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庶子要登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4章 太子抢了风头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佟毅首次写给父皇的奏章,通过正常传送渠道,摆到了宁国左丞相马世荣的案头。而马世荣,却是宁国以樊皇后为代表的外戚集团中的核心人物。

  庶子佟毅的奏章马世荣感到很稀奇,当即打开仔细看了起来。看了仅一会儿,马世荣眉头便皱成了个疙瘩。从奏章笔迹和文辞来看,这个佟毅似乎没有好好读过书,有些字还缺胳膊少腿的,让人很难辨认。

  马世荣哪里知道,穿越过来的佟毅,暗地里已经狠下苦功,尽力追赶古代文化了。

  奏章开头是问候父皇的几句话,写的中规中矩,倒也没什么。后面说到正题,建议锦武帝同意魏、宁两国进行战俘交换。

  交换战俘羿陵之战后,宁国有近万名士兵被俘虏,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宁国百姓骨肉分离,早已怨声载道。马世荣思忖了一下,如能真正进行战俘交换,这倒不失为一件好事。

  尽管马世荣不反对佟毅的这个提议,但他还是不敢把佟毅的奏章直接呈送给锦武帝,而是先交给了樊皇后。

  樊皇后看过,很不屑地把奏章扔到了桌案上“左丞相,你怎么看这道奏章”

  马世荣恭谨地答道“娘娘,若不是有皇家庶子的身份罩着,佟毅这份奏章是根本拿不到台面上的。也难怪,宫女徐素素一直居住在乡间,当地定是没有学富五车的私塾先生。至于他提到的交换战俘这件事,臣认为倒是可行。”

  樊皇后白了马世荣一眼,道“嘉儿太子之位虽已稳固,但天资聪慧不如衡王佟熙,孔武有力不如越王佟翰,现在又冒出个佟毅,本宫终是放心不下。你要时刻防备着,不能让别人抢了嘉儿的风头。”

  马世荣道“衡王虽然脑筋活络,但过于卖弄,总是给人奸猾的感觉,好多大臣对他的印象并不好。越王只知道打打杀杀,一味蛮干,更不足为虑。至于这个佟毅么,只是一个长在乡间的卑微的庶子。娘娘是不是多虑了”

  樊皇后道“你不要小看了衡王,本宫听说他现在很重视收买人心。这就是一个很危险的动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太子没有登上大位之前,我们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对这个佟毅,也要未雨绸缪,提早做好防范,不可大意。”

  马世荣道“娘娘以为,该如何处理佟毅这道奏章呢”

  樊皇后道“这还用本宫教你吗本宫刚刚不是说了吗不能让别人抢了太子的风头。”

  马世荣想了想,道“不如这样,明日早朝,让太子把交换战俘这事作为一个建议,进言给皇上。太子以爱民之心,提出如此仁德之事,皇上一定高兴,相信会更加喜爱太子。至于佟毅这道奏章么,我暂且压下来。即便日后有人追问,我只说佟毅的奏章到我手上时,太子已经进言过了。”

  樊皇后微笑颔首“很好,你去教教太子吧。”

  马世荣转身去了。

  樊皇后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心中恨恨地道,陈甬铭,你这个死太监,竟敢背着本宫保下徐素素母子的性命,让太子凭空多了一个对手。等有朝一日太子登基,定让你不得好死。

  朝堂之上,太子当着众臣的面,鹦鹉学舌一般,将左丞相教给他的话,原原本本地说给了锦武帝。

  果然,锦武帝听后,龙颜大悦,夸奖太子宅心仁厚、体恤民情,将来必是有德之君。

  左丞相马世荣适时出班,请旨要亲自督办交换战俘一事。锦武帝当即允了。

  散朝之后,御前侍卫沐英找到陈甬铭公公,说起心中的疑惑

  “公公,一个月前,我接到我妹妹沐兰的飞鸽传书,说佟毅殿下要了解魏国战俘的情况,还特别打听了一个战俘的下落。我去说给右丞相田承志大人,田大人让我拿着他的手令,去了一趟兵部。我将详细情况发给了佟毅殿下。当时我还纳闷呢,佟毅殿下要这些做什么呀今天在朝堂之上,听到太子提出交换战俘之事,我一下子猜到了佟毅殿下的用意。交换战俘之事,如果由佟毅殿下提出,完全顺理成章,怎么反倒从太子口中说出来了呢”

  陈公公一笑“沐英啊,你认为平白无故的,太子会想出这样的主意明摆着的事,这是佟毅殿下上了奏章,被左丞相压下了。他们来了个移花接木,目的就是为了让皇上更加倚重太子。”

  “会有这种事”沐英低声道,“公公,您怎么一眼就看透了里面的猫腻是不是在左丞相府中有咱们的眼线啊”

  陈公公没有回答,面带笑容自言自语道“想不到这个佟毅,到魏国时间不长就上了这样一道奏章。是个可塑之才呀”

  陈公公又对沐英道“有些话,不该问的不要问。你这个当哥哥的,怎么反倒不如沐兰稳重呢”

  沐英惭愧地一笑,低下头“公公教训的对。”

  陈公公道“你去忙吧,这件事心里有数就行了。”说完,陈公公抬脚走向皇帝的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cente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