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玉水明沙鹣鲽情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5章 月意(1)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冬去春来,过了元宵,日子似过得飞快,转眼即早春。听湘姨说,今年,晓馆的腊梅却比湖畔朱砂梅林开得盛了,花期似也比往年长了些。我坐在阁窗边的书案前,望着院中那朵朵嫩黄的素心梅在斑竹间来得着实可爱。或者是得益于湘姨的精心照抚,这晓院里的梅景在鹅石小径、假山拱桥之间错落掩映,观之确实比外面湖畔的梅林更精致,一草一木一起一伏更有意趣。

  这日些许微雨,润泽院中的竹梅,嫩青艳黄竟是格外讨喜。吴先生因族中有长者做百岁寿,是以告一日假,我们不用上书斋。我便独自在房中画那镂窗外的素梅侣竹品。近午时,饥肠辘辘,才发现今天小厨并未送午膳。我纳罕地静坐半晌,侧耳听了听,这才发现回廊另一边珫蘅房里也并未如往常般传来琴音。回想这半天,院中似格外清静,平日笑闹聒噪的丫头、唠叨的婆子竟似秋鸟外出觅食一般这会呼啦啦全不见了。我行至廊下,望着微雨中的梅竹晓院,有些疑惑:今天可是什么重要日子我却忘了?

  我歪头想了一阵子,毫无头绪,便穿过拱桥走到回廊内侧,只见珫蘅的房间门窗紧闭,悄无一人。

  我有些郁郁不乐,娘亲离开后便时常笼罩的阴霾又重回心头。

  待得循原路回房时,却见适才空荡荡的拱桥上立着一人,水蓝色的褂袍月白色的衫,徐风抚袖,望之翩然。悠哉游哉似在细细欣赏那拱桥边斜枝漫出的素心梅。

  我心下一惊,此时院中无人,怎地却有一男子在此处?陈府对此教数最严,在此深闺庭院,寻常小厮都不可入内。我与珫蘅深居简出,每日只是书斋外院之间走动,何曾见过外人?

  我想起昔日娘亲的训教,见此时这深院庭落只有我两人,顿觉不妥,待要退至他处,却发现此处已是回廊尽头,哪里还有退路。

  正低头踌躇间,许是听到适才的脚步声,那人回过头来,正望住我,炯炯凛然间有不怒自威之态。清澈的双眼,又仿佛似笑非笑。

  我一怔,这张脸竟是如此熟悉。

  刹那间,当日在待望阁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如潮水般涌入,浮现在我眼前,宛如昨日。我以为我早已记不清那人的样子,想不到此时,却一眼认出了他。

  是那日在待望阁见过的贵人。

  “月儿,过来。”他开口唤我,如自家亲人般随意平淡。

  我立在原地,定了定,心说这事实在不妥,实在不通,我该马上离开此处,避免节外生枝。

  心下如此想着,脚却有如着魔般挪步,徐徐走到他身边。

  我看着他的衫被微雨洇出点点水印,不知为何,心中只觉安定祥和。这感觉自娘亲离世再未有过。

  “你是何人?”我不禁抬头看着他问道。

  他笑了笑,端详着我,清澈的目光,平和沉静,仿佛早已与我相识良久。

  “我姓黄,”半晌,他说道,“单名一个‘敷’字。”

  “敷,是哪一个敷”明知不成体统,我却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敷”他愣了一下,眼珠转了转,仿佛没想过这个问题,顿了顿,对我说:“把手伸出来。”

  我心想这人实在不妥,我应该早些离去。

  这样想着,却把手伸了出来。

  他轻轻托住我的手,在手心一笔一划地写了一个“敷”字。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