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东望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老师的诗文,正应当前之景”董杭说道。
“孟德兄好气魄”
其实曹操的气场是真的很强,正如他此时碰到的曹操和刘备,初平三年,并未完全开启争霸之时,只不过已初现端倪。
因为,各诸侯已怀有异心,要想天下大定,他们终是祸端,人心散了,天下也就散了,所以说,乱世的开启是迟早的事。
而历史上,从董卓被诛,贾诩献计,李榷郭汜兵围长安,天下大乱正式开启
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到来,什么事件会成为诸侯争霸的导火索
“英雄迟暮,是非成败转头空;将士高歌,曲终人散白骨叹”
“那杭儿以为这世上谁是英雄”曹操一怔,笑着问道。
“英雄,十八路诸侯尽皆蝼蚁尔,真正的英雄,一为老师,二为刘皇叔,其三为东吴孙坚,只可惜,孙坚死了,但是他的儿子孙策算是英雄”
费话,魏蜀吴三分天下,哪个创业之主不是英雄
曹操,横扫六合,席卷八方;刘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孙策,以一人之力,奠定东吴霸业,三位皆是英雄也
“好”曹操大笑。
“我可当不得英雄二字,我觉得英雄者,袁氏兄弟可占其一”刘备问道。
“踌躇之人,岂非英雄,上次十八路诸侯兵发洛阳,老师献计抢占要地,进击三辅,以顺诛逆,则天下立定,皆因为他们的迟疑而兵败,这样的人主岂是英雄”
“那荆州刘景升呢荆州九郡雄视天下”
“九郡虽雄视天下,但那头猛虎已不复当年之勇,虎无其势,岂可虑也”董杭说道。
“驳的好”曹操笑道。
“那益州刘焉呢”
“刘焉多病,其子刘璋守城则尚不足,怎可称之为英雄”
“那董相呢”刘备小声的问道。
董杭目光一亮,说道“我父相啊,他不是英雄,但他是括号,后面一个雄字”
董杭笑着比划了一下
“公子的意思是任人填写”
“皇叔认为呢”董杭笑着说道,这含糊之语啊,关键的时候还真用得着
就如此刻,就看怎么理解了,可以理解为任人填写,也可以理解为凌驾于英雄之上,因为特殊才与众不同嘛
“那杭儿,你对你自己的评语呢”曹操眯着眼问道。
董杭晃了晃脑袋,说道“我对我自己的评语,那就算半个英雄吧,半个英雄也是英雄嘛”
“评的好,来,我们就看着这残破的洛阳城,同饮此杯”
黄昏,余辉映照
“孟德兄,大将军,备还要赶往洛阳城,就此拜别”
“贤弟这就要上任啊”
“再见故人,心中追思,这天色也不早了,早到洛阳城早安心”刘备说道,何为故人,那都是留在记忆里的,一时一变,再见故人时,可还是当初的模样
“既如此,我就不强留贤弟了贤弟保重”
“刘皇叔保重”
“二位珍重”
刘备匆匆退去,刘关张三兄弟纵马而去。
“老师,刘皇叔和我们可不是同道啊,道不同不相为谋嘛”董杭笑道。
“那我们两个呢”
“老师说哪里话,师和徒自然是唇齿相依”董杭对答如流啊
“只是,你把刘备安置在洛阳城,就不怕这是一把伤己的刀吗”
“那要看谁在握着这把刀”
“好魄力”曹操大笑。
“老师,请”
曹操和董杭坐下
“老师,学生近日读兵法,有一事不解”
“何事”
“是正奇,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那到底何为正何为奇”
董杭问道,曹操可是兵家的大师。
“正奇取决于你的对手,你要琢磨,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他想看到的就为正,他看不到的就为奇”
董杭会意,曹操的见解真是独到
晚上,曹操军营
“主公,如何”荀彧问道。
“他视十八路诸侯为蝼蚁,言之,袁氏兄弟为踌躇之人,坐失良机,刘表虎失其势,陶谦刘焉之流连提都不必提,还言之,世上英雄,惟有我、刘备和孙坚父子”
“他才是枭雄”荀彧叹道。
“不错,单凭这份眼界和气魄,就是常人所不能及。曹昂比不了可惜,可惜”
“主公勿急,如今只能是观时待变,还是我们之前的方略,我们要进长安,一旦进了长安,就可徐图而后进”
“只能如此。”
“想来,你为师,他为徒,到底是老师偷梁换柱,还是学生暗渡陈仓”
董杭军营,他这里并没有什么事,就是处理一些下午送达的军报
“公子,何平报,董旻向朝廷奏请,调回樊稠部,由他去守西凉门户”
“理由吗,他以什么理由调防”董杭问道。
“军报上没有说,不过,从荀先生发来的密报,据说,董旻向董相晋言,樊稠拥兵自重,西凉起义军猖獗,然樊稠拒不出兵,明明是想据西凉门户,制长安险要之地,所以他建议董相,还是把这关键之地让董家亲系驻守”
“是他想扼长安的咽喉吧”董杭撇撇嘴。
“公子,咽喉之处便是机要之地,往东可击长安,往西可击西凉,还可坐地起价真打的好算盘。”陈宫说道。
“那此事当如何”
“公子勿忧,此事事关重大,没个一个月定不下来,我们回到长安再说。”
“李暮,你连夜回去一趟,让我父相别轻易论断”
“是,公子”
“一路小心”
“公子放心”
“两位先生,你们觉得此事当如何”
“借刀杀人”
“不错,现在,樊稠的态度并不明朗。”
“先生的意思是,让樊稠回来,但也不让董旻去而樊稠只会怨董旻,怨不得任何人”魏延说道。
“不错”
“那让谁去守”董杭问道,西凉门户,必争之地
问题是他现在能拿出手的人,怕不是马腾韩遂的对手
“有一个人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