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025:荣国府有人欢喜,张夫人为儿谋划【新】
王夫人是高兴了,她脸上乐得快开出了花儿。
对此,张氏面上温温柔柔的笑着朝她道喜,搁在腿上的双手却快把手中的帕子扯烂了,心里暗恨:“贾珠倒是好命,竟能得到举人老爷的教导,只可怜我的六顺和四平——老太爷也真是偏心,只记得二房的贾珠,却不记得我们大房的六顺和四平,六顺可是荣国府长子嫡孙啊!”
贾母见贾代善点头,顿时压抑不住心中的惊喜,一把将贾珠搂在怀里不住地揉搓:“哎哟,祖母的心肝儿哟,怎么就这么招人疼呢!我的大孙子哎,可真真是祖母的心头肉哟!”
贾珠被迫把头埋在贾母的怀里,耳朵里不断的传来贾母一句一句的“心肝儿”、“心头肉”什么的,心里只觉得既肉麻又不好意思,脸都有些发热了。
王夫人笑看着贾母将自己的长子贾珠搂在怀里百般怜爱,心里十分高兴,忍不住瞥了一眼坐在旁边的张氏,眼里流露出一丝得意。
瞧瞧,任你张氏如何才女,如今还不是拖着个病弱的身子么!
任你张氏生的贾瑚是府里的长子嫡孙,还不是运道不好落了水,如今坏了身子整日里病歪歪的么!
任你长房长媳、长房长孙,老太太最疼爱的不还是他们二房的儿子媳妇和孙子么!
张氏搁在腿上的一双手狠狠揪着手里的帕子发泄着心中的怒气,暗道:“什么‘大孙子’、‘大孙子’的,我生的六顺才是老太太您的大孙子!”
至于二房的贾珠,论年纪排行,他还排在六顺后头呢,要称呼也该是“二孙子”才是!
贾瑚依偎在张氏身边,望着贾母怀里的贾珠,一双黑眼珠子里满是艳羡。
祖母从来没有这样抱过他,他也好想被祖母抱着,想被祖母叫“心肝儿”、“心头肉”。
就在各人欢喜各人愤怒之时——
“哥哥。”炕上躺着的贾琏伸着手往这边够着。
——这是在叫自己。
贾珠穿越重生好几年,上面一个堂兄,下面一个胞妹一个堂弟,他早就习惯被人叫‘弟弟’或‘哥哥’了。
虽说排在贾琏上面的除了贾珠之外还有一个贾瑚,但贾琏自打出生起就养在贾母跟前,和贾珠日日相处,而贾瑚常常十天半个月就因为身体不适而不能来贾母处晨昏定省,贾琏见他见得少了,再加上小孩子忘性大,这么一来就导致了贾琏的思维里,哥哥是贾珠,至于贾瑚?不认识。
贾珠循声看过去,只见炕上并排躺着两个娃娃,一个娃娃正闭着眼睡觉,另一个娃娃贾琏伸长了白胖的小胳膊,仰着脸,白白净净的脸上一双黑眼珠子格外清澈闪亮,看着就喜人的很。
贾母放开贾珠,乐呵呵的瞧他哥儿俩说话。
一被祖母放开,贾珠立马就小跑到炕边。
——祖母的热情有时候也真的很让宝宝有点受不住哇!
“怎么了?叫哥哥什么事?”贾珠边说边伸手捏了捏贾琏白嫩的小脸蛋儿。
——哟,手感不错。
他这么想着,就又在贾琏的脸上捏了一把。
“哥、哥、书?”
贾琏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因为脸被捏着的缘故,说话有点口齿不清,可爱的紧。
贾珠不由得嘴角含笑:“是啊,哥哥要随姑父念书了。”
贾琏不懂念书是什么意思,他就是凑个热闹顺带刷一波存在感罢了,得了回答,他就嘴里吐出一串串泡泡来,自个儿跟自个儿玩地不亦乐乎。
贾代善瞧他哥儿俩说完了话,这才笑着道:“老夫已和如海约好了,明日就带玉童登门拜访。”
然后又朝贾母嘱咐:“玉童拜如海为师,今天将拜师礼准备好,不要忘了。”
“哪里就会忘了?”贾母笑着道:“我的宝贝孙子要拜师读书,我这个当祖母的怎能忘记备下束脩礼?”
说着,贾母转头朝王夫人道:“老二媳妇,你去库房里挑挑,捡那字画、笔墨砚台来几样。如海是读书人,肯定爱好这些个,你收拾出来,明日随束脩礼一道儿送去女婿府上。”
王夫人笑盈盈地应下了。
张氏听贾母这么说心里头就不高兴了,待一见王夫人笑意盈盈的模样,不由得心里更气。
这出的不还是公中的库银和珍宝!
真是便宜二房的人了!
老太太就是偏心!
“说起来,六顺的身子也好些了,这三年来他因身子的缘故也耽误了读书。”
张氏这话一出,众人都朝她看,随后目光又都转向她身边的裹得厚厚的贾瑚。
贾瑚听见念书就眉头皱起,拉着张氏的袖子道:“太太,我不想念——”
张氏瞪了眼贾瑚。
贾瑚在张氏的目光下慢慢低下头不敢再说话,只神态明显是不乐意的模样。
贾代善见贾瑚那一脸不想念书的模样就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没好气地瞪了眼长子贾赦。
六顺这小子真是跟他不学无术的老子一个样!
怎么就没半点像他娘、像他张家爱读书又学问好的舅舅呢!
王夫人低了低头,眼里划过一丝笑意,心道这贾瑚可真会拆他老子娘的台,再抬头时神色平静安然。
“六顺如今已七岁了,当年这孩子也是四岁启蒙,只可惜还没学上几天就落了水……”说到这儿张氏停了停,似在平复情绪,接着道:“启蒙说早不说晚,况且读书乃是正经大事,耽误不得,如今六顺身子好了些,我想着让他也该把书捡起来读了。”
“依你的意思,六顺念书,随哪个念呢?”贾母神色淡淡的问:“你心里可有人选章程?”
“媳妇想着,不若将六顺送到我娘家,同我娘家侄儿们一道儿念书。”张氏说到这儿顿了顿,眼尾余光特意瞧了眼王夫人,笑容略深了几分:“这教他念书的都是我们张家族里的叔伯兄弟,不说秀才、举人和贡士,便是进士出身的也是有的。”
王夫人心里还道张氏为何特意瞧自己一眼,为此心里高高竖起了围墙防范着她,不想张氏说出了这番话,听得“进士”二字,她手下一紧,指甲刺进手心里,疼得她心肝儿直颤。
进士!
进士!
竟然是进士!
王夫人抬眼狠狠剐了眼张氏,正瞧见她朝自己微微一笑,眼含高傲得意和不屑,把王夫人看得心中生出无数恨意来。
好你个张氏!
我的玉童刚得了林姑爷这么个举人教导,你这头转眼就给贾瑚那小子找个进士出身的教导读书?!
可恨!
可恨!
实在可恨!
张氏瞧见王夫人铁青的面色,心情越好,嘴角的笑意不由得越深。
贾母这么多年就没喜欢过这张氏,如今听她语调平淡却暗含骄傲和得意的口气说话,越发心中不喜,于是神色越发平淡,只道:“你既这么想,我老婆子也不多嘴,你自个儿瞧着办——”
贾母的话海没说完就被贾代善打断:“可我瞧着,六顺身子怕是没好全罢?”
王夫人闻言心里一喜,老太爷这是……
张氏含笑的嘴角僵了僵,她怎么也没有想到,阻止她的不是王氏,也不是老太太,居然是老太爷?!
不过她转念一想,老太爷这是在担心六顺的身子呢。
这般一想,张氏心里舒缓了些,笑道:“六顺养了一年的身子,如今已好转许多了,媳妇想着,六顺本该这一年都在读书的,后来因落水生生耽误了一年,如今六顺已比别家孩子晚了一年,再晚下去……”
贾代善眼皮都不抬一下:“虽是如此说,可似咱们这等人家,哥儿也不必苦读,尤其六顺这身子……我看,不若请了秀才先生在家教六顺,倒也方便,万一六顺读书时身子有什么不合适之处,咱们也能即刻知道,立马请了太医,倒也能及时给六顺瞧一瞧。”
王夫人竖着耳朵仔细听,听着老太爷是在关心贾瑚那小子,她心里有点不痛快起来,不过嘛……
她眼珠子一转,嘴角上翘。
——只要贾瑚去不成满是秀才、举人、贡士甚至是进士的张家读书就好,这样一来,我的玉童得了林姑爷那般的举人教导,将来定然强过贾瑚那小子千百倍!
——老太爷果然是在关心六顺的身子。
张氏这么想着,于是倒也不在意王夫人那含笑的眉眼,只朝贾代善轻声细说:“媳妇知道老爷您是关心六顺的身子,不过,我娘家府里供奉的有郎中。家里读书的孩子又多,六顺去读书后他们还能一块儿进益。”
“教书的叔伯兄弟又是考中了秀才、举人、贡士甚至是进士的身份,六顺若能去张家念书,媳妇倒觉得,要比在外头请个先生教导更适宜。”
贾代善淡淡的道:“秀才虽说不比举人、贡士和进士,但是给一个几岁的孩子启蒙,绰绰有余了。”
眼看大儿媳妇还想说什么的模样,贾代善又接着道:“再说了,别人府上哪里有咱们自己府里方便,六顺在咱们自己家念书,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更晒不着,一应丫头小厮一二十个的伺候着他,端茶递水、撑伞打扇,样样都将六顺伺候得妥妥当当。”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