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声名鹊起(第二卷大结局)
次日,榆城血案的消息传遍地府、阴司,整个地府全境都震惊了。
这可不同于在地府内征伐厉鬼王,阴卒战死的是不少,可他们面对敌人是跟更强的厉鬼将甚至是厉鬼王。
这次被害的可是阴差,地点还是在人间,不是说人类很弱小吗
人间怎么可能会出现能团灭几百名阴差,还有不少鬼将的恐怖存在呢
据说十殿阎王听闻后大为震怒,即刻请地府小议事会的全体成员召开紧急会议。
随后十殿阎王联名下旨大索天下,务必要抓住杀害阴差的魔王归案,为榆城四百余名同僚报仇。
但由于该魔王乃魔族人士,阴司没有线索可供追踪,只能退而求其次,令各地严加关注该魔王行踪,一经发现立刻飞报阴司。
另据传该魔王魔功深厚,实力非凡,希望各地诸侯发现以后不要轻举妄动,避免遭受不必要的伤亡。
经查,地府巡察司负责人,原部鬼将军、现任地府辽东侯兼吉省都城隍,节制三省司马王,该员就任以来贪图享乐、不思进取。
血案发生地,就在该员的辖区左近,该员身为巡查司主管却未能及时察觉,有渎职之过。
但惨案发生后该员能及时、妥善应对危局,在魔王手中抢回滞留人间的亡魂七千余。
并迅速派遣麾下鬼差进入榆城善后,又接引滞留亡魂三千余名,所以功过相抵,不赏不罚。
然,榆城城隍系统遭受魔王重创,只余留守阴差三、五人鬼,已无力承担勾魂接引之职能。
为保证阴阳平衡,人间稳定,责令该员迅速抽调能员,前往榆城重建该系统。
由于近年来城隍系统名存实亡,特命以榆城为试点,取消城隍制度,以兵马司负责原城隍系统所有职能。”
因原城隍系统内阴神级别较高,而兵马司品级太低,考虑到诸阴神无法以高品级就任低职务。
所以取消榆城原城隍系统内,下辖文武判官、各司阴神、甘柳将军、日夜游神、枷锁将军等原由属地官员所兼职位,日、夜游神职能划归地府巡查司负责。
地府的一些各地诸侯,被阴司的这套组合王八拳给打懵了。
在了详细的解了十殿阎王的旨意之后,他们立即向小议事会发声反对。
然后反对意见被小议事会驳回了。
真相就是真相,虽然阴司说的不甚详细,但谁都不是傻子。
这事儿里面的猫腻大了去了,别的不说,被抢回来的滞留在人间的七千余亡魂是怎么回事
如果阴司的旨意不合规矩,议事会能不发声反对
为什么燕山伯司马越本人也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
要知道被取消的城隍系统,不是全部,只是一个榆城。
被裁撤了的这些职务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兼任这些职务的阴神,不是已经失踪了,就是长期不在任上的。
占着茅坑不拉屎,你想干什么闹出这么大的乱子,不借机取消你的职务还留着你
还有,既然是魔族行凶,为什么会在旨意上出现那个“另。”的说明。
如果真是魔族行凶,不该是一经发现就不死不休吗不是应该除恶务尽的吗
不是该先派人缠斗,然后在确定魔王的方位以后,调集大军也要镇压到底的吗
怎么还考虑要避免遭受不必要的伤亡呢这不是阴司的一贯作风啊
再看对王的处罚,说是不奖不罚,可怎么把榆城兵马司的组建交给他了
而且日夜游神的神职给取消了以后,职能也交给了他的巡察司,这是不奖这是大奖好吧
这就等于是把榆城,从燕山伯的领地中划分出去了,燕山伯在榆城地界安排人可以。
但他们只能负责地府的事情,人间的事儿他们是一点儿插手的余地都没有了。
阴司对榆城的处置就相当于一次缩编,可缩编的也太狠了。
把一个州城隍三品灵佑侯衙门,直接降为七品的兵马司衙门了。
虽然级别低了,但负责的事情基本还是那些,权利没变,这属于换汤不换药。
当然,如果属地的阴神中,确实有不想丢掉插手人间权利的,也可以以高级别就任低职务。
可兵马司的指挥才是七品官,有人肯放弃自己的阴神职位,放着三、四品的鬼将不当。
去当个八品甚至从九品的小吏,然后听一个七品的指挥调遣
这就好像是活生生的把一个守备师,缩编成了一个守备连,虽然干的活还是一样。
但原来的团级干部,能认可自己调过去以后当班长吗虽然干的还是团长的活。
阴神跟阴差不是一回事,校官跟士官也同样不是一回事好吧
而王的部下就不同了,不管是原本东三省城隍系统内的鬼差,还是属于巡查司的龙冢内的鬼修。
他们中很多人鬼都是白身,就算是当个从九品的小吏也是升迁了。
而龙冢的鬼修对享受什么级别的待遇根本就无爱,他们要的是控制力跟地府内的影响力。
表面上看,这次的事件王是获利者,因为他可以给部下升迁的机会来收买人心。
但更准确的说,龙冢才是真正的获利者,谁都知道王已经投靠龙冢了。
没有龙冢的帮忙,就没有他现在的代理都城隍的职位。
在他负责的巡查司中,有好几千人鬼差是龙冢弟子阵亡以后成就的鬼修。
现在所有的地府诸侯都明白了一个事情,那就是龙冢的势力终于打破了封锁。
它们进关了。
而日、夜游神的职能都归了王,也就是说龙冢的野仙没有了监督跟制约。
它们也可以进关了,起码在榆城所属的七千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它们可以自由活动了。
难道还指望同属龙冢势力的日、夜游神举报、惩罚龙冢的野仙
而龙冢是“那个人”创立的,有了这个前进基地。
就等于他已经张开了血盆大口,露出了獠牙,地府诸侯谁还敢在人间得瑟
而且这道旨意的背后还隐含着一个重要的意思。
以后再发现那个地方的代理城隍不作为,导致滞留的亡魂扰乱人间。
谁知道那个叫殿下的魔王,会不会再重演一次榆城的事件
谁还想玩忽职守、以身试法的就尽管试试。
运气好的就降级、去职,运气不好的,就会像刘庆孙一样尸骨无存。
地府内的很多诸侯心里很苦,僵持的局面被打破了。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他们浑水摸鱼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
有传闻,榆城事件发生以后,阴司内的大佬,包括十殿阎王中的几位当天都喝多了。
根据阴谋论,谁得利、谁受益,谁的嫌疑最大这一观点。
所以有传言,说有阴司内的大佬跟龙冢真人结盟了,这次的事件是他们合谋的结果。
可据了解内情的权威人士分析,发生的这一切只是一个巧合,也只能是一个巧合。
因为龙冢真人已经好久没有露面了,据说他正率队在妖界征伐。
何况这样大的事情,就算是十殿阎王也不敢跟他合谋。
用上万滞留人间的亡魂来打开僵局,太冒险了。
一个处理不当,被这些滞留的亡魂惊扰了人间,就是塌天之祸。
这个锅就算他们是大佬也背不起,也没人神能背的起。
最关键的是,龙冢内部也没有人有实力能做到这点,请注意,这里说的是人。
因为谁都知道,龙冢控制的战斗序列中除了鬼修就是野仙,唯独没有人。
龙冢真人是他们当中唯一的一个人类。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偏偏就是一个人类,但又不是龙冢真人亲自出手。
权威人士还表示,“殿下”的魔族身份是假的,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位妖王。
众所周知魔族是很少噬灵体的,他们需要的是血肉。
而“殿下”身边就有一只实力强大的妖兽,就是它吞噬了很多鬼差。
所以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只一个巧得不能再巧的巧合。
阴司跟龙冢不过是适逢其会,然后迅速的抓住并利用了这个机会,仅此而已。
该分析经过有心人刻意传播以后,妖王“殿下”之名响彻地府,令人鬼闻之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