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山埋骨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1章 淮阳江氏4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是日,三月二十六。

  晴好了近半个月的天忽然阴沉下去,春寒料峭,乌云压城,直叫人心头压抑得很。

  江府的仆从们早早地备好一切物什,静等良辰到来。

  荀鹤之与孟沉虽是外客,因着同江焉不一般的关系,得以随行。他俩换下寻常衣衫,全身素缟,与府中人一道披麻戴孝。

  凝视着门前来往穿梭、满脸凝重的仆从,孟沉轻声开口:“大师兄,你可曾听闻一剑断沧澜?”

  “你是指当年王家不世出的剑道奇才——王云娘?”荀鹤之疑惑于师弟突如其来的问话,看了他一眼,如是说道。

  “她后来嫁入江家,安心相夫教子,自此隐没江湖。”孟沉叹息一声,可惜再没人见识过她的剑术,也无法再见了。

  原来如此……

  荀鹤之望着面前沉厚压抑的江府大门,心中百感交集。

  直至今日,依旧有人提起王云娘当年于沧澜江畔的那绝世一剑。

  无数人瞧见,无数人为之震惊。

  那一剑,劈开了沧澜江,削断了江底数以千计的礁石,更是在江岸陡峭的绝壁上留下了深深划痕。

  从古至今,不乏有惊才绝艳者修习剑道,然能有她那般磅礴雄厚的剑意,实属罕见。

  更逞论那时王云娘不过一十五六岁的少女。

  正应了一句话:

  王家一剑,横绝九天。

  “红颜薄命啊,可惜了……”

  到得江家,荀鹤之才算真正懂了江焉的心情。不,不能说懂。

  他不是江家人,没有亲身经历过,何谈懂得?荀鹤之暗沉的眼眸中点点光亮,不知在想些什么。

  “你们随我身后,即刻准备出发。”

  江焉看着江鸿被贴身仆从抱上马车,转头叮嘱两人。说完,她翻身跃上白马,束起的青丝在空中甩出凌厉的弧度。

  两个青年一左一右,跟在江焉后面。

  荀鹤之的目光落在前方的玄黑身影之上,定定地看了眼她的白色抹额,眼眸微闭。

  这样靠着一腔仇恨而活的她,能够撑多久?

  他不愿去想,若大仇得报,令他痴迷的女子是否还能记得昆仑道?记得他这个大师兄?

  一队重甲骑兵当先引路,人人腰挎宝刀、背插□□。那是江家的一百壮士,护佑江府而生。

  随后,三匹骏马一辆马车,赫然是这一队伍的核心。再接着,手捧祭品的仆从们紧随其后,有条不紊。

  马蹄声在边陲重地淮阳宽阔的街道上不绝于耳,每一次抬脚、落脚,都好像击鼓一般,震撼人心、扣人心弦。

  高高悬挂的白色孝旗迎风而立,以此告慰江家先人的在天之灵。

  没有人说话,从里而外散发出苍凉悲戚之意。

  跟着江焉,荀鹤之感受到了来自江家人胸中的滔天悲愤,也震撼于淮阳百姓的决意。

  队伍往城门而行,一路上沿街站立着诸多身披白纱的百姓,甚而有年老者长跪不起。

  似乎整座城都倾巢而动,只为送行。

  一眼望去,满目的白色和悲恸的神情。

  江焉抿了抿薄唇,朝着满城百姓抱拳以示招呼。

  淮阳,生她养她的地方。淮阳百姓,更是奉江家为神明。天高皇帝远,对于他们来说,近在眼前的才是一切。

  她不会忘记淮阳百姓的恩情,也不允许江家人忘记。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黄土一抔魂,”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我却怜君中宵舞,”

  “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不知是谁唱出声来,雄浑的男声在寂静的城中格外响亮。紧接着,在场所有人都跟着开口。

  上至健壮青年,下至妇孺老者,无人不眼中带泪,目送着江家的队伍。

  歌声也由原先的哼唱转为仰天怒吼,仿若质问这天何其不公,这人间何其不幸。

  苍凉的曲调,在满天黑云的衬托下更显得磅礴悲壮。

  江家人听闻此曲,无不心有戚戚然。尤其是江焉和江鸿,眼眶已然湿润。

  “这首曲子,乃江秀云填词,王云娘谱曲……”

  “曲名为《煌煌镇灵歌》。”

  难怪……

  荀鹤之只觉胸中积闷,一腔热血翻滚,茫茫然坐于马背,不知该不该庆幸?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