甜蜜

  “父亲放心,皇上和皇后娘娘对女儿很好。不仅赦免了女儿的罪孽,还做主为女儿婚配。女儿如今的夫君,是司州刺史李丹。这是我们的孩儿,才三个月,还没起名字呢……”

  “这……”司马消难很是惊讶的朝我们看了过来,他没想到我们会如此对待他的女儿。

  司马令姬还到

  “父亲在邺城的妻儿也安好,如今与女儿住在一处,相互照应。娘娘还给了恩典,让夫君有了一百户的食邑,如此也算是衣食无忧。”

  司马消难的眼里变得沮丧而懊悔,我们的以德报怨,让他良心不安。

  司马令姬拉住自己的父亲,劝说道

  “爹,你只要认罪,以皇上和娘娘的宽厚大度,一定会宽恕您的。到时候我们一家在一起,每年团圆的日子,大家能围在一起吃一锅团晚饭,这才是最真实的幸福啊……”

  司马消难的脸上流露出了动摇的情绪,他低着头,接过了司马令姬怀里的孩子,眼泪簌簌的掉落。半晌,他吸了口气,到

  “这孩子,就叫’安’吧……平安才是福呐……”

  他跪下来,膝行到我们面前,诚恳的叩拜到

  “多谢皇上皇后大恩大德……司马消难今生无以为报。”

  杨坚道

  “朕与皇后如此做,并不是为了你。而是因为,你有个好女儿,好妻子。人懂得生来感恩,希望接下来的时间里,你能明白这一点。”

  “罪臣知罪……”

  *****************************

  今日是召见俘虏的日子,也是我大隋宣告统一霸业的一日。司马消难的离去,好似带着我们所有往昔的敌人,一步一步的远去。

  天下九州,如今平定十之八九。除了北边的宇文英蕴,还有东边蠢蠢欲动的扶余人之外,便再无可以匹敌之人。

  西域诸国,看到如今大隋平定天下,纷纷遣使来。东边的新罗渤海国,以及远在海外的东夷,见天下基本大定,一个个的想方设法,争先恐后的进京。

  我不屑于这些,可是我不得不承认,我的虚荣心,终究还是被这滚滚而来的无上权利所激发,我很享受这样的高高在上。

  这或许也就是权力的魅力。

  我斜眼看了看列队站立的众人,看到站在前排一言不发的杨勇,他身后意气风发的杨英,还有各怀心事的大臣,以及淡然处之的高熲,和早已云淡风轻的李德林。突觉无论是什么样的困境,怕对我来讲,已然不在话下了。

  北边的突厥已然不足为惧,我如今担心的,最担心的,便就是苏威、柳机那群士族。

  听海秀说,清河崔氏已经住进了我赏给他们的前随国公府,看来舅父终究是想清楚了。

  至少,如今他们怕是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站在我这边。

  我觉得这或许是天意使然,让我继续与那些执掌大权的士族斗争。毕竟我如今就算是我不愿意与他们斗,他们也不会放过我了。

  你死我活,都是我自找的,但是若是胜利,我得到的,或许能比我想象的更多。

  然而我没想到的是,事情却来得如此之快,好像是给我当头棒喝。朝中的暗流,在灭陈之后,终究还是浮上了台面。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