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纪家亲戚
纪爷爷是个特爱清静的人,他是最早一片的自愿下乡的同志,一路被贬,从省城到了县城。他也欣然接受了这一事实,留在当地娶妻生子,一不小心就是一辈子。现在人都退休了,也没什么其他想法。在全家眼中他是个实实在在的老实人,不会主动去想着帮助子女,教育子女,在他的思维中觉得别人没有开口找他帮忙,就是说明人家不需要帮忙。前世的时候,因为纪初一是家中读书读的最好的,纪爷爷就对她特别的好。这一世更是了,一听说要去B市旅游,纪爷爷这么不喜欢出门的人,也愿意参加旅游团了。
纪明东和陈国珍在知道他们已经到达酒店的时候,就马上去把他们接了过来到家里吃饭,当爷爷奶奶和小姑姑一家进门的时候,纪初一矗立大门口开门迎客,说着:“爷爷奶奶,欢迎欢迎,我们等了你们好久呢。这是洋琪吧,胖嘟嘟的好可爱啊,我是二姐哦,不会忘了吧?”
刘洋琪摇了摇头说:“记得,二姐,大姐让我告诉你一声说她过几天就到了,让你准备好零食啊。”
这个钱雪琪竟然放话,好吧,她早就准备好了,虽然不丰富,就是够他们吃的。
带着大家走进正房,没休息一会儿,纪初一就带着小表妹陪着爷爷奶奶一间间的参观着。爷爷连连夸赞,太有B市特色了,皇城根下的房子,就是不一样。看着爷爷有点意动,就问他要不要留着住段时间?“爷爷,我开学以后要住学校那边的,你要不要住这里啊?这里很不错哦,出门穿过两个胡同就到后海了,你可以去那里散步,还有B市的图书馆书非常多哦。”
爷爷开心的笑笑,说:“我先看看先看看。”
纪初一知道奶奶是不能过来的,太公太婆还活着,而且她一直偏宠小姑姑,她可不放心出来。不过大儿子这么出息,S市有房,B市也有房,让她与有荣焉啊。
陈国珍准备整整一桌菜,招待大家,她和小姑姑的关系非常不错,是酒友,也是朋友,以前坐月子的时候,婆婆上班,直接拒绝照顾儿媳妇,而陈国珍又不好意思找自己的妈过来照顾她,只好自己动手,尿布和衣服不是纪明东洗,就是纪燕这个小姑子帮着洗。因此她特别喜欢这个小姑子。
陈国珍招呼着:“燕子,你和建军两人要不然也多留几天,再跟我们去S市住几天,怎样?难得出来一趟,别这么快回去。”
纪燕做菜特好吃,一般聚在一起都是她负责做饭,陈国珍负责清洗和整理,两人在厨房忙活,纪燕笑着说:“我们这次多请了五天假,再多可不行了,工资要被扣光了。嫂子这个房子真不错,刚开始你们说买的是老房子,我们还以为跟老宅一样的呢,现在看来一点都不旧,你们挑的不错。”
刘建军进来端菜,听到后说:“哪里,我跟你说,我看了边上的其他房子,都挺破的,我就问了大哥,大哥说装修就花了20万。”
纪燕瞪大眼睛,叫到:“首都就是不一样啊,老家这么大的房子,也就是这里的一个零头。大嫂,你和大哥在外面这么辛苦,要自己存点钱,别这么大手大脚的花啊。”
陈国珍点头,笑着说:“知道啦,你哥说这房子是给一一做嫁妆的,怎么也不能让B市的人小瞧了一一,要让他们知道,他纪明东的女儿那是资本雄厚的很。”
纪燕对自己这个大哥也是无奈,从小就喜欢争强好胜,不过对女儿好总是优点。而且大哥大嫂今年出钱送了她一块地,让她和刘建军可以自己盖房子,她也是感激的很的。
“大嫂,小嫂今年调令就会下来,应该是明年就要去W市了。”纪燕跟陈国珍说着家里的变化,“大姐和大姐夫也想往W市,正在找关系办调动呢。”
陈国珍知道小叔家的事情,因为纪明南偶尔有给她打电话,大姐家倒是不知道,就好奇的问:“大姐夫走的是他们家那边的关系?进什么系统?”
纪燕回答:“自然是进银行咯。大姐夫家里好几个都在W市银行工作呢。”
“那你呢?你和刘建军想不想去W市啊?”
“我怎么去啊?爸妈都在老家,你们都出去了,外公外婆还没老,我还是留在家里。以后再看吧,等大家都稳定了,我再考虑是不是要调动。对了,外公也100岁了,让大哥还是多回去看看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走了。”
陈国珍想着纪明东的外公外婆对他们的照顾说:“好的,我让明东跟你们一起回去,刚好送你们,顺便看看外公,外婆呢,身体还不错吧?”
纪燕想着家里的老人,“外婆倒是还不错,现在外公大部分还是外婆在照顾,看着他们我就觉得老来伴比子女可靠啊。”
陈国珍嘿嘿的朝她笑了笑,问道:“你和刘建军还吵架不?其实建军人挺好的,他小气一点怎么啦,还不是为了你们这个家。”
“嗯,也就这样吧,过日子嘛,还行吧。”
两天之后,小叔叔一家和钱雪琪也到了,爷爷奶奶们跟着旅游团把几个大景点都玩了一遍,小叔感慨羡慕税务局的待遇就是好呀。纪明东花钱包了一辆车,又带着小叔一家和小孩去玩了一遍故宫,□□,长城等,然后晚上全家人聚在四合院里聊天喝酒,日子过得无比惬意,兄弟姐妹长大了,又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感情渐渐疏远,而几天的相处,大家的这份感情又被激发了出来。酒意到高处时都约好,每年大家都聚一聚,并约好了今年春节要去纪爷爷的老家过年。费用由纪明东全部承担。
纪爷爷的老家在H市边上的一个小镇上,纪爷爷的父母去世以后,他就没有回去过。不过纪明东和纪明南很小的时候都是被送到了那边,由他们的爷爷奶奶照顾的,因此还是对那里有些感情在。纪明东有十几年没回去了,现在气氛刚好,提了出来,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小姑从出生就没去过那里,陈国珍更是没去过,这次就当完成纪明东衣锦还乡的愿望吧。
钱雪琪是今年升到初二,老家是五年制的,钱雪琪比纪初一大三岁。她是纪初一所有表姐中关系最好的,她也是独生子女,她爸那边的亲戚中有个表妹,可惜住在H市,很少往来,在她印象中就剩下纪初一这一个表妹了。后来小表妹刘洋琪出生后,变成了两个,问题是年龄差了7岁,代沟太大了,还是纪初一合拍。小堂弟比纪初一小两岁,从小以顽皮出名,用表姐的话说,只要纪初九上街,从街头到街尾的人都要开始严阵以待,以防这小子捣乱,将店里的东西弄坏了。堂弟大名市纪洲,初九的生日。
纪初一带着钱雪琪去B市的华夏书店买书,她清楚记得这个大表姐,是学校的活跃分子,什么活动都有她一份,人又甜美,初中以后就跟班上的男生谈恋爱了,后来高中没考上,花了钱读中专的。“大姐,B市的人读书都很用功的,老家的书店书太少,我带你去买参考书啊,刚好我也要买。”
这时的钱雪琪成绩属于班里中上,还没被带歪,也就同意了,自己的妹妹成绩那么好,又是跳级生,那是一个刺激,她这次见到纪初一更是大吃一惊。虽然还没长开,但是就是让人觉得不一样,也许这就是气质特别好,还什么都会,她有点儿自卑。
纪初一看在眼里,她知道自信来自于一次次的成功积累,钱雪琪不失败,她的舞台演出经验比她还足,只是舞台稍小一点而已。给她创造一点,后面要看她是否能把握住了。
钱雪琪看着这么大的书店,很是震撼,跟着纪初一到了三层初中辅导用书区。Z省的教育其实很强,分数在全国也一直遥遥领先。用的书也和这里不一样。小叔叔是大学老师,陪着儿子一起来的,他自己也要过来看看的,爷爷更是喜欢书店。所以几个女士由陈国珍带着逛街,买衣服,男士带着孩子逛华夏书店,买书。
纪初一带着表姐边找书边说:“学习的书不同,但是知识点是一样的,我觉得大姐,你可以在这边买初中的自学,有不懂你可以问老师,也可以打电话给我,我喜欢提前预习,我准备现在开始把三年初中全部自习一边,到时候我们可以讨论,共同进步的。”
钱雪琪看着各种各样的辅导书,每本都拿起来摸摸,没有人不喜购物,书也是物,女人都喜欢。“好的啊,那你帮我挑吧,你成绩那么好,一定可以找到合适的。”
纪初一也不客气,帮着看:“英文的话,我把我三年的书和磁带送你吧,B市三年级就开始学习了,我都留着,磁带的话,我试过了都是好的,我建议你每天多听听,就当歌曲还挺。一定要坚持哦。我每天走路上学和放学都是塞着耳机学习英文的,不可以浪费时间。”
纪初一没有给她挑英文的辅导书,大姐的弱项是数学和物理,然后纪初一自己买了一套初中三年的辅导书,包含英文的,她想提早自学先过一遍,到时候上课要轻松。接着教导大姐:“我给你挑了初中三年的数学,还有物理的,但是我觉得你先专攻数学吧,寒假的时候,我们见面的时候,我要检查的。到时候我会把化学辅导书给你带过去。”
钱雪琪看着手上厚厚的三本初一到初三的数学辅导书和一大本物理辅导书,不自觉的点头,完全忘了眼前的人是她妹妹,她才是姐姐。又好奇的问:“语文呢?不用吗?”
纪初一解释说:“语文课本这里用的不是全国□□材,我们先找找看,不一定有Z省的,不过语文学习最大的关键在阅读理解和作文上。阅读理解靠的是多看书,我们带会去挑几本课外书,还有作文大选吧。”
纪初一没给她挑很多,一本优秀中学生作文合集,三本课外扩充读物。
完成此行的任务。
短暂相聚结束后,爷爷奶奶就回去了,叔叔小姑们也都走了,大家先去S市住了一个晚上,纪初一也回了S市,她要在这里接外公外婆和赵鸣云三人。
有人来,就会有人离开,每当这时纪初一就不知道她属于哪里,心之所安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