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总有人打扰我洞房
朝堂之上,余霜冷眼看着以自己为代表的主张向梁国要战争赔款的臣子,以及另一边以李大人为头的主张赐予梁国金银,开互市的臣子,两拨人将严肃的朝堂变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菜市场。
李大人等主张赐予梁国金银,以示魏国气度与礼仪。提出的奏请就是希望皇帝赐予即将来递降书的梁国五皇子金银财宝,以示我国气度。“陛下,臣等以为,赐予梁国五皇子金银,不止显示我国气度,更要紧的是,显示我国与之交好的诚心。臣等以为,让两国边境百姓生活安定,是眼下的重中之重。”李大人对着承启帝一拜,不紧不慢说出了他们这边的观点。
听着李大人的奏请,余霜冷笑出声。他们一群人在前线忙死忙活,好不容易打败了梁国侵犯的军队,现在他们的大人们还主张赐予对方金银!赐下去干嘛,帮助他们再打一次魏国吗?想着这些,余霜不禁冷笑出声。
她的这一声笑倒是打破了朝堂上的众说纷纭,所有人都停止了争辩,停下来一致看着她。“李大人口气真大,堪当卖国贼了。”余霜的语气带着明显的冷嘲热讽。她就搞不明白了,这人的脑袋里是怎么想的?
“你~你~你,你不可理喻,无理取闹。陛下,陛下,这等人如何可为我魏国元帅啊!”李大人被气得够呛,上气不接下气,说话都开始断断续续的。
高座之上的皇帝之前一言不发,听到这儿也忍不住开口道:“余卿说说自己的想法吧!”语气温和,一点也没有责怪的意思,甚至带着一些鼓励。
听到上头的话,余霜也顺势出列,朝高堂之上的皇帝拜了一下,说到:“梁国打下幽州十城,在臣去之前,共杀了我魏国无辜百姓三万八千余人,士兵两万五千余人。臣去之后,与梁国做战,死在战场上的士兵大概有一万一千多人,伤残两万三千多人。这些,都是大体的估计,具体的,只会比臣说的更多。”余霜的语气很平静,但听到她的这些数字,不只是朝堂上的臣子,连上方的皇帝都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次战争死亡的人,比他们估计的更多。
看着众人的表情,余霜倒是心里很满意,对于百姓和生命的爱护,是这些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应该有的。“死伤这么多人,臣以为,殉国的士兵,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补偿,不能让将士寒心,更不能因为没有烈士补助,让烈士家属无处可依,而让魏国百姓觉得当兵不好。”说到这,她特意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一下承启帝,看着承启帝点头表示同意,她才接着往下说。
“对于伤残的,根据伤残情况的不同,我们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偿。保证他们后半辈子能生活平顺。而这些若由国库给予,对国库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故此臣以为应该向梁国索取战争补偿,毕竟战争是他们挑起的。不让他们出点血,不长记性。”到最后,余霜的声音铿锵有力,保证朝堂上所有人都能听得见。
旅行了这么久,她也经历了不少的时空,其中她最恨的便是战争。因为贪婪,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统治者们挑起战争。而最后受苦的永远不是这些统治者,往往是那些处于战争中最底层的百姓。家有壮年的被充军,前途未卜。侥幸的能活着,运气稍有一点不好,多半会死在战场上。更倒霉的是带着一身残疾回家,后半辈子只能靠着家人养着,生不如死。所以,她最不希望看到的便是战争。如有可能,她希望能将伤亡降到最低。
“可是安抚梁国也很重要啊!臣等以为,与梁国交好,避免以后有更多的战争更为重要。因此,赏赐梁国五皇子势在必行。至于伤残救助,臣等宁愿自己苦点,也会发放这笔钱。臣等一心为国家考虑,望皇上三思!”李大人说的是声泪俱下,看得人也感动不已。
不过这群感动的人中绝不包括咱们的祭师大人余霜。听着李大人表忠心,余霜直接说道,“李大人一心一意为国为民,在下确实佩服。”她说得诚恳,李大人听着这话也忍不住挺直了自己的腰杆。可他很快就后悔了,盖因又听见余霜说到,“既然李大人这么一心一意为国为民,不如考虑考虑把自己家万贯家财捐献出来安抚我魏国此次作战的伤残士兵!”
李大人刚想出声拒绝,余霜先他一步,直接对着他行了一礼,又面带微笑,“在下先替那些伤残士兵谢谢李大人大义了,想来皇上会成全李大人这一片爱国之心,对吧?”她说完,面带着微笑看着承启帝,要是上方的皇帝不配合她,她不介意用点手段让他配合。
看着两方人马都看着自己,承启帝平复了一下自己心情,开口到:“朕自然会成全李大人这份爱国之心,毕竟如今能做到像李大人这样一心为国的贤臣不多了。”“贤臣”二字他特别重音发出,目的嘛,很明显,对于余霜坑李大人的行为,他乐得见到。“至于余卿提出的战争赔偿意见,众位爱卿如何看?”他倒想看看这些老狐狸,能怎么拒绝。
“臣等附议。”刚才还吵得不可开交的两群人,现在都异口同声的说到。承启帝现在很满意现在这些人的回答,交代了哪些人去办,便也退了朝。
御书房里,承启帝笑得毫无帝王严肃的模样,他对面的诚亲王喝了一口茶,就那么看着他皇兄在那大笑。
“皇兄笑够了,也该考虑考虑如何封赏余霜?”诚亲王优雅放下茶杯,一本正经看着承启帝。
承启帝思考良久,“她为我魏国打下梁国牧州,一个郡王之位少不了,其余人该赏赐的也少不了。倒是余霜今天说的,朕倒是应该亲自去祭奠此次战争中死去的士兵与无辜百姓。”承启帝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战火无情,可怜的就是那些无依无靠的百姓。所以,他不愿意看到魏国再经历战争。
“皇兄英明。”诚亲王深深一拜,能为一位仁爱的帝王效命,何其有幸。
承启帝还来不及感叹,就听见有人来报长平亲王求见,他还疑惑他这一向不管事的王叔能有什么事觐见。“你说长平王叔是有什么事来见朕?”诚亲王摇摇头,也是一脸疑惑。
“拜见陛下……”没等长平亲王说完,承启帝已经离座亲自扶起他。长平亲王作为王叔,没有干涉他的朝政,也没在宗族内给他找麻烦,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又多次出手帮忙,这位王叔值得尊重。而且他平时不是皇帝让干什么活都不爱进宫,不知今天是刮了什么风了。“王叔一向不爱进宫,此次进宫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承启帝一脸关切,如果他这王叔真遇到什么事儿了,他一定帮着解决。
“臣惭愧,臣的小儿子赵君安得陛下赏赐,得了个探花,此次游街的时候,向余霜姑娘抛下了胸前花球,余姑娘接下了。臣特来请旨,求皇上赐婚。”长平亲王拜倒在地,等着上方的帝王回应。
不止皇帝,诚亲王都一脸懵,承启帝示意诚亲王,“这是什么情况,余霜不是喜欢那个李长青吗?”也扶起长平亲王,让他先坐下再说。
长平亲王落座,他其实也知道,余霜当年追求李长青的时候,那个架势全京城估计都知道。但现在不知道为何,余霜接下了他家小儿子的花球,他无论如何也得让小儿子如愿才好。“经历了那一场战争,余姑娘可能也不再喜欢李长青了,转而喜欢我家君安那样的。哈哈。”
诚亲王听着这个,刚喝进去的一口茶直接喷了出来,开玩笑,余霜喜欢赵君安那小子,他怎么觉得很奇幻呢?擦干净嘴角的茶水,他看向承启帝,打算看看他家皇兄如何回应。
被两人眼都不眨的看着,承启帝压力有点大,但也不得不说话,“既然余霜接下来君安的花球。那朕便赐婚吧!”听到这,长平亲王松了一口气,又接着说了一句,“君安是入赘余府的。”
这下不是喷茶水了,诚亲王吓得连自己手里的茶杯都摔了,四分五裂。看着承启帝阴沉的表情,他小心翼翼问道:“王叔,您同意君安入赘?”
“唉,君安那小子,你们也知道,余霜当年还在百花楼的时候,君安就被迷得不行。本来我们想着余霜去打仗了,君安能忘了她,可是没想到,这次余霜回来,君安更迷她了。”长平亲王长叹一口气,做父母的,除了尽量满足儿女心愿,还能干嘛呢?
承启帝看着长平亲王,也很无奈,“朕知道了,王叔放心,朕会让君安如愿。”他给出了承诺,就是不知道这个承诺会如何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