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皇重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7章 童谣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夜已深沉,耳边只剩更漏声。

  床上的人仍旧昏迷不醒,浑身的伤口都被白布包扎着,整个人像只白色粽子。

  公孙长秋倚在椅背上,从背后看过去,不知他是睡了还是醒着。

  女皇顺手倒了一杯清酒,走到公孙长秋身边,公孙长秋身体微动,回头看着女皇,张了张唇,但却没有说话。

  女皇把酒递给他,道:“安神的。”

  公孙长秋道了声谢,接过酒来仰头喝尽。

  “朕问过太医,都是皮外伤,看着吓人而已。”女皇安慰道,拿过空杯,又为自己倒了一杯,缓缓饮下。

  酒是个好东西,在你需要放纵的时候,给你一个醉酒的机会。在你需要安神的时候,又能让你浑身放松。

  很明显,公孙长秋喝了一杯酒后,呼吸渐渐平缓下来。

  女皇的手掌落在了他的肩上,道:“黄太医这几日在宫中轮值,婉儿也在门外守着,颜烈有什么动静,你可以让婉儿去叫人。”

  女皇又指了指屏风后的软塌,道:“实在挨不住,就去睡一下,让婉儿替你。”

  说罢,象征性的拍了拍他的肩,准备离开。

  一间病房,一间住着刑部犯人的病房,的确不是天子应该久待的地方。况且颜烈以前的身份还是娼妓,而女皇对他的感情,除了同情和利用之外,便只剩下“他是公孙长秋的朋友”这一种,爱屋及乌的感情。

  她想走,但却走不了。

  因为公孙长秋突然抓住了她的手,而握着她手的那只手掌,正微微颤抖着,原本如月般温柔冷清的眼睛,此时蒙上了一层忧郁的雾。

  “他会醒过来么?”公孙长秋握着女皇的手问。

  女皇点头,道:“会的。”

  只要是她说的,就一定是真的,只要是她保证过的,就一定会实现。普天之下,若只有一个人能做到,那个人一定是当今天子。

  女皇道:“朕找了医术最高超的太医,用了最珍贵的药,还给了他最舒适的修养环境,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你这个朋友,没日没夜的照顾他。所以,他一定会好起来的,朕向你承诺。”

  公孙长秋脸色明显好多了,他松开女皇的手,轻轻叹了一声,道:“陛下对所有人都会这样承诺吗?”

  女皇微微笑了笑,道:“要看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公孙长秋凝视着她,道:“臣是什么样的人?”

  女皇没有回答,只是格外认真的看着眼前的男人。有些时候,眼神的肯定比任何舌灿莲花的夸奖都有效。

  公孙长秋突然笑了,眼眸灿若沉夜的星辰。

  “给臣一副笔墨吧,长夜漫漫,臣又睡不着,给臣一副笔墨打发时间吧。”

  女皇欣然应允,笑道:“有笔,有酒,卿不像是照顾伤员,反倒是消遣了。”

  女皇知道她该走了,纵然她想留下来看看,公孙长秋到底会写些什么,但是她知道,她该走了。

  天边渐渐露出一抹白,晓风渐起。

  女皇一身月华色的内衣,临窗坐着,望着院中的青竹,那竹叶上的露水也随着天光破晓,而一点点的亮了起来。

  突然,一滴露水顺着叶尖滑落,女皇的心,也跟着荡漾起来。

  她拉过肩上的一缕长发,一圈一圈绕在指尖,柔软的发丝缠绕着手指,仿若一对情人。她松开头发,轻轻嗅了嗅指尖,尚留着独属于女儿家的淡淡幽香。

  风忽的急了起来,原本散落在肩头的发丝,也随风飞扬起来。

  平昌大街,扫地的老伯暗自啐了一口,这秋风太恼人,他刚刚扫好的落叶,风一刮,就又乱飘起来。

  老伯无奈的摇头,拎着扫帚退了几步,重新去扫被吹跑的枯叶。

  一张手掌见方的纸,飘飘荡荡,落在了他脚下。

  老伯正要回身骂人,可大清早的,街上哪有旁人,他觉得奇怪,弯腰捡起了那张纸。

  虽是一张被人丢弃的纸,但上面却用工整的小楷,写着一首童谣:

  王家燕,鸣昭昭。富公子,假登科。

  王家燕,鸣贵贵。铁小姐,栖同枝。

  燕飞来,啄高堂。高堂死,燕悬梁。

  老伯手一抖,眼睛不自觉的看向了太师府的方向,但很快,他的视线被挡住了。

  满天满地的纸片从天而降,顺着秋风的霸气,飘散在昌平大街的每一个角落。

  太师王府,太医正陪着王太师在后花园中散步。

  王太师面色红润,步履稳健,修养了几天,身体很明显恢复的不错。

  后花园的高墙下,有一个腰粗的桂花树,这几日开花,香气四溢。太师带着太医往树下走去,一边走,一边笑道:

  “你不知道,这棵树是前朝就种下了,每年秋天开花时,街坊四邻都能闻到它的香味,还总有孩子顽皮,想爬过墙看看,哈哈——”

  王太师捋了捋白须,笑声中气十足。

  但笑声还未落,桂花树上,突然悠悠荡荡,飘落了一只白纸风筝。

  王太师指着风筝,笑道:“你瞧,这又不知是那家孩童,真是顽皮得很。”

  正说着,那一头,风筝线断了,风筝摇晃着,从树上栽了下来。太医眼尖,快王太师一步,上前捡起了风筝。

  但下一瞬,整个人便如被冻住一般,僵在了那里,唯独拿着风筝的手在微微颤抖。

  “怎么了?”王太师走上前去,笑问。

  但很快,那笑容也如太医整个人一般,僵在了王太师的脸上。

  白纸风筝上,亦写着一首童谣:

  王家燕,鸣昭昭。富公子,假登科。

  王家燕,鸣贵贵。铁小姐,栖同枝。

  燕飞来,啄高堂。高堂死,燕悬梁。

  高墙背后,传来了孩童般玩笑的声音,刚读书写字的孩童,总会不断重复的吟诵着自己刚刚学到的东西。

  字也好,诗也好,童谣也好。

  特别是这首,读起来有趣,亦朗朗上口,仿佛就是专门为了他们游戏而写的。一边蹴鞠,一边跑跳,一边玩笑朗诵。

  王太师看着太医,勉强笑了笑,道:“孩子们,调皮而已,无妨,无妨——”

  第二个无妨,还未落音,一口鲜血便喷涌而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