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陪君笑看三千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8章 初见端倪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几年管得严了,过年过节倒还好过些,免了那些虚头巴脑的迎来送往,苏澄爸妈都觉得轻松了一大截,可这轻松于苏澄来说倒也不见得就完全是好事,这不,这块儿轻松了,那块又来了,苏妈一边蒸包子一边闲聊道:“可赶巧了,你好不容易回来一回,你爸单位那小李就登舰去了。”

  “他登他的呗,年年过节都备战,您呀几十年了还没习惯?”

  “我是说上回王阿姨要给你介绍的那个李参谋。”

  “哦哦哦,”苏澄吐舌头,“您还甭说,可见是个没缘分的。而且,你和我爸也是,眼光放开点好吧,我都混帝都了,这辈子还非得找个肩上带杠儿的啊?”

  苏妈瞧她说得倒是轻松随意,可知女莫若母,那段时光哪是说走出来就走出来的,遂也沉了声,望向苏澄道:“两年多了,陈沐阳那事儿早过去了,妈知道你念着他,所以要去北京就让你去了,但是,姑娘啊,以后日子还长着呢,我和你爸不在跟前儿,总得有个人陪你过我们才放心呐。”

  “一头一头来。”苏澄拉了妈妈的手,眉飞色舞道,“您女儿是□□员,又是退役军人,还有个现役军人的爹,独立自强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我这不刚在北京立住吗,来年钱挣得多了,您跟我爸北京住去。”

  “哎,”苏妈深深叹一口气,这女儿啊,近十年军旅生涯,远离父母,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过的,说是刚强吧,简直都有点不认识她了。

  “哎哟,妈,包子糊了吗这是?”苏澄一个健步冲到厨房灭了灶火,“还好还好——陈沐阳他爸可爱这口儿了,我明天去苏州还得带着呢。”

  一岔打过去,回到卧室的苏澄想了想妈妈说的话,内心真觉得其实也还好。

  怎么说呢,从最初的头脑空洞后背发凉不能接受开始,一旦内心承认陈沐阳已经牺牲的事实,苏澄的悲伤倒没有那么大了,也许是离了原来的环境吧,也许是北京一年多以来的工作生活注意力高度集中,总之,别人觉得她过不去的坎儿她倒真是很少再想起了。她的心里仿佛有一个空间,用来尘封那些特别重要又永不能再提的人和事,夜深人静的时候,苏澄也会觉得奇怪,这些年的训练是不是真的会把人变得麻木,变得理智和冷血。她的思维仿佛有一个自我保护的机制,不能触发的就坚决不去触发,如同那些需要保守的秘密,它们将会永远烂在肚子里。

  的确,人人都知道她是追随陈沐阳去的边疆,她从学生时代就爱慕那个深沉激扬的少年,一路从青城追随到边疆,从边疆又到东海,她甚至为他选择那个职业,抱着永不离弃的心陪他一起走,后来,他们是相知相守的爱人吗?他们之间是爱情吗?苏澄一度自己都搞不明白,穿上军装之后,她一度分不清自己是为了陈沐阳而坚守,还是为了他引来的这条路而坚守,她只是知道,自己绝不会放弃和他一起走着的这条路,直到陈沐阳意外牺牲,组织考虑到苏澄的感情和精神状态,考虑到她的年纪以及安全工作的连续性,劝她退役,她才第一次想到自己原来也可以开启另外一种生活。

  新的生活开启了,以前就可以忘记吗?苏澄觉得她可以。这个生活里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模式与以前大为不同,她都可以学,每一个案件的处理方式也都大不相同,她都在慢慢学,甚至,这个世界里不光是好人和坏人,还有那些分不清黑白的人,她都在学着一一区分和应对,比如魏东延要他远离的秦律师,比如一开始就很讨厌后来却频频有交往的刘子君。

  苏澄其实真的很烦刘子君,烦他芝麻说成西瓜的说话方式,烦他指点江山一幅见惯世事的嘴脸,更烦他一点小事儿就故作殷勤的跑前跑后,事儿不一定做了十成十,话一定是说了九成九,姿态也做了个百分百。可苏澄没办法,她最近总是要找刘子君帮忙,以前没有独立办案的时候就没那么多麻烦,如今真是处处都有搞不定的事儿,北京人生地不熟,又没几个至亲,所里的师傅姐妹们毕竟是同事,总有些不方便,更何况,比起找别人直接碰壁,苏澄还是选择在刘子君这里听他把芝麻吹成西瓜的叨叨,至少,迎着的或真或假都是一幅笑脸。都说了两害相较取其轻,趋利避害本来就是人的本能。

  这不,年前刚托刘子君组了局,这回又得求他办事。

  王开宗听说苏澄如今在北京做了律师,年前巴巴的带了小孙女来苏家拜访,一见之下,苏澄还真是吃惊,王开宗以前也是青城的风云人物,地方上只手遮天权势熏人,还偏生生得一副好皮囊,金丝边框的眼镜儿一戴,谁谁谁见了都要说真真是个儒官,可这才过去几年呐,真就不成个样子了,头发是全白了,背也佝偻得厉害,以前的满面红光早就被一脸的蜡黄坑洼取代,要不是看镜片背后的眼神儿,简直都认不出来是他,当然,眼神儿也不一样了,从前的意气风发生杀予夺不知去向,如今只有卑微……对,他来找苏澄的时候,苏澄看到的只有卑微。

  听说是判了八年,坐满五年后假释的,苏爸说,你们聊,我还是回避下好。

  曾经站的越高的人,这种结局让人越唏嘘。

  “他爸还有十年。”一坐下王开宗就说,说着就要掉眼泪,“娃娃可怜啊,这几年外婆带着,我一出来去接她,看她外婆家连个正经书桌都没有……都是大人造的孽……”

  苏澄再看小女孩儿,四五岁的样子,扎俩小辫儿,乱乱的,小脸儿白白的圆圆的,眼睛又大,还忽闪忽闪的,像极了冯玥十八九岁的那张脸。

  “苏姑娘,我们家的情况你都熟悉,你就看着她妈妈的面子上,帮帮丫头。”

  “你叫什么名字?”苏澄没有搭话,而是冲小女孩温和的问。

  “王灿星。”

  你妈妈一定是希望你美得灿若星辰吧。苏澄在心里想,既是有如此美好的愿望,又何必一家老小各行龌龊之事做国家的蛀虫。

  惩罚是你们该得的,可是,小灿星怎么办,你们一个二个的真是自私啊。可苏澄纵然一身正气纵然怒其不争纵然对眼前这个老人充满了鄙视,看到小灿星怯生生的模样,终究还是对王开宗开口道:“小灿星变更抚养权的事儿我回北京先去公安部门走走,王池有香港的永久居留身份,但毕竟不是她的直系亲属,我办理这种案子少,要变更且移民到香港去上学的政策我也不是很了解。”

  “我知道,我知道,苏姑娘是专业的律师,肯定知道怎么办的。”王开宗一脸卑微的笑,“我还在假释期,出不了青城市,一切都只能拜托了。需要多少钱,我来凑。”

  “再说吧。”苏澄本来不想提钱的事儿,可一想到他这一家捞了多少黑钱在家里发霉,自己挣他干干净净的钱,有什么好便宜他的,遂改了口:“代理费我们有专门的标准,等我回北京给你报价。”

  尽管面对王开宗的时候很冷淡,可他走了之后,苏澄还是赶紧给刘子君打了电话寻求帮助,刘子君完全没当一回事,三言两语很简单的说,小孩儿办这个不麻烦,只是公安部那边要排号,一天只能办理几个,排得慢点的就是三五个月之后了,又问,香港那边的手续你也自己跑吗?

  “不是啊,我暂时出不了境。”苏澄一想到自己两年的基础脱密期还没到,赶紧说。

  “要不刘哥替你去?”刘子君笑嘻嘻道。

  苏澄听来颇有点不怀好意,“用不着!这是王家的孩子,再大的树倒了也有一两个小猢狲还在。”

  “哪个王家?”

  “王开宗——你到底是不是在青城上的大学啊——北京那边帮我打听清楚了就成,香港的我来联系王池。”

  因为听说要排号的事,又怕耽误太长时间,苏澄还是拿了王灿星的资料提前半周回到了北京,并且说好等手续办妥了需要孩子亲自过去的时候再回来接。

  苏澄下得飞机,立马被汽车尾气和雾霾的混合物呛了脸通红,分分钟开始怀念青城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发了个朋友圈正吐槽呢,张雨霈电话就打过来了。

  “你回来了啊,就在君信别动,我马上来找你。”

  “有事?”苏澄一脸惶恐,又想起什么似的,“哎哟,小金桔我可没带!”

  “没事——”调儿还拖得挺长,“就是给你一惊喜。”

  果然是个惊喜。初春的太阳还不那么耀眼呢,空气也还春寒料峭呢,张雨霈就一身粉色的长风衣出现在君信门口,小伙子头发长起来了,梳成顺毛乖乖的样子,戴着黑色的棒球帽,之前脸上病恹恹的苍白全没有啦,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勃勃的粉嫩,瞧起来精神气儿满满的,特别好看。

  哟哟哟哟,苏澄连着叫了四声。

  “姐,来搭把手。”他站在台阶下边笑。

  苏澄跑过去抓住他的袖子稍微一用力,张雨霈就囫囵个的上得台阶来了,只见他一甩手:“我走给你看!”连着就往前走了十来步,又回头特别嘚瑟的冲苏澄笑,“怎么样,说了要走给你看,没有拐杖,不要人扶,我就自个儿好好的走!”

  哎呀,他的这个笑,怎么说呢,就感觉是春风里开出的花儿,夏夜里绽放的星辰,让人不由自主的就感受到了他的开心和快乐。

  除了腿仍是有点直,双脚略微外翻之外,简直于常人没什么两样啦。苏澄也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我们吃饭去吧。”张雨霈愉快的说,“这回我可以站在门口,迎接你来。”

  “站在门口,哈哈,这你都还记得啊,当时就是鼓励你康复嘛。”苏澄哈哈一笑,说到这儿,忽的想起一件事来,“你在车上等我,我拿个东西便下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