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海棠
暮春半已过。
“王妃,入夏将用的扇儿送来了。王妃可看看麽?”橘侍儿道。
“可是看看。”寿王妃正行阅书,闻橘侍儿此言,放下卷书,道。
“唯。王妃。”橘侍儿向侍儿吩咐了声,宫人将盛着夏用纨扇之盒皆捧入内。
“王妃,这满月素扇儿看着当真清雅。”桐侍儿旁侧道。说时将满月素扇儿于一盒内拣出,与寿王妃看。
“嗯,倒也罢了。紫檀骨格最清,素扇儿衬着,确清雅出尘。”
“王妃,海棠花形亦好,有娇慵之美。王妃用了,两相衬宜,定是比花还娇。”
闻橘吉子此言,寿王妃淡笑了笑。
橘侍儿又道。“梅花形倒少有见。此织绫扇儿隐折枝栀子文当真精绝。王妃请看。”
说时橘侍儿将织绫隐文扇取出,执于手中与寿王妃细看时,见织绫扇儿隐折枝栀子文,正如寿王妃吩咐下的,皆行半开,欲语还休,深得回首掩面之美。寿王妃看了,略点了点头,道:“倒甚可看得。”
“王妃,因王妃吩咐下的,多些素扇儿,备王妃题字。故今夏送来的扇儿,素扇儿甚多。”橘侍儿又道。
“嗯,就这般样儿罢。”寿王妃看罢,懒懒言道。
暮春将了,寿王宅各处若无意绪,春花还未都落,草木愈繁盛着。时有雀鸟飞来。夏时衣裳已经送至,侍儿们忙着各自份内职司,四处悄然。
寿王妃若是闲暇地倚着深绯地绣合欢花隐囊。想起数日前,宫中传言太子及其属近来屡有异言。太子性情好轻动。前此太子妃之昆弟潜搆异端,陛下于东都时,闻之,遂有妃之兄弟流谪海隅事。妃之又一兄驸马都尉亦若有所谋,不得不预为之防。况太子素以寿王母过蒙宠,嫉之甚甚——
注一:据《初学记卷二十五 器物部上 扇第七》【梁简文帝《谢赉扇启》】“垂赉细绫大文画柳蝉山扇一柄,”唐之前,梁时即有绫扇。
《初学记卷二十五 器物部上 扇第七》“【梁简文帝《谢赉扇启》】臣纲启,传诏饶僧明奉宣敕旨。垂赉细绫大文画柳蝉山扇一柄,文筠析缕,香发海檀,肃肃清风。即令象簟非贵,依依散彩,便觉夏室含霜。饮露青蜩,应三伏之修景;群飞黄雀,送六月之南风。蔽日垂阴,薰泽惭采,浮凉涤暑,苹末愧吹。圣人造物之巧,俯萃庸薄;王府好玩之恩,于兹下被。顶戴曲私,伏增欣跃。谨奉启事谢闻。谨启。”
注二:据《南史卷二十九 列传第十九》、《南史卷三十 列传第二十》,南朝时之达官贵人皆常自持小团扇。甚乃南朝时之达官贵人有以自持之小团扇自掩口唇而笑者。
1、据《南史卷二十九 列传第十九》“元嘉初,中书舍人秋当诣太子詹事王昙首,不敢坐。其后中书舍人弘兴宗爲文帝(南朝刘宋文帝)所爱遇,上(南朝刘宋文帝)谓曰:「卿欲作士人,得就王球坐,乃当判耳,殷、刘并杂,无所益也。若往诣球,可称旨就席。」及至,(王)球举扇曰:「君不得尔。」”
此《南史卷二十 列传第十》载“文帝(南朝刘宋文帝)初封宜都王,镇江陵,以琅邪王球爲友,”之南朝刘宋文帝之友王球自举之扇,自当乃自持之小扇。若乃大团扇、大方扇、长扇诸等,侍从所执之者也。
《南史卷三十四列传第二十四》又载“中书令王球以名公子遗务事外,与延之雅相爱好,每振其罄匮。”
2、据《南史卷三十 列传第二十 何昌宇》“(何)昌宇后爲吏部尚书,尝有一客姓闵求官。昌宇谓曰:「君是谁后?」答曰:「子骞后。」昌宇团扇掩口而笑,谓坐客曰:「遥遥华胄。」”
此处南朝齐时吏部尚书何昌宇自掩口唇而笑之团扇,自乃是能使吏部尚书自持之能自掩口唇之小扇也。若乃大团扇、大方扇、长扇诸等,侍从所执之者也。
注三:据《全唐诗》,唐时扇有罗扇、青纸扇、纸扇等。
1、《全唐诗卷五百九 顾非熊 子夜夏秋二曲》
相持薄罗扇,绿树听鸣蜩。君筵呈妙舞,香汗湿鲛绡。
银床梧叶下,便觉漏声长。露砌蛩吟切,那怜白苎凉。
2、《全唐诗卷七百六十一 詹琲追和秦隐君辞荐之韵,上陈侯乞归凤山》
谁言悦口是甘肥,独酌鹅儿噉翠微。蝇利薄于青纸扇,
羊裘煖甚紫罗衣。心随倦鸟甘栖宿,目送征鸿远奋飞。
击壤太平朝野客,凤山深处□生辉。
3、《全唐诗卷八百四十六齐己城中晚夏思山》
葛衣沾汗功虽健,纸扇摇风力甚卑。苦热恨无行脚处,
微凉喜到立秋时。竹轩静看蜘蛛挂,莎径闲听蟋蟀移。
天外有山归即是,岂同游子暮何之。
注四:唐大诏令集巻三十一 废皇太子瑛为庶人制
朕恭承天命。嗣守先业。不敢失坠。将裕后昆。所以择元良、策奇器。为国之本。岂不谓然。太子瑛幼而钟爱。爰加训诱。亲范之师。所望日新。年既长成。与之婚冠。而妃之昆弟。潜搆异端。顷在东都。颇闻疑议。所以妃兄薛愿。流谪海隅。导之诲之。谓其迁善。驸马都尉薛锈。亦妃之兄也。今又扇惑。谋防弟兄。朕之形言。愧于天下。教之不改。其如之何。葢不获已。归诸大义。瑛可废为庶人。鄂王瑶、光王琚等、自幼及长。爰加抚育。为择师资。欲其恭顺。而不率训典。潜起异端。及与太子瑛搆彼凶人。同恶相济。亦既彰露。咸引其咎。孽由己作。义在灭私。并降为庶人。驸马都尉薛锈、离间骨肉。惑乱君亲。潜通宫禁。引进朋党。陷元良于不友。误二子于不义。险薄之行。遂成门风。皆恶迹自彰。凶慝昭露。据其所犯。合寘严诛。言念琐姻。用申寛典。舍其两观之罚。俾就三危之竄。可长瀼州百姓【开元二十五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