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1992开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一章 一石N鸟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莫不是个傻子”

  如果带状态显示的话,银行里的人群脑袋上怕是都要写上这么几个字。

  一双双眸子朝着沈浪身上望去。

  有讥讽、有嘲笑、有怀疑、也有像是看傻子的。

  好事者永远不会缺少,围观群众没有去搬凳子安静吃瓜。

  有人开口了。

  “小伙子,晓得伐,这东西是骗人的,你可别”

  “这么多钱,他诓人的吧。”

  “这不是个傻子吧。”

  “”

  “你听见没,他说他要,赶紧给我退钱”

  七嘴八舌,乱糟糟一片。

  刚进门的沈浪等人被围在了人群中间。

  有看他年轻好心劝诫的,有讽刺他年轻不知利害的。

  中年妇女更是急不可耐朝王国栋喊了起来,现在有傻子接盘,那她就能把钱拿回来了。

  “他刚才说的话大家都听到了吧,是他自己说退可以退给他,大家帮我做个证。”

  妇女旁边一直装孙子的男人突然朝周围的人群大喊着。

  时间是最邪恶的幕后玩家,它总会躲在背后制造一些并不好笑的笑话

  有那么一个段子。

  上京某富二代家庭的有为青年三十万卖掉了老家一套四合院,漂洋过海到了国外辛苦打工,三十年后携带着百万美元荣归故里,准备颐养天年。

  然后他发现,他用三十年时间刷盘子洗碗赚到的钱,只够买回当初四合院的厕所。

  后来有人评论。

  他虽然失去了财富,但是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

  曾经听到这个段子的时候,沈浪莞尔,在网上看到评论后更是忍俊不禁。

  不过那时候,段子那是真都当段子看的。

  现在,一天之内见识两次股票认购证的众生相后,他发现,现实其实比段子更有意思。

  八十年代初,华国经济锋转直下,并且一沉再沉。

  既有工业设备淘汰科技创新跟不上的缘故,又有阶层固话等缘故。

  一大波资本不知不觉中集中到了某些人手里,而大多数人,却又连饭都吃不上。

  经济的运转,类似于血液的流动,当血液凝固运转不畅时,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停滞不前甚至衰退。

  为了刺激经济和改革创新,以港岛为例子试点了椰子省房地产市场。

  效果很好。

  椰子省房价一度攀升到了万元。

  不过这一试点,也试点出了很多很多的问题。百姓不是没有钱,而是钱都跑到了一些人手里。否则,房价也不会攀升那么快。

  钱在少数人手里,经济就很难真的好转。

  因为资本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当资本被集中到一些少数人手中后,经济难免会运转不畅。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出国潮盛行。只要有了一些钱的人,很快就会立马出国移民。这些人,在带走了大量的财富之时,又让国内的经济受到不小的影响。

  能移民的都是有钱人,这些人带走的不仅仅是财富,还会因为人民币的大量流出而促使人民币大幅贬值。

  1988年,人民币官方汇率为371,但是在黑市上的汇价已经达到了81。

  如此循环,只会沉疴积累,越来越难。

  怎么办

  办法当然不是没有。

  而且还是一石三鸟的办法,用金融的手段来调控一切,老美百来年的例子放在那呢。

  于是,便有了试点性质的申城证券市场。成立证券交易所,老八股上市流通。

  效果再次出乎预料的好。

  之后,股票认购证便顺利成章走上了流程。

  不是担心买股票的人太多而买不到。资本集中到少部分人手里,就会影响流动性,影响经济发展,影响国内治安环境。而穷又是百分之九十犯罪行为的根源。

  因穷致乱、因乱致穷、越穷越乱、越乱越穷。

  可是钱又不能强迫别人把自己的钱给别人,慈善嘛,只有软手段,没有强逼的。

  最和谐的办法,当然是让大多数都有钱,然后主动促使货币贬值。

  简单说,就是扩大货币发行体量,稀释部分资本所集中的币值,再给其他普通居民发钱。

  这样,就可以最简单、最有效、最合法的将财富平均化。

  而发行认购证,正是给普通人兜里塞钱的一种手段,一件外衣。

  也正是基于在金融市场的运作,才有了1994年取消汇率双轨制,实行单一汇率制,本币大幅贬值。

  最后,国人一起努力,顺利将国家经济逐渐带出了泥沼。

  对于这一切,建立在多次研究下,沈浪那是清楚的不能再清楚,甚至还感慨过,这么一石n鸟的手段,实在是厉害的不能再厉害。

  如果放开给华人玩金融的话,全世界的人怕是都得被玩死。

  不过现在么

  做个见证

  明显是国家想把钱扔人兜里,人觉得是在骗他们呢。

  沈浪笑着看了一眼拿话挤兑他的男人。

  不愧是会精打细算、有万国女婿的一帮人。

  这年头,要是放别的地方,谁会说国家会在骗他们

  那绝对不会。

  只会砸锅卖铁,毫不犹豫的买买买。

  “大家帮我做个证啊”

  “帮你做个证又怎么样钱在我们兜里,我们想要了要,不想要你还能逼着我们要啊。”

  一旁,谭思春一看沈浪没吭声,直接跳出来了。

  中年人那么明显的挤兑,他哪会看不出来。这货担心沈浪年轻,受不了中年人的挤兑做出什么吃亏事。

  中年男人急了。

  好不容易来了个傻子,那怎么可以不要。

  他脱口而出道。

  “你你们不能说话不算话。”

  “我们说话不算话犯法”

  “你”

  中年人被噎到了。

  这年头,人们崇尚的是一言九鼎,说过的话就跟砸下去的钢钉一样。

  他哪见过像谭思春这种一点都不要碧莲的家伙。

  谭思春在鹭城,那是出了名的无赖混混,一看中年人哑火,立刻就来了劲。

  这货很装逼的点上一根烟叼上,抽了一口后喷着烟雾道。

  “对了,你说我们说话不算话,那你跟人买的时候难道没说话还是说说的话是放屁”

  “你”

  “行了,春哥。”

  一帮的沈浪看不下去了,眼前这两口子一看就是那种很会过日子的人,跟这种人浪费口水,简直是丢人。

  “这位先生不知道怎么称呼。”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