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都要幸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1章 云英高中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今年的暑假和往年的有所不同,因为没有安排任何比赛的强化训练,也就每天正规的学习而已。她早就从老师那里买到了高中的所有课本,而就在陈航走的第二天,她就去了趟华夏书店买了高中的习题回家练习。高中的知识要整整难上一个台阶,她还是提早做好准备,笨鸟先飞而已。

  有一天的上午10点左右,她刚练完钢琴,正准备翻开高一数学继续学习,就听见外公走进了房间,对她说有人找她。

  纪初一放下课本,往正厅走去。就见一个40左右的男人,中等微胖身材,带着一副黑框眼镜。他正在看着客厅墙上的两幅山水画。听到她的脚步声,就转过来,看着她笑着说:“你好,是纪初一同学吗?”

  “是的,您好,老师。”纪初一请他坐下后,问道:“老师要喝茶还是凉茶?早上我外婆煮的,常温的。”

  “凉茶吧。”

  纪初一倒了一杯凉茶端给了这位老师后,在对面坐了下来,外公则退到了另外那边去看报纸。

  男老师喝了口凉茶开口道:“我是云英中学的刘校长,这次来主要是想问问你是不是愿意去我们学校读高中?你的成绩非常优秀,小升初是全市第一,而这次中考也是全市第一,我们来找你是希望你能带来好的学习风气。”

  纪初一没有太多的情绪变化,这突如其来的拜访,不得不让她察觉到其中的问题所在。“刘校长,第一,我想知道是什么人或者什么原因让你有了这次劝说,第二,我虽然中考成绩不错,但是也不似之前的考试那么突出,其实我和第二名就差了1分,第三,学校的学习氛围是老师们的职责,我没法带给任何人,第四,我们学校会同意吗?”

  刘校长也没有想到眼前这个乖巧漂亮的小姑娘,如此冷静的提出质疑。每个学校总要有几个特别优秀突出的学生,而纪初一这个名字其实他不陌生,最早有人找他说想安排一个S市来的优秀学生时,他因为某些原因拒绝了,后来知道她去了人小。之后的之后,就是经常在各大获奖的名单上看到她的名字。作为一个校长,他是后悔的,肠子都悔青了。直到最近另一个人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出面劝说纪初一能转到他们学校。他才有了台阶和机会过来。

  “我没有给你很大的压力,一定要给我们云英带来多大的荣耀,毕竟是高中了,我还是希望学生把重心放在学习上。我相信你的能力,就算高考没能取得第一,但也能考取好的成绩。”

  纪初一明白了,让她陪太子读书咯。

  “刘校长,实话说在B市的高中排行榜上,人大中学的排名前五,你们学校的优势并不突出,我也怕滑铁卢的。”虽然她已经有了答案,但是还是要争取更大的利益才是。

  刘校长也听出了其中的意思,笑道:“我们今年的重点班,会有最好的老师配备,这点你放心,我们学校有的是人才。”就是学生难管教,后面的话,纪初一在心里给他补充完整。

  “刘校长,我有个提议,您可以听听看,具体还是要您决定。我知道每个学校都有重点班,但是缺少一点竞争机制,我建议两个重点班,1-40名1班,41-80名2班,每次期中考,期末考都重新分班。”纪初一继续提她的建议,“有点残酷,但是每个学校的升学率才是学校好坏的硬道理。优胜略汰吧。”

  他们学校是从小学一直到高中,非常庞大,学生几乎都是部队子女,背后的关系及其复杂,说白了特别容易得罪人,老师的责任异常的大,重点班也是这几年才开始的,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最好的资源,每每弄的他头非常疼。

  纪初一看着刘校长的表情就知道,他担心的是家长的不配合。高中阶段的孩子心理特别容易出问题,容易扛不住压力,她的提议是让压力变得更大。

  “刘校长,既然已经动手了,何不破釜沉舟呢,你给老师增加奖励机制,给学生多个机会,这比你们高中唯一一次的机会要好很多。把希望分成更多的小希望,才不容易崩断,不是吗?”刘校长想了足足一盏茶的时间,期间纪初一又给他添了一杯凉茶,他才开口道:“我会和校方认真考虑你的建议的。关于你们学校是否会同意放人,这个我们会解决的,不用你出面。”

  纪初一想到了之前正准备的事,放低了姿态说:“还有一个拜托的事,不知道是否可以,我有个表哥目前在津港念书,也是今年中考的学生,他的成绩还不错,属于中上水平,具体我这里有他的成绩单,您看下,我就想问下您的学校是否可以收他?”纪初一让校长稍等,她就去她的书房拿陈航三年的成绩单,这是之前让陈航事先准备好的。

  刘校长看了下陈航的成绩单,从学校就可以看出他也是个部队子弟,从Y市转到了津港,成绩不错,最后一年稍微退步一点,又可能是不同城市的课本差距,最后的中考还是非常不错的。也看了下纪初一准备的各种证书,是个活泼分子,兴趣潜水。“增加一个成绩不错的学生自然没有问题,但是,你也知道B市的高考卷是独立出卷的,他的户籍在津港,三年后还要回去考试,参加津港高考,我担心会有问题。”

  纪初一有自己的打算,露出调皮又认真的说:“刘校长,只要您同意让他进,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的问题。”

  送走了刘校长,纪初一回到了客厅坐下,外公外婆就坐到了她的身边。她把头靠在外婆的肩上,等着他们的询问。

  “一一,你怎么能为了陈航换学校呢?你原来的学校多好啊。”外公有点生气又郁闷的道。他们是希望孙子能过来陪在身边,但是不能影响外孙女的前途,“而且这种建立在牺牲的交换上,陈航也是会不开心的。”

  纪初一非常感动,无论是前世还是此生,外公外婆都将她排在了首位,虽然这种想法有点自私,但是人就是M的高兴,爽。“外公,你们想多了,我实话告诉你们吧,我是被选中了,无论有没有陈航,用电视剧里的话,这叫陪太子读书。”纪初一改成一手搂一个的姿势,继续说,“第一,我不反对换学校的,哪个学校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你们不是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嘛,学校对我的影响不大;第二,这个学校有很多我们都认识的人,之前来我们家的那几个,吃烧烤的,除了多多,现在都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如果我和陈航进去了,多得是人照顾我呢。我有什么理由拒绝呢?还能顺便把陈航带进去,我都不用求人,多好呀。”

  外公外婆听了我的解释以后,心也就放下了,就问着之前刘老师说的那个问题,纪初一就说:“这个到真是要找人帮忙了,二舅户口不在这里,而十三哥一个未成年也不能单独立户,我要去多了解点情况和政策,才能回答你们,不过首先我们有个急切的事情要做了,那就是我们要在那个学校附近找个房子了。我可不想住校。这个是不是很急很急呀?”

  之前,她的户口是因为陈国珍的户口转到的B市,那么子女自然跟着过来了。陈航的情况不同,二舅舅和二舅妈的户口都没有办法过来,那么只有陈航没有限制,问题他刚好到高三才正式成年,也就是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要把户口迁进来,否则的话,来不及上高考名单。还要问问学校具体的流程和时间节点。最好是提前转过来,这些都是要具体去问人的。华国目前的政策还不完善,还是个靠人办事的年代,也许她可以有其他办法,这些都要时间和人脉,她决定等陈航回来,如果她一个人搞定所有的事情,陈航也会不开心。她还是让他自己想办法,她就提个大框架,具体执行还是要靠他的。

  还有房子的事,她要劝说二舅去买,当然陈国珍可以支持一部分,这个具体看二舅家的存款情况。以后房子越来越值钱了。只有越早下手越好。有可能二舅会考虑买个小房子给陈航挂户口使用,也不要陈国珍他们出钱,但是不仅仅是考虑到房子以后的升值前景问题,还有考虑到陈航他们的自尊心,三年的时间住在他的房子里,他会好过很多。

  纪初一自我肯定一番,自我表扬一番后,就打电话开始求助陈国珍了。

  这次是算帮着陈国珍的二哥买房子嘛,陈国珍几天后就赶了过来,对于女儿的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讲述,她也是无用武之地,都已经决定了,她也就是最后那个过来签名的,再发表意见也是多余。现在唯一她能做的事是去找房子。房子找到很快,提出要求,找了几个做这行的中介,很快就找到了,离学校边上隔着一条马路,有几栋私房出售。房子比较老旧,房东都想搬动城里去,也没什么人愿意买的,这个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大院的,学校也不是非常好,自然不是学区房了。所以很容易找到。

  第二天,陈国珍就带着纪初一去看了,连着看了几套,陈国珍笑着说:“B市就是大气,每套房子的特点就是大,和S市的感觉完全不同。”

  纪初一就喜欢房子,她记得这一片区10年之内要拆除的,谁也不会想到也就10年,华国会翻天覆地的发生改变,速度快的惊人。她想做拆二代呢。“妈,我们自己也买一套吧。多好啊。”

  陈国珍现在属于内行,她也在猜这片迟早要拆的。她们公司最近也在拿地,国家政策放开了,怎么变谁也无法预计。这边的属于农村建法,房子不大,但是院子大呀,院墙一圈,占地广。最后商谈下来,给陈航选的那套房子只有五间,占地200多平方,最终价格31万,也给赵鸣云选了一套,这是赵军交代的,他让陈国珍顺便看的,他之前都没给孩子在B市买过,算是第一套吧。不过赵鸣云户口在S市,最后是要回S市读书的。这里的房子是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买的,小孩长期交给别人养,别寒了孩子的心呀。这也是纪初一上次见到赵军时提醒他的。房子也跟陈航的差不多大,最终价格是32万,贵了一万,是因为房东觉得自己的房子位置靠马路一点,位置好,租得起价格,想要更多的,但知道他们买的另外一套价格是31万,太高了不合理。而给纪初一选的自然是最大的了,位置位于中心,面积有足足300多平方,房间有7间,院子就占了150多平方,纪初一和陈国珍都想推倒重建,想到也就住三年,将就着住吧。最后谈下来的价格是32万,现金。”

  陈国珍找了赵军帮忙,才把钱全部付掉。陈航的房子也是陈国珍先垫付的,她也准备先斩后奏,也不怕她二哥家不给钱,就怕二哥多给。买好房后,陈国珍带着纪初一到一家出名的日本餐厅吃日本料理,“女儿啊,我们家又回到了解放前,你说你怎么那么会花钱的啊。都说勤俭持家,你以后肯定没人要,没人养的起你哦。”

  纪初一抛给她一个大大的白眼,“妈,是你花的钱,而且你比我会花钱,你看你最近又买了多少衣服,这次我可发现了都说新衣服哦。还不带重样的,别以为我看不出来,都挺贵的,是名牌吧?我呢?你一个月就给我1000元,我还有的多,我多省啊。”

  “你是在跟我要零花钱吗?你学费是我交的,衣服是我买的,吃的是外婆买的,你有地方用钱吗?”

  “也不是这么说啊,你可以给我多点,我也许想做点什么呢?比如炒股票啊,买买古董啊之类的。”纪初一抗议道,父母对她是很好,但是零花钱一直扣在比一般条件还可以的家庭稍微多那么一点点,绝对达不到富二代该有的标准。

  陈国珍坚决反对,“你不是说你要做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吗?反正有你爸妈帮你赚钱,你要这么辛苦干嘛。你继续朝你那目标前进吧。”

  “不是啊,妈,你和我爸两人都是享受派,也要给我享受享受啊,比如给我点钱,去港城随便买之类的,总得要有这么一次放纵的机会吧。”

  陈国珍忍不住用筷子敲了下她的头,纪初一配合的做出非常痛的表情‘哎哟’一声,就听她妈忍住笑说:“你现在正在发育,衣服几个月就要换了,买什么买,等你不再长以后再买啊。现在就买些便宜的,扔了也不可惜。乖啊,你妈为了培养你独立能力,给你每个月加1000元置装费,最多了,不要再提要求,无效。”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