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喜上眉头

报错
关灯
护眼
683 不值得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晚辈另还有事要办,便不去前厅了。”张眉寿讲道“还有劳苍伯父,替我知会殿下一声儿。”

  苍斌默了默,才点头道“好。”

  小姑娘当真毫不掩饰自己与殿下走得近的事实,且托他传起话来也是用的不能再顺手。

  偏偏坦荡又利落。

  二人就此分开而行。

  张眉寿带着阿荔出了苍家,苍斌则赶去了前厅。

  前厅之内,坐着一位气度不凡的少年,少年身侧立着一名冷面随从。

  苍斌命厅外守着的仆从退远了些,自己才恭谨地踏入厅内,走上前去行礼“微臣来迟,让殿下久等了。”

  少年只抬手示意他起身,显然并无怪罪之意,只问道“不知老宜人现下如何了”

  “托殿下的福,家母如今已经没有大碍了。”苍斌语气诚挚“多谢殿下今日及时提醒。”

  少年笑了笑,道“皆是张姑娘之功。”

  苍斌神情微滞。

  这两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说细想好像也没什么过分逾矩之处,但就是叫人觉得有些不同寻常他是不是该找个机会提醒张贤弟留意一下

  “殿下与张姑娘,自然都是苍家的恩人,今日恩情,苍某必定铭记于心。”苍斌尽量自然地接过话。

  太子殿下眼中笑意更深了些许。

  他极喜欢自己与小皇后被人一同提起的感觉。

  好在可以预见的是,日后这样的机会会越来越多倒是一件人生乐事。

  “今日老宜人前往大永昌寺的因由,不知苍千户可已都问清楚了”少年转而问道。

  “正如殿下猜测的那般,确与大国师有关。”方才已从张眉寿那里得知了她与太子消息互通的事实的苍斌也不拐弯抹角。

  此时,便没有隐瞒地将事情的前后经过,认真梳理后,与少年人叙述了一番。

  自也包括了苍鹿所患眼疾的详情。

  祝又樘听罢之后,头一句便是“既已查清了缘由,康复之日必是可盼。”

  苍斌听得心中不知是何滋味。

  他说完了这些经过,面前的少年人不见丝毫怒色,更无降罪质问之意,反而像是在宽慰他不必过分担心。

  这可是当今地位牢固的大靖储君。

  而他家中母亲所行之举,不管是何缘由,于朝廷而言皆是犯下了大过错的。

  苍斌垂首,正色道“家母之事,皆是微臣不察所致,微臣心中深感为愧。幸而得殿下及时提醒,得以查明,才未有真正铸成大祸微臣本已无颜面对皇上与殿下,然过错已致,微臣这便更衣入宫,向皇上请罪。”

  无论朝廷是如何打算的,但他替母亲请罪,是免不掉的。

  却听面前坐着的少年说道“请罪倒是不必,父皇尚不知此事。”

  苍斌霎时间怔住,一时颇觉意外地看向祝又樘。

  皇上竟是不知此事

  “贵府老宜人借入宫之便,与废后孙氏传递消息之事,父皇亦不知晓。”少年面色与语气皆是平静自若“孙氏如今由司礼监在严密审问,然其口风极紧,尚不曾供出任何。”

  苍斌内心愈发惊异。

  孙氏由司礼监在审问此等之事,殿下竟也对他明言。

  且殿下话中之意摆明了是要包庇苍家的。

  故而,才有方才那句请罪倒是不必。

  苍斌一时不知该如何去看待面前的少年人,只下意识地道“殿下好意,微臣感激至极。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与大国师有诸多牵扯,微臣不敢存有侥幸之心”

  当务之急,是该查清大国师的真正图谋,尽早揭露其恶行。

  “苍千户一片赤诚之心,吾何尝不知。只是眼下证据不足,若贸然直言告知父皇,只怕反倒不妙。且今日你我在此相见,父皇又岂会不知”

  父皇对继晓的信任程度,他最是清楚不过,若想动摇这份信任,务必不能操之过急。

  苍斌听到后半句,到底是沉默了下来。

  他固然可以接受皇上的质疑,但却不能将太子殿下牵扯进来。

  一分一毫也不行。

  但

  太子殿下思虑这般缜密且有耐心,今日在寻他之前,难道会不曾考虑到此点吗

  且今日之事,根本用不着殿下亲自出面。

  仅仅只思索了片刻,苍斌心中便有了答案。

  太子殿今日坐在此处,恐怕就是特地为了保他苍家而来。

  是早料到了他会执意请罪,才会自添错处,实则是提前替他找好台阶。

  除此之外,他再想不到其它可能。

  至于其它的证据不足,似乎皆是次要了。

  殿下若是有心,从今日之事中摘干净并不难,到时任由苍家出面认罪,即便皇上不会轻信,可心中多少会对大国师存下一份疑心。

  且殿下对他母亲的疑心,分明是早已种下。

  却不曾与皇上提及,而是暗中查实,今日刚有确认的迹象,便如实告知了他,由他来亲手揭开

  可见这份相护之心,是从一开始便存下的。

  苍斌心下情绪翻腾,无言片刻之后,却是撩袍朝着少年跪了下去。

  “微臣不知何德何能,竟能得殿下这般相待。”

  除却此事,他突然又想到了此前太子请明太医为阿鹿研治眼疾之事。

  还有

  今日之事,殿下从始至终皆没有质疑他分毫,甚至连问一句他事先可知情都不曾问。

  少年起身,亲自去扶人。

  边道:“此事不足为患,尚有其它办法可想,远不值得以良臣清名安危相换。”

  他信得过苍千户,父皇却未必能信得过。

  且贸然揭开,确是弊大于利。

  总而言之,以不值二字足可概括。

  苍斌却固执地跪在原处,不肯轻易起身,且闻得此言,已是热泪盈眶。

  他坚持朝着祝又樘叩了头,适才起得身来。

  身为臣子,许多话不便明说,全在这一记叩首当中了。

  “苍千户坐下说话吧。”少年说道。

  毕竟人高马大的苍千户站在他面前抹眼泪,这情形着实叫人觉得有些无法适从。

  苍斌应了声“是”,这才在下首落座。

  此时,余光却见少年的视线,朝着厅外的方向投了过去。

  苍斌下意识地跟着看过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