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后前夫篡位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5章 第75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宫中也好, 勋贵世家也罢,考虑儿女的婚事想的东西总是要比别人深上几层。

  也总能为自己的决定找到各种或义正辞严,或是替孩子们好, 实则是利益衡量的理由。

  长公主苦笑了下,道“好,这事我知道了。你放心,陛下那里我会跟他商议, 让他打消这个念头的不过, 陛下毕竟已经跟朝臣说了此事, 为了顾全他的颜面, 你们最好也能从族中挑选一个相貌出众, 愿意入宫的, 送到京中来,同时也要让幼恵走一个过场, 在宫中时才被刷下来为好。”

  上次皇帝一口气挑了那么多贵女, 自然不可能个个都进宫。

  其中很多姑娘长公主和大臣们都没见过, 皇帝更没见过, 自然也不能就随意定下后位和其他的位份。

  所以就决定等三月中旬,各地的姑娘们也都到齐了,就在宫中让皇帝和太后再挑选一遍。

  也是相当于内定小范围内的一次选秀了。

  纪大夫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她谢过长公主道“此事我家老爷已经考虑过, 只是当时我们收到京中的消息就匆匆赶了过来, 老爷那边应该会挑选了人随后就送过来参选的。”

  人同此心, 他们不愿意女儿入宫, 也不愿匆忙之间逼迫族中其他人送女入宫, 而是想着细细地查访一下,寻一个家中和姑娘自己都愿意的送到京城来,如此也免得对方心存了怨恨,将来给女儿招祸。

  长公主点头,又说了几句话宽了宽纪大夫人的心。

  纪大夫人说完事,大晚上的也不好再打扰长公主休息,就起身告退了。

  长公主送走了纪大夫人,就转头对屏风后道“好了,出来吧。”

  然后就见明舒笑吟吟地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刚刚纪大夫人过来寻长公主时明舒其实正在房中。

  她猜到纪大夫人寻自己母亲肯定是为了幼恵入宫的事,怕自己在场会令纪大夫人约束,有些话不好说,就退到了屏风后。

  她笑道“阿娘,我跟你说过吧,表舅和表舅母是肯定不会舍得让表姐入宫的。她们这一路,若不是我劝着,怕是都要愁死了。表姐从小到大估计也没这么愁过。”

  好在她性子开朗豁达,愁是愁了点,但却也没伤风秋月,以泪洗面什么的,不然可不是要愁死人了。

  长公主笑着拍了拍明舒的手,道“幼恵只是顺带的,并不是什么麻烦事,你不必替她太过担心。只要他们族中能送个相貌更好些的过来,她被刷下来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真正被人盯着的其实是自己这个女儿。

  想到这个她就又想起了北院里住着的夏明珠和夏明柔,遂问明舒道,“舒儿,阿娘让长房的明珠和明柔住到府中来,你可会不高兴”

  她是知道明舒一直都很不喜欢夏明珠的。

  明舒摇头,道“不过就是跟您让表舅母他们从族中挑选一个族中女儿入宫一样的道理,我有什么好不高兴的”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只是明柔若是不愿意,阿娘您也不要逼迫她才好。”

  “乙之砒霜舒儿,你也觉得嫁给新帝是砒霜吗”

  长公主不由得问道。

  明舒看了自己母亲一眼,看她目中若有所思,就知道那新帝说不定还可能在打着自己主意。

  看他准备纳的后宫的胃口,多考虑自己一个也没什么奇怪的。

  明舒早就知道自己公主娘的想法跟自己很不一样。

  所以跟她相处时最好要很坚决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所以此刻她听了她这问话,就一点不带犹豫的点了点头,然后还借机不遗余力的黑了新帝一把,道“阿娘,我听说陛下选后的事了。我觉得陛下初初登基,行事也未免太过急躁贪进了些,权势,平衡,青梅,什么都想要。”

  “但他现在才刚刚登基,朝廷里忧外患,他这么做岂不知,怕是要适得其反。”

  选后就选后好了,一下子就想把朝廷重臣的女儿或孙女全选进宫,看似是一种平衡之术,但能力不够,实际上只会令朝堂斗争更厉害。

  大家各有私心,前朝决定还要受后宫影响,还要怎么好好干活

  另外还有皇帝自己补充的那些个名单。

  你说那些大将在外,你要示人以恩宠,那就赏赐点东西或者爵位给人家就是了,你一来就先要人家女儿进宫,还不是委婉地说你要选妃了,你们可以考虑考虑送个族中女儿过来,而是直接就点名要人家的嫡女,还不是为后,只是为妃。

  对疼爱女儿的人家来说,这哪里是示恩,简直是明晃晃地告诉人家,我要你女儿来宫中做人质

  长公主的面色有点难看。

  好一会儿她才道“他还小,自幼又不是以储君的要求来培养的,但又想要做好,所以行事就未免急进了些。”

  事实上不仅是不以储君的标准培养,废后怕他们对废太子造成威胁,一直都想把他们往废的方向养,只不过文和帝不仅疼爱废太子,对其他两个皇子也不错,又有大臣们盯着,废后想要“贤后”的名声,就只能做些不明显的小动作了。

  但这样下来,五皇子和六皇子虽然没被养废,到底还是偏了些。

  明舒心中却不怎么认同。

  这不是急进的问题,而是骨子里就没有对那些在外征战的重将的尊重。

  想把人家的女儿当棋子来随意拨动。

  还有皇帝竟然点名要北疆本土武将世家梁家女入宫。

  他这是想做什么

  难道是想要挑起燕王府内部燕王妃和梁侧妃的矛盾,或者说是想要挑起燕王世子和梁侧妃所出的大公子赵景炀的矛盾吗

  他还完全没有把控大局的能力,甚至还没有真正搞清楚状况,就想挑拨人家的关系,知不知道这么做会产生些什么的影响和后果他又能不能控制住

  长公主看女儿不以为然的表情,心里也是堵得厉害。

  因为说起北疆,她就想到了赵景烜。

  赵景烜也是在京城长大的。

  全京城的人都以为他脾气暴躁,行事鲁莽冲动,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

  当初他被养在宫中时才五岁,就已经会用各种方法伪装自己。

  并且还真的骗过了所有人。

  如果是明舒听到长公主的心声,肯定又是嗤之以鼻。

  因为她觉得那根本就是赵景烜的本性之一。

  你怎么知道他用武力解决那些问题不是他衡量过,并且觉得是解决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事实证明,的确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

  看吧,全京城上下包括皇帝哪个不是或让着他,或怕着他,然后被他给糊弄或者忽悠了吗

  长公主道“陛下他总是会成长的。”

  所以她其实是想要给他选一个他喜欢的,又能劝诫他逐渐引导他成为一个好皇帝的皇后。

  可是现在皇帝一口气挑了那么多后妃,后宫就不会有多干净和太平了。

  想到这里她更是呕心。

  她摇了摇头,道,“舒儿,陛下毕竟是我们大周的天子,这些话你在阿娘这里说说也就罢了,在外面一定要谨言慎行。”

  又道,“还有你这次回来,明日宫中肯定会召你入宫。现在宫中管理后宫的是陛下的生母姚太后。她出身小官吏之家,以前在宫中还是因为诞下了皇子从美人升到了昭容,行事可能会有些不妥,但她毕竟是陛下的生母,你见到她也要尊重些,不可太过傲慢了。”

  明舒点头,笑道“我知道,阿娘,难道我在你眼里就是这么莽撞吗不过就是一会儿的功夫,我还能做出什么惹了她不成”

  长公主无奈地摇了摇头。

  实在是明舒的历史记录太过彪悍,她还真怕她跟姚太后一言不合就讽刺上对方了。

  翌日宫中果然赏赐了东西到长公主府,又召了长公主和明舒进宫。

  长公主用过早膳之后就带着明舒入了宫。

  明舒这日没怎么打扮,但第一次见面,为了以示尊重,还是穿上了县主的大红刺金绣花朝裙。

  小皇帝从来没见过明舒。

  他在听别人说起明舒所有事迹的时候,脑中想到的都是一个脾气大行事有些鲁莽的小姑娘,从来没有想过她到底长什么样。

  反正皇家人都不丑,她是长公主的女儿,淑太妃的外孙女,更不可能丑。

  因为身边都是美人,小皇帝对美人也没有太大兴趣。

  他想要让她进宫,纯粹是出于想要长公主死心塌地对自己,别因为她女儿就偏向了赵景烜干掉自己而已。

  可是不得不说,等他看到明舒的时候就呆住了。

  长公主连着唤了两声“陛下”才唤回了小皇帝的清醒。

  小皇帝回过神之后有些尴尬,他咳了两声,再次看向了明舒,柔声道“表妹免礼吧,表妹这几个月受苦了,这一次回了京城以后就不要再离开了。”

  长公主明舒

  明舒心道,你的意思是让赵景烜打进京城,以后就再不走了吗

  不过这个皇帝的眼神倒不是很让人讨厌。

  虽然有惊艳,但温和有礼,并不带任何色迷迷的色彩。

  整个人气质看起来也很沉稳。

  难怪她阿娘会扶持了他做皇帝。

  小皇帝说完大概也发现了自己话中的不对,又是呆了片刻,然后描补道,“就待在京城好好备嫁吧。燕王府那边,表妹不必担心,朕自会派人尽快通知他们表妹已经安全回来的消息,相信燕王府那边很快就会来信商谈婚事的。”

  他一边说着这话一边就看着明舒的反应。

  然后看到明舒认真谢了他,神情并无丝毫排斥,心里升出了些失望。

  京中贵女多半是不愿远嫁的。

  哪怕是已有战神之名的赵景烜也不行。

  他也希望她会排斥这桩婚事,可惜并没有。

  长公主带着明舒给皇帝问了安,收了小皇帝的赏赐,就跟小皇帝告退,说是要带明舒去慈恩宫给太后请安。

  小皇帝又看了明舒一眼,道“姑母,朕还有些事情想跟姑母商量,就唤人先送表妹去母后那边吧。母后喜欢人陪她说话,就让表妹先陪她一会儿好了,若是姑母去了,母后也不好太耽误姑母的时间。”

  这都在长公主的预料之中,她便转头跟明舒嘱咐了两句,便让明舒跟着乾元宫的宫人先退下了。

  小皇帝一直看着明舒的背影离开,等人都不见了,殿中宫人也都退了下去,才收回目光转头对长公主直接道“姑母,朕想立表妹为后。”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