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时光记事(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2章 总有人打扰我洞房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提百花楼的众人发现余霜走了是如何伤心难过。余霜来到幽州后,发现情况比她想像中好一点。梁国大兵压境,连下十城后,驻兵在了瀚城城外。瀚城易攻难守,梁国军队也不动,就在城外驻扎着。

  到了瀚城城外,知道魏国守军将领是吴将军后,余霜更是松了一口气。吴将军从小熟读兵书,但都是纸上谈兵,没真正带过兵。但他有一点好,就是能听进去别人意见。余霜没进城见他,只是让随行的诚亲王侍卫报告吴将军,看着梁国军队乱了,就请出兵,趁乱打狗。随后自己直往梁国军队而去。

  十日后,京城最好的酒楼太白楼内。一群学子正热火朝天的听着说书的先生说书。说的是什么?曾经的京城第一美人余霜卖国投敌。跑到了大梁军队驻军处,献舞求和,被敌军请了进去。说书的说得下面的学子们是群情激愤,骂声一片。靠窗的一桌人中看着骂声一片,其中一个穿青衣的年轻学子就调侃道:“自从两日前余霜投敌的事情传过来,这太白楼内都是讨论的声音。唉!世风日下。”说完摇头叹息,又一穿杏色衣服的年轻学子接着说道:“说到余霜投敌,你们没听见街上编的打油诗吗?”说完摇头晃脑的念出来:“百花楼里百花开,霜舞一动万金来,昔日楼阁今犹在,如今妓子他国卖。也不知谁编的。”他念完便听见穿青衣的学者接着说道:“可惜了原来的百花楼内一众姑娘了,诚亲王派兵把她们住的庄子都围了,也不知道下场如何。”

  杏色衣服的学子听到这,便朝向另一白衣学子说到:“说来这余霜还曾心悦李兄,对李兄锲而不舍,不知李兄如何看这事?”他的声音挺大,周围人听着便都停下自己的事,说来曾经余霜追李长青也是京城的一大乐事,现在他们都想看看这故事的另一主人公如何。

  “休要拿我与那等卖国贼相提并论,吾以为耻。”穿白衣的李长青气愤说道。看着他生气了,周围人纷纷说到“李兄大义”。话还没落地,就听着街上传来一阵马蹄声。

  “让道,让道,幽州八百里加急,余霜先生单刀入敌营,手刃敌军将领梁国三皇子,吴将军趁乱反击,已收回两城……”一身穿轻甲的传令兵快马而来,留下一句话已飞扬而去。楼内立马安静了,鸦鹊无声,说书的先生不知何事,还在说:“话说余霜那妓子来到梁国军队面前,一言不发,便跳起了舞,舞毕,一梁国将军出来,问道何人来此地何事?她回到,奴家余霜,特来献艺,求将军保我等平安……”安字还没出口,掌柜的反应过来,立马上去捂住说书人的嘴,把他拉了下去。

  经此一出,楼内重新开始有了声音,那穿杏色衣服的学子朝着李长青等人尴尬一笑,说到:“这现在天底下叫余霜的人还真多。”说完急匆匆喝了一口茶,平静一下自己的心。青衣学子不忍看他尴尬,转移话题:“不知诸位对于马上要来的会试如何看,小弟有一问不明,望诸位帮忙答疑……”几人复又开始讨论。没讨论一会,又听见马蹄声、传令声传来,“幽州八百里加急,余霜先生偷袭敌人粮草成功,再收回一城……”

  这下,楼里的众人再没了讨论的心情,李长青态度疲惫,与一众好友告别离去。

  两道八百里加急传令先后到了金銮殿之上,一身明黄的帝王高坐其上。饶是帝王要求不喜形于色,承启帝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大笑出声。他从父辈那里接过魏国江山,一个富裕的国家,但从未想过会面对战乱,会有一天魏国被其它国家大军压境。幸好,幸好还有一个余霜在,力挽狂澜,救下了这个国家。他得想想怎么赏她。

  “众位爱卿都听见了?”帝王开口,下面的臣子一个劲地点头。看着众人的表现非常符合他的要求,帝王再次开口:“近来京中的言论,朕不是不知道,现在事实一出,也能洗刷余霜先生的冤屈了。众位好好想想如何补偿以及奖赏余霜先生和吴将军?”

  听着帝王的话,下面立马开始讨论,稍后一点,礼部侍郎李大人出列:“臣等奏请,封吴将军为征梁大元帅,统领大军,收复失地。另外按例皇上可再赏赐金万斤,银万斤等。”皇帝等了好一会,发现他没后话了,于是开口问道:“没了?”声音里不悲不喜,李大人拿不准上方的帝王是什么态度,也不再开口。“那余霜先生呢?”帝王的声音带着说不出的威严。

  “臣等以为,那余霜一介女子,不过是沾了吴将军的光,在战场上并没有特别大的功劳,皇上不用大兴奖励,以让军队寒心。”李大人再次开口解释。

  “哦!既然余霜没功劳,那么不如李大人也去杀个梁国统军的皇子回来看看?”没等皇帝开口,诚亲王开口怼到。余霜能深入敌营,杀了敌军的统领梁国三皇子,就这一条就足矣。

  李大人面上的冷汗不停的往下流,他当时失算了,只想着弄走百花楼,儿子声誉不受损,哪想到这么快,对方就成了一块踢不动的铁板。为今之计,他也只能让上方那位尽可能少封赏点,至少得在他之下为好。于是他便开口到:“是,余霜杀敌有功,但这功劳大不过军队以及吴将军,臣等以为,还是不要封赏太过为好。而且,魏国至今以来,还未有女子为官的先例。”

  随着李大人的话落,朝廷里讨论开始滔滔不绝,有人上奏:“臣等复议,魏国无女子为官先例,请皇上三思!”

  高坐其上的皇帝看着他的臣子,冷笑出声:“朕意已决,封吴威为正二品征梁大将军,赏银千斤,金千斤。封余霜为魏国正二品军师,统领魏国十万大军,另赐金千斤,银千斤,府邸一座。起旨吧!”看着帝王气怒,旁边一直跟着的太监总管上前宣到:“众位臣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随后一众大臣跪送皇帝,诚亲王也跟着众位大臣后面离去,打算出宫。

  还没走到殿门口,太监总管徐四海就迎上前,“诚亲王殿下,陛下在书房等着您呢!”诚亲王无奈,也跟着徐四海去了书房。他刚推开书房的门,一个青花瓷杯子“啪”的一声砸在他脚下,碎成了渣渣。他低眉看去,地上还有不少瓷器碎片。“皇兄何必与他们计较,气坏了自己身子。”边说便给皇帝再端上一杯茶。

  喝了一口茶,皇帝仍旧很气,“你看看那朝廷上的人,废物,都是废物,朕想守卫边疆怎么了?你看看那些人,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有事比谁都跑得快。”说完再喝了一口茶,顺顺气。

  诚亲王等着他皇兄吐槽完了,才上前劝到:“皇兄何必与那些人计较,现在幽州有好消息传来便是最大的好消息。朝廷上那些人皇兄用得不顺手,刚好今年要开会试,皇兄再亲自选选。三年前皇兄继位开恩科的那些人在地方上做得不错的,不妨调些人回来。”

  听着诚亲王提出的意见,皇帝再三思考,“你说的有道理,朕再想想。还有,你的兵是不是还围着百花楼那个庄子呢?”

  “臣弟也是受人之托,余霜走之前再三嘱咐臣弟照顾好百花楼那些人,臣弟不能言而无信呀!”他也很无奈,好不好?余霜一声招呼没打,去敌军面前跳舞,被请进了敌军阵营,是个人都会想着她投敌,他倒是与她相处过,知道对方人品,害怕百花楼的人受到欺负,便派兵去保护她们。现在看来,是对的。

  上方的皇帝点点头,“你那些人不能撤了,再加派些人手。朕让孙总兵去守着百花楼那群人。”

  “皇兄圣明,余霜最注重百花楼里的人安危,若是知道皇兄加派了人手去保护百花楼的人,定会更加用心收复幽州。”诚亲王行了一礼,余霜这把梁国三皇子杀了,他也怕梁国派人来暗杀百花楼的人,若是皇上亲自派人守着,这个意义又不一样了。“快吃饭了,留下陪朕吃顿饭。”诚亲王吃了一顿咽得慌的饭,请旨去了郊外的庄子。

  林妈妈亲迎了出来,孙总兵也在,诚亲王来的时候看了,这个庄子被围得严严实实,苍蝇都难飞进来,对此,他很满意。坐在上方,他难得开口:“皇兄开口赐了余霜一座宅子,在城内,我派人收拾收拾,过几天众位搬到那宅子里去住吧!住城外难免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态度平和,又看了一眼孙总兵,严厉说到:“孙总兵,陛下派你来,是保护好百花楼的众位,好让余霜先生无后顾之忧,你不可趁机欺负人,必须得尽你所能保护好人。”

  孙总兵早在知道余霜被封为军师的时候就傻眼了,他反复思考着当初去查封百花楼的时候有没有得罪过对方,想了想,他觉得应该没有。即使有,这次也是一个可以将功补过的机会,所以,这段时间,他会尽全力保百花楼众人生命无忧,而且得吃好,睡好,一切安好。要不然,女子心海底针,现在对方在幽州,皇上是对方说什么都同意,要整治自己一个小小总兵,还不容易吗?

  余霜完全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大度的人,但是吧,还不至于孙总兵想的那样小肚鸡肠,她要找也要找背后大靠山的麻烦,而且,她喜欢釜底抽薪。总之,现在的余霜可完全没心情去管京城怎么看,她和吴将军已经好久没睡个好觉了。带人偷袭了对方粮草,趁乱收复幽州失地,是现在的当务之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