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星际商旅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8章 第88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说起来,安华市也是美食出名的城市,何叶萝本人又是个爱吃的,特别是自从不跳舞之后不用严格控制身材管理饮食了,她就随着自己的舌头和胃随意放飞了。

  她要新推出的这东西,从小吃到大,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但是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的——胡辣汤。

  胡辣汤,顾名思义,胡椒和辣椒做的汤。并不是汤里只有胡椒和辣椒,而是这种汤主要就是利用胡椒和辣椒调味,不是单纯的辣味或者麻味。胡椒最初做药用,用于冬日治疗风寒发汗的,据说唐朝时胡椒粉可是可以作为流通的货币的,因为具有保值作用,就跟布匹一样。这一碗加足了胡椒粉的胡辣汤下肚,真是全身都暖和,要是能吃辣,再舀上量少油泼辣椒进去拌匀了,那吃完了一定是额角冒汗,浑身舒爽。

  这次何叶萝并不打算单纯的推出胡辣汤的做法,跟炒粉似的,让大家摆摊卖。这种方法出的量已经不能满足她了,她打算干票大的。

  何叶萝先以学校策划活动想要了解一些传统小吃文化为借口,全程围观了他们这一片区比较出名的胡辣汤摊子做胡辣汤的过程。这家摊子在她家小区附近的农贸市场,不知道摆了多少年了,何叶萝搬家到这边就一直喜欢吃她家,跟摊主还算面熟,有时候摊子不忙,还能搭两句话聊几句。

  她当然没指望自己能学会,她上衣上带了一块看起来挺别致的大胸针,那个胸针上镶嵌的石头其实是幻影石,作用跟录像机有点像,在魔法星上算是稀缺物品,魔法师大人专用的,一般人用不了。

  去之前,何叶萝是准备充分,查过各种能找到的资料的。所以摊主做的步骤,她大致也都能对上。

  胡辣汤的糊状不单是淀粉勾芡的作用,还有面粉的缘故。

  胡辣汤的第一步是熬汤,为了味道香浓,一般都用的骨头汤,可以是牛骨汤,也可以是猪骨汤,其他高汤也可以,并没有什么特定的要求,所以味道也是多种多样。汤先给熬上,摊主竟没有开始准备胡辣汤里的菜,而是开始洗面筋。

  何叶萝瞅着摊主舀了一碗面在面盆里,不断地加水揉搓,就跟洗衣服似的。这个步骤也是形象,就叫“洗面”。

  “外面现在也能买到做好的面筋,现成的,方便的很,就是那个口感不对味,我现在都是自己做面筋。”一边说一边给何叶萝展示脚边那个直径有一米的大铁盆,“呶,我一天得洗出来这么大两盆面。”

  洗面的过程就是不断重复揉搓加水过水的过程,十分枯燥,何叶萝却看得津津有味。她以前也喜欢各种先进的、电子化的东西,崇拜各种各样让人们生活更方便的机器,后来开始了解民俗和传统,了解的多了,就觉得传统里面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有好些东西对她挺有触动。

  比如现在的人,很少会花一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洗出一小块面筋蒸来吃,外面买来可能都不要两块钱。可是看那样重复的动作,那些花费很多时间的步骤时,她觉得自己也慢了下来,不再急急躁躁地一味想要向前冲,能够更从容地前进,能够留意到更多前进路上有意思的风景。

  胡辣汤里的配菜其实挺随意,一般少不得面筋、花生、莲花白、豆皮、海带、腐竹之类的,各家的都有区别。像安华市本地人吃的胡辣汤反而不太出名,回坊的肉丸胡辣汤反而更出名些。那个里面就是加了肉丸子,主要是白菜或者花白丝,因为花白更硬更耐煮,一般都是用花白。

  关于配菜,何叶萝也是找了不少资料,反正能找到的都记下了,来者不拒。有一个评论网站提到当地有家胡辣汤不错,何叶萝就想法子去吃了,还做了笔记,态度堪比那些挑剔的美食评论家。

  面筋洗出来之后需要上锅隔水蒸,让它发起来蒸熟,然后出来稍微晾一晾,切成小块。其他的配菜也是切丝的切丝,切丁的切丁。何叶萝找的这家胡辣汤里还有粉条,切成小段的。不过魔法星目前还没做出粉条,她只能先记下来,这次就先遗憾放弃了。

  煮好的骨头汤倒进大锅里煮沸,往里倒入洗面筋留下的面粉水,一般粘稠度是不够的,所以还要加入很多的淀粉水来增加粘稠度。加入切好的蔬菜,加入多多的白胡椒粉和其他调料调味。

  煮好的胡辣汤一般都是很豪放的放在那种直径一米的大盆里,底下坐一个炉子保温,有顾客来要,就拿碗舀上一碗出来,配上干饼或者水煎包吃都十分合意,还有喜欢陪着油条吃的,都随个人喜欢。

  何叶萝走访了许多家胡辣汤,收集了不少胡辣汤的做法,过程都是大同小异,口味确实千差万别。

  拍摄回来的影像经过修改剪辑,确保没有不该出现的东西,何叶萝给苏瓦哈播放了一遍,并且给大家尝了尝她带去的成品胡辣汤。

  何叶萝只是给了大概的方向,大家还要结合魔法星的情况研究出适合魔法星的各种胡辣汤配料。

  威廉先生了解了情况后,第一次找上了康顿城主,要城主府牵头举办一场盛大的美食节活动。唔,矜持的魔法师大人威廉先生是这样形容的,为了祈祷人们在即将到来的雪季丰衣足食更好的生活。随和的城主大人对于魔法师这个身份还是尊敬的,借出了自家厨子帮忙。当然,厨子接到的命令是务必学会美味的烹饪方式回去大显身手做给城主大人品尝。

  何叶萝趁着有厨子,又趁机提出不少设想,反正就是试验么。

  最后确定了本次四个大方向菜品。

  一个是胡辣汤,各种偏好点的胡辣汤,合计五十余种。不只有配菜的区别,还有使用辣椒的种类区别,还有调料配比区别,适合各个人群口味需求。

  第二种是油炸食物。没错,何叶萝将鸡米花炸鸡柳这种西式快餐搬魔法星了。肉切块腌制后,挂上一层淀粉糊油炸之后,外面酥脆,里面肉还嫩着,真是再美味没有了。肉块分大小、肉的种类区别,分了不同的产品种类出来。鸡米花这样切丁或者叫小块炸的,鸡柳那样条状的,还有肉排。除了肉还有一些适合油炸的蔬菜,或者蔬菜和肉组合的,类似茄盒、藕夹那种。

  第三种就是菜品的勾芡使用。

  第四种算是胡辣汤的变种,或者说是勾芡在汤凭中的使用。各种使用了淀粉的汤,纯蔬菜的,肉菜和肉的,纯肉的,蛋类的。这个是来自西湖牛肉羹这一类汤羹的灵感。

  第一种和第二种算是主推产品,第三种和第四种只是演示性质的推广。

  红枫林小镇的红枫树已经全部变成了红色,整个小镇真的像苏瓦哈形容的那样美丽,就像被红色的海洋包围了一半。

  第一届的康顿城美食节也在红色海洋中拉开帷幕。

  胖乎乎的城主品尝了美食节的实验菜品之后,立刻开始通知城主府下的商队收购爆炸果和喷嚏豆。其实就是辣椒和胡椒。

  这些东西往常也是有人要,不过只是煎肉撒上一点,那里有大量收购的。城主府贴出告示要大量收购,给的价钱也不算低,一下子康顿城外的山上就钻满了人,大人小孩,年轻人老人统统都上山了,大家采摘往常无人问津的果子。

  壮劳力就负责运送下山,老人小孩就负责采摘,一家人劳动力合理分配,就为了赚更多的钱回家。

  城主府也不是光瞅着机会钻空子赚钱,阿朗索城主以城主府的名义邀请了一些比较大的商队来参加美食节,当然说展销会更合适一些。不过城主大人沿用了魔法师大人的说法,他们都管这个叫雪季祭典。

  红色的枫树林中,偌大一片空地上面分成四个区域,分别用于展示四种菜品,整个制作过程都是透明的。不仅卖菜品有个收入,大家也能直接品尝到成品,对于产品的效果更有信心。

  这次能够选上美食节摆摊的也是层层筛选,选了手巧做出来的东西好吃的,大多都是擅长厨艺的家庭主妇们,但看他们边上跟着打下手的家人朋友笑得多开心就知道了,那钱收的也是手软。

  城主大人说了,能选上上美食节的,挣的钱归自己。

  说起来这次参加美食节最积极的就是城主一家了,开始碍于威廉先生的面子组织了美食节,后来参与了美食节美食研究过程(主要就是试吃),城主大人一家对于美食节十分期待。

  何叶萝首次见到了康顿城城主一家,城主和夫人以及一对儿女,嗯,怎么说呢,一看就是一家子,都非常的丰满。

  油炸的摊子是最吸引人的,关键是香味吸引人,所以最开始炸肉的那一区域人最多,有些不耐烦排队的就转身去了其他几个区域,没想到一尝东西觉得很不错,于是呼朋唤友结伴开吃。

  还有脑子灵活的人,知道有商队过来,都带了自家的货物在边上摆上,打算借着东风赚点钱。

  那些商队首领跟城主的情况有点像,碍于城主的脸面不甘不愿的来了,敷衍一些的就是带了仆人就来了,根本就没带商队。马上就要进入雪季,等大雪封路他们就不能上路了,这基本就是今年最后一趟了,哪里敢耽搁在这里,好些人只当阿朗索时隔几年,又犯病了。

  说起来,阿朗索刚当上城主的时候也很是折腾了几年,办法没少香,就是结果都不尽如人意。那几年也不是没有商队跟着他后头跟着赔钱。

  这群人喝了胡辣汤,吃了炸肉,又品尝了平常的菜品增加了勾芡之后滋味变化,当机立断的,这些常年经商的商队首领们就见到了商机,商机就等于钱啊。

  相比商人们的热切,阿朗索城主就很淡定了。不过阿朗索心里不是不得意的,终于啊,让他意气风发了一回,就跟他想象中的一样,这感觉,可真是爽快啊!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