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我有预感,双喜临门(中秋快乐)
翌日,正午。
一支共有十驾拉货马车的商队,从黄河南岸渡河北上,穿过青石镇西南面,转道往龙王岭东北方向前行。
商队领头的有两人,一位满脸虬髯很是精壮,另一位身形略显肥胖,一副富态商贾模样。
“张老哥,走完这趟货,咱们兄弟可是得好好歇息个把月。”
“好说,只要咱们把货带回去,痛痛快快歇上半载都行。”
“老哥说的是,不过这么些年南来北往,老许我真没见着不怕死的硬茬,张老哥你放心,有我在,货便在。”
虬髯壮汉很是自信的拍了拍胸脯,一旁富态行商却双眸紧锁。
换做以往,张世平相信从幽、冀到青、徐,没人敢打他的主意。毕竟他生意做的极大,在冀州与甄家有联系,幽州田家、刘家更是来往甚密,徐州糜家同样合作多年。
这几个大家族,不是在本地颇有名望,就是皇室遗脉扎根一方。虽说不算手眼通天,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可都是实力雄厚。
依靠这一层层的关系,他张世平安稳的南北走货已有数年。
寥寥数载,积攒下万贯家财。
只是最近一两年赚的多了,身子发福的厉害,心底顾虑也越来越多。
想到不久前在青州登门的不速之客,张世平心底便更加压抑。
他很清楚,这趟货不容易走。
若非如此,在青州时他不会提议让苏双和自己分开。
“两条道,总得保下一条。”
暗自咬牙,张世平目光落向前方山道。渤海郡并非那伙势力的盘踞之地,今日行程应该好走。
骑在马背上颠簸前行,张世平只期望北上的这条路能轻松一些。
但现实往往喜欢和人开玩笑,这种玩笑通常都被称为事与愿违。正当车队进入最为狭窄的一段山路,原本两车并行的商队不得不拉成一条单行长队时,轰隆一声撞击从左侧崖壁前方传来。
巨木、圆石落下,直接砸向崎岖山道。
见此情形,张世平第一反应便是下马,转身躲在身后马车的右侧。
“后撤”
“快,咱们被人盯上了。”
张世平的反应不可谓不快,但崖顶上的石头却越落越多。
轰隆隆一通乱响,不但前路受阻,就连商队马车也被砸翻了两驾。
“放箭”
与此同时,车队后方杀喊声响起。几十支羽箭抛射而至,刺中商队马车发出哒哒哒哒的杂响。
“张老哥跟着我,咱们先调头杀出去。”
之前夸下海口的虬髯壮汉,脸色已经变得比墨还黑,他是真没想到,渤海这地界还有敢来劫道的。
“儿郎们,抽刀子上”
行走南北干走私这种活计,在场众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刀口舔血的燕赵汉子,虽然被人偷袭,却没被打懵。
在虬髯壮汉的高喝下,一个个抽出兵刃和藤牌木盾,三三两两相互掩护,顶着飞箭便往来路上冲。
生死关口,想活命就一个字。
杀
六十位血性汉子,朝着前方至少上百名劫道贼人发起反攻。
山贼一伙仗着人多势众,倒也没被这股气势吓住,为首一位高瘦贼首一抖手中长刀“今日这趟买卖,谁杀的多、杀的狠,我赏他百贯钱。”
百贯重赏
对于平常只能在村落劫掠的海龙寨山匪来说,无疑是一笔天大巨款。
没人不动心
“杀光他们,货都是咱们的。”
“一百贯够睡多少个娘们,这笔钱是大爷我的。”
“嘿就你老孙头那身板,还是跟在后头吃灰吧,一百贯那是俺的。”
所谓财帛动人心。
两边人刚接触,便是一场血战。
然而厮杀正酣的双方人马并没注意到,崖顶这会已经没有滚石落下,就连山贼的呼喝声都听不到了。
“小二,水牛。”
崖顶方向,原本守在这的二十名山贼已悉数倒地。
率领一百乡卒上山的军侯刘郸扫了眼四周,当即对自己麾下两名都伯下令“你们两带一队人,现在给我杀上海龙寨,山寨里的剩余贼人一个都别放过,清缴干净再把那贼窝一把火烧了。”
等两位都伯抱拳领命,刘郸才将目光转向下方。
在深山里熬了一夜,总算没有白费功夫。自家主公和那位马爷共同商定的大戏,愣是一点都没超出他们的算计。
商队来了,海龙寨也来了。
两方人杀的死去活来,却不知早就身处瓮中。
“走,我们下山相助马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