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朝探花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九四节 三人成虎的计划书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皇帝是不是好人,这重要吗

  刘安上前一步“没人说过官家不好,只是我大宋武官活的不如狗,北方的百姓如鱼肉,是改变这一切的时候了。”

  承庆郡主轻轻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你一个文官,你会打仗”

  刘安笑了,背着双手侧过身“母亲,有一位英雄的故事,儿讲给母亲听。”

  “讲。”

  “将军,此去欲何踏河套,碎龙城。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这是四句对话,原本是后世某小说的对话。

  第一句是大圣,此去欲何

  承庆郡主听懂了,也听出了刘安的决心,同时也看到李继隆的决心。

  承庆郡主问“我夫可知”

  “岳父,知”

  “潘家,在你背后。”

  “谢母亲”刘安一躬到底,后退三步到门口,退着离开。

  刘安出去之后,承庆郡主坐在那里久久不语。

  当明月高挂之时,承庆郡主磨墨写下儿此去欲何踏幽州碎临潢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承庆郡主连写十遍,然后火漆封印,叫来自己身边最可靠的护卫。

  “送信。”

  “是”

  潘家,是潘美留下的力量。

  可承庆郡主也有力量,在那一天之后,她的父亲,还有二伯也有支持者,也有死忠。严格来说,承庆郡主手上最强的力量不是自己父亲的,而是二伯的。

  当年二伯自杀之后,有些东西留下最安全的地方就是送到宫中生活,已经与潘家潘惟熙定亲的承庆郡主这里。

  信送出去的,承庆郡主不后悔,也没有一点害怕与担心。

  自己的女婿都说了,自己的男人是实质上的占城王,那么还有什么可怕的,显然男人们已经开始有动作了。

  是时候将隐藏的力量调动起来,再过十年,怕是这些力量也会自然消失。

  毕竟人会老的。

  刘安回到东园,继续写自己的文书。

  次日,刘安还照常处理商家的事情,占城的招商初议等,而且还和刘承一起主持了第一批咸平县工坊用地的拍卖会。

  下午的时候,刘安单独和潘秭灵坐在花园之中,没有让任何侍女靠近。

  刘安给了潘秭灵一份计划书。

  “官人,这是何物”

  “看看。”

  潘秭灵看过之后掩面而笑“官人,你真会哄小孩子。就是安排人在赛马会开始之前相马,然后整理成册后印制,再汴梁城贩卖,这生意挣不上几个钱。”

  “娘子,我若说你眼光短浅你怕不会高兴。”

  “官人,难道这不日进斗金不成。”

  刘安摇了摇头“赔钱也值,最开始的时候因为有相马与赛马的分析会有无数人买,而且信任这马经,对不对。”

  “对。”潘秭灵相信刘安的分析,因为她也会信。

  刘安继续说道“若有一天,以佑哥的名义上面出现了一些宋辽之战的事情,带有引导性的文章,你说会有多大作用”

  “这个”

  “听过指鹿为马吗听过三人成虎吗这就是力量,娘子你对文字的力量一无所知,这是一把利刃,放在咱们手中会引来杀身之祸,可放在佑哥儿手上,怕是官家都会暗中支持,前提是写的文章一定对官家有利。”

  潘秭灵惊的张大嘴巴,她越发的感觉自己的夫君可怕。

  刘安又说道“宋辽大战之后,我会带至少五千精锐人马巡游天下,错了,是佑哥儿代天子巡天下,我只是陪同。这一圈巡视之后,这天下就没有谁能动得了我刘安,动得了潘家,动得了四大武勋。”

  “如,如何巡”潘秭灵似乎已经猜到,可她不敢相信。

  潘秭灵首先想到的就是刘安第一次去灵州,带着一百多文官,一路查、一路抄、一路杀,然后带去的官员就地派任,把秦凤路的官场洗了一遍。

  那怕朝堂上有人说,得利最大的是寇准,因为寇准一脉的人马在秦凤路安插的最多。

  可真相的呢。

  谁得利最多,只有天知道。

  刘安轻轻一握潘秭灵的手“有句话我想对你说,虽然我们成亲不由我们作主,但我刘安庆幸娶到你,你好,对我好。还有一句我也想说,有潘家,有四大武勋在背后,我刘安少奋斗至少十五年。”

  “是四品吗不,这是官人有才。”

  刘安笑了笑没接这话,潘秭灵无论是真懂,还是装糊涂都不重要。

  刘安说少奋斗十年,是指自己的兴宋大业。

  野史之中有人怀疑,赵光义逼死赵德昭,第一次攻辽之战就是他设计杀忠于宋太祖一系人马的毒计。

  不过野史也罢,正史也罢。

  刘安更相信一位伟大的老人对赵光义的评价,不择手段、急于登台、此人不知兵,小人之言。更有人说,是赵光义开启了后世皇帝不择手段争皇位的新思路和坏风气。

  刘安同时也喜欢有一位戏言一样的点评。

  赵光义一生就作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造假,挖空心思围绕帝位造假。第二件就是超越,不遗余力的想超越自己的哥哥而作事。

  刘安把报纸的雏形计划留给了潘秭灵后,在傍晚和刘承一起回京。

  刘安回到京城根本就没有回自己的家,也没有回潘府,而是直接去了李府。

  李继隆还没有睡,对于刘安到来他一点也不意外。而且刘安来还是刘承送进府的,坐的刘承的马车。

  刘承把刘安送到之后就离开了。

  刘安来到李继隆的书房,李继隆正在看地图,火烛的光芒照亮整个屋子,也照亮了那巨大的地图。

  “刘安。”李继隆直呼其名,然后伸手一指地图“就冯拯的秘信,现已知这里、这里、这里,足足五处军镇辽军全部撤退,你说辽人是引诱我宋军北上,还是聚集力量准备来一次直线突破”

  刘安上前“反正,我们不先攻。”

  李继隆满意的笑了“对,反正我们不先攻。倒是没想到,真让你猜对了,辽人要南下。但想不出来,辽人为什么这么急于南下,必然有我们不知道的原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