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015:贾母出手婢发卖,贾政回京女元春【新】
小丫鬟捂着脸就要起身出去跪着,床上的张氏此时已意识到不对劲儿来,连忙喝道:“站住!”
小丫鬟吓得一个激灵,连忙跪得老老实实的。
绢香替张氏顺了顺胸口,轻声道:“太太,不过是小丫鬟不懂事,嘴里没个把门的瞎咧咧,太太不必理会得她,罚她个教训便是。太太刚生产完,正是要调养的时候,不值当为了这个气坏了身子。”
张氏丝毫不理会,只紧紧地盯着小丫鬟:“瑚哥儿怎么了?”
小丫鬟低着头哆哆嗦嗦的不敢说。
绢香和绵香相视一眼。
绢香继续劝道:“太太——”
张氏猛地一转头盯着她:“你闭嘴,我要听她说。”
那眼神像是里头有把刀子似的,看得绢香心头一颤,连忙把头低了下去。
一旁的绵香嘴唇动了动,终究没敢开口。
张氏又转头看着跪在地上的小丫鬟,声音柔和,却叫人听了心里发颤:“来,你告诉我,瑚哥儿怎么了?”
小丫鬟全身发颤,哆哆嗦嗦道:“瑚、瑚、瑚大爷……他、他落水了……”
张氏倏的睁大了眼,心里既惊又忧,嘴唇颤抖,眼前一黑,便人事不醒了。
“太太!”
“太太!”
绵香和绢香眼疾手快得扶住身子歪倒的张氏,呵斥旁边愣了一圈的小丫鬟:“还愣着干什么!没见太太都晕倒了么!还不赶紧去请太医!”
张氏晕倒,贾母和王夫人也得到了丫鬟的禀报,双双赶来东南院张氏的院子。
太医赶来给张氏把脉后,开了药方又细细叮嘱了丫鬟好久,这才提着药箱离开了。
太医才一离开,贾母看了一圈儿院子里排排站的丫鬟婆子们,问道:“是哪个丫头老婆子在大太太面前胡吣?”
丫鬟婆子们都低着头不敢出声儿。
王夫人静静地立在一旁听贾母说话,面上一副低眉顺目、恭恭敬敬的模样,只心里却在为那说漏了嘴的丫头婆子叫好。
“瑚哥儿落水这事儿,我已发下话来,不许任何人在大太太面前提起!”
贾母拿眼往底下头快埋到胸口的丫鬟婆子们身上扫了一眼,突地喝道:“鸳鸯,你去,将人牙子带来,领了那碎嘴的东西发卖了!”
从贾母身后走出一个年约双十、相貌清秀的丫鬟来,恭敬地应了一声:“是。”
话落,那鸳鸯转身就要去领了人牙子来。
突地从一排排站着的丫鬟婆子中传来一声哭喊:“老太太,奴婢错了!奴婢不是故意的!奴婢再也不敢了!求老太太饶了奴婢这一回罢!”
鸳鸯微微顿住了脚,悄悄朝贾母脸上看,见她半闭着眼、神态沉静的模样,便又抬脚往外走去,将人牙子钱婆子领了进来。
钱婆子一张满是褶皱的脸上笑出了朵花儿:“小人见过老夫人,老夫人安。”
贾母抬了抬眼皮看了眼跪在地上直哭的小丫鬟,淡淡地道:“这丫头规矩不行,你领了去罢。”
钱婆子顺着贾母的目光看去,只见地上跪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乌黑的头发扎成了双环髻,面皮白净,眉目清秀,倒是个模样周正的,一双眼里不断地淌下泪水来,瞧着倒有几分楚楚可怜。
她心里盘算着,等这丫头再大个两年,模样长开了,卖到富贵人家做丫鬟做妾,就凭这般秀气的容貌,少不得她能多赚几两银子。
于是,钱婆子笑呵呵的朝贾母行了礼,强行领着那小丫鬟离去了。
……
大房新出生的哥儿的洗三宴并没有大办。
——他母亲和兄长如今身子不大好,须得静养。
若办洗三宴,则扰了他母亲和兄长的静养,而且,这孩子自个儿身子也弱得很,瘦瘦小小的一团儿,趴那儿睡着还没只猫大,洗三也折腾人。
因想到此,贾母遂发下话来,让洗三宴小办,只家里和亲戚间开几桌宴席热闹热闹便是。
贾政回到京城时已是三月中旬,刚回京,就从等在渡口迎接的下人处听说王夫人生了一个姐儿,面上倒没什么喜或不喜、笑或不笑,只淡淡说一句:“知道了。”
等回到荣国府,贾政首先去拜见贾母和贾代善。
他病中时所写的信早就传回荣国府,贾代善和贾母等人亦已看过。
此时贾代善见贾政归来,虽说对于贾政未能参加童生试考试难免失望,但见他病后兼风尘仆仆而消瘦憔悴许多的模样也不忍心过多责怪,便只嘱咐他好生休养。
贾母眼见最疼爱的儿子消瘦得如此憔悴,心疼极了,当即吩咐厨房做了补汤给他吃,晨昏定省也免了,只叫他养好身体后再来。
关怀了好一会儿,贾母笑呵呵地说:“可听说你媳妇生了?”
贾政说:“听说了,儿子一回来就有听说,说是王氏生了个姐儿。”
贾母脸上露出笑容:“可不是,说起来,姐儿竟是同咱们家老公爷重了生辰呢。”
贾政一愣:“这丫头……”
“是呢,我先还在和丫头们说呢,你瞧瞧,大年初一降生,咱们家这位姐儿可不是有福气么。”
——大年初一!
贾政脸上露出一丝微笑,附和道:“老太太说的是。”
“我瞧着,这王氏是个好的,当初进门头年就怀孕,才第二年的功夫就给你生了长子!你瞧玉童如今才几岁,就这样聪慧孝顺呢。这过了没两年又生了姐儿,不仅生在了大年初一这样的好日子里,还是咱们府上小辈中头一个姑娘。”
贾母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对了,这姐儿你们夫妻俩个可想好了叫什么名儿?”
贾政一愣。
他这奔波在长安都和金陵,哪里还记得王夫人怀孕的事,更别提取名了,于是笑说:“这倒还没,老太太既问了,不若就替姐儿取了名罢。”
贾母无奈摇头,笑道:“先头玉童也是这样,如今姐儿也是这样,你们夫妻俩个就都没事先想到要给孩子取名儿的么?”
贾政笑说:“玉童和姐儿都是您孙子孙女,做祖母的给孙儿取名,那是他兄妹俩个的福气。”
贾母叫他逗笑了,想了想,说:“姐儿是生在了大年初一,元月元日,不若就唤作‘元春’罢。”
“元春、元春……”
贾政念了几遍,笑道:“好名字。儿子替元姐儿谢老太太取名。”
又说了几句,贾母打发他回屋去见见他媳妇。
王夫人虽失望相公未能考取功名,但见他模样憔悴心里也是心疼的,便日日对他嘘寒问暖。
贤妻的关怀备至叫贾政难免心中动容,竟舍了房里的几个通房侍妾,同王夫人情意缠绵恍若初婚时。
一时间,贾政房里的几个通房侍妾竟皆失了宠,她们虽满心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毕竟她们的身份是妾、是下人,而王夫人是主子,是贾政明媒正娶的嫡妻。
正室拿捏她们这些侍妾下人就跟手里捏着个蚂蚁似的,想捏死随时就能捏死,她们纵有满腹不甘心也不敢闹腾。
于是,有相公的宠爱、有婆婆贾母的器重、有生有嫡长子贾珠和嫡长女贾元春的功劳,再加上手握管家权,王夫人一时间过得春风得意。
不到一个月,四月初一,贾政之嫡长女乳名元春者满百日。
因她生在大年初一,贾代善和贾母都觉得‘元春’二字甚好,便干脆给她取了大名,就叫贾元春。
于是,这么一来,她便不从同辈兄弟们的用王字旁的字取名了。
四月初九,大房大太太张氏所出的哥儿乳名唤作四平者满月,满月宴上,他被剃了胎发。
却说大房的赦大太太张氏,张氏此次生产大伤元气,如今坐足了月子,身子依然不太好,身下恶露不断,淅淅沥沥的,一时好一时坏,平时管家理事稍微劳累一点儿身子就不中用需得卧床休息吃药。
贾母体恤张氏体弱多病不宜操劳,便仍将管家权交给了二房的政二太太王氏,让张氏专心养好身子。
张氏虽满心的不甘愿,奈何受病体拖累,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王夫人掌管家事、主持中馈了。
不消是管家权,因着张氏如今身子实在是不大好,贾母怕她照顾不好贾瑚和四平(即张氏才生的次子,乳名四平,取自四平八稳的意思)哥儿俩,想着将贾瑚和四平他们哥儿俩接到自己院子里照顾着,只让她好好照顾她自己的身子,早日将身子养好。
然而张氏似乎是被贾瑚落水吓怕了,希望能将贾瑚就近安置在她院子旁边,方便她照顾。
毕竟是母子,贾母便由她决定了。
然而以张氏的身子和精力,照顾她自己的身子和自落水后体弱的贾瑚已是将将就就,再加上一个出生没多久的婴孩四平,身子怕是吃不消,便将四平交给了贾母照顾。
荣禧堂又多了个奶娃娃。
于是,贾珠总能听到一个奶娃娃刚嚎几嗓子,另一个奶娃娃紧跟着也开始扯着嗓子嚎起来,魔音灌耳二重奏,这日子,实在是……
贾珠表示:这日子没法儿过了!【生无可恋.JPG】
贾母也已好些日子没怎么睡好觉了,这元春和四平一哭起来,那可真是……这俩实在是太能哭了,记得玉童那时候也不这么哭的啊,玉童那时别提多乖巧了,饿了哼哼、尿了哼哼,从不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