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帘下君
“尚局猫,藤典制称野狐君——这猫名儿起得好生——”
“王妃亦觉此猫之名令人别想麽?”
“嗯。武承嗣送与藤典制甚麽样猫儿也?怎生为太平公主看到?既乃养于尚局。”
“说是夏日里时——好似无端样子,为了甚麽,愁绪起来。
烟云般样愁绪,恼人的,只不去。
侍儿们看闷闷的,商量着作个甚麽围子棋。
尚局的猫,藤典制称野狐君的,不知怎麽,这时到的殿院。
赵侍儿说快将去罢。不然尚局人各处寻,未必寻着。
野狐君却那麽于殿院紫薇树下看着殿内呼喝宫人的赵侍儿,很不屑样子。小小的,墨墨黑。眼珠子倒湛蓝——野狐君是枚很小黑猫。
果然不一会尚局人来,抱了将去。
——是第一般太平公主看见野狐君小黑猫。
第二般是——
夏日里雨还未落下来时候,多数伴轰雷声。
赵侍儿很怕这个。
那日正值雷雨,尚局猫,就是野狐君,又来太平公主殿院。恰逢上。
如前所述,野狐君是枚很小黑猫——遇上雨淋湿,更觉小了——平日里毛蓬蓬松。
后来野狐君进殿避雨。却只于殿门水晶帘下——那就称野狐君“帘下君”罢。太平公主说道。
侍儿们听了,都笑。
约莫雨下得大缘故罢,帘下君——就是尚局藤典制亲自豢养的心爱小黑猫,野狐君,一直未离去。
尚局也未得来人寻。
“给帘下君些小鱼干罢。可怜人的。这般大雷雨,就只于帘下。”太平公主就吩咐赵侍儿。
赵侍儿果然着宫人不知哪里寻来些小鱼干,给帘下君。
帘下君不食。
“哎呀,到底是藤典制亲自豢养的心爱的野狐君哪。这麽半下午,小鱼干也不食。”赵侍儿道。
“看雨停了抱归尚局去。不是思念藤典制了罢。都不理人。”太平公主道。
帘下君却只是看殿院的雨。
又过了大半时辰,雨停了。帘下君自归尚局去了。
后两日藤典制来太平公主殿院,太平公主说起帘下君——就野狐君,尚局小黑猫之事。
藤典制只是笑。衣襟掩着娇艳的点着殷红口脂之唇。卧蚕眉愈发乌黑,两颊未施脂粉,容色莹润着。
真真美人。
未久因伏夏缘故,大明宫里各处皆懒懒的。
每年皆这般样。
太平公主很想有个甚麽由头,闹热一下。
可是又没有。
是不是皇后殿下起个甚麽兴头呢?
可皇后殿下总是忙。就不想打扰皇后殿下。
这麽想着时候,尚局小黑猫,就是藤典制亲自豢养的心爱的不食小鱼干的野狐君,太平公主称帘下君的那枚,又来了,殿院紫薇花树下,看着殿内,墨墨黑。
赵侍儿很不高兴。说“贵主说的不理人的帘下君又来了。”说时往殿院紫薇花树下行了行,看着野狐君。
帘下君仿佛听懂了样子,复看了殿内一眼,转的身,离去了。
归藤典制那里去了罢——
不知怎麽,太平公主就觉得,帘下君——就藤典制亲自豢养的心爱的不食小鱼干的尚局小黑猫,野狐君,些似宗正卿(武承嗣)。
约莫知道了不食小鱼干的尚局小黑猫野狐君往殿院缘故,藤典制抱了野狐君来太平公主殿院。
进殿后,放下野狐君。野狐君还是往水晶帘下去了。
“哎呀,真的就喜欢于帘下呢。还是贵主将野狐君称帘下君得宜呢。”藤典制惊讶道。
众侍儿皆掩袖,笑将起来。
阿姆也笑了。
本于帘下之野狐君听了,蓝眼珠忽地有些濡湿,回转来看了藤典制,身上毛蓬蓬松,突地离了水晶帘,一径行往藤典制坐之青地黄栀子花锦绫缘边簟席,至簟席侧停了停,复看了看青地黄栀子花锦绫缘边席上坐着之藤典制,入的藤典制怀袖中。蜷了,很小墨墨团。只管微蹭着。
真真喜欢藤典制呢。”
“那就为太平公主觉得,帘下君——藤典制亲自豢养的心爱的不食小鱼干的尚局小黑猫,野狐君,些似宗正卿。就晓得帘下君——藤典制亲自豢养的心爱的不食小鱼干的尚局小黑猫,野狐君,系宗正卿武承嗣送的麽?”
“好像为太平公主看藤典制亲自豢养的心爱的不食小鱼干的眼珠湛蓝的尚局小黑猫野狐君有趣,不晓得哪里来的,让问问。然后不晓得谁打听着了,是宗正卿武承嗣送小黑猫野狐君,与藤典制亲自豢养之事。太平公主遂晓得了。”
“原来这般样儿。则天皇后时宫里常养狸猫儿麽?”
“嗯。则天皇后那会子宫里养狸猫儿。还有个典故说的这个——就系则天皇后登帝位的那卷经疏《大云经疏》(斯六五0二号 大云经疏)(敦煌宝藏第47册 500页)言的““离猫为你守四方”者,《易》曰:离者明也。位在南方,又是中女,属神皇南面而临天下,又是文明之应也。猫者,武之象,武属圣氏也。”既言“离猫为你守四方”、“猫者,武之象,武属圣氏也”,则天皇后当固爱狸猫儿,以“猫者,武之象,武属圣氏”是言其兴,“狸猫为你守四方”,君之上吉。自然则天皇后不避猫,宫中养猫。
不仅此,太平公主还与皇后殿下说起尚局小黑猫野狐君殿院之事。
说起猫之可爱,又说猫食鸟的不好。
皇后殿下说将猫、鸟一起驯养,约莫就可友好不食鸟的。且说以后便宜时着人试试。试好了送将与太平公主来养。
“那后来呢?——”
“后来——”
(注:1、《资治通鉴卷二百零五 唐纪二十一 则天后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太后习猫,使与鹦鹉共处。出示百官。传观未遍。猫饥。搏鹦鹉食之。太后甚惭。”2、《朝野佥载卷五》“则天时,调猫儿与鹦鹉同器食,命御史彭先觉监,遍示百官及天下考使。传看未遍,猫儿饥,遂咬杀鹦鹉以餐之。则天甚愧。”此可见宫中养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