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快,让我吸一口仙气!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5章 085:荣府贾母长远计,宁府贾珍得嫡子【新】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后来,贾代善一病走了,再也不回来了。

  贾史氏终于体会到了当年婆婆说的不忍睹物思人是什么意思了。

  她病好后,坚持搬出了荣禧堂,住去了荣庆堂,免得日日夜夜、夜夜日日都对着那一草一木、一花一树,甚至是空气都熟悉无比的荣禧堂,形单影只,黯然神伤。

  贾代善走后的次年三月,王氏诞育了二房嫡次子,这是贾史氏的第四个孙儿,乳名唤作“安童”。

  因为张氏病体沉疴,卧病在床,王氏刚出了月子就忙着府里一家老小、上上下下的事。

  贾史氏犹豫半晌,还是没提出把四孙儿抱过来养。

  许是王氏孕中劳碌伤神,这孩子生来就瘦弱得很,看着就像是养不活似的。

  贾史氏怕啊,怕把孩子抱过来养,养出感情来了,这孩子却没了。

  她人老啦,丈夫才走,她不想跟着又失去一个身上流淌着她和丈夫共同血液的孙儿,她受不住啦。

  可谁也没想到,安童这孩子不仅熬过了洗三,还度过了满月,又跨过了百日,得了大名——“玑”。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这是荣国府正房荣禧堂的一对对联,乃是同乡世交袭爵东安郡王穆莳的拜手书。

  眼看着贾玑一日比一日看着结实健壮了,贾史氏嘴上不说,心里却是很高兴的。

  ——人老了,这头一个呢,就盼望儿孙们平平安安、顺顺遂遂;二个呢,就想家里多添几口人,热热闹闹的。

  就在这时,也不知怎的,王氏突然就把贾玑抱过来往她院子里送!

  贾史氏惊了一惊,没等她回过神儿来,王氏就说还有事儿要忙,就先走了,留下贾史氏和怀里哭的直打嗝的四孙儿贾玑面面相觑,默默无语。

  原来,贾玑正是爱哭的时候,王氏忙着管家理事,实在顾不得仔细照顾他。

  又适逢炎夏之季,王氏被他哭得心烦意燥时,想想嫡长子贾珠和嫡长女贾元春被老太太养得水灵灵的,王氏索性一把抄起哇哇大哭的贾玑,往贾母的院子一送!

  贾史氏不知道这一茬,便是知道了她也不会说什么——孙儿给她养,她巴不得呢。

  转眼又过了一二年,贾玑牙牙学语,贾元春和贾琏大了,也乖了些。

  大孙子贾珠那是更不用说的,论起乖巧贴心来,府里头一份儿的,更别提这孩子在读书上颇有天分,平素里带这孩子出门赴宴做客,一溜儿的孩子里头,就数她的宝贝大孙子生得最齐整好看,书也念得最好!

  面对着众位夫人太太们羡慕嫉妒的目光,贾史氏八风不动,稳坐如山,笑得谦虚,心里倍儿骄傲!

  眼看府里的孩子们一年大似一年,过几年,就该相看人家,准备嫁娶之事了,贾史氏命身边的几个大丫鬟暗中清点了自个儿的私房,盘算了下,突然觉得这么多孙儿孙女,也是种沉重的负担啊。

  就在这时,大儿媳妇张氏提出要把贾琏带回去养,贾史氏只略沉默一瞬,就应允了。

  不是她不爱三孙子贾琏,而是……

  贾赦是嫡长子,贾政是嫡次子,等她百年后,两人就要分家了。

  贾史氏愁啊,她想——

  老大贾赦承爵,袭了一等将军的爵位。

  老二贾政仰承他父亲的余荫,皇上恩恤,给了他一个正六品主事的官职。

  ——六品的官儿,放在地方上,多少大小也是个让人点头哈腰孝敬的爷爷了。

  可这长安都,天子脚下,皇子龙孙一抓一大把,更别提一个六品的官儿了,满大街随手抓个人,说不定人看着不起眼,家里还是个有爵有官的呢!

  老二一家这会儿都住在荣国府倒没什么,总归有个国公府的名头罩着,可等她百年后呢?

  老大一家有爵位,只要后嗣不是太不成器,至少这二三代是不愁了的,唯独老二一家……

  按律,长安都各家各户的儿孙们分家时,家产基本上是二八、三七、四六分。

  贾史氏想,老大分得了一大半多的家产,老二只因为晚出生了几年,就只能分得一小半的家产,况且……她生的儿子她自己知道,老二不是个会钻营的,官路以后大抵也就是这样了,凭往上也上不到哪儿去。

  往后玉童、安童娶妻,元春出嫁,哪一个不要花费?就凭分到的那点儿家产?这仨孩子娶妻的娶妻、嫁人的嫁人,等完了,这家产也差不多干净了。

  再往后,孩子又生孩子,老二这一大家子吃什么?用什么?穿什么?

  想到这里,贾史氏突然有些庆幸——

  荣国府历来有这么个不成文的潜规矩——祖母抚养嫡长孙,百年后,其私房全归嫡长孙。

  比如,贾史氏的婆婆——老荣国公夫人,抚养了嫡长孙贾赦,等她百年后,她的私房就全归了贾赦。

  贾史氏庆幸啊,庆幸当年没能把嫡长孙贾瑚养在自个儿跟前,不然,等她百年后,无论她再怎么心疼老二一家,也不得不把私房全留给嫡长孙贾瑚。

  可是……嫡长孙贾瑚不是在她跟前长大的,不是她养大的!她养的是二房的仨孩子!

  贾史氏的心活了——老二一家,除了分家分得的家产,再加上她的私房,稍微俭省些花用,分家之后的三四十年里,大抵是不用愁吃穿啦!

  诶等等,她还养了大房的贾琏……

  贾史氏叹了口气,心里盘算着自个儿的私房,算算分成四份,四个孩子一人一份能得多少,这么一盘算,她心就揪起来了。

  唉,这三份跟四份,哪里是能比的。

  她想了想,这琏儿是大房所出……

  不是说大房所出的,贾史氏就不疼爱了,而是——往后大房和二房分家,大房按律最多能得八成家产,最少也能得六成家产。

  不论是八成还是六成,怎么着也不会少了琏儿的吃喝的,况且还有他娘的私房呢。

  贾史氏就不信了,张氏这当娘的能一点儿私房都不给她自个儿生得嫡次子!她再狠得下心来,多少贴补贴补也是要的罢!

  总之,琏儿这辈子是不用愁的。

  如此一来,张氏把琏儿接回去养,贾史氏虽然不舍的,为了长远计,还是应允了。

  这为人父母长辈啊,总是为儿女有操不完的心。

  耳畔边响起了玻璃珠子滴溜溜的声音,贾史氏微微睁开眼。

  炕上一角,她的四孙儿贾玑正趴那儿玩玻璃珠子呢,小脸儿上挂着笑,大眼睛满是认真地盯着那滴溜溜转的玻璃珠子看。

  贾史氏因为思虑而显得冷凝沉肃的面容不知何时已柔和了许多,眼角眉梢都透着说不出的慈爱之意。

  人年纪越大、越老啊,越是想为儿孙铺一条长远的路,为的,不过是儿孙过得好罢了。

  ……

  贾琏被张氏接回到东南院,离贾母的荣庆堂就远了。

  他先是因为不能再和贾元春、贾玑住在一处玩耍而伤心了几日,然后又因为跟着太太张氏和大哥哥贾瑚一起住很是新奇了一阵子,不过……

  大哥哥不能陪他玩儿,老呆在屋里不出来,贾琏一个人玩没意思。

  熬了几日,贾琏实在熬不住了。

  ——从东南院到荣庆堂路太远,但从东南院到荣禧堂可比到荣庆堂近多了。

  于是,贾琏每日一下学就跑去找荣禧堂的贾珠,或是在花园子里玩耍,或是跟着贾珠读书习字。

  ——虽然读书习字很枯燥,但那看跟谁在一起学!跟先生一起自然是枯燥乏味的,跟哥哥一起,那就另当别论啦!

  贾琏笑眯眯地想着,再到了每日晚间去给老祖宗定昏(晨昏定省)时,还可以和姐姐(贾元春)和弟弟(贾玑)玩一会儿再回去。

  ……

  四月初,皇三女永端公主的驸马葛沧因在公主丧事期间有霸占他人之妻等悖乱行为,被□□在京。

  贾珠听闻了这事儿,不禁在心中吐槽:“这驸马怕不是个傻子罢?你老婆是公主哎,公主哎!你到底是以什么样的脑子在公主丧事期间干出跟别的女人有染的事情的?”

  “哪怕这个公主不是很得圣宠,但到底也是皇帝的女儿,你干这么一出,明显是没把公主当回事,更深层次的追究下去,这是不把皇家当回事!皇帝能容得下你?”

  贾珠摇摇头,在心里给永端驸马葛沧戳了个“大傻子”的标签。

  月底,宁国府贾珍之妻发动了,折腾了足足两天一夜方诞育一子。

  贾珍之妻因难产而大伤元气,不仅此后难以再有孕,身体也衰败下来了。

  贾珠听闻后莫名的心里一咯噔——这应该就是贾蓉了罢?

  记得原著《红楼梦》中,贾珍的儿子只有一个贾蓉,至于贾蔷,网上有说是贾珍的私生子的,有说是宁国府正派玄孙的。

  众说纷纭,原著也给出个准确的蛛丝马迹来,倒叫人不好判断了。

  现今只当贾珍有且只有一个儿子,那便是贾蓉。

  贾珠想到这里,眉头不由的蹙起——

  按照原著《红楼梦》的描写,贾珍有个续娶的继妻,唤作尤氏,而贾蓉并非尤氏所出……

  ——现在的珍大嫂子寿数不长久了?

  难不成,就是这次生产损了身体元气而落下的根源?

  可是……当年大伯母摔跤,又是早产又是难产的生了琏儿,以后虽然身子一直不太好,但这么几年下来了,人不也还好好的么?

  ……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