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合法继承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章 10s.序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65年,十几岁的迟景业手握一本毛\\主席语录,只身一人从穷乡僻壤的小村庄,一路跋山涉水来到京城,拉过黄包车,卖过报纸,钻过琉璃厂,只为能在悬挂着毛\\主席像的天\\安门城楼前向五星红旗敬个礼。

  全民皆兵,不爱红装爱武装的1965年,为响应国家号召,爱国热血的迟景业同志光荣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

  后来,在部队一位老首长的无意撮合下,结识了夫人薛玉兰,两人皆为性情中人,于是迅速坠入爱河。

  隔年,大儿子迟清硕降生。好像从小就对自己的名字有什么误解,迟清硕同志在不断的自我引导、自我洗脑、自我教育中,成功考取清华大学硕士学位,一举实现人生“目标”。

  1979年,迟老爷子年轻时期同生共死的小战友与其妻子在一场意外中去世,仅留下一个两岁的孩子,蹒跚学步牙牙学语。自此迟家又添一子,改名迟若寻。自幼被迟老爷子带在身边,不知是基因过于强大还是迟家实在不忍对这个可怜的孩子约束太多,迟若寻从小就对西洋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走上音乐道路,成为了和亲生母亲一样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

  三年后,迟家三女儿迟若汀降世,为了在这个被老一辈思想严重侵蚀的重男轻女的家庭中茁壮成长,迟若汀毅然决然遵从父意,选择参军,如今已是某军区特战旅副指挥长——军中绿花迟上校。

  1993年,40岁的迟夫人,十月怀胎冒着生命危险诞下小儿,取名迟清时,排行老四。

  老爷子常说,老四最像他,也最不像他。从小主意多脾气倔,虽沉默寡言,许是老来得子,反倒最受两位老人宠爱。

  2003年,迟清时10岁,突发高烧。迟夫人急匆匆带着儿子去了医院,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迟清时眼看着母亲被推进贴着“污染区”三个红字的大门里。

  后来才知道,那道门里的人,一个都没有出来。

  “非典”带走了多少人的性命,让多少人痛失挚爱。每每想起那一场大灾难,都让人毛骨悚然。

  只有活着的人痛定思痛,那些死者的灵魂才能安息,只有记住所有死去的人,抗击非典的胜利才有意义。——献给亲历过那个春天的人。

  而如今老爷子迟景业已是到了古稀之年,膝下三儿一女个个出类拔萃,在自己的领域里混的如鱼得水,可以说是事业有成,家庭美满。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