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王的盛宠(二)
关于昊王爷和莫笙的关系,在场众位女子虽然没有全部亲眼瞧见,但也有所耳闻。昊王爷娶这莫府大小姐不是不情不愿吗纵使碍于莫笙的身份,孟廷昊对莫笙以礼相待,也情有可原。但看如今这情形,似乎昊王爷对莫笙情根深重,不能自拔啊。若论以前,昊王爷雅正守礼,断不可能让莫笙如此出言不逊地怼谢栖梧。
谢栖梧虽未被封妃,但是太子对谢栖梧的痴情天下皆知,晋升太子妃是早晚的事情。可昊王爷如今为了一个“乡野出身”的王妃,纵容她言辞冒犯谢栖梧,等于和太子作对。瞧着有几分色令智昏的味道。
再联系上近日来在闺中流传的那些风言风语,听说昊王爷夜晚“劳累”,让六王妃每每至正午才得醒,而昊王爷上朝前日脸色憔悴,眼睑青黑,一副“纵欲过度”的模样。对应如今这光天化日,搂抱不成体统的样子,看来传言属实。
王朝第一美男迷恋上一个乡野粗陋女子,还真是可悲啊
在场女子都家教严谨,没有立马低头絮语,但每个人眼角风传来传去,心领神会。莫子娴更是气得跺脚,朝着孟廷昊大声道“昊哥哥,你就这样纵容她”
孟廷昊灰眸地看了莫子娴一眼,轻声道“笙儿在乡野长大,不比子娴妹妹受尽家中爱护教导。若是有什么得罪之处,不要见怪。”
最后一句语气颇重,孟廷昊严厉地扫视一圈,维护之意不言而喻,在场女子都默不作声低下了头。
虽被莫笙冒犯伤了些许颜面,谢栖梧却是端庄大气,神色未变,冲在场女子温声笑道“小事而已,大家不如移步碧玉阁稍作休憩。”
众女子含笑点头,谢栖梧犹豫片刻,转向软了骨头靠在孟廷昊怀里的莫笙随口问道“六王妃可要同去碧玉阁是女子畅谈之所,男子止步。若是王妃不喜,随心即好,无需勉强。”
所有人都听得出这句话只是客气客气的意思,希望六王妃能有自知之明,前往不要同去,众位女子在心中祈求。可莫笙显然是没听懂,偏有了精神般支起了身子,颇感兴趣“碧玉阁,我想去,我要去”
在座的女子面面相觑,孟廷昊悄悄扯了一下莫笙,莫笙抬头便看到他警告的眼神,意思很明白,你若和我分开,我一时可护不了你
莫笙回了一个目光,如果我和你一直待在一块,那些暗处的人可不敢出手。
孟廷昊松了手,刚才那一幕落入众人眼中,又是依依不舍、难分难解的样儿。
谢栖梧携众位女子离开,莫笙也大摇大摆地跟了上去,孟廷昊看着莫笙的背影,浅灰色眸中写着一丝担忧,倒不是为了做戏,对于莫笙的脑子他是一点都不担心,但她在明那些人在暗处,毕竟出于下风。
远远的阁楼之上,一双锋利的眼睛将刚才的一切收入眼中,而他身后站着一位仆人仿佛复刻一般,声音模仿地惟妙惟肖,将他读出的唇语一一说出。眼睛的主人目光深沉浓黑如无边的夜色,只见他抬起一只手,仆人止住了声音。
“继续盯着孟廷昊,派人看住太子。太子紧张栖梧那丫头,肯定要为她出头,这样就正中孟廷昊下怀了。”
仆人领命躬身后退,临走的时候,似乎听到他的主人既怀念又意味不明的一句话。
“原来她竟是她的女儿,呵,她是她的女儿啊”
碧玉阁坐落在芳林园西北角,阁楼依水流而建立,栽有无数颗柳树,翠绿的叶子翻飞,柔长的枝条迎风招展,如同绿色的波浪起伏,碧玉妆成一树高,二月春风似剪刀,碧玉阁由此得名。
谢栖梧携众位女子坐定后,在和煦如沐的春风中,众女消散了心中不快,气氛活络开始笑谈起来,经过之前那一次暗中交锋,莫笙被众人自动孤立,不过她的注意力也只专注在瓜果糕点上,这里的糕点比王府可好吃了不止一点。
而另一个人显然是不会就这么轻易地放过莫笙的。
莫子娴时不时地用余光瞅向吃得不亦乐乎的莫笙,心中的恨意和怒意就无限疯长。这样一个女人,昊哥哥怎么可能会喜欢上她
很多年前,父母亲逼她前去应天书院求学,她千百般的不愿,后来还是两位哥哥们一起哄了无数次,她才勉强前往。
她站在书院门口,在课堂上一位俊朗逼人、灰眸含笑的翩翩少年正与老夫子对答如流。
那温柔含笑的眼睛,那从容自若的神情。
就这样,入了她的眼,镌刻入她的心,成为她魂牵梦萦的渴望。
那时她仗着年纪小,还会故意缠着他问问题,他也总是充满耐心地给她讲解,那真是她一生最幸福的时光。
后来,后来雪妃娘娘突然去世,那个如阳光明媚的少年被迫去突厥苦寒之地为质,三年之后,他回来了,表面上仍然是那个俊美逼人,面庞带着温和笑容的少年。
但是她知道,他变了,他从未真正地开怀笑过,笑容再也没有抵达他的眼底,他的神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