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释解
“皆言景龙三年(公元709年)“二月己丑,幸玄武门,与近臣观宫女大酺,既而左右分曹,共争胜负。上又遣宫女为市肆,鬻卖众物,令宰臣及公卿为商贾,与之交易,因为忿争,言辞猥亵。上与后观之,以为笑乐(《旧唐书 卷七本纪第七中宗》)。”何中宗皇帝如此为也?似有负则天皇后嫡子之称。”
“此自乃中宗皇帝苦心。以高宗天皇大帝崩逝,则天皇后主政二十余载,后宫体制为此斗转,宫中、臣下多不详太宗皇帝宫中旧日之制,致讽则天皇后曾为太宗皇帝才人、又次第为高宗天皇大帝昭仪、中宫之者。中宗为此,乃以晋武帝之赐才人谢玖与子晋惠帝生愍怀太子,愍怀太子于宫中西园设市鬻卖诸物之故典(《晋书 卷五十三列传第二十三愍怀太子》愍怀太子遹,字熙祖,惠帝长子,母曰谢才人(晋武帝之谢才人,晋武帝赐与其子晋惠帝,为晋惠帝之妃嫔)。幼而聪慧,武帝爱之,恆在左右。……而于宫中为市,使人屠酤,手揣斤两,轻重不差。其母(谢才人)本屠家女也,故太子好之。又令西园卖葵菜、蓝子、鸡、面之属,而收其利),使宰臣、公卿知宫中内官有经蒙恩生子——
若晋书所载之晋武帝之徐才人生城阳殇王宪。匮才人生东海沖王祗。赵才人生始平哀王裕……王才人生孝怀帝……(《晋书 卷六十四列传第三十四》“(晋)武帝二十六男:杨元后生毗陵悼王轨、惠帝、秦献王柬。审美人生城阳怀王景、楚隐王玮、长沙厉王乂。徐才人生城阳殇王宪。匮才人生东海沖王祗。赵才人生始平哀王裕。赵美人生代哀王演。李夫人生淮南忠壮王允、吴孝王晏……王才人生孝怀帝…)。
或未经蒙恩乃赐与子嗣生孙,若晋书所载晋武帝才人谢玖,为赐晋武帝子晋惠帝生孙愍怀太子,之旧事(《晋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一》“(谢玖)选入后宫为(晋武帝)才人。”“惠帝在东宫,将纳妃。武帝虑太子尚幼,未知帷房之事,乃遣(才人谢玖)往东宫侍寝,由是得幸有身。……玖求还西宫,遂生愍怀太子)。
解其母则天皇后于太宗皇帝朝入宫为备选内官才人,未经蒙恩,至高宗天皇大帝朝历高宗天皇大帝守制期满复归宫中,为高宗天皇大帝所宠次第为昭仪、中宫,之事。亦为使朝堂上下明高宗天皇大帝、则天皇后之礼也。
非中宗皇帝喜于宫中设市也。
中宗皇帝之上官昭容,于高宗天皇大帝朝之仪凤元年(公元676年)“年十四,武后召见,有所制作,若素构。自通天(通天元年,则天皇后年号公元696年,)以来,内掌诏命,掞丽可观(《新唐书 卷七十六列传第一上官昭容)。”是经武后亲选,为高宗天皇大帝、则天皇后时之才人,以高宗天皇大帝、则天皇后两相恩爱,未有经高宗天皇大帝蒙恩,以备选内官才人位长居宫中。历睿宗垂拱元年、睿宗永昌元年(垂拱元年公元685年至永昌元年公元689年)至武周之朝(公元690年至公元704年),至中宗皇帝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年四十二册为昭容。昭容者,九嫔之二,昭仪之次位。此之封位,亦以则天皇后初为太宗皇帝之才人,未经太宗皇帝蒙恩,至高宗制服期满复迎宫中,乃为高宗天皇大帝之昭仪、中宫之释解一也。虽然,上官昭容不可以比拟之则天皇后。(近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咸阳发掘了唐昭容上官氏即上官婉儿墓,出土墓志一合,其上官婉儿墓志铭(《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曰:(公元676年)年十三为才人。……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册为昭容。……(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亡身于仓卒之际。时春秋四十七。……以大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八月二十四日,窆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
中宗天子之心,自之所为,多有深意,岂其常哉。”
“那中宗皇帝常时所好何也?”
“吾唐自显庆以来,高宗(即唐高宗)圣躬多不康,而武太后(即武曌)任事,参决大政,与天子并。太后(即武曌)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选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遐久,寖以成风。(《通典卷第十五 选举三历代制下 考绩历代制下 大唐》)
又以则天皇后好制香、诗酒风雅诸事,高宗天皇大帝、则天皇后、中宗皇帝、睿宗皇帝朝,风雅斗香之会,诗酒会饮之风,漫兹浸之。
中宗皇帝以母故,好文雅,宫中常设之。太平公主“无心为子辄求郎”句即出中宗朝“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宫中诗会(《全唐诗卷二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又好斗香,宫中旧人云,中宗朝,宗、紀、韋、武閒為雅會,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名曰鬬香。惟韋温挾椒塗所賜,常獲魁。(《清异录鬬香》)。
此皆风雅事也。非同愍怀太子屠酤母家(谢玖,即晋武帝之谢才人,屠酤家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