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琉璃满京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百六十五章 每每出人意料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皇帝听了太孙的话,立时就笑了“既然崇贤那么喜欢,自然是留给崇贤用才好,皇祖父老头子了,怎么能和你一个小孩子抢东西。”

  说着,转头吩咐孙从山道“把那玻璃器物拿来,我们爷孙两个好好瞧瞧。”

  孙从山忙应声,亲自动手,把玻璃杯捧过来,一边还笑着说道“也难怪殿下会当宝贝一样拿给陛下,这玻璃什么来着对,玻璃晾水杯瞧着是真好,做法也和贴花玻璃茶具不一样。”

  皇帝把晾水杯接过来,转着圈,上上下下,打量了好几圈。

  器型有点像这里经常用的、带耳的罐子,只是看起来更轻便,且只一边有耳子,倒水的话,更像是茶壶、酒壶。

  在单耳相对位置的杯口,有一个便于出水的水嘴。

  杯身和手柄,透明玻璃和白色玻璃在旋转中,展现出流畅的不规则的粗细线条。在两种颜色的相互融合中,若不仔细看,会有一种闪着银光的错觉。

  皇帝用手摩挲着手柄和杯底,问太孙道“皇祖父之前听你说过,这个水罐是你亲眼看着工匠做出来的,你在给皇祖父说说。”

  因为那个千里眼的构想,皇帝现在对玻璃制作,很是有了些兴趣。

  太孙感兴趣的是,硬邦邦的玻璃器物,在成型之前,居然会是那样柔软滑润。

  他兴致勃勃的、一边讲述,一边用手比划着,再次给皇帝描述他看到的,这个玻璃器皿是如何吹制成功的。

  待到太孙终于停了话题,皇帝才问道“崇贤已经去过玻璃作坊两次,这位夏家女子果然非常聪慧能干吗”

  关于玻璃的吹制,皇帝已经听人说起过两次,这时再听太孙讲述,基本上把玻璃吹制想象成了吹糖人。

  而事实上,玻璃作坊招收工匠,也的确用过青壮年的吹糖人小贩。

  而皇帝感兴趣的,除了玻璃性能和玻璃制作,更有夏宴清是怎么回事。邵毅那个已经被女色迷昏了头的家伙说话,他有很靠不住的感觉。

  可他的话问出来,他这个比同龄人聪明伶俐的孙儿,看起来似乎也很为难。

  皇帝不由得多想了些,这为难是何来由难道也是因为需要替一个人打掩护,所以才会如此犹豫吗

  太孙的确在纠结,他之前也以为涵哥儿的姑姑,是一等一的能干,什么都会,作坊的一切技艺,都尽在她的掌握中。

  那些能让房间明亮的玻璃,还有漂亮、富有光泽的插屏、摆件,哪一样都是前所未见之物。

  人们都在称道夏家女如何如何,好像这些东西都是夏姑姑做出来的,至少也应该是夏姑姑指点工匠做出来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窑场做事的工匠很多,各有各的手艺,而夏姑姑好像没什么手艺。

  他很认同夏宴清对他说的那番话,只不知皇祖父是否也有和他一样的观点。

  皇帝见太孙神情踌躇,问道“怎么,难道夏家女子真的徒有虚名,却名不符实”

  说话间,皇帝竟是微微皱起了眉头,语气也有了些冷冽。

  邵毅那小子脑子是好使的,他不会因为想娶夏家女想得昏了头,所以在他面前,替那女子胡吹大气吧

  再回想邵毅说的话,也的确没肯定,千里眼百分百的、一定会做出来。

  若最后所谓的千里眼不了了之,他固然能治邵毅和夏家女的罪。可是,他这当皇帝的却丢不起这个人。

  或者,还是先不让将作监介入此事吧。

  太孙见皇帝神色逐渐凝重,连忙说道“不是的。禀皇祖父,崇贤今日也问过夏家女子,为何作坊中有很多事情,她看起来不很内行”

  “她是怎么说的”皇帝差点儿就拿欺世盗名这个词,给夏宴清定性了。

  “孙儿听着,夏家女说的是有道理的”太孙努力回忆着,力争做到逐字逐句,生怕他没有把夏宴清当时的意思说清楚。

  太孙说完好一会儿,皇帝都没开口,没想到这女子不但不是徒有虚名,其才每每都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只是可惜,怎么一个有这等胸襟和眼界,且能力出众的女子,居然就和夫家闹到无法同处,年纪轻轻就成了和离妇

  皇帝回头吩咐孙崇山道“夏珂的这个女儿,当初和王韬家议亲时,似乎很闹了些波折。让人去打听打听,因何事闹到这等地步”

  说不定其中有别的原由。

  孙从山连忙应下。

  他大约听过些夏家女和王家才子之间的事情,当时看来,是夏家女配不上王家二郎,在王家呆不下去,才主动提出离开的。

  可如今看来,这样的女子,若是想在王家立足,又怎么可能没办法

  也就是这个时候,邵毅已经到了清韵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cente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