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1992开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章 父母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晚上八点。

  “咔哒”,大门暗锁发出开动的声音。

  没等门被打开,期待已久的沈子浪就连忙起身拉开了门。

  门外,站着一个男人。

  他体型高大、形态粗狂,留着一个寸头,看上去很有精神。

  沈安民。

  沈子浪的父亲。

  “爹。回来了。”

  沈子浪眨了眨眼喊了一声。

  “嗯。”

  男人终究比不过女人的细腻。

  沈安民没有发现沈子浪语气中的那丝激动,也没有发现他眼中的那片晶莹,随口答应着就进了屋。

  一家三口聚齐,该开饭了。

  很简单的晚饭。

  一盘色泽清脆的地瓜叶,一盘加了酱油的水煮土豆。

  没有肉。

  主食是地瓜稀饭,金黄色稠糊糊那种,营养一般,但好在很容易吃饱,不好的是非常不顶饿。

  沈子浪扒拉着碗里的饭,一副拼命装,不过眼神却不时上翻着,明显注意力没有真个放在吃饭上。

  他在偷听自家父母谈话。

  “厂里怎么说。”

  “听领导那意思,估计是撑不下去了。今天开会说如果主动下岗的话,可以买断剩下的工龄,差不多算是遣散费吧。你们厂咋样。”

  “哎,也差不多。不知道还能撑几个月。”

  “这么下去不是个事啊。你说万一咱俩都下岗了可咋整”

  “”

  饭桌上。

  沈安民王秀芬两口子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语气充满惆怅,显然是在担心将来的日子。

  最近这几年,沈安民所在的炼钢厂效益每况愈下,先是轮流上班,到现在又变成了鼓励主动下岗。

  王秀芬厂里也差不多,一部分工资打白条不说,这几个月还开始拖欠工资,怕是也撑不了多久了。

  过日子嘛,不能没有收入,一张张嘴可都是要吃饭的,要是两人都下了岗在家坐吃山空,那日子不用想就知道有多难。

  “不行咱们也去南洋吧。哥说那边生意挺好做的,咱们过去干几年,等将来赚到钱了想回来咱再回来。”

  “行倒是行。可就是太远了,小浪还在读书,咱们过去不得耽误他读书了。”

  “”

  沈子浪听着听着不知不觉放下了碗筷。

  他很清楚后续的发展。

  一个月后,沈安民在的炼钢厂撑不下去了,沈安民就提出了主动下岗。

  王秀芬厂里也没有避过,没过多久厂里一分钱工资都再也拿不出来,无奈下她也办了停薪留职。

  一下子,家里的持续收入就没有了。

  生活哪一样都需要钱。

  没办法,沈安民只好联系上了在南洋做生意的大哥沈爱民。

  东南这地方靠近沿海,早在宋代就有不少人已经走上了下南洋的道路。因为土地种不出东西,粮食产量极低,不想办法生存,那是活不下去的。

  沈爱民在早年成年时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跟着村里的人出海下了南洋。

  在南洋呆了十几年,凭着吃苦耐劳也算是置了一份家业。卖白糖,虽做的不算很大,但相对呆在国内那是好了几百倍不止。

  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嘛,那感情是没得说。沈安民一张口,沈爱民哪里会不答应,立马就安排了下来。

  之后,一家三口就卖了老家的一切走上了下南洋的道路。

  “不然怎么办,这要是咱俩都下岗了,以后可怎么生活。总不能坐吃山空吧,谁知道以后哪里还要用钱呢。”

  “哎。也是。后面再看看,实在不行的话就过去吧。”

  “嗯。回头看看你们厂里怎么安排。要是真不行,我就给哥发电报问问。”

  “”

  沈子浪眼里闪过一阵锋芒。

  有着对未来的认识,他知道南洋是绝对不能去的。

  因为他很清楚,未来的华国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当年那件事后,他曾经走遍了全世界各个角落,但没有一个国家像大陆一样安稳有序。而未来的大陆,经济生活也会像开挂般飞速崛起。

  让父母呆在国内,无论是安全还是其他都是最好的。

  必须要打消父母去南洋的念头。

  考虑了片刻,沈子浪装作没心没肺的样子道。

  “爹。不去南洋行不行,我听同学说他爹下岗在外面摆摊,满挣钱的。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块呢。”

  “梆当”一声。

  沈安民的筷子放到了碗上,他瞪着眼说。

  “小孩子懂什么。现在生意是那么好做的么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样子呢,你好好上学就行。大人的事,你别操心。”

  “小浪。这心你别操,好好读书就行。”

  “”

  面对着父母的呵斥,沈子浪很明智的闭上了嘴。

  他知道,身处当下,每一个人在做选择时都跟摸着石头过河没什么区别。

  生意,没有熟人带,父母不敢轻易冒险也在情理之中。现在他人微言轻,根本不可能劝说得了父母做什么决定。

  除非他告诉父母重生这件事。

  但这件事如非必要是绝对不能说的,超出现实认识的东西,说出去,对他、对父母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东南省尽管属于南方,但在岁末之际气温也能够感受到丝丝寒意。

  早上六点,沈子浪站在洗手池上连续往脸上扑着冷水,冷水泛着冰冷的气息,扑在人脸上让人变的更加清醒。

  片刻后,沈子浪抬起了头望向了镜中的自己。

  十七岁的脸上干净如镜,嘴角的绒毛也微不可查,看起来很是稚嫩,白里透红的肤色,更是好像隐含羞怯之意。就连眼睛都是清澈透明的,完全看不到过去那种疯狂之色。身上套着一件蓝色的确良衬衫,整个人看起来清爽又干净。

  沈子浪看着镜中的自己嘴角勾起了一个微笑。

  真的不是做梦啊。

  “小浪,吃饭了,一会要晚了”

  屋里,王秀芬做好饭后喊了一声,沈子浪连忙答应道。

  “来了。”

  一碗金黄色的南瓜稀饭,一盘色泽鲜明的清炒红薯叶,还有两个哈着热气的茶叶蛋。

  沈子浪扬了扬眉。

  他知道,那两个茶叶蛋是给他准备的,父母很少会吃,理由是,现在他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

  这个理由,他曾经在这个年龄的时候还真信了,但现在,他哪里还不明白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鸡蛋,也全是父母的关爱。

  沈子浪没有矫情什么,他不想让父母发现自己的异常。

  拿起桌子上的茶叶蛋剥开扔到了嘴里。早已吃腻了的茶叶蛋突然多出来了一种特别的味道。

  似清香、似甘甜。

  用五分钟的时间消灭掉早餐,在和王秀芬打过招呼后沈子浪就出了门。

  青色的墙壁、青色的路面构成了一条青灰色的巷道。

  沈子浪慢吞吞走在用青石铺成的路面上,完全没有一个学生该有的紧迫感,他在考虑该如何打消父母去南洋的想法。

  没有人想背井离乡。

  当年父母会带着他选择下南洋,一个原因是大伯说南洋经济比较好,另一个原因是在国内不知道该怎么办。

  但归根结底,是家里将要面对的经济压力。

  让父母打消去南洋的念头,说既然没用,那不如直接做来的省事。

  只要有了钱,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