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焚香祭酒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4章 董卓之死(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吕布心中不快, 再看李儒,想到他曾经不但坑害自己, 如今还想拿自己当挡箭牌,吕布的心情愈加糟糕。

  他不由冒出一个念头李儒该不是故意编造这些来骗他的吧

  李儒发现吕布脸色不对, 但他只以为吕布是被貂蝉的事气的,完全没料到吕布已经阴差阳错地猜到了真相。

  他又发挥了一阵,假惺惺地说自己会为吕布夺回貂蝉, 让他放心。直到吕布的脸色渐渐黑如焦炭, 这才满意地离开吕府。

  李儒不知道的是,因为自己的这一番表现,吕布已然对他升起杀心。

  另一边,董卓到戏志才落脚的农舍慰问。他仿佛忘记了不久前所发生的事, 对戏志才嘘寒问暖,勒令旁边的众多医官全力为戏志才调养身体。

  戏志才虚弱地道谢,似是因为过于疲惫,并未有更多的话语。

  为了表示自己的看重,董卓抨击此处的简陋, 要求戏志才随他一同回府静养,但被戏志才巧妙地拒绝。

  董卓看着戏志才那瘦得脱形的身影, 想到他曾经的尽心竭力,到底生出了指缝大的愧疚。

  “那你便在这儿好生地养着。不过只留你一人在这我是不放心的,我那有一侍女名为貂蝉, 最是体贴不过, 我回去就派人送她过来, 在这好好照顾你。”

  听到貂蝉的名字,戏志才下意识地想要皱眉,但他生生地忍住了。

  不等他确认董卓这话是有意还是无意,便又听董卓道。

  “我听那江遵说,你与崔颂早就认识既如此,在刘曜为我引荐崔颂的时候,你为何说自己不识得他这几日你病情险恶,崔颂时常来探望你,可见你们确实早已认识。”

  戏志才平静道“焕是为了避嫌。我与子琮虽有几分交情,但深知他善文墨而疏庶务,于太师的大业无益。可当时我若坦言相告,岂不打了大鸿胪卿刘曜的脸”

  董卓信了戏志才的说辞,对拿这个借机挑拨的江遵更多了几分不满。然而江遵已死,此时将事情掰扯清楚只会降低他这个主公的权威。何况现在更重要的是安抚戏志才,而不是其他。

  “无妨,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崔颂既有文才,可替伯喈打打下手,任其在野岂不可惜”

  董卓以为自己看在戏志才的面子上抬举崔颂,戏志才多少会念他几分好。可他哪里知道,自己此刻正在风口浪尖之上,所谓的“抬举”,不过是一只催命毒针,被“抬举”的那人非但得不到好处,还有可能被害了性命。

  在他这番话落下后,原本对一切无动于衷既不激动,也无憎恨的戏志才蓦地握紧拳,眼中掠过一丝狠色。

  因为视角缘故,董卓并未察觉戏志才的异状。

  半息后,戏志才低咳了一声,掀开缊衾“既是用人之际,焕又怎能苟卧于床。但凡太师不嫌弃这残破之躯,焕自当竭尽所能,为太师效死。”

  听到戏志才的效忠之语,董卓顿时欣喜不已。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前一刻,最后一个不愿与他反刃相向的谋士因为他的一时兴起,终是决心置他于死地。

  董卓又象征性地说了几句关怀的话,让人拉来马车,带着戏志才回府。

  又过了两日,东面战事败退,与游毅交好的部分军士借机反叛。董卓犹豫不决,不知是否应该派遣援兵。

  他分别询问李儒和戏志才二人,得到的都是“宜速增援,雷殛镇压”的答案。

  董卓此时正是缺乏人手、捉襟见肘的时候,但他舍不得抛弃东线,加上两个倚重的谋士都建议他增援,便咬咬牙,让自己的堂弟董旻,女婿牛辅,以及将领李傕各带一支兵力,火速前往关东打击义军余部与南侵的外族势力。

  就在城中大军半数而出的第二天,民间突然开始流传一则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恰恰隐喻董卓的灭亡。

  董卓听到了这首民谣,然后没啥反应。

  他没能意会民谣的深意,而一眼看穿民谣寓意的谋士纷纷缄口,没一人来提醒他。

  除却生出离心的李儒和戏志才,其他谋士亦是如此。这些人把李儒和戏志才的前后待遇看在心里,更是目睹了无名谋士和江遵的惨死,谁还敢去董卓面前献忠心

  又过了几日,皇帝召董卓进宫。董卓带上心腹,坐着五驾马车,声势浩大地进入皇城。

  行至掖门外,突然有一支精兵持着长戟从两路冲出,自往车架而来。

  “放肆”董卓见其中几人持戟围住自己的车架,用力冷哼,“大胆贼狗,尔公你爷爷在马上讨生活的时候,尔等还未出生呢”

  说罢,按在腰间佩剑上的手微微用力,就要拔剑而出。

  董卓瞪大眼,竟怎么也拔不出剑,反被袭击者一戟刺中,翻下车架。

  情急之下,他大喊“奉先奉先救我”

  吕布提戟而上,却不是对着刺客,而是向董卓的头颅刺出

  “董卓老贼,我奉圣上之令取你狗命,纳命来”

  “你这背主弃义的庸狗,你敢”

  董卓愤怒大喝。但他只来得及喊出这句话,便被吕布摘下头颅,命丧当场。

  对着掉落的头颅,吕布用指腹拂去脸上的血印,畅快一笑

  “老贼,你也有今天知道你的护身宝剑为什么拔不出来吗你可还记得当场对我掷戟的时候,那个为你养护武器,却被你枉杀的小兵如今接替了他的位置、为你养护武器的人,正是那小兵的义兄弟,你杀了他的兄弟,我们要他在你的武器上动手脚,他岂有不答应的理”

  死去的董卓仍瞪着铜铃大的眼,好似死不瞑目。

  跟在车架后方的李儒听到“掷戟”、“养护武器的小兵”这几个字眼,顿觉不妙。他小心地滑下车架,想要偷偷地溜走,被从天而降的一支大戟拦住去路。

  李儒面色骤变,极快地抿出一道笑,转身“奉先将军”

  吕布沉着脸上前“李文优,你当初欺我、辱我的时候,可曾想过今日”

  李儒面颊抽动“奉先,且听我一言”

  吕布冷然道“不听。你妖言惑众、口才了得,我怎敢再听你的话”

  说罢,手起戟落。

  智计卓绝的一代毒士,竟如此轻易地结束了性命。

  吕布提着李儒的脑袋,漫步走到车架前。

  那个看似不起眼,却助董卓迅速站稳脚跟的文弱谋士此时坐在车内,闭目养神,不见任何逃跑的意图,也不见丝毫的忧虑与惧色。

  哪怕是董卓、李儒惨死,也不见他有分毫动容。

  像是对这一切早有预料,又像是对这一切无动于衷。

  吕布还未靠近戏志才,就有一道纤细的身影张开双臂,坚定地挡在他的身前。

  他神情复杂地看着眼前的美丽少女,沉声喊出她的名字

  “貂蝉。”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