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二十七话
方一凡带着单反跑在前面,英子和陶子在后面聊天,然后季杨杨殿后。
英子说着说着话突然笑了。
“怎么了?”陶子不知所以。
“你看,方猴儿上蹿下跳的,跟个孩子似的。”英子感叹道,“哎,活成个孩子,感觉真幸福啊。”
陶子笑了笑:“照你这么说,我们后面这个已经是老人了。”
英子转头看了一眼季杨杨,然后看着陶子说:“你还真别说,季杨杨真的比方一凡稳重好多,有眼光。”
陶子无奈地笑笑,转移话题:“那你到时候就是带个儿子去南京上学。”
“你才带儿子呢?”
陶子见形势不妙就开始躲边躲边认怂搬救兵:“我错了我错了。方猴儿,拦着点英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季杨杨也跟上了:“你们小心点,要过马路了。”
四个人回到了学校,四个人就在学校里散步,不知道为什么走着走着,四个人就安静下来了。
安静到你只感受得到夏天偶尔路过的风,和透过斑驳树叶漏下来的阳光。
四个人不知不觉走到了教室,英子先打破了沉默:“如果是几个月前的周六,我们应该还在教室里奋笔疾书。”
“是啊。”陶子看着教室里整齐的桌椅,思绪好像飘了很远。
方一凡拿着单反,迫不及待:“走走走,我们进去重温一下。”
陶子坐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桌子上干干净净,没有堆叠如山的工具书了,陶子看向窗外,这里真的有很多很多回忆啊。
然后突然听到相机按快门的声音,三个人转过来看方一凡。
“我就是觉得这个画面挺好的。”方一凡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你拍的行吗,我看看。”英子起身走到方一凡旁边查看照片。
陶子转过来拿出手机拍他们俩,正好撞上季杨杨的眼神,陶子轻轻比例一个“嘘”的手势。
还没拍几张就被英子发现了:“陶子,你干啥呢。”
“我拍照啊,我觉得这样抓拍挺好的。”陶子假装无辜。
季杨杨笑了笑。
“咳咳。”方一凡和英子拉开了点距离,“走走,今天太阳那么好我们去操场拍,走走走。”
“可惜了,没带篮球,不然还能拍拍打篮球的,对吧,杨斯基。”方一凡看着空旷的篮球场。
“别说了,方一凡,来,赶紧,给我和陶子拍张照。”
“来了来了。”
“就这样我们就双人照,每个人都能拍到。”英子提议,“方一凡你先拍我和陶子的,然后就是陶子和季杨杨,季杨杨和你,这样轮。”
两个女生很快拍完了。
等到季杨杨和陶子的时候,空气中有点尴尬的氛围。
方一凡看着镜头里面的两个人:“陶子,季杨杨,你们俩颜值真是绝了。”
英子点点头,看着安静的两个人;“你们地有点互动,就和我和陶子刚刚那个样子,聊聊天啥的。”
“对对对,我们走远点,然后你俩慢慢往前走。”方一凡拿着个单反忙前忙后。
陶子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她已经很久没有主动讲话了。
倒是季杨杨先开口了:“有想去的地方吗?”
“诶?”
“找磊儿会合以后。”
陶子想了想:“其实我都可以啊,反正只要和大家在一起,都会挺开心的。”
季杨杨点点头,脸上有一丝笑意:“对,去哪里不重要,和谁去比较重要。”
远处方一凡在和英子感叹:“这两个人真的是画报。”
“哎,真的是,赏心悦目。”
等陶子和季杨杨聊到发现方一凡英子都不知道去哪了:“他们俩人呢?”
两个人最后在篮球场旁边的长椅上发现了方一凡和英子,两个人正凑一起看照片呢。
陶子和季杨杨对视了一眼,会心一笑。
陶子偷偷的走过去,突然出声:“你俩看啥呢?”
沉浸在各自的作品两人真的被吓一大跳。
“真的吓死我了。”英子拍了拍自己,然后马上拉陶子坐下,“你看你看,我和方一凡拍的你和季杨杨你说哪个好?”
“对对对。”方一凡把单反拿到她面前,“你看看,这张我把你拍得腿多长。”
“拍腿长有啥用。”英子抢过单反,“陶子,你看我给你拍的这张,这阳光,这角度……”
两个人在那抢着翻照片,陶子看着两个“孩子”,十分无奈。
季杨杨在后面出声了:“晚上不是去订机票吗,回家吃完饭再见还是直接我们外卖解决?”
方一凡马上响应:“叫外卖吧!人多我们可以多点几种。”
“我没意见。”陶子只想把他们的注意力从照片上引开。
“行啊。”英子拿出手机,“我给我妈说一声。”
“走走走,那我们先回去。”方一凡把单反挂脖子上。
方圆收到了信息:“呦,方一凡今天晚上不回来吃了,和几个孩子一起呢。”
“别让他喝酒啊,让他早点回来。”童文洁心有余悸。
“行,我告诉他。”方圆突然想到,“媳妇你今晚想吃啥,你上次不是说想吃宋倩包的饺子吗,英子也不回去吃,你要不问问宋倩要不咱晚上一起吃吧”
“行啊,刘静前两天也回来了,我再问问她。”童文洁马上开始打电话。
到晚上的时候宋倩家果然热闹起来了。
刘静看到童文洁的肚子,感叹说:“我也就没多久不见,怎么觉得肚子大了挺多。”
“是吧,我也觉得。”宋倩摸了摸童文洁的肚子。
“女士们。饺子来了,这盘是虾仁馅的,这盘是,韭菜猪肉的。”方圆把饺子都端出来了。
童文洁看着饺子直流口水:“你别说,我这两天还真就是想吃你那虾仁馅的水饺。”
“你不早说,饺子又不麻烦。”宋倩拿了醋过来。
方圆和乔卫东都落座了。
方圆感叹说:“过几天,孩子们不是出去玩吗,我看我们这些家长,就一起吃饭,提早适应孩子去上大学的生活。”
“幸好啊,孩子们去上大学都有伴。”刘静笑了笑,“英子和方一凡,都是南京,磊儿,季杨杨还有陶子都是北京的。”
“对,都能互相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