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喜上眉头

报错
关灯
护眼
531 挑起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而他明知道她的心意,明知道她待他与旁人向来不同

  却仍然不顾及她的感受

  见得少年离去的背影,宴真只觉得满腔恨意无处发泄。

  她在原处身形僵硬地站了许久。

  待回到长春宫时,情绪才算勉强平复了一二。

  “云妃那边如何”

  早等急了的宁贵妃看着她问道。

  “姑母,云妃看起来确已痊愈了。”

  宁贵妃闻言骂道“这贱人倒总是走运地很”

  本是被掳入宫的瑶人,却怀了龙种,又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将那贱种养大,偏那贱种如今还做了太子,深得皇上喜欢

  便是如今得了个怪病,眼瞧着都不行了,却又突然痊愈了

  她原本还想,这贱人左右活不了了,她即便被罚一罚,可好歹也解了些气。

  眼下倒好,她是被罚了,那贱人却又能活蹦乱跳了

  “可试探出什么来了”宁贵妃忍耐着问。

  此番她让宴真前去,是想探一探那贱人的态度,和那古怪的病症。

  “云妃还如往常一般谨小慎微,倒无甚异样之处。”

  宁贵妃冷笑了一声。

  还算这贱人识相,没敢趁着她禁足,而胡乱拿架子,看不清自己的身份。

  不过,烂泥就是烂泥。

  宴真将她的放松看在眼中,继续说道“至于先前所患病症,她似也是稀里糊涂的,一意认定是吃了皇上的丹药之后忽然痊愈了。”

  “太医院都没查清的病症,本也没指望她能知道什么。”宁贵妃语气不屑,心底却安定了不少。

  此番皇上禁足于她,显然是真动了怒。

  如此之下,她难免想要多防备一些,生怕再出什么无法掌控的变故。

  再加之,她这几日正命人去查探开元寺刺杀一事,也曾想过会不会是云妃的手笔可如今看来,云妃还是那个云妃,是她将对方想得太有能耐了。

  想到一连查了数日,还是没能查出什么眉目来,宁贵妃又有些心烦。

  若叫她知道了是谁在背后捣鬼,她定要将那人碎尸万段

  宴真将她的神情看在眼中,适时地开口说道“姑母,今日我去咸福宫时,太子殿下也在。”

  宁贵妃不觉有异。

  云妃大病初愈,那贱种向来孝顺,去看一看也没什么奇怪的。

  又听宴真说道“且我彼时瞧着,太子和云妃说话时,似乎将宫婢们都屏退去了外殿,内殿里竟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留下。”

  宁贵妃这才皱眉。

  虽说母子间说悄悄话无可厚非,可云妃身边连个心腹都不留,那得是什么悄悄话

  如今这关头,由不得她不多想。

  宴真又道“我总觉着如今殿下与从前大有不同了。且我私下听闻,如今许多大臣皆对殿下赞赏有加。”

  宁贵妃的脸色顿时冷了下来。

  她冷哼一声,将茶盏摔在小几上。

  “姑母息怒,是宴真多嘴了。但宴真也是怕姑母一时不查,失了警惕之心。”

  宁贵妃暗暗咬牙。

  她不是没有警惕之心,只是长久以来仗着皇上的宠爱纵容,根本不曾将那些人真正地放在眼中。

  可皇上待她,今时似乎也与往日不同了

  她放松了太久,如今是该警惕起来了。

  宁贵妃看向宴真。

  “你还瞧出了什么,只管说。”

  宴真犹豫了一瞬,复才应“是”。

  “侄女觉得,太子和云妃,未必如表面看来那般本分大度。他们如今对姑母未曾表露出什么,却不代表心中当真没有怨恨到底他们对当年之事清清楚楚,又岂会如圣人一般毫不计较”

  虽然在她心中,他真的同圣人没有差别。

  正因此,她才必须要这么做。

  若说之前还未能完全下定决心的话,那么经过方才之事,她已经不会再有丝毫动摇了。

  他将她推入深渊,她自也要拉他进去作陪

  宴真眼中闪过冷芒。

  “”宁贵妃一时未有说话,只捏紧了手中帕子。

  “且姑母不妨想一想,他们母子毫无依仗可言,能一步步走到今日,当真只是运气使然”宴真此时问道。

  宁贵妃神情更冷了几分。

  她一直以来,几乎都是这样认为的。

  毕竟她相信自己看到的。

  “云妃若真那般懦弱怕事,为何当初还要冒着诸般危险,执意将太子生下来”宴真一句句问道“还有昔日的常恩张敏等人,为何宁可赔上前程性命,不惜同姑母作对,也要那般死心塌地地相护”

  至于只是为了可笑的原则与气节,她不信,姑母也不屑信。

  “只怕云妃母子看似毫无手段,实则最擅笼络人心。”

  这句话,如一记重锤敲在了宁贵妃心上。

  话已至此,宴真也未再多言。

  又待了片刻之后,便开口请了辞。

  宁贵妃少见地没有大发脾气,却是前所未有地坐立不安。

  很快,就到了张眉娴出阁前夕。

  这一晚,张眉娴院子里格外热闹。

  宋氏等女眷都在,除此之外,张鹤龄和张延龄也刚归了家。

  他们是官宦子弟,自不可能连回家探亲的机会都没有,且昭丰帝早早发了话,二人一月可回家五日,是谓休沐。

  二人滔滔不绝地说着在宫中的见闻。

  宋氏等人越听越惊讶。

  这俩货活脱脱一幅乐不思蜀的模样是怎么回事

  这与大家设想的显是截然相反。

  “宫里真有那般好”宋氏压低声音,心疼地问道“你们可莫要说假话。”

  张鹤龄和张延龄互视了一眼,皆是意外不已。

  母亲竟当他们是报喜不报忧,打掉牙往肚子咽

  母亲可太会说笑了

  他们是那种贴心懂事的孩子吗

  “母亲未免将他们看得太过体贴。”张眉寿在一旁讲出了二人的心里话。

  宋氏听了女儿这话,想想不由觉得也对。

  “许是太子殿下的交待呢。”张眉娴低声说道。

  宋氏点着头“若果真如此,定要托了王大人道谢才好”

  “怎就是太子殿下的功劳了”张鹤龄撇撇嘴“分明是我们讨皇上喜欢,才有这诸多优待。”

  皇上如今可喜欢他们了。

  “兴许都有呢。”张延龄倒清醒些“难道你忘了,咱们刚入宫时,还没见着皇上呢,可也没吃过什么苦。”

  张鹤龄想了想,到底也点了头。

  说得也对。

  “三弟四弟,你们可曾见过太子殿下没有”张辅龄好奇地问道。

  张延龄挺直了胸膛。

  “自是见过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