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秦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68章 昭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二三子”

  玄袍加身的戏份来得突然,而高成、刘季恰是引发众人情绪的那人,高成率先大喝,声音在军营中回荡。

  “自古嫡庶有序,皇帝位,当由长公子继承才对。公子遭谗言而出走咸阳,但却没有忘记吾等,收亡者戍卒,北御强胡,保辽东、辽西平安。不管于情于理,公子皆当为天子”

  “然也”刘季立刻附和。

  “吾等现在虽还称秦军,但那所谓的二世皇帝“

  老刘狠狠地朝地上唾了一口”于我而言,狗彘也”

  “胡亥乃以阴谋逐长公子而篡位,凭什么让一幼弱稚子做皇帝胡亥小儿自在咸阳享乐,哪里见识过辽海之寒,更何曾懂得吾等边地戍卒的苦楚,吾等孤苦无助的时候,他在哪”

  “胡人肆虐入塞的时候,他又在哪”

  戍卒齐叫,辽人附和。

  不知心里打什么主意的刘季带头朝扶苏下跪“刘季以为,始皇帝只有一个继业者,那便是长公子其他人坐那皇位,刘季不服”

  “然也,愿公子继皇帝位”

  一时间,不论是海东戍卒,还是辽西辽东加入的民兵,皆大声赞成刘、高二人之言。

  这小半年来,扶苏的所作所为众人看在眼中,两辽的燕人头一次对一个秦人无比钦佩,海东戍卒虽对滞留北方略有怨言,但对智、信、仁、勇、严皆具的扶苏,也是打心眼里服从。

  这硕大军营里,唯一头脑还清醒的,大概就扶苏本人了。

  在周围的喧哗里,他想起了从中原一路走到海东的所见所闻,心中默道

  “这天下病了,病入膏肓。就好比一个人四肢反噬,心腹抽搐,不复昔日强健,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于中野,不可胜数。又有胡虏在外虎视眈眈,恐命不久矣。”

  “但称王称帝,是解救天下危难的灵药么”

  从始皇帝崩逝后,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侯,分裂疆土。一时间城头变幻大王旗。

  扶苏却觉得,其实这天下,一点都不缺野心家,甚至还嫌多了多一个,便乱一分。

  这天下真正缺的,是一个打心里,想要勘乱保民的人

  能看清楚这点的人,不多。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能救天下的人,自有资格为民之主。”

  “反过来,匆匆称了皇帝,非但不能增我一兵一卒,反倒为虚名所累,让我成为六国的众矢之的,吾麾下万人而已,辽东辽西贫瘠,哪经得住多方围攻,恐旦夕败亡”

  所以称皇帝对天下来说绝非良药,对扶苏自己而言,更是一剂毒药

  道理是这样,可眼下的情形,却是万万不能讲道理的。

  眼看乱军山积,大噪趋营,扶抱拥迫,局势几乎控制不住,扶苏知道众人自贪富贵,要推着他前进,自已绝不能拒绝,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众人若是失望,一旦叛离散去,便难以复合。

  于是他说道“若二三子能从我命,扶苏自当为君主。”

  “陛下之命,岂敢不从”刘季又开始起哄了,众人也高兴得山呼“万岁”

  但扶苏却还有话没说完,他让众人肃静,说道

  “然百年前,韩、燕皆称王,唯赵主父独不肯,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己曰君。”

  “扶苏亦然,无其实敢处其名乎我虽为先帝长子,然始皇帝以眇眇之身,君临天下,一四海,统九州,故称帝。今社稷板荡,关东六国复自立,扶苏偏居一隅,未近中夏,未入咸阳,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

  众人面面相觑,虽然和预想的有差距,略微失望,但公子先称王也行啊

  那样他们里面立功较多的人,也能得到封赏,过一过做君侯的瘾。

  于是来自关中的高成等人,纷纷下拜“请公子为秦王”

  倒是刘季他们踌躇了一下,方才附和,至于辽东、辽西本地人,热情劲就退散了许多。

  他们希望扶苏为秦皇帝,重点在皇帝,不在秦。

  两辽的燕人,对秦有个屁的归属感啊要不是看在公子扶苏救他们于危难的份上,说不定也跟着燕地豪侠杀秦吏反叛了

  但扶苏再度拒绝了这一尊号“我未曾有秦中尺寸之地,如何为秦王岂不是让天下人嗤笑”

  “更何况,东胡既已击退,接下来吾等将继续回归中原,出辽西,进入右北平、渔阳之地。汝等亦知,燕赵之人对秦有怨,若直接以秦王为号,恐当地豪侠黔首猜疑排斥,反而给我军惹来无穷阻力。”

  他掷地有声“故我若为王,当另择一临时王号”

  这下大伙可犯难了,这里既无儒生,也无礼官,众人多是不识字的大老粗,不擅长这种事,一时间开始胡乱出主意起来。

  有戍卒嚷嚷道“公子起兵东北,不如称东北王”

  这不伦不类的称谓听着就不靠谱,惹来一阵哄笑。

  刘季则挠了挠头“公子起兵海东,不如称海王”

  一时间众说纷纭,若是黑夫在,说不定也要凑热闹吼一嗓子“北境之王”

  还是高成多少进过学室,读过点书,提的议见更靠谱些。

  “公子以辽东辽西为基,何不称辽王”

  “辽王好辽王好”

  辽东辽西人这下可高兴了,纷纷附和,一时间占据了主流他们甚至都希望,扶苏就别回什么中原了,留在两辽为王多好啊。

  但扶苏,却有自己的主意,他比了比手,让众人安静下来。

  “召王”

  他露出了笑,也不想给众人解释这个字的寓意,就这样定下了自己的王号

  “从今日起,扶苏便立为召王望二三子能随我戡大乱,保黔首,重整河山”

  半个月后,四月底的胶东,一艘来自北方的轻便快船在黄县靠岸,商贾打扮的人却持有各县不得搜检的郡守符节,匆匆进入县寺,将一封贴身携带的信,交到陈郡守手中

  就着烛火,陈平对着这封从北方传来的密信皱眉。

  “击退东胡,救民水火”

  “焚烧债券,颇得人心”

  而最后一条,让陈平最为警惕。

  “未曾称皇帝,却称召王”

  他琢磨着这“召王”的含义,但陈平毕竟是陈平,对敌人,总是往恶意的方向推测,最终得出的,自然是扶苏必有所谋。

  “召者昭也,天子立七庙,祠堂神主牌的摆放次序也就是昭穆二世为昭,三世为穆。”

  “自立召王,是暗示自己才是真正当立的二世皇帝”

  这下明白了。

  放下密信,陈平笑道“扶苏公子,你果真是变得聪明了,看来这种小伎俩,已对付不了你”

  这场远在东方的较量,他得认真起来了

  起身左右思索后,陈平招来齐地大贾刀间。

  “告诉在辽南过冬避祸的卫满,天热了,该是北上的时候了,我听闻扶苏已离襄平,郡中男丁多随其西去,辽东空虚,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卫满本是东征军一员,当年却带着一批人哗变逃走,后来盘踞在夫余、朝鲜、辽东三地交界,也就是后世高句骊的地盘,不少夫余人,肃慎人,濊貊人加入,形成了一个成分复杂的匪帮。这群匪徒乘着天下大乱,也乘机出来,欲劫掠辽东。

  岂料却被扶苏以海东戍卒击败,还断了其北上的退路,卫满只能带着两千人流亡辽南,寒冬腊月啊,就在他们将要冻饿死在海滨之时,还是陈平派人送去了几船衣食,众人这才活了下来。

  去年养下的狼,就是留这时候用的。

  陈平嘱咐刀间“胶东会派船给卫满一批粮食、甲兵,只要他有本事,辽东郡,便是他的了”

  刀间应诺而去,陈平旋即招来被曹参推荐到郡府做吏的卢县人娄敬。

  先前娄敬给胶东出了“离间齐楚”的主意,让胶东兵假冒齐楚之兵攻击对方,导致龙且和彭越反目,眼下两家僵持在临淄,为谁取临淄城争执不休虽然临淄比过去凋敝,但毕竟是数万户的大城市啊,且光商贾租税便有百金,谁能夺取,谁就握住了钱袋子。

  那边鹜蚌相争,胶东便安生了几个月,在陈平、曹参一文一武经营下,胶东郡成了乱世里的避风港,接纳大批齐地难民,又挑选其青壮训练为民兵,加上郡兵、商贾武装,一时间胶东兵员超过两万,足以自保。

  陈平给娄敬另有使命。

  “娄敬,你装作商贾,为我去一趟燕地,给渔阳、右北平的臧荼传递消息。”

  臧荼是燕地豪侠,去年也拉着一伙渔阳戍卒扯旗造反,如今占据了两郡,以及辽西的碣石地区,自称燕王,封手下大将栾布为孤竹侯。

  这则是一头,守着巢穴不让人靠近,又时刻念着扩张地盘的猛虎

  “警告臧荼、栾布,扶苏欲出辽西,依靠两辽骑从的优势,走白狼水大凌河上游,过西马首山,取平刚辽宁省凌源地区,袭渔阳北京市密云区,让他们小心提防,强敌已至”

  娄敬奉命而去,陈平这才心情好了一些,他以手指弹着信上工整的隶书字迹,笑道

  “扶苏,你不是爱民如子么你不是要保境安民么如今前虎后狼,一旦辽东再度遭到袭击,向你求援,你是继续往前,还是后退呢”

  在烛光下,陈平摸着下巴,一副反派嘴脸。

  “长公子,就让陈平看看,你要如何应对罢”

  s第二章在晚上。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