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快,让我吸一口仙气!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0章 020:贾玉童初学识字,仨秀才相继请辞【新】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张氏既忙着管家,又忙着照看贾瑚,偏这两样哪个都马虎不得,十分的心思也需得用上二十分。

  不然,稍一出错,轻则王氏先前管了半年的家,如今她重掌管家权做得不好怕让老太太看不中,重则若忽略了贾瑚恐丫鬟们伺候不精心让他生了病。

  样样都要劳心费神,一个冬季这么一过,张氏顿时消瘦清减了不少。

  却说贾政,十月中旬的时候,贾政乘船下金陵,却是准备参加来年的童生试。

  他特意提早几月出发,以免路途再次因天冷感染风寒而错过童生试。

  贾珠对于父亲贾政的离去没有啥反应。

  他自出生起就和贾政相处的不多,在家里见到贾政时也就是行礼喊声“老爷”,要说感情?

  ——还真没咋处出来。

  贾珠除了因为换了个壳子而有些不大适应之外,每天都有乐子玩,根本就没空想贾政——

  小小幼童的他每天习武之余要陪祖母(贾母)听听戏;

  练武药浴、被祖父(贾代善)抱着骑马遛弯;

  关心关心自家母亲王夫人;

  逗逗比他小两岁还是个白白胖胖的肉包子的胞妹贾元春和堂弟贾琏;

  享用着美味珍馐和各种香软酥甜的点心;

  逛逛园子、看看花儿、逗逗鸟雀;

  听小丫鬟们念话本子或说话玩笑;

  ……

  好多好多的事儿都挺有趣的,贾珠体验了一番没有电没有WIFI的古代生活,倒也因此冲淡了些许对于前世的怀念。

  一场大雪后便是新年。

  最疼爱的儿子贾政下金陵去了不在家,最喜爱的女儿贾敏出嫁了要在夫家生活和过新年,今年的新年一下子少了两个被贾母放在心窝窝里疼爱的子女,年夜饭上她吃得也不大有滋味,心里十分想念远在金陵的儿子贾政和嫁去了林家的女儿贾敏。

  贾珠赖在贾母怀里撒娇卖乖了好一会儿才总算把她哄开心了,露出笑容来同大家伙儿一起看烟花、听戏折子和守岁。

  过了新年便进入了康平三十三年。

  新年的第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贾元春周岁。

  她在抓周礼上抓到了针线,被赞长大后必然是个贤德淑女。

  三月初一是王夫人的生辰。

  又过了八日便是三月初九贾琏一周岁的生辰,周岁宴上,贾琏抓到了算盘。

  贾代善虽然有些失望,但心里也隐隐松了口气,抚着胡须笑呵呵地抱了抱贾琏。

  ——好小子,总算没像他兄长一样抓个小弓箭,不然怕是也得皮实地到处闹腾,算盘就算盘罢,总归是个文静活儿。

  才过了贾琏的生辰没几天,贾政突然回来了。

  原来,贾政在参加二月的县试时身子受了凉不舒服,没等他撑到考完试,中途就因发烧而出了考场,刚出了考场人就松了劲儿,吓得随行的长随连忙请了郎中。

  郎中开了药,贾政吃了几天的药烧退下去了身子也好了许多,但是县试未考完,接下来的院试和府试就都不用想了,于是等身子一好转,贾政就乘了回长安都的船。

  王夫人心里既高兴又失望,高兴的是相公回来了,失望的是相公未能考取个功名回来。

  贾代善恨铁不成钢,但念及贾政此次是因身体不适才错失了考试,便也没多训斥贾政,只让他好生修养,养好了身体来年再考。

  对于贾政的回来,贾母是最高兴的,最疼爱的儿子离开她身边半年不到,她已心里想得很了。

  贾政休养了几日身体好多了,念及长子贾珠四岁了,到了启蒙的年纪了,便将贾珠带到书房,教他认字。

  不曾想贾珠认字极快,不消一会儿就将他教的那些字认得八九不离十,喜得贾政在当天傍晚定昏(晨昏定省,早上是省晨,晚上是定昏)时就忍不住同贾母和贾代善说起此事。

  一众人都高兴,只除了大房贾赦和张氏夫妻俩个,一个撇撇嘴,一个笑意不达眼底。

  ……

  贾政虽能教导贾珠启蒙读书,但毕竟他自己也要看书准备童生试,时间不充裕,于是,贾代善便延请身负功名的秀才公做贾珠的西席先生,给他启蒙,教他读书。

  不想那秀才将将教了一天不到的书,就请小厮带路来到荣禧堂面见贾代善,说要请辞。

  “这是为何?”贾代善十分惊讶。

  “这、这、这……”

  秀才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可把贾代善给急得:“你倒是快说啊?”

  “这……我……”

  看秀才吭哧半天仍旧没能说出句话来,贾代善心里头不由得生出一个猜测,脱口而出道:“难不成是我这孙儿太过愚钝?”

  “不不不,绝非如此!”秀才连忙摆手否认。

  贾代善松了口气,紧接着又疑惑起来:“既然我孙儿并非愚钝之才,那为何……?”

  秀才摇摇头,一咬牙道:“令孙并非愚钝之资,非但如此,小公子实乃慧才!”

  闻言,贾代善喜上眉梢。

  秀才又道:“然正因小公子实在聪慧,余恐读书不精,不敢耽误了小公子,因而向您请辞。”

  “这样啊……”贾代善抚了抚胡须。

  秀才请辞成功,收拾包袱迅速走人,受到贾珠聪慧的冲击,他回家后苦读诗书,誓要“头悬梁,锥刺股”,争取早日考取举人。

  这边,贾代善又请来了一位身负秀才功名的读书人做贾珠的西席先生,事先给他说了贾珠聪慧,然后贾代善这才悠悠然的回到了荣禧堂。

  二号秀才本来没把贾代善说贾珠聪慧的话放心上,毕竟哪个长辈不觉得自己家的孩子聪明?

  然而,二号秀才没想到的是贾代善说的都是真的,贾珠是真聪明,聪明到他才教了一遍,贾珠字就都会认了也都会念了。

  二号秀才很高兴,这个学生如此聪慧,未来可期啊!

  ——若此子将来飞黄腾达了,作为他的启蒙先生,那也是极有脸面的事啊!

  于是,二号秀才兴冲冲、认认真真的教导贾珠。

  贾代善在荣禧堂等了两天没见到二号秀才来找他,悬着的心也就落回到肚子里稳稳地放着,谁知他这心刚放完,二号秀才就来找他了!

  “你等等,你先别说,我说!”

  二号秀才愣了愣,点点头闭上了自己张了一半的嘴。

  贾代善狐疑地瞧他:“你别跟我说你是来找我请辞的?”

  二号秀才一愣,脱出而出:“您怎么知道?”

  ——我这想法可没告诉过任何人呐!

  “还真是?”

  贾代善觉得自己牙帮子有点疼,一口气都不带喘地问他:“你别告诉我说你是觉得我孙儿太聪明了你教不了他怕耽误了我孙儿所以你要请辞?”

  二号秀才傻眼了,愣愣地点头,附和道:“是啊,是啊。可我还没开口说,您老到底是咋知道我想说的话的?”

  贾代善朝他挤出个笑脸,痛快地让人结了五两银子给他。

  二号秀才走后的第三天,贾代善再次请来了一位身负秀才功名的读书人做贾珠的西席先生,事先郑重的和他说明了贾珠有多么的聪慧。

  见他点头贾代善犹不放心,再三和他说贾珠是多么的聪慧,足足说了两刻钟的时间(古代两刻钟=现代三十分钟),贾代善这才一步三回头的回到了荣禧堂。

  三号秀才:“……”

  您老终于走了哎!

  知道您稀罕您家孙子,知道天底下的长辈都觉得自己家的孩子怎么怎么的聪明,可您也不至于这么稀罕、这么坚定地认为您家孩子一定很聪明罢!

  三号秀才在心里吐槽完了,这才转身去给贾珠上课了。

  荣禧堂

  贾代善心里头老惦记着这第三位秀才不会也来找他请辞罢?第三位秀才能坚持几天再来找他请辞?半天?一天?还是两天?

  贾代善躺在躺椅上晒太阳,这本来是件很舒服的事,可他心里头惦记着事儿,怎么晒太阳都觉得不放松,他等啊等,等啊等,只觉得这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

  好不容易等到夕阳西下太阳下山,仍未瞧见第三位秀才的身影,贾代善喜得从躺椅上翻身而起,吩咐下人给他拿一壶酒来。

  第二日,贾代善用过了早膳,又在园中散步了会儿,小厮回报说那秀才一刻钟前开始给贾珠上课了(古代一刻钟=现代十五分钟)。

  于是贾代善又心神难安起来,坐不稳,躺不稳,走也不是,站也不是,好不容易熬到天边红霞灿灿时,贾代善只觉得心头舒畅了,这一天总算是过——

  “国公爷,秀才先生在外面求见。”

  闻言,贾代善一下子就瞪大了眼,手捂着胸口大口大口直喘气,吓得小厮两腿一软以为贾代善怎么了,慌忙就要跑出去请郎中。

  还好贾代善缓过了一口气,忙唤住了那小厮,命他去将那秀才带进来。

  三号秀才跨进了屋,瞧见坐在上首的贾代善,行了一礼,开口就要说话,却见贾代善摆摆手说:“你别说,我来说罢。”

  三号秀才愣了愣,点了点头,让贾代善先说。

  “你来找我,是为了请辞罢?”

  三号秀才一愣。

  贾代善又道:“你请辞,是因为我那孙儿十分聪慧,你怕你读书不精,耽误了我孙儿,是这样罢?”

  三号秀才惊讶地张开了嘴。

  贾代善看他那模样也就知道自己说的没错了,摆摆手道:“行罢,我知道了,你去账房领五两银子自去罢。”

  ——五两!

  三号秀才愣愣地被小厮带着来到账房领了五两银子,又愣愣地被小厮带着出府,直到府门在他眼前“嘎吱”一声地关上,他这才醒过神来,感觉到手里沉甸甸的,他低头一看,白花花的五两银子躺他手里!

  他浑身一个激灵,连忙揣兜里捂着,飞快回家藏起来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