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喜上眉头

报错
关灯
护眼
484 老太太的心思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祝又樘吩咐了他前去福安堂找那名伙计问话。

  即便已有两张药方在手,可在公堂之上,若能有更周全的证词自然是有利无害。

  清羽应下之后,立即去了。

  同样是向伙计问话,相信这一次他一定会比在五芳斋那次做得更好。

  出了客栈,清羽一眼就看到了等在马车旁的棉花。

  棉花闲闲地抱臂倚在车旁,见他出来,眯了眯眼睛看过去,并未说话。

  清羽走近,看着他腰间那一圈儿荷包,语气莫名地道“荷包不错,我见老于身上也有。”

  当然,这话须得配合着他脸上被蚊虫叮咬过的痕迹一起听,效果才是最佳。

  他倒要看看此人究竟有没有愧疚心。

  棉花动了动眉毛,低头看向自己腰间。

  当日他本想给清羽一只的,可对方一直黏着他说话在前,让他感觉气氛古怪。

  总觉得若再送一只荷包出去,生怕对方错认为他是在回应什么,由此再衍生出什么可怕的误会来。

  毕竟,无论对待男女,他都是很洁身自爱的。

  “多谢夸赞。”棉花抬起头说道。

  清羽“”

  总算知道什么叫做真正一拳打在棉花里了。

  下一刻,却听对方说道“你手中那瓷瓶,倒也精致。”

  清羽看了看自己手中方才阿荔交给他的那只药瓶。

  嗯他为何隐隐闻到了一股酸酸的味道

  莫非

  清羽唇边隐隐露出了高深莫测的笑意。

  毕竟在自家主子的影响之下,这几年的话本子也不是白看的。

  想到阿荔的脾性做派,他对棉花不给荷包之恨忽然就消散了,且顿时涌出了同情之感显然,那样的女子娶回去,想振夫纲难于登天。

  下半辈子想挺直腰板做人,基本上是痴人说梦了。

  察觉到对方的眼神变化,棉花皱了皱眉。

  下一刻,却忽然听清羽问道“兄弟,你可知阿荔喜好”

  “当然。”棉花隐隐觉得这是在挑衅,以张口就来的语气说道“她最爱吃冰糖葫芦。”

  清羽听罢,抱拳道“多谢。”

  言罢,转身大步离去了。

  棉花“”

  有了这句多谢,他岂还能不知对方的用意

  所以,这位的目标到底是谁

  是他,还是阿荔

  这一刻,棉花竟觉得迷茫了。

  二楼处,祝又樘和张眉寿从客房中走了出来。

  房内,十一小声喊住了要跟着离去的范九。

  范九回过头看他。

  “范九大哥我、我会死吗”

  毕竟他眼下好像也没有太多利用价值了,养起来费银子不说,主要是邓家小厮的身份又摆在这里。

  范九似笑非笑地道“我家姑娘若是不分青红皂白之人,如今我也不能站在这里同你说话了。”

  看来这孩子是在邓家待久了,以为所有的贵人都是邓家人那幅做派了。

  “你且安心养伤就是了,张家不缺这点银子。”

  十一神情反复,眼睛渐渐红了。

  范九转身离去,新吧走了进来,看了一眼在床上捂脸哭泣的十一,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上前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这种身体和精神被双重摧残的感觉,他是经历过的。

  “不必怕。”他劝了一句。

  毕竟怕也没用。

  十一擦了擦眼泪,摇着头。

  他哭,不是因为害怕。

  张眉寿和祝又樘,一前一后回了张家。

  张眉寿在马车里换回了衣裙,待回到愉院时,已是原本的打扮。

  阿枝叹了口气。

  姑娘今日出门前,同她说是去定国公府寻徐二姑娘。可半个时辰前,徐二姑娘还亲自来请她家姑娘去听戏。

  这说明了什么

  是姑娘又一次骗了她

  呵呵,当然不是。

  这说明了姑娘如今对她撒起谎来,已是极敷衍了

  以往姑娘撒谎,还会提前与徐二姑娘通个气儿,如今竟是连说都懒得去说了,这是根本不怕她去定国公府问吗

  然而,更敷衍的还不是她家姑娘。

  今日,就在她见到徐二姑娘后,反问徐二姑娘说“我家姑娘不是说去了定国公府”时,徐二姑娘愣了一瞬之后,竟是轻“嘶”了一声后,拿恍然的语气道“对,是去了的,我怎将这个给忘了”

  而后,便带着丫鬟回定国公府,找她家姑娘了。

  阿枝为此愕然了许久。

  愕然之后,便是深思。

  究竟是她太好说话,还是张家订下的规矩对姑娘来说根本形同空气

  她甚至有些犹豫究竟要不要将此事禀给太太听了,毕竟每每姑娘撒谎被太太识破,姑娘也总有办法化解,倒叫她在愉院愈发不好做人

  思来想去,阿枝到底还是没往海棠居跑。

  终究姑娘只出去了一个时辰而已,便是告到太太那里,也是白搭,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既然大家都这么敷衍,想来也不差她一个了。

  “姑娘,老太太请您去说话。”

  不多时,阿豆进来禀道。

  张眉寿点了头,稍作收拾,便随同前来请人的青桔离开了愉院。

  “这是去哪儿”

  走出愉院不久,张眉寿向青桔问道。

  这不像是去松鹤堂的路。

  “老太太此时在花厅呢。”青桔答道。

  “花厅”

  青桔点头道“老太太在同朱家公子说话,几位公子和姑娘、还有表公子都在。”

  “”

  张眉寿张了张嘴,到底没能说出什么。

  可是祖母这种拉了所有小辈,去给她做幌子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毕竟祖母时常说,孩子们挤在一处闹腾腾地心烦,于养生甚是不利来着。

  只是不知是祖母做得过分明显,还是她过分敏锐。

  倒不怪张眉寿想得太多,这确也是张老太太的真正心思。

  近来烦心事一桩接着一桩,唯一的排解方式就是看看讨人喜欢的二孙女和小朱了。

  于老太太而言,单看二孙女,是一份愉悦。单看小朱,也是一份愉悦。

  可一起看,收获的却是十份愉悦。

  什么叫真正的眼福,这就是了。

  可此番老太太的眼福没能饱上太久,便被突然打破了。

  一名仆人快步走来。

  “老太太”

  仆人气喘吁吁地道“大公子那件案子的真凶去衙门招认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